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0/1492

  万历笑道:“朕也没有说只从一诺学府选拔人才,各学院都可举荐人才,具体事宜,由内阁和司礼监商量着办。”
  “微臣遵命。”
  “朕有些累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立刻便有人带万历前去住所。
  这里自然没有旧潞王府那么的奢华,非常朴素,是一个个小院组成的,但是却别有一番风景,尤其是在这秋天,林间小道上那厚厚落叶,被清爽的威风吹起,不禁令人很想诵诗一首,以抒情怀。
  不过许多大臣都没有心情吟诗作对,开封府给予他们的冲击远远胜过卫辉府。
  待万历离开之后,张鹤鸣、陈有年、王家屏、李三才立刻就将顾宪成和高攀龙给团团围住。
  “恩师,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开封府有您坐镇,儒家思想也……也变得不再受人重视。”张鹤鸣匪夷所思地问道。
  这一路上,都在讨论算术、科学,就没有见到人谈论儒家思想。
  在之前,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虽然之前经历过一场罢黜独尊的风波,但从京城看来,儒家思想依旧非常强势,千年传下来的思想,是不可能一夕之间就毁于一旦,因为儒家思想已经融于整个华夏民族,这没法舍弃啊!
  他们认为开封府情况肯定要比京城好。
  如今看来却是更加糟糕!
  顾宪成长叹一声,道:“皆因一句话啊!”
  “什么话?”王家屏问道。
  “就是郭淡常说的,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顾宪成道:“关于这一点,我与攀龙他们也做过一些调查,对于大多数年轻学子而言,在儒家思想中竞争,基本上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在算术、机械方面,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因为这些学科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且不是人云亦云,一些有天赋的年轻学子是能够很快出人头地,即便一时当不了官,他们也能够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能够学以致用,是每个读书人的追求。”
  张鹤鸣他们听得不禁是眉头紧锁。
  高攀龙道:“也许在好几年前,郭淡就已经在为此谋划。”
  “好几年前?”
  张鹤鸣不禁是大惊失色,道:“此话怎讲?”
  高攀龙叹道:“最初郭淡来开封府时,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成长之路’,各位大人可知道?”
  王家屏他们都纷纷点头。
  这篇文章在当时非常有名,他们都看过,不过是徐姑姑代笔的。
  高攀龙道:“在当时来看,许多人都不以为然,然而事实就是,如今开封府的情况,就如同那篇文章写得一模一样,如今的儒家学问被分在上下两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被视为修身教育,但中间齐家治国就被郭淡所提倡的‘术’所替代,而最后的平天下,又回到儒家思想,各位便是处在平天下的阶段。但是这学院里面所有的学生,都是处于从修身走向齐家治国的路上,他们要学习更多的本事。”
  张鹤鸣问道:“贤兄也这般认为?”
  高攀龙苦笑道:“这已经是开封府的共识,不仅仅是一诺学府,就连南京学府、山东学府都已经根据那篇文章重新制定教育课程,如今否定这一点,在开封府是难以有立足之地的,因为这在年轻人看来,否定这个观点的人,只是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让年轻人赶上来,这只能说郭淡的手段实在太厉害了,他准确的把握住了年轻人的心态,并且制造了一系列的成功,从而令年轻人都愿意相信他。”
  “话也不能这么说。”
  顾宪成摆摆手,道:“郭淡之所以能够成功,皆因他说得是事实,而不是凭空造谣、诬蔑。之前那些捍卫儒家思想的人,都是为了儒家思想吗?我看也未必,多半还是为了自己权力。
  朝中大臣,人人皆是出自儒家,可是你们看看,之前朝中又有着多少贪官污吏,此乃人尽皆知之事,儒家思想在一夕之间崩塌,又岂是一日之寒。且不论郭淡,如今李贽等人,他们反理教,反圣人,可是在郭淡之前,但他们也得到不少支持。不过我认为这倒是好事,可以帮儒家清理一些奸佞、昏庸、无用之人,让整个国家回到正道上。”
  王家屏听得是稍稍点头,若是如此得话,他就比较放心,他一直都支持儒家思想,这一点从未变过,而且他至今也认为德行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排在首位,无德之人,就是不可大用,如果从小还是教育仁义礼智信,那他就轻松了。
  孔孟二圣,还是要尊奉的。
  至于礼教那一套,有些地方改改,他也无所谓。
  顾宪成突然又向张鹤鸣、李三才道:“你们可知道你们为何屡屡败在郭淡手里吗?”
  二人皆是不解地看着顾宪成。
  顾宪成笑道:“那是因为郭淡从未将你们当做敌人,如果他真的将你们视作敌人,你们今日又岂能站在这里,他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将你们赶出朝廷。盖因他的目的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大行商道,针对你们,他又得不到什么好处。
  而你们却一直将郭淡视为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对人而不对事,开封府和卫辉府好与不好,那都是肉眼可见,而你们看到的就只有郭淡的成功,在你们心里,郭淡的成功,那就是你们的失败,如此心胸,你们又焉能不败啊。”
  张鹤鸣、李三才皆是羞愧不已。
  其实如王家屏,顾宪成,他们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心中坦荡荡,郭淡的成功,他们是肯定的,瞎子都看得到,但他们也有不认同的地方,顾宪成就对李贽他们所提倡的功利思想,是非常不爽,故此他才来到一诺学府担任院长。
  可有趣的是,在大是大非上,他们往往又能够想到一块去,比如说,李贽也认同顾宪成的经世致用,他不反对北院学生去南院请教,而顾宪成在看到北院机械设计的成功,顾宪成也马上在南院开始建设这个科目,没有说你搞,我就不搞,有你没我。
  由此可见,这“仁者无敌”的真正的含义,是指仁者心中根本就没有敌人,因为他们心胸豁达,不会针对人,他们只会针对事,都没有敌人,当然就是无敌的,可惜能够做到仁者无敌的,却是寥寥无几啊。
  羡慕嫉妒恨,人性也!
第1119章
工作令我快乐
  “学生见过老师。”
  “太子殿下。”
  刚刚回到住宅的王家屏,发现朱常洛站在小院中,立刻拱手一礼,旋即打量他片刻,抚须笑道:“太子是来询问究竟是该读南院,还是北院吧?”
  朱常洛尴尬地点了下头,道:“学生不知该如何抉择?”
  王家屏微微伸手道:“太子请坐。”
  “老师请坐。”
  待王家屏坐下之后,朱常洛才坐了下去,又听王家屏言道:“根据我的了解,南院、北院是各有所长,教育方式也大相径庭,难谈优劣,正如方才郭淡所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朱常洛,道:“太子第一次出宫,对于宫外的一切还尚不熟悉,而外面这花花世界暗藏有着很多的诱惑,太子还是需要名师的指点和谆谆教诲,以免误入歧途。”
  朱常洛问道:“老师的意思,是希望我选择南院。”
  王家屏点点头道:“我与顾先生相识,其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若由他来当太子老师,我也非常放心,而关于百泉居士他们,我也非常了解,虽然他们个个满腹经纶,绝非等闲之辈,但是目前来说,他们的教育方式还不适合太子,等太子适应外面世界,以及心智成熟之后,亦可向他们学习。
  圣人虽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莫要忘了,这后面还有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太子要先学会何谓‘善’,何谓‘不善’,方可抉择。”
  朱常洛道:“关于‘善’与‘不善’,老师已经教过学生不少。”
  王家屏摇头笑道:“这世间之事,万千变化,非我一言可道尽的,亦非一生可学尽的,别说太子您,就连我也在不断的学习。郭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所行之事,到底是善与不善,我至今也难以判断,也曾判断失误。
  故此太子一定要谨记,修身之道,乃是一生之事,不可有片刻懈怠,否则的话,可能会前功尽弃,古往今来多少君王,正是因为骄傲自满,从而落得遗臭万年。”
  “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定铭记于心,不敢相忘。”
  ……
  “你们二位赖着不走,可是为了太子一事?”
  郭淡没好气瞅着李贽、汤显祖,在之前的一刻钟,郭淡已经无数次眼神,让他们离开,他们就是不走,还在那东拉西扯,欲盖弥彰。
  李贽呵呵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郭院长,我认为太子若真是来本事的,必然要来我北院,而不应该去南院。”
  太子对于教育界那是至关重要,不管是李贽,还是顾宪成,都想将未来的储君塑造成他们所期待的,尴尬的是,他们所期待的储君,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郭淡笑道:“二位居士如此看不上顾先生?”
  汤显祖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我虽不认同顾宪成的一些观点,但我也非常佩服其为人,只不过,如高攀龙等人,我可是打心里就看不上,他们自视甚高,又容不得他人意见不同,只怕会教坏太子。”
  “文人相轻啊!”
  郭淡笑着摇摇头,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不是文人,故此对于这事,我也不感兴趣,也不想干预,就由太子自己去选择吧。”
  李贽立刻道:“就怕朝中某些人会从中作梗,王家屏与顾宪成可就相识多年,而且心心相惜。”
  郭淡耸耸肩道:“那你们就得做好失败的准备,我希望你们能够记住一点,我请你们来,是希望你们能够培养出如李之藻的一样的人才,而不是请你们来当太子之师。就事论事,当你们打心里否定高攀龙等人时,那你们又与你们口中的高攀龙有什么区别呢?”
  李贽、汤显祖相视一眼,立刻起身拱手一礼,“院长教训的是。”
  郭淡笑道:“我不是在教训你们,我只是下逐客令,我现在需要休息,但是你们放心,我会拿出一整天时间来给你们,而你们应该做足功课,告诉我,你们现在需要什么,如果真的有益于学院,我尽量满足你们的。”
  “是。”
  李贽尴尬道:“我们不打扰院长休息了,告辞。”
  他们两个刚走,寇承香带着弟弟妹妹便走了进来。
  “爹爹,你有空没?”
  “有。”
  郭淡点头笑道:“现在爹爹完全是属于你们的,任由你们支配。”
  “真的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0/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