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1492

  “可是如今我有孕在身,能够帮你的也就是寇管家,他若去了南京,夫君身边可用之人就没有谁了。”寇涴纱担忧道。
  郭淡叹道:“我也没有办法,其实辰辰在卫辉府看着已经是非常勉强,牙行到底还是缺乏一些可以独当一方的人才。”
  寇涴纱突然问道:“夫君,你觉得大姐姐如何?”
  郭淡不禁面色严肃道:“夫人,你向来都是公私分明的,为什么在徐姑姑这里,可又变得公私不分。是,以徐姑姑的才能,独挡一方那是绰绰有余,但是她连一份雇佣契约都不愿意跟我们签,我不可能让她涉及到我们牙行的核心利益,这是很正常的。”
  他这番语气,就是暗示寇涴纱,这是不可能的,你别动这念头。
  寇涴纱只是笑了笑,没有做声。
  郭淡狐疑的瞧她一眼,道:“你笑什么?”
  寇涴纱抿唇笑道:“今儿上午,大姐姐与我说过同样的一番话。”
  郭淡愣了愣,旋即笑道:“聪明的人向来都有自知之明。”
  他们夫妇在这里打情骂俏的同时,外面可是已经炸了锅。
  因为周丰他们是得知钱庄最终存额之后才离开的,所以这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许多反对郭淡的士大夫、士子、以及朝廷官员都是懵的。
  他们一直都在暗中抵制,告诫那些人,不要去卫辉府,那都只是暂时的,郭淡嚣张不了多久,到时情况一变,你们都得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的宣传,不曾想这结果一出,脸都给打肿了。
  话说回来,钱庄能够有今日的爆发,他们还出了不少力。
  就是他们不断的在宣传,导致去年很多人因此不敢去卫辉府,他们是真的担心,万一郭淡出事了,卫辉府又回到官府制度,那投资卫辉府的钱就打水漂了。
  可是喊了一年,郭淡不但没有出事,反而越混越好,那些投资卫辉府的商人,也是发展的越来越好,那些人渐渐不信这些舆论,这事实胜于雄辩,他们才会集中在这个时刻投资卫辉府。
  而朝廷从年前就已经在关注这事,其原因为就在于这些大臣们都认为郭淡赚得太多了,朝廷亏吃大了。
  关于这一点,郭淡还真没有必要感到委屈,他们连皇帝的钱可都不放过,尽量是将皇帝的钱弄到国库去,原因也是一样,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皇帝所得太多,而国家所获太少。
  在这事上面,他们的私心倒不是很重,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这国库太穷了一点。
  而钱庄的开张,进一步刺激到他们。
  东阁。
  “真是不可思议啊!”
  余有丁这老头连连摇头,道:“这钱庄早就有了,但是去钱庄的人,多半都只是为了兑换钱币,只有少数人敢将钱存入钱庄,那些人怎么敢将这么多钱存入到一家刚刚开张得钱庄里面。”
  王家屏道:“这应该是因为卫辉府的税收导致的,大家都知道郭淡每年赚那么多钱,自然也就不会贪他们这点钱。”
  许国皱眉道:“如此说来,这里面还有我们的功劳?”
  余有丁、王家屏皆是尴尬不语。
  事实就是如此,若非他们尽力帮郭淡宣传,也不会出现这么夸张得情况。
  “原来如此!”
  王锡爵突然惊呼一声。
  申时行、王家屏他们立刻看向王锡爵。
  王锡爵忙道:“各位,这一日之内,那钱庄的存银就达到十万两,而这些存钱的人,到时还得从卫辉府将钱取出来,我不相信郭淡有这么多钱,那么……!”
  许国恍然大悟,道:“他们在卫辉府取出来的都是卫辉府的税钱。”
  王锡爵道:“正是如此,郭淡到时就直接可以从京师将税款交给朝廷,他连这运费可都省了。”
  申时行苦笑道:“恐怕不止如此,据我所知,去钱庄的人都是一些大富商、大地主,他们的存额可是不少,故而都是拿着银锭去的,也就是说郭淡都不需要火耗。”
  “……!”
  “真是妙啊!”
  余有丁情不自禁道,这你都玩花来了,可这话一出口,他便反应过来,不禁尴尬的瞟了眼申时行等人。
  只见同僚们个个都是一脸怒容,顿时内心充满着愧疚。
  本来你就这么赚钱,你特么连这最基本得支出都给省了。
  奸商!
  十足的奸商啊!
  王锡爵愤怒道:“可是当初签订契约得时候,这些支出他可都全算在里面,一样都没有落下,而如今这些钱都进到他的钱袋里面,他这显然是早有预谋,他这是拿我们当傻子在戏弄啊!”
  申时行点点头道:“他这么做确实有些过分,这事还得重新谈,不过也得等到他上缴税收时候再说。”
第0380章
顺我者富,逆我者穷
  从京城的局势来看,好像就还只是打打脸而已,说到底,也就是郭淡赚了不少钱,仅限于金钱,但若从各地方上来看,那可真得是一场虐杀,可以说是全方位吊打,各种姿势,各种道具。
  恰好这时机也太对了,如今正值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同样也是开始缴税的季节,这到底好不好,还得看出来的结果。
  在一条鞭法之前,收税的事,多半可都是乡绅去收,皇权可是不下县的,地方官员也都不太管这事,其实也管不了,这导致效率变得非常慢,上面管不了下面,都坐在家里饮酒作乐,这怎么快得了。
  自一条鞭法之后,将所有的税都并为征收银两,地方官府这才扩充衙役主动的去县城里面收税,当然,他们也要与乡绅配合,并没有打破这个体系。
  效率是快了一些,但具体还是看人来的,有能力有权力得官员,效率就快,反之,也是慢得一塌糊涂。
  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逃税得问题,大地主都以不缴税为荣,他们的共识,缴税都是一群傻缺。
  大名府更是如此,毕竟离京城不远,权贵非常多,这里大地主可都是非常有势力的。
  大名府知府程归时每到收税的时候,就头疼不已,他总想多收一点,但总是收不上来,他倒不是为了国库,而是为了地方财政。
  这明朝官员的俸禄不多,其实官员数量上看去也不是很多,跟宋朝是完全没得比,但是明朝的吏很多,这些人都不在编制之内的,通常都是地方雇佣,没有足够的吏,这权力就会失控,有足够的吏,就需要很多钱来养这些吏,这压力可就都在知府得肩膀上。
  今年程归时打算振作一下,从大地主那里弄点税来,给地方财政补补血,他手中要是没钱,光凭那小猫两三只,能够干成什么事。
  滑县。
  “缴税?”
  大地主郑瑾一脸惊诧的看着程归时派来的刀笔吏,好似在说,你是疯了吧,跑我这里来征税,知道大爷是谁么,哥就没有缴税这个习惯。
  那刀笔吏道:“员外勿恼,我们老爷也是没有办法,当初为修建潞王府,咱们大名府可也掏了不少钱,至今都未缓过来。”
  郑瑾哼道:“这与我有何关系。”
  缴税是义务吗?
  当然是。
  但那只是针对普通百姓。
  那刀笔吏似乎早有预计,不紧不慢道:“近半年来,彰德府、开封府都断绝与卫辉府的来往,其原因员外也应该知道,而我们老爷本也打算这么做的,只不过我们老爷见到不少人因此受益,故而才没有这么做,但是我们老爷可是因此承受很大的压力啊!”
  郑瑾这才正眼瞧他一眼,沉吟半响,道:“行,我先让人算算,到底该缴多少税。”
  “多谢员外,多谢员外。”那刀笔吏连连拱手。
  待这刀笔吏离开之后,郑瑾身边的大管家便好奇道:“老爷,您为何要答应他?”
  郑瑾哼道:“你没有听出那弦外之音么?咱们要不缴一点税,程归时使一点手段,将通往卫辉府的路一封,咱们得亏多少钱啊。”
  以前程归时拿他们这些大地主束手无策,但是现在可不同,原因就在于大名府的大地主,因为卫辉府的崛起是深受其益,从中赚了不少,而受益得原因,在于道路,但是这个道路,可是在官府手中,程归时只要随便卡住一处河道,他们的投资就都得打了水漂。
  程归时就这么一招,要求大名府的大地主,大富商都交点税上来,不然的话,老子就封路,如果这税收不增加,那封不封路,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他无所谓的。
  而且他也是有道理的,我承担着所有的压力,你们发财,哪有这么好的事,这蛋糕得大家一块分啊。
  大地主们口头上虽然都答应着,但马上就聚集在一起,讨论交不交,交的话,又交多少。
  最终他们决定委派一个乡绅去跟程归时谈判,他们答应缴全额税,但是一季度一缴,同时让程归时承诺,必须要保证道路通畅,尤其是跟卫辉府的联系,如果你违背承诺,那我们就一文钱也不给你。
  短短几月间,卫辉府给大名府带来丰厚的利润,来往人流倍增,而这些大地主又垄断着食物供应,并且他们还收获到许多廉价的商品。
  市场空前繁荣。
  相比起来,那点税就算不得什么,他们现在都已经开始花钱雇人了,不再是压迫和剥削,没有办法,市场太火,劳动力就变得值钱。
  你要不给钱,我就去别家干,实在不行,我还能够上卫辉府。
  程归时听到这要求,差点没有笑出来,他原本心想,这些人能够交五成税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他们以前都是不缴税的,如今他们还主动要求交全额税,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
  这其实就是资本与权力勾结,我给你钱,让你政绩上去,你给我们方便,大家互惠互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