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1492

  郭淡眼眸一转,叹道:“其实本也可以赚更多的,只可惜……”
  “可惜什么?”
  万历倏然站起。
  一旁的李贵都吓得一跳,侧目看向万历。
  万历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又坐了回去,道:“你有什么难处,你但说无妨。”
  郭淡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实很多商人都想带着钱来我们卫辉府交税,哦不,做买卖,但是这银子运送起来比较麻烦,而危险比较高,倘若陛下能够开一家钱庄那就方便多了,到时他们就可以将钱存入当地的钱庄,空手来到卫辉府,再将银子取出来,而且这钱庄能够为陛下挣很多很多的钱。”
  “很多是多少?”万历问得也是非常直接。
  郭淡道:“那得钱庄覆盖多少州府,覆盖的越多,赚得就越多,关键这钱都存在钱庄里面,陛下怎门也不会缺银子。”
  “妙啊!”
  万历不禁大声称妙。
  他可也是一个流氓,这银子存我口袋里面,当然就是我的,这理所当然得。
  郭淡知道他肯定误会了,但他也不打算做过多的解释,因为解释也没用,以万历的性格,他真需要钱,他可不会管那么多,这还得看以后的博弈,但首先得将这钱庄开起来。
  郭淡还趁热打铁道:“不但如此,这钱庄还能够帮助陛下更方便得治理国家,陛下可以通过银子的流向,大概看出每个地方的经济状况,同时还能够处理一些货币问题,如今市面的银子成色不一,是要通过火耗来统一的,但是火耗损耗非常大。然而,一旦这钱庄铺开来,银子都经过我们钱庄流动,那么我们钱庄就可以定出标准来。
  还有,就是为国家减少损耗,减少很多的支出,比如说,到时各地的税收都可以通过钱庄到达京城,同时朝廷若拨款到哪个州府,也能够通过钱庄来运转。当然,这都是需要给手续费的。”
  李贵听得的是手心冒汗,他现在完全相信郭淡真心没在意那些谣言,因为就郭淡说得那些问题,里面可都藏着巨大的利润,光那火耗就能养着不少官员的。
  这火耗就是张居正遗留下来的一大毒瘤,他的一条鞭法是要求将碎银融成银锭,这其中肯定会有损失,自然是百姓承担,故此征税时加征的“火耗”是大于实际的“火耗”,这差额就归官员了。
  “妙哉!妙哉!”
  万历听得却是连连称妙,在钱方面,他领悟能力是非常高的,而且他看到的还不是那蝇头小利,而是国家财政,如果这税收都往他的钱庄走,那么等于他就控制住国家财政。
  念及至此,他突然眉头一皱,“但是满朝文武是绝不会答应,将国家的税收放到私人的钱庄里面来运转。”
  郭淡道:“陛下,这事还得一步步来,我们现在也没有足够多的钱,一下子在各地开设钱庄,但只要钱庄得成本更低更快更好,那么满朝文武也就无话可说,卑职相信以户部运转情况,总会有机会得。”
  这户部躺着也中枪。
  可是,这一点就连万历都无法反驳,当初统计账目得时候,户部就被郭淡虐的体无完肤,沉吟少许道:“到时他们不答应也无妨,朕至少可以先把朕的钱放到钱庄里面。”
  郭淡愣了下,眼中透着一丝困惑。
  他只知道万历经常敲诈户部,但他不知道户部官员也是想办法在弄万历的钱。
  这万历的钱也是来自税,这税就要通过户部,朝中不少有识之士,都是尽量的把皇帝的钱,变成国家的钱,而主要手段就是兑换,因为收上来的不全是钱,有绸缎,有黄蜡,等等,中间要兑换成银子来折算,这一兑,就能少几成。
  万历其实也知道,但他也没有办法,怎么折算,都是户部说了算,他只能想办法将钱再捞回来,如果钱庄能够成功的话,他就多了一个选择,不需要完全依靠户部。
  这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万历大手一挥,“此事朕恩准了。”
  “陛下圣明。”
  郭淡拱手一礼,又道:“不过卑职建议陛下亲自派人去管账,就跟那个银库一样。”
  他不说,万历也会这么做,但他这么一说,万历挺不好意思的,“朕都说了,你就不要受那些流言蜚语影响,朕相信你。”
  郭淡道:“陛下误会了,卑职只是一个小商人,在卫辉府还好说,但是在别的地方,卑职这小身板可是撑不起来的,这还需要陛下您来做主。”
  “原来你指的是这事。”万历点点头道:“行,到时朕会亲自派人去的,朕倒要看看,谁敢来找麻烦。”
  郭淡等得就是这句话,要没有万历,这钱庄就会变成坟墓,因为他搞这钱庄,跟当下的那些钱庄可是两回事,他的实力是罩不住的,一定要拉万历下水。
  谈完此事后,他又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我们得未雨绸缪。”
  万历问道:“什么事?”
  郭淡道:“如今卫辉府的产量是与日俱增,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基础去进行海外贸易,但是运往福广地区再出海,这其中运费太高,如果能够开通天津港的话,那将会事半功倍。”
第0349章
藩王式推进
  “天津港?”
  万历听罢,不禁面露郁闷之色,叹道:“此事朕前不久与阁臣还讨论过,但是对此颇有争议,这天津离京城比较近,海外又有倭寇作乱,另外,这也会影响到漕运,这事很难啊!”
  那隆庆开关,也只是开了一条小缝,就是福州的月港,而且是在非常偏远的地方,这天津可就在京城的下边,而且一旦开天津,等于南北可以走海运,这又会影响到河运,而河运可是养着几十万人。
  故此每到提及海运,朝中总是争议不断。
  那些不涉及河运利益的大臣当然是支持开海运,但涉及河运的大臣肯定是坚决反对的,这跟做买卖是一个道理。
  郭淡却道:“陛下,但这一步棋必须要走,如果不走的话,卫辉府的作用将会降低不少。”
  “这跟卫辉府又有和关系?”万历错愕道。
  郭淡解释道:“因为卫辉府的产量是远胜于其它州府的,如果将卫辉府生产出来的货物全部销往国内得话,那将会对很多地方的经济造成破坏,当地很多手工业者将会变得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根本竞争不过我们。
  如今有蒙古在那里,以及目前卫辉府的产量也不算很多,其中大量的货物都是销往蒙古,只有少量的货物贩卖到其它州府,只要这个量合适,那么反而会帮助到其它州府的,让当地百姓变得物资充足。
  故此我们必须要及早做准备,在卫辉府的产量还未暴涨之前,找寻一个出海口,将多余的货物冲向海外,换成银两,然后再将银两投入到生产上面,拥有银子的百姓越多,等于就是扩大国内市场,如此便能良性循环。”
  这一点他当然早就意识到,但是他认为不会来得这么快。
  可如今是大量的商人集中在卫辉府,在卫辉府的运营模式下,这产量一定会暴涨的,但是整个大明就卫辉府是这么生产的,其它地方都还是小农经济模式,大量货物冲击下去,那会将当地的财政冲得支离破碎,且银两都会被卫辉府吸取,这对于国家而言,是致命的,这可能还会破坏当地制度。
  郭淡只能把这个量控制在需求线上,让百姓物资变得更加丰富,价钱更加便宜,同时又不伤害到当地的手工业者,做为一个补充。
  当然,五条枪那种贵族玩的,就无所谓,往死里卖都行,也不会影响到谁。
  另外,就是货币,百姓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购买卫辉府货物,而卫辉府需要大量银两才能够运转起来,没有充足的货币,是不可能诞生商业城市的。
  郭淡承包卫辉府,只是为走向海外打下基础,蒙古那个市场,都是意外之喜,他以前都没有算到,因为蒙古不能输入大量的银两,纯粹就是顺便而已。
  万历叹道:“朕也明白,朕也想开天津港,但是朝中阻力很大,这事是急不来得。”
  郭淡沉吟少许,道:“陛下,卑职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万历忙问道:“你且说来听听。”
  郭淡不答反问道:“陛下,如今潞王府已经改成作坊,不知潞王何时就藩呢?”
  万历愣了愣,道:“这事朕到时没有去考虑,你问这个作甚?”
  郭淡又道:“潞王府每年为陛下赚那么多钱,潞王若去就藩,这钱可就没了,卑职认为何不让潞王换个地方就藩。”
  “换个地方?”
  万历下意识问道:“换哪里?”
  “天津。”
  “天……你的意思是,借潞王去天津修建港口?”万历惊讶道。
  “是的。”
  “这如何能行。”万历没好气的看他一眼,略带责怪得语气道:“你是不是连就藩制度都不清楚?”
  郭淡正色道:“回禀陛下,恰恰相反,卑职这回去卫辉府,看到一些藩王的远亲被困在家中活活饿死,同时也看到不少藩王坐拥金山银山,藩地里面的粮食是堆积如山,连耗子都吃不完,卑职认为这藩王制度已经对我大明造成很大的伤害,必须要改变。”
  万历沉着脸道:“此事不是你能够管的,你也别在这里多问。”
  这事很敏感,你顾着挣钱就行了。
  郭淡道:“卑职明白,但问题是这粮食可都在他们手里,卑职就算再能挣钱,没有粮食还是不行的,开封府的粮食近一半都在藩王手里,这导致卫辉府都只能跑去江南买粮食,如今将藩王手中的粮食释放出来,对于整个大明都是有利的。”
  关于藩王的害处,万历还用他教么,纳闷道:“这开港口和藩王制度,到底有何关系?”
  郭淡道:“陛下可还记得卑职当初提到得海盗计划?”
  万历点点头,道:“朕当然记得。”
  他可是要成为海贼皇的男人。
  郭淡立刻道:“卑职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一举两得,不但我为大明开疆扩土,同时还能够解决这藩王制度。”
  “是吗?”万历略显惊讶,此事张居正都没法解决,你一个商人能够解决?用以狐疑的态度问道:“你且先说来听听。”
  这两件事似乎都不挨边。
  郭淡道:“陛下,如果我们将来找到那些金矿、银矿,不知陛下会派人驻守在哪里?”
  万历这一听到金矿、银矿,那真是左眸银光,右眸金光,笑呵呵道:“这都还早得很,你先找到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