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3/1492

  万历问道:“咱们……咳咳,你们出钱?此话是何意?”
  郭淡点点头道:“是的,这些都是我们出钱买下来的,然后送给他们这些大农场主。”
  “送?”
  大家异口同声道。
  我们朝廷可是连锄头送不起了,你们还送这玩意。
  小心脏可真是有些受不了啊!
  万历紧锁着眉头,道:“他们这些大农场主缺这点钱吗?”
  郭淡道:“陛下,这其实也算是一种交换,我们给予农具,也可以说是对整个农业的补贴,我们的要求就是粮价必须稳定在一个低水平上面,毕竟卫辉府的粮食多半都是从开封府进口的,如果开封府粮食涨价,那么卫辉府肯定也会跟着涨,这不利于卫辉府的发展。
  另外,各地的学子来开封府求学本就不易,若是衣食住行都很贵的话,那许多人都读不起啊!在商言商,许多学生都是我们出钱支助的,如果粮食上涨,我们可能会损失更多钱。”
  万历点点头,想想卫辉府农税政策,这其实也不是很多。
  卫辉府的农税,都是直接退还给他们,都不收他们的税了,比这可多多了。
  王锡爵倍感焦虑道:“可是别得州府无法这么做啊!”
  我们是来学习的,可你尽整一些我们都没法学的东西,那有个什么用,朝廷要是退农税的话,朝廷就直接暴毙,完全没有活路。
  这怎么学啊!
  郭淡道:“大人,凡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开封府也是经过好些年的发展,才有今日的成果,若是别得州府一天就能够做到,那也是不现实的。”
  王锡爵点点头,但目光还是充满着郁闷。
  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其等待。
  随后,郭淡又带着他们去到仓库那边,他们原本以为仓库里面就是堆放着粮食,但事实并非如此,仓库里面的农作物真是满目琳琅,什么都有,是一车车往外运送,仿佛永不停止。
  “其实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郭淡道:“这种大农场模式生产,效率是之前的高好些倍,并且结构也非常合理,分工也非常合理,因为农场主生产这些,就是为了卖钱,故此他们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去调整,这就不会造成某一种农作物非常多,而另一种又非常少,导致前一种卖不出去,后一种又买不到。不仅如此,这么做还不会造成浪费,基本上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就是能转化为价值,他们这里的麦秆就被五条枪给收去造纸,这部分利润都是附加利润。
  而相比起之前那些地主,大农场主显然要更加贪婪一些,也看得更加长远,他们不会满足现状的,他们希望能够赚更多得钱,故此,农学院的学生都是他们支助得,基本上那些学生不但不愁衣食住行,而且还能够赚一些酬劳回去,这又导致以前农学院没有人去念,而如今农学院想进都进不去。”
  大臣们听得是五味杂陈。
  这其实也从侧面解释,为什么儒家学问开始衰弱,就是学儒学学问赚不到钱,哪怕再恢复到以前朝廷给予的待遇,也跟这些是没法比的!
  开封府的大农场主对于农学院的学生,真是非常看重,时不时就得请他们吃饭,去田边走走,交流一下,保持一个很好的关系,导致农学院的学生都是胖子。
  这也让农学院的学生更加努力去研究,我这才半吊子水平,我就吃得这么胖,我要是达到徐光启的水平,那必须三高啊!
  曹恪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心生羡慕,道:“有此农业,那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啊。”
  他尚且如此,其余人更是酸得跟柠檬似得,他们都在想象着,在这种地方当官,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啊!
  这真是太美妙了。
  卫辉府都没有给他们这种感觉,卫辉府到底工商业,而传统思想是不重视那些,但是民以食为天,可是自古以来,看到这么多粮食,蔬菜、水果,他们真是感触颇深啊!
  郭淡笑道:“曹院长说得对,若是没有坚实的农业基础,工商业基本上就无从谈起。”
  曹恪苦叹道:“可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要达到开封府这种地步,他都觉得有些离谱。
  郭淡呵呵道:“可以都承包给我啊!”
  “……!”
  滚!
  大臣们心里是声嘶力竭地喊道。
第112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承包?
  不可能的。
  绝逼不可能的。
  郭淡承包其实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再往前一步,平衡关系必将被打破。
  不过万历也知道,郭淡只不过是为了激励一下他们。
  你们要是不行,那就我上呗。
  然而,但凡在朝中居高位者,又有几个没有傲气,只不过做到他们这种地步,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表露出来而已。
  他们如今就是要奋起直追,即便再受打击,也必须要追赶上郭淡,不然的话,这官当着都没啥意义。
  原本他们以为卫辉府已经是重头戏,巡视开封府那不过是休闲之旅,可不曾想,这开封府才是重头戏啊!
  也令这些大臣们是倍感激动。
  卫辉府毕竟是工商业,他们也不是很熟悉,有些地方他们真的是非常无奈,甚至于绝望,真的是难以超越郭淡的,但是农业不同,为官者,必须要懂农业,在此之前,农业可就是唯一。
  他们之前所有经济政策,其实都是围绕着农业,这方面他们并不陌生。
  故此这一回,他们并没有如上回一样,逛完大峡谷就意兴阑珊,反而更是兴致盎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可以的。
  ……
  “元驭,你叫我们来这菜园子作甚?”
  申时行左右看了看,发现周边也没有奇特之处,不禁向王锡爵问道。
  王锡爵笑道:“稍等,稍等。”
  申时行、许国,不免甚觉好奇。
  过得片刻,只见一个打着哈欠,扛着锄头的中年人走了过来,那中年人见院子里站着三个身着华服老者,个个都十分陌生,便是问道:“三位老先生,你们为何站在我这菜园子里面。”
  王锡爵笑道:“是这样的,我好些年没开封府,我记得这里以前是一片田地,何时变成了菜园子?”
  那中年人呵呵道:“老先生一定许久没有来开封府,四年前这里的确是一片田地。”
  王锡爵问道:“为何不种田,改种菜?”
  那中年人便道:“因为这地根本就种不出几斤粮食,就适合种菜。”
  王锡爵摇头笑道:“这地多年来,一直都是耕地,怎就不适合了。”
  那中年人道:“以前那是没有办法,要不种地可就得活活饿死,再少也得种啊,但是如今可不同了,粮食到处可以买得到,咱利用这地来种菜,换得钱,再用这钱去买粮食,可是比直接种粮食多出三倍有余,且还轻松不少,傻子才种粮食。”
  听到这里,申时行、许国相视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
  “倒也是的。”
  王锡爵笑着点点头,然后拱手道:“抱歉,打扰了,告辞。”
  “啊?三位老先生慢走,慢走。”
  中年人木讷地点点头,眼中充满着困惑。
  出得菜园,王锡爵便道:“这便是开封府农业发达的一个关键原因,之前家家户户都种粮食,但并非是每一块土地都适合种粮食,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而郭淡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他就是将所有的农作物都运送到市集去,然后再通过钱币又分配给每一个需要的人,如此一来,大家便可根据土地来选择适合农作物,这又导致每一种农作物的产量都在增加,而就在当时,粮食的产量其实也并未减少多少。”
  说到这里,他不禁感慨道:“以前我们谈论汉唐盛世时,总是说家家都有余粮,但是如今看来,这家有余粮并非就是盛世,家家有余粮,亦可说家家只有粮食,其余的都缺乏,因为家家都有粮食,又怎能去交换到其它东西。”
  许国点点头道:“是这么一回事,但是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开封府富饶,盖因卫辉府就在边上,卫辉府是以工商业为主,而开封府是以农业为主,正好可以互补,要想达到开封府的繁荣,必然先要制造一个卫辉府,可是……唉……!”
  再逛了一圈后,他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制造出一个卫辉府。
  王锡爵又道:“我不这么看,虽然是卫辉府先繁荣起来的,但是不要忘记,郭淡在卫辉府第一步计划,也是针对农业改革,而非工商业,而且最初令郭淡头疼的地方,还就是粮食供应,他为此可是花了不少钱啊!
  那日郭淡自己也说了,若向发展工商业,必然是要先发展农业,唯有稳定的粮价,才能够发展工商业,而我们之前一心都扑在工商业上面,而忽视了农业。”
  申时行点点头,问道:“那你想怎么做?”
  王锡爵道:“朝廷还是要以农为先,以农为本,那些商人们个个都非常精明,朝廷需要的是控制住他们,而不是教他们怎么做买卖,若是有利可图,他们自己就会去,可若是无利可图,你就是花钱请,他们也不会去的。
  但是农业不一样,农业是需要朝廷的帮助,我认为朝廷应该将每年主要的支出,都要放在农业上面,而不应该选择工商业,只有这基石坚固了,这楼房才盖得高,国家才能够更加安定啊!”
  申时行沉吟少许,又看向许国道:“你怎么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3/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