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492

  谈到金钱,万历真是相当兴奋,因为金钱是他生平最爱,在心中金钱的地位是举足轻重得,如果在金钱上面超越所有帝王,首先他自己都非常认同,这可是哥得强项啊。
  郭淡道:“陛下风轻云淡间,他们就已经望尘莫及啊!”
  “哈哈!”
  万历听得龙颜大悦,他心想,朕手中还有不少股份,能够拿到不少红利,那可就是朕的私房钱。念及至此,他忽然又想起什么似得,道:“对了!既然明年的计划是消费,朕也要消费一笔钱。”
  郭淡问道:“不知陛下需要买什么,卑职一定帮陛下办得妥妥当当。”
  对于万历花钱,郭淡从不说二话。
  因为万历要是不喜欢花钱,那郭淡可就尴尬了,这个习惯一定要让他保持下去。
  万历道:“明年朕打算捐助一些寺庙,让更多孩子可以读书。”
  郭淡愣了下,心道,肥宅蜕变了么?竟然还主动要捐助教育。赶忙道:“陛下,这事哪里需要陛下您出钱,我们可以从马赛那边拨钱出来。”
  万历摆摆手,道:“这钱朕一定要出。”
  郭淡好奇道:“为什么?”
  万历道:“你应该是知道的,太后非常信佛,故此朕打算捐助一些钱修建一些佛庙,让太后她老人家开心开心。”
  上回永宁一事,令他觉得太后这一道坎就迈不过去,那就只能想办法哄着她老人家。
  感情是我想岔了。郭淡道:“也就是说,陛下您只捐助佛寺,不捐道观。”
  万历点点头。
  “是,卑职明白。”
  唉……既然你不捐,那我私人捐一点钱给道观吧!
  郭淡暗自寻思着,目前佛道教育是有着很好的竞争关系,他们努力的一个关键,就是不想输给对方,郭淡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关系。
  如果只捐佛寺,而不捐道观,道教肯定会非常不满。
第1011章
狂欢之年
  啊喔!
  这一不小心就要发个国库出去!
  唉……!
  在得到万历地点头之后,郭淡马上启动红利计划。
  一诺牙行!
  五份火漆封印的文件放在桌上,三个绝美的女人坐在对面,还有一个冷酷的女人环抱着绣春刀斜倚门边,但她们的眼神都盯着那个男人手中印章上。
  啪!
  章印落下。
  第六份火漆封印盖上。
  “也许此举会载入史册。”
  徐姑姑拿起那份一诺保险的文件,不可思议地摇摇头,道:“别说商人,即便是朝廷,也从未发放过一年税入的红利,包括朝廷赈灾,这真是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慈善,这是他们赢得的。”郭淡笑道:“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年注定是一个狂欢之年。”
  在场的四个女人,无人敢质疑这个说法。
  必将狂欢!
  一诺牙行,一诺保险,风驰集团,五条枪,大峡谷,以及皇家马赛,六大股份集团,一共将对外发放四百万两的红利。
  什么概念?
  经张居正改革之后,大明国库最高的年税入也不过是四百万两。
  而其中是以一诺牙行为主,别看这几年,牙行好像非常低调,没有什么出彩得地方,可远不及大峡谷,风驰集团,但是当一个集团开始低调,默默无闻时,就足以证明这个集团已经开始在沉淀,其中利润是不可想象得。
  高调的集团,都只是刚刚起步。
  如今收入最高的集团就是一诺牙行,可不是什么大峡谷和风驰集团,因为一诺牙行干得就是贸易,抽取佣金的,大宗交易牙行都得抽取佣金,最开始凭得是郭淡的才能,而如今凭借的就是信誉,大家都相信一诺牙行,交易量比较大的业务,商人都是直接甩给一诺牙行,自己去找交易对象,那可真是太难了。
  而对方下订单也是找一诺牙行。
  来来回回,全都是钱啊!
  这都还不说一诺牙行还控制着许多股份。
  五条枪次之。
  五条枪就是吸金利器,如今还不仅仅是印刷业务,就说那文房四宝的生产,五条枪也是龙头老大,如今又增加了许多设计业务,其中包括服侍、首饰、商标。图纸,等等,而这一类业务也在迅猛的增加。
  利润是稳步增长。
  没有比五条枪更稳的利润。
  发行红利最少得就是近两年来最为风光的风驰集团和大峡谷,都还不如一诺保险和皇家马赛,因为这两个集团明年还得加大投入,尤其是风驰集团,明年还得再建造两支舰队,一支负责印度洋,一支负责东海。
  南海已经完全控制住,就剩下两翼。
  等控制住两翼,将周边贸易锁定之后,就可以上对面去看看风景。
  东阁。
  “四百万两得红利?”
  申时行顿觉头重脚轻,又向李三才道:“你是不是听错了,是四十万两吧。”
  “首辅大人,这不可能错的。”
  李三才直接将一张报纸递给申时行,“一诺牙行已经将他们今年发行红利的计划都刊登在报刊上,就是四百万两。”
  在坐的人不少,阁臣几乎都在,但阁内却是一片鸦雀无声。
  连呼吸声都没有。
  “这……这不可能。”王家屏突然摇摇头,道:“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光红利就发四百万两,他们赚了多少钱。”
  “一千万两。”李三才道。
  “……!”
  王家屏开始质疑人生。
  王锡爵突然道:“这不可能是假的,因为一诺牙行的财务部,可是有各大股东的账房在里面监督,这么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任何猫腻。”
  陈有年紧锁眉头道:“也不可能赚这么多钱,国库一年也才……。”
  说到这里,他突然抬起头来,看了看各位同僚。
  一个词来形容此时阁臣们的脸色。
  面如死灰。
  这个差距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他们认为目前还是势均力敌,就是差也差不了多远,只不过他们预感到如果自己不做改变,差距会越来越大。
  但没有想到,人家过个年就直接发个国库。
  在这一刻,他们的价值观全部颠覆。
  自古以来得治国理念,都是勤俭、节约,尽量避免大兴土木,大动干戈,以免劳民伤财。
  理财就一个字——存!
  而郭淡完全就是反其道而行,近年来所有的战争,都是帝商组合在出钱打,打得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若想要有存在感,就必须大臣们天天在那里交换,别打了,没钱了,但这并没有发生。
  所有的建筑也都是郭淡在花钱建。
  但结果却是人家发得红利,是你一年的收入。
  这四百万两当然是指白银税入,并没有算其它的税入,若是大明一年总收入才四百万两,别说大明,可是连小明都谈不上,但郭淡的四百万两,也只是纯红利,也没有算工资、投资,以及其它花销。
  关键他们还不好批判郭淡。
  以前皇帝要增加税入,那立刻就会被骂的妈妈都不认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