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4/1492

  对于万历而言,他要成为千古一帝,必然也要赋予自己一些标志性的象征,将自己的头像赋予货币,给大明赋予国旗,这都是象征。
  今后人人都拿着肥宅脑袋,仰头看着肥宅制定的国旗,什么太祖成祖?那就是一个屁!
  我们心中只有肥宅,肥宅就是我们的……!
  这回可真是将肥宅哄开心了,当天他就立刻下旨,以皇帝个人名义,拨出十万两给予立下战功的士兵。
  这是属于额外打赏。
  郭淡也是立马跟上,捐五万两给予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同时支助他们未成年的儿女读书,以及优先招聘这些烈士的家属。
  文人是靠文章来歌颂此次战争。
  财货和奸商自然就是靠真金白银啊!
  别得商人一看,这皇帝的马屁不能老是郭淡一个人在那里拍,咱们也得拍拍啊。
  拍皇帝马屁,这一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会亏啊!
  如今我们也有钱了。
  他们也纷纷效仿一诺集团,捐赠钱财给予那些立下战功的将士,以及那些阵亡的将士。
  上面吹风,下面吐金!
  并且以报刊为载体的信息也传播变得非常快,三日内便可达到南京。
  顿时国内上下突然就变得是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大明内部就从未如此团结过。
  整个国家都是士气高昂,充满着生气和活力,这真是空前的。
  即便太祖、成祖时期,刚刚立国之时,都未有过这般盛况。
  东阁。
  “这是甘州总兵张杰的上书。”
  许国将一道奏折递给申时行,颇为无奈地笑道:“与之前的一样,也是要求赶赴朝鲜参战。”
  申时行接过来,直接放到一边,道:“根据前线的战报来看,估计着战事一时半会还不会结束,你就书信去问问方尚书,需不需要增兵,另外,若有前线有士兵念家,那就撤换回来吧。”
  许国点点头,呵呵道:“以前打仗,大家都是躲着,可如今大家都是争先恐后,要不让他们去打,还会埋怨朝廷,唉……可真是难办啊!”
  在土木堡之变中,大明战神朱祁镇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摧毁了整个大明的军事,自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明军的士气是非常低落的,士兵也得不到重视,听到要打仗,赶紧跑路。
  但如今国家方针改变了,风气一下子就逆转过来,他们成为捍卫正义,制止杀戮的英雄。
  得到空前的尊重,以及空前的奖赏。
  真是名利双收。
  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想要去打仗。
  就连南京的王一鹗、赵飞将都上书请战。
  这真是阴差阳错,解决了文武之争的问题。
  因为大家的目标变得一致。
  申时行又向王家屏,道:“忠伯,如今我们要全面干预周边事务,我们打算将这一职权交予鸿胪寺,你再增派一些使臣前往平壤,传达陛下的旨意。”
  上回改制,鸿胪寺已经并入里礼部,但礼部的职权,还是不如吏部、兵部、户部、刑部,跟工部差不多,但这回礼部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王家屏道:“但我们不能两手空空前去吧。”
  申时行道:“我们就以朝廷的名义捐赠五万两物资过去。”
  王锡爵道:“根据朝鲜来的情报,他们内部亦是腐朽不堪,若是捐赠给他们的朝廷,只怕这钱并不会用在刀刃上,我建议捐赠给那些英勇反抗倭贼的义军,如此也能够减轻我军的负担。”
  申时行沉吟少许,道:“话虽如此,但我们必须还是要给予朝鲜国主支持,我们也不能直接奖赏朝鲜的将士,这不合规矩,这样吧,让沈一贯去跟他们国主说清楚,这些物资名义还是捐赠过李昖,然后通过李昖的名义,支援他们的义军,具体全由方逢时安排。另外,我们再捐赠两万两给朝鲜国主李昖,他若手中没钱,他也指挥不动。”
  王锡爵点点头道:“还是首辅大人考虑的周详。”
  申时行摇头苦笑道:“郭淡当初说得很对,前些时候,朝中无事可做,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只觉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可如今这事务多了,心里却又忐忑不安,生怕做的不好……!”
  说到这里,他突然瞟了眼王锡爵、王家屏他们,见他们面露困惑,不禁尴尬一笑:“看来就只有我这么想。”
  确实只有他。
  人家王家屏、王锡爵可是非常激动,根本就没有什么患得患失。
  但申时行之前就有退居幕后之心,他不愿意自己晚节不保,如今要处理这么多事务,他确实有些忐忑,怕自己做的不好。
第1055章
攻防转换
  老天是公平的。
  这一点在朝鲜身上可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朝鲜身处一个非常尴尬的地理位置上,只要这块区域发生战争,朝鲜永远第一个陷入战火的国家。
  更悲催得是,但凡揍它得,实力还都在它之上,而朝鲜是往往无力抵抗。
  但总是会有那么一个大国,因为自身利益,从而帮助它起死回生。
  这一次也不例外!
  之前明朝出兵,是出于防卫,因为日本扬言要进攻大明,但如今明王朝对于此事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大明决定将这视作全面介入周边事务的一个开始。
  既然出于这个目的,钱是必然要给的。
  不能光挥舞大棒,又不给红枣,那人家也不会听他们的。
  但这与之前的朝贡体系不同,朝贡体系就是你只要承认臣服于我,大明王朝就厚往薄来,可如今的话,不仅仅是臣服这么简单,在许多方面,都要听我的。
  这每一分钱给出去,那都是要有代价的。
  就如今明朝的情况,七万两就还真不算什么。
  关键这七万两中,有五万两是战略物资,一些被大明淘汰的兵甲,也就拿去当做战备物资送给朝鲜。
  但不管怎么说,朝鲜成为此次国策调整的第一个受益者,之前军事层面的援助,但如今的话,可是来自国家层面的援助。
  也可以说是全面援助。
  礼部派人过去,只是象征性得,也可以说是一次尝试,毕竟礼部也是头一回接到这一种业务,真正处理此次外交事务的,还是沈一贯。
  许国写了信告知沈一贯,皇帝决定要改变外交方式。
  这种好事,沈一贯哪能往外推,于是他立刻将此事告知朝鲜国主。
  朝鲜方面之前只求明王朝能够出兵支援,为此还租出两个港口给郭淡,换得粮草,这才请得明军及时出兵支援,如今得知明王朝要对他们进行物资支援。
  不但给物资,而且还给金钱。
  待在平壤的李昖哭得跟个泪人似得,若明王朝决心支持他,他知道自己是无忧矣。
  不但如此,朝鲜的官僚也是感动的无以复加,情难自禁,因为他们也是推崇儒家思想,如今明王朝高举儒家大旗,在他们看来,这等于已经是不分你我啊。
  礼部的使臣都还未抵达朝鲜,他们自己就开始对外宣传天朝上国的仁义。
  李昖也是立刻告知朝鲜义军,会将其中五万两物资拨给义军。
  这立刻激发了朝鲜上下的抗倭决心。
  然而,如今汉阳的战况看似非常焦灼,但其实天平已经渐渐倾向明军这边,留给日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主要原因就是后勤来了。
  如今河道上的船用千帆竞渡来形容是毫不为过啊!
  其实第一批粮草从海上入境,汉阳城的日军就已经收到消息,但问题是如今他们主力水师都集中在全罗道,也就是釜山所在的地区,正在与朝鲜水师交战,根本无力从海上狙击明军水师。
  殊不知朱翊鏐就盼着他们来。
  而如今双方拼内力,之前是日军占据绝对优势,因为明军的后勤是要从辽东运送过来,这后勤补给线是非常要命的,当然,这只是他们认为的,其实粮草早就备好了。
  但日军是有着现成的粮仓。
  如果不阻断明军的后勤,那这仗就很难打。
  于是汉阳方面立刻派遣五千精锐去彻底占领江华弯,这江华弯也叫京畿弯,如今其实是属于日军控制范围内,不然得话,明军也不需要走走私通道,只不过之前这里并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明朝禁海,主要交通是陆路贸易。
  但如今这里变得是至关重要,因为这里可是汉江、临津江的入海口,是明军后勤的主要通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4/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