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1492

  郭淡也不一定一直承包开封府,有得赚先赚。
  故此第二日一大早,他们就跑去跟郭淡正式交涉,答应废除佃农制,一律采纳雇佣制度,并且愿意承担员工的税收,从而换取酒楼的开门。
  这佃农制度,郭淡是一定要废的,因为这佃农的危害太大,地主可以将税收转移到佃农身上,郭淡要佃农交税,他们就活不下去了,反倒他做了这个恶人,不让他们交税,占便宜的又是地主,小心眼的郭淡可是接受不了。
  同时也会破坏到治安,很多大农庄里面,经常有打死打伤佃农的情况,这事管起来可是非常麻烦的。
  而郭淡也趁势颁布一系列的规定。
  他真是严格的制定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商籍就是不能做买卖,没有匠籍就是不能做工,农籍就只能耕地或者养鸡养鸭。
  不但如此,商人招人,还得先去帮他们申请从业资格证,如果不申请就擅自招人,一旦查到,就直接封店。
  就是说找份工作,可都是非常麻烦的。
  当然,他也给如今拥有店铺的商人,发放了商籍,保持开封府原有商业规模。
  虽然是重农抑商,但是商人们都很开心,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人来跟他们抢买卖,都是他们的。
  另外,严格限制耕地转化商业用地,都不是说代价高昂,是代价再高也不能够转化商业用地,同时又严格限制商业用地,哪怕你想在自己的土地上弄个包子店,也得经过他的批准。
  限制也就罢了,他还表示会将大量的公共用地,种上花草,也就是说,都别想在那里建设房屋。
  这一系列规定的颁布,饶是聪明绝顶得徐姑姑也都茫然了,她先前以为,郭淡还是要走卫辉府的道路,只不过是用一些事来掩饰而已。
  可是这么搞的话,别说卫辉府,任何州府限制商业可都没有你郭淡这么狠啊!
  “这么做可是不行啊!”
  徐姑姑提醒道:“这开封府的问题在于人多地少,这本需要商业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这般限制,那些没有土地得人该怎么办?光凭兴建学院和修建河道,可也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开封府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郭淡又没有将田地从地主或者周王府那边拿回来,这农业本就承担不了这么多人口,你还将商业限制成这样,结果就是人都找不到事做,会诞生大量的流民。
  这是非常可怕得。
  郭淡霸气道:“居士无忧,吾养之。”
  徐姑姑惊诧道:“你养?”
  “对啊!”
  郭淡点点头,将一份文书递给徐姑姑。
  徐姑姑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就业指导”四个大字。
  再往下看,上面有着明文规定,但凡是开封府户籍或者在开封府有物业的,家中没有田地,或者家中田地少于两亩,且又是农籍的人士,就来找他。
  徐姑姑困惑道:“这么多人,你如何养之?”
  郭淡道:“我打算搞一个陆路运输团队,这能够养不少人,而且这些人是全国各地走,从而减轻开封府的粮食压力。另外,我还打算在开封、彰德、怀庆三府,大规模的普及超级市场。
  从笔墨纸砚到鸡蛋鸭蛋,再到绫罗绸缎,都能够在我的超级市场买到。另外,我还打算帮妇女找一些活干,比如说开一个洗衣作坊,就是专门帮人洗衣服,凉衣服,缝衣服。
  嗯……还有很多很多,总之,养活他们应该是够了。”
  徐姑姑听得是云里雾里,道:“你这不就是推崇商业吗?”
  “这怎么是推崇商业,这分明就是限制商业,我这都是无奈之举,其实我真的不想这么干得,但是我承包下这里,我就得为他们负责,而且由我自己来做的话,我也能够可以很好得控制商业规模,绝不会影响到周边,河南府的人要是想来我这里找事做,那是不可能的,我也不会将货物卖到河南府去。”
  郭淡说着又是一声长叹,道:“朝廷限制商业,其实我是很能够理解的,毕竟商人确实坏,确实是奸诈,世上真的不能有太多得商人,好在我本就是商人,所以这一切得苦难,骂名都由我来背好了。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徐姑姑是彻底明白过来。
  郭淡就是要垄断一切,他不准别人干,全部自己来干。
  而且他有雄厚的资本,这里有周王府给他提供资源,他自己手中又握有矿业,那边又有卫辉府为他提供商品,他又有钱,只要他想这么做,垄断三府得经济,那真是轻而易举,同时学院还会为他带来大量得消费,那么几百万得税又入算得了什么。
  “这样能行吗?”
  徐姑姑对此感到非常质疑,不是说要限制商业规模吗?
  郭淡叹道:“行不行不在于我,这其实是一个后招,有备无患,如果人人都有田地,或者说没有田地的都是工匠、市民,那我很省心,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得想办法,安顿他们呀!我相信朝廷会理解得,总不能让他们当流民,去祸害其它州府吧。”
  徐姑姑只觉无耻都已经没法再形容郭淡的为人。
  关键他这么干了,你还得夸他为国为民。
  吾养之!
  这话说得多么伟大,哪个官员敢夸下如此海口。
第0415章
争夺主导权
  对于承包这三府,郭淡从最开始就是拒绝得。
  那时候都还没有提到什么重农抑商,也就是说他不是因为重农抑商,才拒绝这一笔买卖。
  他拒绝的原因,就是因为不需要,其中无利可图。
  如果他在开封府施行同样的策略,卫辉府就会被打入冷宫,而他与很多商人在卫辉府投资了那么多钱,同时他又没有打开海外市场,他不需要生产那么多商品。
  哪有拿刀砍自己的道理。
  换而言之,重农抑商其实是符合他的利益。
  朝廷不要求,他也会这么弄的。
  但他毕竟是一个商人,他不会将自己代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虽然是被迫承包下来的,但是他也一定要赚钱。
  然而,蛋糕就这么大,那么唯一得办法,就是自己全吞了,就这么点钱,你们还想跑来分,你们要不要点碧莲。
  就事论事,这也是限制商业最佳办法,如果他代表官府,那就是国营,手中又有权力,又有金钱,谁能与他抗衡,这个规模他说多大就多大,他要不发展,那就发展不起来,他想发展什么,就能发展什么。
  他个人发展可不代表商业发展。
  这个两个概念。
  但是吃相不能这么难看。
  这事还得一步步来。
  故此,在他确定制度之后,再贴出告示,但凡开封农籍人士,家里没有田地,或者少于三亩,可以来登记,我将尽量帮助你们,寻找活计。
  那边他也真的联系赵清合他们,如果你们需要雇农,也可以来找我。
  不过用脚趾头都能够想到,赵清合他们哪里需要什么雇佣,他还要从佃农手中收回一些土地,因为如今养庄客的成本可也变高了。
  这是非常合情合理,既然严格规范士农工商,农夫不能从商,从工,但他们又没有田地,要不想个办法安顿他们,他们要么就饿死,要么就起义。
  这个告示贴出之后,前来登记得人多不胜数,个个眼含热泪,经过这么多年得兼并,他们手中得土地,已经是寥寥无几。
  而此时开封府已经来了不少读书人,包括一些颇有名望的人士,他们见到郭淡这么做,可都大为惊讶。
  再英明的官员,也不会这么干。
  很简单,养不起啊!
  府衙。
  “贤侄,我们的商籍呢?”
  周丰和曹达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忙活了半天,赵清合他们的酒楼都开张了,但是他和曹达都还没有获得商籍。
  郭淡笑道:“二位难道不照镜子么?”
  周丰、曹达顿时一脸怒气。
  “贤侄此话怎讲?”曹达怫然不悦道。
  郭淡道:“我的意思很简单,二位是什么级别的商人,有头有脸,犯得着去那小市集里面跟那些小商贩抢饭吃么?我一直跟你们说,格局要放大一点。”
  周丰听得真是好气好笑,道:“那市集格局是小,跟卫辉府是不能比,但是客人多。”
  “目前的客人是多,但问题你这酒楼又能坐多少?”
  “那得看贤侄你给我们多大的地。”
  “我给你们的地非常大,但不在市集。”
  “那在哪里?”
  “学院。”
  郭淡笑道:“我们牙行会建造多大的学院,你们是知道的,那里面会建很多酒楼茶肆,在那里,你们一定是最大的。你们应该清楚的了解,上我们学院读书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比如你们的子女,你们子女会上小酒肆吗?比开在集市赚得要多得多,将来开封府的中心,也不在集市,而是在学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