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1492

  “这……!”
  王煜显得有些犹豫,毕竟乡里乡亲的,周边的乡绅,他也都认识。
  诉讼师可都是年轻的书生,他们跟周边没啥交情,立刻道:“王老,咱们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可不把咱们当朋友,就知道来这里告状,也不会体谅下咱们。”
  王煜一听,立刻道:“行,就这么办,他们要不就出钱建墙,不然的话,咱们就不管了。”
第0339章
银子它不香吗?
  要人家出钱建墙,首先得给一个说法。
  这会议结束之后,法院、诉讼院、纠察院三大机构,便颁布一则告示,表明我们这三大机构,不是官府机构,没有朝廷的授权,我们都只是乡绅,或者是没有功名在身的书生,职责就是管理本地区的治安,无权处理卫辉府以外的事务,今后任何对外事宜,必须要通过专门的渠道去解决。
  而这专门的渠道,指得就是吉贵。
  郭淡当然不会把锅甩给吉贵,他们可都是一边的。
  吉贵也马上发表申明,表示自己只与州府交涉,不与民间交涉。
  这个申明非常简短,但却是耐人寻味。
  只与州府交涉,这很好理解,毕竟明代非常讲究这地位对等,吉贵统管的是卫辉府外事,地位在州府这一级别,他肯定不会跟县里打交道的。
  但后面这条,不与民间交涉,就很有趣了。
  往好的方面理解,就是将来那些大地主要人,必须先去本地县衙告状,县衙受理之后,再反馈到州府级别,州府再去找吉贵商谈,地主不能直接去找吉贵。
  虽然非常麻烦,但不管怎么说,到底还是有个解决的途径。
  关键就在于,这法院、诉讼院、纠察院,也都是民间机构,吉贵又只负责外事,他是无权命令这三个机构的。
  吉贵也只能去与他们去商量。
  这么一来的话,那就是可调查,可不调查。
  法院可以不听吉贵的。
  要知道卫辉府的执行能力,相比起大明朝来说,那真是另一个次元的。
  诉讼院在颁布得当天,就不再受理外县的诉讼,以前接的,还未处理过得,都是直接撤销,因为这是违法的,他可是没有这权力。这诉讼院都不受理,法院想受理都没法开堂,找法绅讲人情也是没啥用的。
  这一下可真就炸了锅。
  他们惹得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周边的大地主。
  他们首先向当地县衙施压,县衙本不想受理,因为古代有句谚语,官有政法,民从私契,就是说政法和契约是平行线,两者没有太多的交集,一般涉及到钱财、利息的契约,官府都是以调和为主,最好是你们自己解决,官府不太可能会用刑罚去处理这一类的事务。
  简单来说,就是缺乏强制性。
  这其实是在维护大地主的权益,因为大地主违约,如果官府不为百姓做主,百姓根本没有办法讨回公道,但是百姓违约,就算官府不帮忙,地主也有很多办法逼着百姓还钱。
  但这回不同,对方可都是大地主,当地县官也惹不起,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处理,于是就告到州府去,州府本就看卫辉府不爽,尤其是开封、彰德二府,他们立刻派人去找吉贵。
  吉贵毕竟司礼监派来得,他也不虚,他就如实相告,你们自己无所作为,卫辉府都已经总动员,实在是拦不住,这怪得了谁。
  他也无权命令法院,他只能从外事方面与你们合作来解决这事,于是乎,他提出了非常著名得建墙方案,在他们境内建一道墙,挡住他们的百姓过来,卫辉府出人去巡视。
  为什么不在卫辉府建,因为卫辉府谁也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钱,不然的话,那城墙早就拆了。
  这可把那些老爷们的气疯了。
  建墙?
  这是什么狗屁主意。
  且不说如今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即便好过,也不可能拿出来建墙,招待同僚们吃吃喝喝不香吗?
  但是他们目前也拿卫辉府没有办法,因为卫辉府目前是直属皇帝,别说河南道布政司,就连内阁都管不了,他们就要求地主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不管了。
  那些大地主可都是人精,立刻便听出弦外之音,官府说不管了,那就是随便我们怎么干。
  你卫辉府好样得,跟我们玩这一套。
  我们身为地主阶级,怎么能够吃亏,地主的荣光何在?
  被波及的地主,一般都在卫辉府边上,这来往商道,就在他们家门口,率先发难的,是彰德府汤阴县和开封府延津县,当地的大地主就直接封锁道路,不给卫辉府的商队过。
  ……
  大名府,滑县。
  只见四个大腹便便得中年男人,带着一大群人,扛着长长得木头,来到临近卫辉府的河道边上。
  “封了!封了!都给我封了!任何卫辉府出来的船只,都不准过。”
  中间那中年男子是气急败坏的嚷嚷道。
  此人名叫郑瑾,乃是滑县的首富,他们滑县就挨着汲县,可也是重灾区啊。
  只不过大名府毕竟不属河南道,交涉更加困难,故此大名府的反应要比彰德府、开封府要慢许多,也没有那么激烈,官府基本上是在观望,看开封府、彰德府到底怎么做。
  郑瑾他们这些大地主也在观望,他们瞅着彰德、开封开始封路,立刻也带着人来封路,这法不责众。
  正当这时,西边行来一队人。
  只听一人喊道:“前面可是滑县郑大官人。”
  郑瑾抬目瞧去,自觉此人面孔挺陌生得,待其走近,才问道:“阁下是?”
  那人拱手一礼,道:“在下卫辉府李通。”
  一听是卫辉府来的,郑瑾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你们是来找事的么?”
  此话一出,周边的人立刻拿起棍棒,将他们团团围住。
  “哎哟,大官人且莫误会,莫要误会。”
  李通吓得连连摆手,又拱手道:“在滑县这块地界,谁不知郑大官人的大名,我李通还不至于恁地不长眼。”
  郑瑾听得也是舒爽,问道:“那你是来干嘛的?”
  李通笑道:“我是来找郑大官人谈一笔买卖的。”
  “我跟你们卫辉府的商人没什么可谈的。”郑瑾一挥手道。
  “大官人先莫要拒绝,在下是带着诚意来的。”
  李通稍稍一挥手。
  只见一个壮汉提着个木箱子走上前来,这箱子一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只怕里面没有一千两,也有八百两。
  郑瑾当即吸得一口气,他虽然是首富,但手里的银子不多,毕竟银子可不是印出来的货币,是海外来的,又瞅着李通,问道:“你这是何意?”
  李通道:“是这样的,我知道此去三十里外的那块空地是属于大官人的,我希望能够租下那块地。”
  “三十里外?”
  身为大地主的郑瑾都有些记不太清楚,他身边一随从,赶紧附耳告知。
  “哦……你说得那块地,是一块贫瘠之地,你租来作甚”郑瑾纳闷道。
  李通道:“我租下那里,只是想在那里建造一些仓库。另外,我还想在那边建一些茶肆、旅店,供来往船夫歇脚,故此我还想跟大官人谈谈关于粮食、青菜的供应。”
  “这……”
  郑瑾眨了眨眼,又瞄了眼那箱子里面的银子,突然神色一变,笑呵呵道:“既然阁下如此有诚意,那我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若阁下不嫌寒舍简陋,就不如去寒舍坐坐,我们详谈。”
  李通拱手一礼道:“冒昧打扰,李通真是深感歉意。”
  “哪里,哪里。这边请。”
  “请。”
  “东主,这河道还封不封?”
  一个憨厚的汉子问道。
  “封什么封?”
  郑瑾皱眉瞪着那个汉子,道:“我是让你们来修理河道的,不是你们来封河道的。”
  心里怒骂,一群不懂事的家伙,没听见人家要过来修建仓库么,你要把河道封了,还修个屁得仓库。
  大伙皆是一脸懵逼,封和修,这个差距忒大了一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