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1492

  得利甚少?
  你说得对!
  就是这样的。
  你能让我们亏得起一百万两吗?
  一个盐商眼巴巴地问道:“不知郭顾问有何建议?”
  郭淡道:“我认为该给予盐商们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利润,没有钱又怎么能够生产出好的盐来,所以从制盐到售卖,都应该让盐商参与进来,这物美价廉者得市场,优胜劣汰,如此才公平,如此才是良性竞争,绝不能让那些心术不正,投机取巧之人,控制这一切,这只会弄得盐市乌烟瘴气,弄得大家都没有钱赚。”
  制盐也交给我们?
  你说得真对。
  盐商们是齐齐点头。
  魔鬼瞬间变成救世主。
  楚南浦道:“朝廷可不会答应?”
  “朝廷为何不答应?”
  郭淡道:“我方才就说过,朝廷最在乎有两点,其一,盐税;其二,百姓。先说盐税,如今遍地都是走私商,这不但导致国家盐税锐减,同时也让我们这些正当得盐商难以生存。如果朝廷制定出合理的盐税,大力的支持正当的盐商发展,让竞争变得光明正大,我们与朝廷一块去打击那些走私商,这税入必然增加。
  而关于百姓,合理的税收,让盐商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价格,这良性竞争又能够促进制盐的发展,让盐商生产更优质的盐,百姓将会深受其益。
  当然,其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盐商,合理的竞争,能够让那些能力出众的盐商崭露头角,而不是依靠关系取胜。合理且明确的盐税制度,也将会令盐商对于收益有着明确的预算,不用再费脑子思考谁谁谁过生日,又要送多少钱过去。”
  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若有所指。
  在坐的盐商心里都清楚,郭淡指得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盐商将与朝廷瓜分属于利益集团的盐利。
  盐商当然得利。
  因为如今的大盐商,每年可都得拿出不少钱孝敬那些老爷们,甚至于有一些大盐商就是那些老爷们的家奴。
  但这怎么可能?
  楚南浦道:“这……这不可能吧?”
  “谁说得。”
  郭淡笑道:“朝廷如今正在推行新政,而新政里面就包括盐税改革。”
  楚南浦错愕道:“这我等怎未听说?”
  其余盐商也都是一脸懵逼。
  新政中并未听说要涉及盐政。
  郭淡笑道:“那你们可有听说朝廷将废除旧户籍制度,全国上下统一一种户籍制度?”
  楚南浦点头道:“这我等倒是听说了,可是这与盐税又有何关系?”
  郭淡道:“既然全国上下都统一用一种户籍,那么灶户又该怎么算?”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对呀!
  这灶户怎么办?
  这灶户就是制盐得工匠,与匠户差不多,也都是要世世代代制盐,不能从事任何行业,但是工钱却少得可怜,导致不少灶户也纷纷逃亡,但不管怎么样,这灶户可是目前盐政的关键所在。
  如果取消灶户,那么整个体系就将会出问题。
  郭淡继续言道:“那么将来就只有雇人来制盐,如果朝廷自己来做的话,那又何必取消灶户,这不是成心增加自己的成本吗?关键灶户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来,这官盐的质量远不如私盐,导致百姓更愿意买私盐。
  故此朝廷将更加倾向于交予盐商自己生产,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商人生产出来的货物,是要优于朝廷自己生产,其中原因想必各位比我还清楚。至于朝廷为什么没有下达明文规定,那只是因为事有轻重缓急,得一步步来,但是基于灶户变为历史,盐税必然要面临改革。”
  盐商们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之前反对新政,是因为他们认为新政将会伤害到他们的权益。
  但如果新政会取消灶户,将制盐权也交给他们,并且制定合理的盐税和制度,那这对他们这些大盐商其实是非常有利的。
  那他们就能够做大做强。
  这其实也是郭淡此行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支持新政。
  可盐商们是非常纠结,你说一步步来,但问题是这还没有来,到底朝廷没有出台有关政策。
  等出台了再说呗。
  可要是朝廷真出台政策,郭淡还需要寻求他们的支持吗?
  关于盐税改革,其实是隐藏在新政中的,免除旧户籍制度,本就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不是一句话得事。
  而万历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来要盐税改革,那当然是怕引起更多人反对,以及给盐市制造极大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出现动荡,关键盐税也是国库的重要税入。
  如果能够先得到盐商们的支持,那这一切就要好办多了。
  这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们若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得靠自己去争取。
  如果哥都能够搞定一切,那哥为什么要便宜你们这些人。
  大家的反应,郭淡早有预料,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我郭淡是一个非纯粹的商人,我一直以来也都在为商人着想,如果你们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需要寻求改变。而且,我在海外有着许多大盐场,我自己是懒得去经营,如果各位有意得话……。”
  言下之意,就是我连后路都为你们想好了,内陆混不下去,我们还可以去海外混。
  到时可以将海外生产的盐,走私到国内来。
  心动了!
  盐商们都有一些心动。
  但是他们毕竟在这一行混了这么久,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一点头的话,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郭淡突然站起身来,道:“你们自己好好考虑考虑一下,我还有点事,就先告辞了。”
  众人如蒙大赦一般,是长出一口气,纷纷起身,保证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他们就怕郭淡逼着他们立刻做选择。
  这很要命的。
  对于郭淡而言,不需要他们马上选边站,只需要他们在中间摇摆不定就行,因为只要他们不反对新政,选择观望局势发展,那其实就是支持新政。
  出得祭坛,回到马车上。
  一直在马车里面等候得徐姑姑,立刻问道:“怎么样?”
  郭淡道:“夫人,你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吗?”
  徐姑姑没好气道:“你什么都没有,就买了一千两走私盐,这我能不担心吗?”
  郭淡哈哈一笑,道:“夫人到底是门外汉,这商人不是工匠,非得要一把锤子,对于商人而言,‘我可以拥有’跟‘我已经拥有’其实也没有太多得区别。”
第0955章
三足鼎立
  别看郭淡说得是信誓旦旦,但全都是假得。
  他只是购买了十万斤盐,然后在南京各处低价销售。
  为得也就是在这短短一个时辰得效果。
  真是任性啊。
  当然,那些盐场也只是存在于他得口中。
  他不可能在吕宋、澎湖建造盐场。
  因为大明的沿海州县又不缺盐,从吕宋生产盐再运送到大陆来,那是完全就不具备竞争力。
  但是,这也非虚张声势。
  虽然没有,但他随时可以拥有,那么也就可以说,他其实已经拥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