承包大明(校对)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492

  王哥小声道:“总经理有所不知,当初那些官员心眼忒小了,觉得咱这商铺建的太大了一点,怕掩盖住他官府的风头,就不让咱建在城内,咱们没有办法,就只能建在郊外,这越建越多,如今这一条街都是咱们建的,可是比城内热闹多了。”
  许默也点点头道:“其实建在这里比城内要好得许多,毕竟城内规矩繁多,多有不便,而这里交通方便,大家来往也方便,之前信行是建在城内,后来也搬过来了。”
  说话间,他们来到中间的一个大广场。
  站在这里,徐姑姑真就不觉得是那些官员心眼小,换她她也不愿意。
  你们这建得太夸张了一点。
  这广场被四座无与伦比的建筑物簇拥着。
  分别是一诺钱庄、方圆信行、风驰集团和一诺牙行。
  建筑规模是远胜于卫辉府的一诺街。
  设计得也是非常具有特色,辨识度非常高,如一诺钱庄得门面,远远看去就好像一个钱币,而风驰集团整个建筑群就好像一艘大帆船,是凸出来的,方圆信行则是门面比较长,有着许多柱子,雕刻成算盘的样子。
  至于一诺牙行么。
  风格跟京城差不多,以前是最有特色得,而如今是最没特色的。
  这临清是运河得交通要冲,卫辉府水路北上得必经之路,流动人口远比卫辉府多得多,商业氛围也不比卫辉府差,完全就是一座商业城市,故此风驰集团、方圆信行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就连钞关的总部都在这里。
  一个数据很能够证明临清得商业氛围,除京城总部之外,就唯有临清一诺牙行的业绩超过卫辉府的业绩,卫辉府到底是以生产为主,而这里是以交易为主,故而产生大量的佣金。
  当然,京城的一诺牙行,业绩还是第一得,但是其中九成得业绩都是来自于朝廷。
  军饷一笔订单,就是八百万两,也算是京城牙行的业绩。
  这其实不具有参考价值。
  只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牙行的总经理,郭淡自然还是选择去往一诺牙行。
  来到后堂,许默立刻跟郭淡汇报工作,道:“姑爷,卫辉府那边已经送来五十万两的一诺币,而如今临清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我们发行一诺币发行。”
  徐姑姑好奇道:“这里就没有人抵触一诺币吗?”
  “也许是有,但我们并未听到关于反对一诺币的言论,绝大部分人还是非常渴望一诺币。”
  许默又解释道:“这都是因为如今临清绝大多数人都从事于工商业,如开封府和卫辉府一样,工商业都不务农,需要购买粮食,这又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如今临清的粮价已经跟京城相当。
  这导致钱币变得有些匮乏,再加上我们的一诺币是免火耗税的,故而临清现在都还未正式开始缴税,已经比以往要延迟一个月,就是因为大家都在等着一诺币。”
  徐姑姑又问道:“如果大家都在等的话,这五十万两够吗?如果不够的话,可能会有人炒卖一诺币。”
  许默道:“夫人请放心,关于这一点,姑爷已经交代了我们,我们也都跟商人都商量好了,第一批发行一诺币,全部作为工薪发给工人,如此一来,其实是足够了。”
  徐姑姑不禁看向郭淡,郭淡笑道:“这就是为什么要等我过来发行原因,我可不想我的一诺币出现就被人视作剥削百姓的恶币。”
  说着,他又向王哥问道:“哥,漕运还活着吗?”
  “不敢!不敢!这……这我哪受得起。”王哥诚惶诚恐道。
  “快些说吧。”郭淡笑道。
  王哥立刻道:“去年年末临清漕运就已经正式寿终正寝,如今我们风驰集团已经控制着临清所有的运输,其实在新政来之前,临清的漕运就已经奄奄一息。
  总经理,您是不知道这临清漕运有多么黑,临清本就是全国漕役最繁重的州府,朝廷当初给予工钱,是每个人每年八两四钱,但这根本就募不到人,故此临清官府只能自己招募役夫,给出每人十六两,但里面却有着各种克扣,每个人最终也只能拿到八两四钱,有些人甚至连钱都拿不到,就混了一顿饭吃,这妻儿都给活活饿死。
  如这种事比比皆是,其实在我们来之前,临清就已经有大量的役夫逃亡,就连漕运里面的一些小官,都撂摊子不干了,漕运内部非常糟糕,天天就想着怎么捞钱。之前咱们风驰集团还帮着漕运运一点粮食,后来咱们跟漕运闹翻之后,临清漕运从上至下,都挤破头想来咱们风驰集团,全凭着那些个贪官在给漕运续命,这新政来了之后,漕运就立刻死了。”
  徐姑姑好奇道:“如今这里没有漕运,岂不是这任务都交给了风驰集团?”
  “是的。”
  “这有钱赚吗?”
  “回夫人的话,最开始我跟李总经理也都觉得没得赚,可总经理说一定有得赚。”王哥又是一脸崇拜地看着郭淡,道:“事实证明,总经理果真是料事如神,这里面还真是有利可图啊!”
  徐姑姑不禁又看向郭淡。
  郭淡笑道:“那漕运运送漕粮,为得是完成任务,为得是从中谋利,实在不行,就奴役百姓,欺骗百姓,那他们当然不会动脑去想办法,而我们是为了盈利,同时又没有奴役百姓的权力,双方的目的就不一样,权力不一样,结果当然就不一样。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发展得快,根据临清钞关数据来看,去年的来往船是三年前的十倍,这么多船来来往往,这一艘船捎上一点,轻轻松松就能够将粮食都捎去京城。”
  王哥直点头道:“总理经说得对,正是如此,如今来往货物越多,我们的成本就越低。”
  郭淡笑道:“而以后只会更加便宜。”
  徐姑姑知道,他指的是海运。
  其实郭淡此行得一个目的,就是要彻底埋葬漕运,漕运也是反对他最大势力,故此他一来,就问漕运死了没有,若没有死,他就去将棺材板给钉死。
第0947章
我不是针对你……
  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与别人不同的是,山东是莫名其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得。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大家可真是同仇敌忾,坚决反对新政,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懂新政是什么,他们只是认为如果这是好事,又岂会轮到我山东,早就在京城施行,你们就是觉得我们山东大汉好欺负。
  欺人太甚。
  岂有此理!
  如今!
  真香!
  因为郭淡并不在乎新政是否能够全国普及,他在乎的只是肥宅的皇权伸张,故此他对山东地区那真是全力以赴,可没有想着留一些财富给别得地方。
  全部都砸在山东。
  这制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故此徐姑姑来到临清时,才会觉得这里非常像卫辉府。
  这可不是新政带来的,而是资本带来的。
  一诺币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诺币的第一站发行当然是卫辉府,那可是大本营,但是第二站可不是边上的开封府,而是临清,如果新政不是山东试验,一诺币绝不可能这么早来山东。
  山东百姓可真是占尽便宜,繁荣得商业给当地百姓创造了巨额得财富,同时税收免一半,一诺币还能将火耗税给免了。
  试问帝都百姓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而郭淡此行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来主持发行一诺币的。
  还说自己不是来装逼得。
  这逼装得可也真是没谁了。
  因为不仅仅是临清的百姓,是整个山东地区可都在盼着一诺币。
  这可是能够省不少钱得。
  这财神爷一到,一诺币得以发行。
  发行得方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就是商人以自己在钱庄的存银来置换一诺币,光风驰集团和方圆信行就换得十二万两,那么其它的商人不换也得换,自己的员工会感到不满。
  第二,就是一诺粮行将在山东采购二十万两粮食。
  前者是将钱发到工商业者手中,后者就是将钱发到农民手中。
  另外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就是从今日开始山东官吏都将通过一诺钱庄领取俸禄。
  因为在新政中,税将不交予官府,而是直接交到一诺钱庄,届时朝廷具体是怎么规定得,那一诺钱庄就怎么支付给地方官府。
  这也为预算制度打下了基础。
  这其实也是中央进一步控制地方官府。
  同时能够杜绝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其实在职官员最反对的其实是这个条例,今后若想贪污,那可就得动动脑筋,当然,想要凭此制止贪污现象,那也是很难得。
  以后说不准这一诺钱庄也会腐化。
  这都是很正常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