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1492

  “此言差矣。”
  万历直摇头道:“当初为何将卫辉府承包给郭淡,原因就是卫辉府的官员无能,弄得卫辉府是民不聊生,这才承包给郭淡,若是朝廷插手卫辉府的管理,只怕又会重蹈覆辙。”
  这话有所暗示,申时行他们也很不爽,敢情我们在你心中,就还不如一个商人。
  宋景升道:“朝廷也并未插手卫辉府的管理,但是军队、税务、法制,还是得受朝廷管辖,否则的话,又凭何说卫辉府还是我大明州府。”
  万历道:“你这是曲解朕的意思,朕何时说过这些不归朝廷管辖,朕的意思是朝廷既然与郭淡签订了契约,那么就应该依照契约行事,契约中只是规定郭淡何时交税,交多少税,并未说要将税单交予户部审查。”
  宋景升立刻回应道:“但契约中也并未说明不需要将税单交予户部审查,既然没有规定这一点,那么户部当然有权力审查他们的税务,哪怕将卫辉府先放到一旁,户部也有权力审查郭淡个人的税务,以及一诺牙行的税务。”
  许国道:“陛下,宋侍郎也是为国着想,为君着想,为何陛下却要一味的帮着郭淡说话,莫不是陛下与郭淡有合作?”
  万历立刻道:“真是岂有此理,朕乃一国之君,怎会与一个商人合作,只不过人家郭淡也并未打算欺瞒朕,这税单刚到京城,便送到朕这里来了,朕到时会亲自审查得。”
  宋景升道:“陛下日理万机,前些时候,龙体欠安,这等小事,还是交予我们户部来做吧。”
  这厮咄咄逼人,万历不禁是恼羞成黏糊,一拍桌子,指着宋景升,怒道:“宋景升,尔好大胆,竟敢逼朕。”
  “微臣不敢。”宋景升拱手一礼,又道:“微臣也只是就事论事。”
  这可真是横得怕不要命得。万历气得脸都红了,怒不可遏道:“既然你们将话说到这份上,那朕也就明说了,你们休当朕不知道,你们有像对待其它州府一样对待卫辉府吗?
  整日就寻思着找卫辉府的麻烦,卫辉府做得恁地好,你们也未曾夸奖过半句,是朕有私心,还是你们有私心,为什么朕让郭淡将税单送来,就是在防着你们动手脚,诬蔑郭淡,朕亲自审查,不就是朝廷审查吗,还是说你们认为朕不足以代表朝廷。”
  王锡爵赶忙站出来道:“还请陛下息怒,宋侍郎虽言语有不当之处,但他也是为国家考虑。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当初朝廷将卫辉府承包给郭淡,本就引起各地州府的不满,倘若户部连税务都不能够审查的话,那么其它州府也定会效仿,到时朝廷只怕难以服众,这财政会失控的,此事可大可小,还望陛下三思。”
  这话可真是要命,卫辉府若是不让户部审查,其它州府也不给审查,那可就没得玩了。
  万历自然也知道这事的轻重,他也不敢说不给,道:“朕可也未说不给户部审查,待朕看完之后,就会给户部送去,今日议事到此为止吧。”
  说罢,他便起身离去。
  说不过你们,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这皇帝刚走,宋景升便道:“要说陛下与郭淡之间没有猫腻,我死也不相信。”
  这事他也感到很委屈,郭淡多交税,那都是交给国库的,又不是交给他的,郭淡反对多交,他当然是能够理解的,但是皇帝一心帮着郭淡,这就没法理解。
  申时行皱眉道:“宋侍郎可有证据?”
  宋景升忐忑的瞧了眼申时行,沉默不语。
  王家屏突然道:“要不这样,这卫辉府多出来的税入,就算作是陛下的内帑。”
  申时行点点头,他虽然觉得万历不见得会答应,因为这对于万历而言,钱也没有多,只不过他心想,如果这事闹得最后,还是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么安排,可以给双方台阶下。
  而那边万历是更加生气,从今日的谈话,便可看出,他们是铁了心要卫辉府多缴税。
  他若就是不给,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他的处的位置非常尴尬,因为这钱名义上不是属于他的,是属于一个商人的,表面上也是朝廷与商人的博弈,那么他理应是站在朝廷这边的,这不但涉及到利益问题,还是涉及阶级问题,从而涉及到皇权。
  如果朝廷连一个商人管不住,那其他官员更加不会听命朝廷。
  这思来想去,万历觉得自己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于是他赶紧召郭淡入宫,咱们帝商组合还真是缺一不可啊!
  郭淡来到宫中,万历便非常委婉的暗示郭淡,我一个人扛不住。
  果然如徐姑姑所言。郭淡暗自嘀咕一句,嘴上却道:“陛下,卑职也没有办法,要不……要不就将这税单交给他们吧。”
  “可是不行。”
  万历连连摆手道:“他们统计也才不过六万两的利润,若是让他们知道,这半年你就获得九万两利润,那他们更加不会罢休的。”
  顿了下,他又道:“要不……你做份假账?”
  郭淡忙道:“陛下,若只是隐瞒少量的税,那还是可以的,卑职敢保证,他们一定查不出,但是少这么一点,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隐瞒太多,户部一旦跑去卫辉府的查账,那是很容易就查出来的,这卫辉府的税务太简单了。”
  他肯定不会这么做,虽然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但这风险太高了,这要查出来,那就属于违法行为,可就更加不得了,大臣们可就不是要钱这么简单,而是要他的命。
  万历也觉得这过于冒险,又道:“这样,朕这里先拖着,实在拖不住,你就按契约上的给,一两都别多给,朕保着你,他们拿你也没有办法。”
  敢情到最后,还是得我来顶。郭淡行礼道:“卑职知道了。”
  倘若没有徐姑姑的计策,郭淡是肯定不会答应的,这他是顶不住的,因为契约上只写了承包一年,后来是万历是要求继续承包给郭淡的,这是政治决定,不是商业决定。
  在商言商,朝廷作为另一方,那是可以改契约,你躲得了今年,躲不了明年的。
  这万历也不能老是拖下去,这一本账目,你看一个月还看不完吗?
  可就在这时,一个劲爆内幕,在京城传开来。
  就是大名知府程归时与郭淡暗中勾结。
  这一下就炸了锅。
  整个官僚集团都是极为愤怒,原来弄了半天,不是郭淡太强,而是我们这边出现内奸,难怪我们拿郭淡没有办法。
  当初封堵卫辉府,就是大名府这里出了漏洞,才导致失败的,只不过刚开始得时候,是各地地主主动封路,官府没有权力这么做,程归时也做了一些事,只不过是大名府的地主不封路,导致当时大家也都不怪程归时。
  但此一时彼一时。
  大名府在这期间是深受其益,如今整个大名府内,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
  官僚们立刻是深信不疑。
  而且马上就有各种密信传到京城来。
  在官场中谁都会有敌人的,道理很简单,位子就一个,凭什么你坐在上面。
  言官们又开始冲锋陷阵,他们倒是没有弹劾程归时与郭淡勾结,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他们知道拿不出证据,万历肯定会护着郭淡的。
  他们是上奏弹劾程归时,贪赃枉法,与当地的地主、商人勾结,收买人心,意图谋反。
  这可都是事实,因为前些时候,程归时的确与那些大地主有过暗中交易,只要你们交税,我就承诺不封路,而且那些地主的税务都是一季一交,这些肯定不会算到交给朝廷账上面,肯定是算到府衙上,他就算自己不贪,他也得养着手下那群人,当然,他也没有这么伟大。
第0383章
风起云涌
  申府。
  “老夫终于明白为何张阁老要封住那些言官的嘴,他们除了造谣生事,攻击政敌,其余的一概不会,老夫当初真不该对他们心慈手软。”
  这刚刚回到得家中得申时行,是愤愤不平得骂道。
  他在外面,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始终都是一派君子作风,是淡然待之,但是心里却是恨之入骨,此乃人之常情,他当初建议万历广开言路,实乃一番好意,却招来如此恶果,怎么可能不恨,只不过他一般都是回到家,再破口大骂,出出心中怨气。
  “岳丈可是为了程知府一事生气?”他女婿曹恪从旁走出来,一脸关心的问道。
  申时行点点头道:“要说归时与郭淡勾结,老夫倒也由他们去了,陛下可不会听他们的,可他们却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信口开河,告归时意图谋反,其心可诛也。”
  曹恪凝眉道:“岳丈,此事可大可小,只怕他们会借此攻击岳丈,小婿以为当务之急,应该立刻派人去大名府向程归时问明情况。”
  申时行道:“我已经派人去了,但是归时肯定是没有谋反之意,老夫也决不能袖手旁观。”
  曹恪沉吟少许,道:“岳丈勿要动怒,小婿认为这事毕竟牵扯到商人与士林,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众怒。”
  申时行瞧了眼曹恪,叹道:“其实老夫本不想参与此事,甚至还有意帮助户部,让郭淡多交一些税,是他们先针对老夫的,他们为何要告程归时谋反,不就是因为程归时乃是老夫的学生,他们这是含沙射影,一旦程归时坐定这罪名,老夫肯定会被牵连进去。”
  ……
  都察院。
  “那程归时不过是一州知府,但凭他一人想要造反,是绝不可能的。”
  御史王士性哼道。
  他身旁的御史邹德泳点点头道:“王兄言之有理,若他在朝中无人,那是万不可能的。而众所周知,那程归时与申时行曾有师徒之名,而且在郭淡这事上面,申时行可从未站出来说过话,很明显,真正与郭淡勾结的,并非是程归时,而是申时行,程归时只是奉命行事。”
  此话一出,他们几人不免相觑一眼。
  李植突然道:“我以为此乃后话,我们先应该将程归时拿下问罪。”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我们应该各个击破,先程归时拿下,然后再将申时行牵扯进来。
  这也是官场惯用的套路,集中火力先将一人的罪民坐实,然后再辐射周边,将更多的政敌也拉进来。
  此事让这些言官们可是非常兴奋,他们对内阁争斗已经有两三年之久,这调和是不可能的。
  而程归时与郭淡勾结,那就是与整个官僚集团作对,在朝中那是不得人心的,恰好程归时又是申时行的人,在这一点上,去跟申时行进行交手,他们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机会可真是千载难逢,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
  至于郭淡么。
  立刻便从最大的反派,变成那小鱼小虾,只要将这些人拿下,哪怕是放郭淡一马,他们也愿意,毕竟内阁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郭淡到底也就是一个商人,虽然讨人厌,但没有能力伤害到他们,今后再慢慢整郭淡也不迟。
  一诺牙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