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492

  万历震惊道:“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
  这都快赶上全国税入。
  太夸张了一点。
  郭淡赶紧皮包里面拿出一份财物报表来,道:“陛下,这就是卑职计算出来的收益预算。”
  李贵几乎是的嗖地一声飞下来,拿过财务报表,然后又飞上去,呈给万历。
  万历激动地拿过报表来,仔细地看了起来,嘴里不断发出诡异得声音,一点也不在乎皇帝的仪态。
  “wu……wa……ya……!”
  “漕运改海运能够省这么多钱吗?”
  当万历看到海运收益这一项时,震惊地睁大双眼。
  郭淡点点头道:“是的,这还只是最低收益预算,若是风调雨顺的话,其收益应该要更多。”
  “呃……!”
  万历突然面容扭曲,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陛下,您没事吧?”
  李贵惊慌失措道。
  “朕没事。”
  万历手一抬,哽咽道:“这一年就是数百万两收益,这么多年了,朕光在漕运上面就足足亏了几千万两啊!”说着,他愤怒地看着郭淡,“你为何不早点这么做?”
  “呃……!”郭淡懵了一下,才解释道:“陛下,话也不能这么说,如今我们之所以有此收益,那都是因为整个海外计划,为我们打下了基础,否则的话,也不会这么轻松的,做买卖都是先投入,然后才有回报。”
  万历忙问道:“这海外计划,一共也就投入了数百万两,岂不是这一笔就全部赚了回来。”
  “可以这么说。”
  郭淡点点头。
  实际上当然不是,虽然账面上是数百万两,但还是要算上政治投入得,他们帝商组合为此担了不少政治风险。
  万历又乐呵呵笑了起来,继续往下看,又道:“云南、播州那种化外之地每年也能够为朕带来好几百万两的收益?”
  郭淡点点头道:“刚开始只有这么多,但是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如今播州的丝茶已经开始出口,产量都是非常可观的,明年播州收益就会达到三百万两。”
  万历呵呵道:“这都快要赶上国家税入了。”
  郭淡道:“明年应该就会超过,当今国家税入一年也就三四千万两,但如果算上河南四府,吕宋、澎湖等地区的收益,超过国家税入,不是什么问题。”
第0995章
双赢就是……
  光凭全国不到十分之一得面积,便已经超过整个国家税入。
  这龙椅上的万历都已经来不及哈哈大笑,就直接进入懵逼状态。
  朕比国家还有钱?
  为何朕不知道啊!
  “这……这怎么可能?”
  憋了好半天,万历才硬生生憋出这么一句话来,但眼中兀自显得有些空洞。
  这个可真是太夸张了,他有些不敢置信。
  郭淡解释道:“陛下莫不是忘记了股份,正因为有股份的存在,对于陛下而言,这是一个双倍收入,比如说,播州收益增加,又将会推动股份上涨,这股份上涨,又可以增发股份,获得股份或者变成银两。”
  万历突然回过神来,一拍大腿道:“对呀!朕怎将这股份给忘记了,这股份可真是……。”
  话说至此,他突然嘴一闭,挺不好意思地笑了几声。
  身为股皇,竟然忘记股份,他无法原谅自己啊!
  郭淡疑惑地瞧了他一眼,但也不敢多问,又继续道:“这还不止,一诺币的发放,将会加快的商业得流通,换而言之,就是我们赚钱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万历这回是真信了,他对于股份的迷恋可不亚于任何人,心里真是美滋滋的,突然,他又问道:“这国家税入就不会增加吗?”
  此时他才想起自己是一个皇帝。
  还是得关心关心国家。
  郭淡道:“在卑职看来,目前国家税入还不应该用增加来形容,只能恢复来形容。”
  “恢复?”
  万历错愕道。
  郭淡点点头道:“根据我大明潜力而言,国家税入怎么也不止这一点……!”
  万历听得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可就这么一点的税,朕都还天天被人骂,真是岂有此理。”
  如今他觉得自己可真是太冤枉了,以前天天为了几万两被人骂,你们至于吗?真是的,朕如今打个喷嚏也不止这么一点钱。
  郭淡已经彻底改变了他对于金钱的概念。
  万历又道:“朕如今也得我大明不应该每年才收这么一点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不是都被那些贪官给贪了。”
  “那倒不是,贪官所得之利,其实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郭淡又道:“卑职认为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善,中间造成大量的损耗,导致国穷民苦,故此只要管理得当,税入很快就能够恢复过来,每年税入万万两,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你真是越说越夸张了。万历睁大眼睛,惊讶道:“万万两?也就是说上百年来我大明每年税入至少都损失了六七成?”
  目前才三四千万两,万万两不得翻上三倍。
  郭淡点点头道:“应该是的。”
  他倒是没有夸大其词,就大明的疆域和人口,哪怕就是现有经济的规模,万万两也应该是最基本的税入,比这要少,那就是不正常的,可见大明的管理技术,是多么的糟糕。
  有人说国家税入低,百姓就过得好,那纯属就是扯淡,税收并不在于高和低,而是在于其合理性,只要税不合理,那么不管是高,还是低,百姓都会过得很苦。
  比如说,那官府穷得连衙差请不起,当地百姓还能过得好,可真是奇迹啊!
  话说回来,官府也不会愿意穷自己,肯定还是要想办法从百姓手里捞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明朝的税务制度,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狗屁。
  明朝税入的基本思路就是低税,就儒家思想而言,低税就是仁政,但钱不够用怎么办?
  摊派!
  由全民买单。
  这不就是脱了裤子放屁么。
  而且这摊派还是属于临时增税,是没有完善程序的,中间大家又都得刮一层走,而且割得肯定也都是那些弱势群体,但凡脑子聪明的,肯定不会愿意交这税,这完全就不讲道理,你说增就增,那怎么能行。
  “这一群昏官庸吏。”
  万历咬着后牙槽骂得一句,又急急向郭淡问道:“那你说这管理该如何改善?”
  如今他已经解决个人财政问题,他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国家上面,要是国家穷的话,他还是得拿钱出来垫啊!
  郭淡道:“回禀陛下,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好比说这免税特权,山东地区免除一半税入,结果取消特权之后,这税入不减反增,换而言之,将来山东地区的税入轻松可以翻一倍,也许还不止,可见这种可以无限制扩张的特权,对于国家造成多大的伤害。”
  “言之有理啊!”
  万历点点头,道:“但愿此次新政,能够改善这一切。哦,有件事朕忘记跟你说了,是关于藩王的,朕听说蕲州荆王府与当地官员勾结,占据蕲州近七成的田地,蕲州大半百姓都沦落为荆王府的佃农,此次动乱,荆王府,哼,可也出了不少力啊。朕打算今后全部发放银两给藩王,你认为可行否?”
  之前宗学院已经是在一定程度抑制藩王的开支。
  然而,这一次江西动乱,却让万历感到有些威胁,不是财政上的负担,当初太祖和成祖思路,是避免藩王危及到皇帝,就以财养之,但是当下的情况是,藩王还是不可避免的与官员勾结,霸占土地和人口。
  这还是能够形成一定威胁。
  而这个威胁形成的原因,就在于藩王的田庄,百姓都将自己的田地算入藩王田庄里面,藩王抽取更少的税,官员也这么玩,大家就都团聚在藩王的周边。
  万历是决不能容忍这一点,于是就打算免除藩王的田庄,统一折银发放。
  “陛下圣明!”
  郭淡赶忙道:“卑职认为这绝对可行,但这也必须配合海外计划同时进行,否则的话,我们也没有这多钱发放给藩王。”
  万历点点头,道:“朕已经让礼部停止授予爵位,你到时再仔细算一算,看怎么安排比较合适。”
  “卑职遵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