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1492

  话说至此,他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忙道:“哎哟,真是抱歉,我先给你们引荐几位我们商界翘楚。”
  说着,他伸手引向旁边几人,“这几位都是来自太原、晋城的商人,这位王三叔是专门做皮革生意的,这位赵六哥是做染料生意的……”
  介绍完之后,他又将周丰等人介绍了一遍。
  那几个晋商听得周丰他们是京城来的大富商,赶紧拱手,“久仰,久仰。”
  “哪里,哪里。”
  周丰他们也赶紧拱手回得一礼,但四人是面色各异,似乎在提防什么。
  也不知是不是那几个晋商看出什么来,于是便向郭淡说了一声抱歉,然后借故离开了。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曹达赶忙问道:“郭贤侄,他们怎么会在这里,我们事先可是听说可没有商人来这里,哦,因为到处都有读书人阻路,其实我们几番想过来,都被那些读书人给拦住了。”
  不亏是商人,这说谎还真不待眨眼的。
  不过郭淡也没有拆穿他们,点头笑道:“能理解,我也知道你们的顾虑,他们其实也不是特意过来的,他们本来就打算送货去临清,路过这附近,听说卫辉府免税,故而选择来这里停泊。”
  不得不说,这卫辉府的交通实在是太完美了,陆上、水上都是四通八达,若非如此,郭淡又岂会愿意承包这卫辉府。
  这话说回来,如此优势的地理位置,竟然玩成这样,也真是令人很无语。
  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大明朝是屡见不鲜,就好似手里抓着双王四二,却被人关春天。
  故此卫辉府最先复苏的也就是运输,如方才那些晋商,他们本就在送货的途中,也不知道太多的事,听到这边免税,且是商人做主,便立刻决定将在卫辉府停泊。
  除他们之外,其实还有一些这附近的小商人,都选择来卫辉府停泊。
  “原来如此。”
  周丰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们方才在这里聊什么,我方才见你们对着这仓库指指点点的。”
  郭淡哦了一声:“这些仓库都已经租给他们了。”
  “……!”
  周丰听罢,顿时面如死灰。
  还是来晚了一步啊!
第0293章
皇权不下县
  如果没有人来,那他们估计还得慎重考虑考虑,可如今见被人捷足先登了,这心里可真是难受的要命,仿佛看到金山银山渐渐离自己而去。
  他们甚至觉得这对他们不公平,因为他们都身在京师,又是有名的大富商,这大半顾客都是官员、士大夫,自然顾虑甚多,但那些晋商可没有这么多顾虑。
  他们就是跑买卖的。
  郭淡瞧他们个个跟死了爹似得,也真不忍心再吓唬他们,笑道:“放心,他们这些晋商暂时是从事贸易,对于生产没有兴趣,他们只是租下码头和仓库而已。”
  由于明朝的开中制,就是盐、茶专卖,且委派商人去边境贸易这些专卖商品,而明朝对北贸易,主要集中山西以北,导致这些晋商就迅速崛起,他们也将商人唯利是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郭淡头回与他们打交道时,竟有一丝熟悉的感觉,仿佛重新回到了华尔街一样,因为他们跟郭淡谈得第一庄买卖,就是希望能够在这里放高利贷。
  他们对于投资期长,回本慢的作坊生产并未有什么兴趣。
  郭淡虽然没有答应他们,但却盛情的款待他们,因为河南道是晋商出入的必经之路,他们又是从事贸易的,这货来货往,正是郭淡希望的,作为一个生产基地,首先一点,必须得有充足的原料。
  故此,郭淡将这个码头和这附近的仓库专门租给他们晋商。
  当然,价格也不菲,不过那些晋商也都愿意租下来,这住要是因为卫辉府目前是由商人接管,而郭淡展现出来的商人气质,也吸引了他们,做他们这一行,安全可是非常重要的,这么多货物放在这里,若没有保障,那可是不行的。
  周丰听得猛地抬起头来,激动道:“也就是说……”
  “如今许多店面是我自己在做,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
  “有,有,有。”
  周丰忙不迭的直点头。
  “那我们就边走边说吧。”
  郭淡带着他们往城内走去。
  原本死气沉沉多日的卫辉府城,如今已经恢复了一些人气,只见城内的街上有着不少背着布袋的商贩,毕竟卫辉府四通八达,一旦局势稳定,自然会有商人选择往这边走。
  但同时书生少了不少,不少书生可不愿意待在商人管理的地方,于是就跑到开封府去了。
  而街边开门的店铺,几乎都是餐饮业。
  郭淡一边走,一边向周丰和曹达他们道:“你们可得赶紧一点,随着来往的商人越来越多,可不能没有酒楼。”
  一旦贸易起来,服务行业必将兴隆,在郭淡的计划中,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乃是卫辉府的两大财政支柱。
  “贤侄还请放心,马上,我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周丰忙不迭的点头,又问道:“贤侄,我们听说潞王将潞王府承包于你,让你租给商人?”
  “是的。”
  郭淡点点头,又道:“这街边上的酒楼,我可没有打算租给你们,我都是留着最好的给你们,这街边上的酒楼、茶肆,今后都是为了那些小商贩服务的。”
  “就知道贤侄你不会忘记我们的。”周丰开心笑道。
  他们对于这些小酒楼已经不感兴趣,毕竟他们在马赛区的酒楼都是上万两的投资。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来到潞王府。
  里面的奢华,令他们瞠目结舌,与其他的商人一样,他们都觉得,这么好的房屋,拿来做作坊,这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真心是没得挑。
  郭淡真的没有骗他们,就这些楼宇,哪怕是闭着眼选,也比他们的金玉楼。醉霄楼可是要好得多。
  很快,周丰、曹达就分别从东西两边,各选得三栋楼宇。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楼宇都是用来给潞王玩耍、居住的,故此单栋的建筑规模不大,故此只能将好几栋连在一起。
  租金倒是暂时没有细谈,因为郭淡也没有确定要收多少租金,只是让他们交五百两的订金,到时会在合约上规定,当利润达到多少时,租金就定多少。
  这证明郭淡非常有信心,一般情况,房东都是要求先将价格定好,不管你盈亏,但是房租不能少。郭淡不一样,他不是搞房地产的,他是投资者,如果客流量不多的话,交再多的房租,他也完了,他这么安排,一来,减轻周丰他们的压力,其次,他认为现在定租金不划算,他非常看好这里,等利润上来了,他也好喊价。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各支付郭淡两千两。
  其中包括这期间的人工费,桌椅费,装潢费,以及周边的建设费用。
  这桌椅都已经做好了,因为前些时候,确实没有什么事干,都得郭淡在帮他们找事,这些不要也得要。
  周丰、曹达也都答应下来,也没有跟郭淡讲价,毕竟他们避开了一定的风险,那么自然就得承担相应的代价。
  等于这期间,郭淡是拿着他们的钱,来以工代赈。
  看完酒楼,他们又来到纺织区。
  “这……这太大了一点。”
  当秦庄进入纺织区时,不免大惊失色,他有生以来,第一回见到这种规模。
  郭淡笑道:“这才五千架纺织机,我当初不就说了么,弄个一万架,也是可以的。”
  秦庄哭笑不得道:“我当时还以为贤侄你是在说笑的,我这小本买卖,可比不上贤侄,我用不少这么多纺织机。”
  郭淡道:“秦员外,我当然知道你用不上,但是如果其它绸缎庄的都将丝放在这里纺织的话,这点点就肯定不够。”
  秦庄当即困惑看着郭淡。
  郭淡道:“我先说说你们之前如何纺织的,东找一个商人,买染料,西找一个商人买丝,又找裁缝裁剪,等等。
  这找的成本可是不低,光牙行就得抽不少佣金,而且不确定因素高,产量也是有限的,但在这里的话,原料是应有尽有,而且从纺织到裁剪,都有相应的作坊。
  也就是说,将来的纺织行业,只需要商人将钱或者特有的染料或者丝绸扔到这里来,给出自己的要求就行了,我们可以在很快的时日内,帮他们完成。
  然而,卫辉府的交通四通八达,去那边的距离都差不多,而且将来会有很多的晋商,货物生产完之后,他们直接可以从这里提货,然后卖到各地上。
  哪怕是纯算运输成本,其实也是降低的,而不是增加的。”
  别说秦庄,就连周丰他们也听得是目瞪口呆。
  他们在根据郭淡的所言,幻想着那一天,那是一种怎样的买卖,坐在京城,将钱交给牙行,十万匹布,就可以卖到南京去了。
  坐在南京,钱扔过来,十万匹布就到蒙古去了。
  高潮了!
  都高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