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492

  要知道郭淡这回只打算招两百个诉讼师,等于就是一百取一。
  “是不是有些压力,过不了多久,这两万多人都要做你出的试题。”
  “你会说这是我出的试题?”徐姑姑反问道。
  “如果居士愿意的话……?”
  “我当然不愿意。”
  “那我就不会说。”
  郭淡尴尬一笑,又拿着卷题仔细得看了起来。
  这一次徐姑姑没有再令郭淡失望,并且让他感到非常满意。可见这聪明的人,是不需要你说太多的,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她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
  确定试卷之后,郭淡立刻命人印刷试卷,并且让董平派人看守印刷作坊,在考试未结束之前,印刷工匠都不得出来。
  同时郭淡又命人贴出告示,确定这考试日期,以及在告示上详细解释此次考试的规则和题型。
  别看郭淡这么轻描淡写,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去管,但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场诉讼师考试是至关重要的,不容有失。
  这虽然不关乎功名,但却直接关乎开封、彰德、怀庆三府的权力,这诉讼师可是握有极大的权力。
  各方人士都希望自己的人能够考上诉讼师,报名的人才会轻轻松松得突破两万。
  故此告示贴出的当日,每张告示前都挤满了人。
  “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对了画勾,错了画X,这都是一些什么?”
  一个书生向贴告示的人问道:“这卷题不会是郭淡出得吧?”
  他身边一人点点头道:“我看着挺像,也只有童生才会想到出这种简单的题型,这一张试卷下来,可都不用写几个字,两个时辰我都嫌久。”
  这立刻引得周边的人一阵哄堂大笑。
  不是一二三四,就是√和X,只有最后二十道题目,是需要分析和写结论的。
  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于长篇大论写文章的书生们,真是简单得都有些不太敢相信。
  要是科举也这么考那就好了。
  那贴告示的人回答道:“这卷题不是我们东主出得,是我们东主请人出得。”
  “那不知你们东主请得是哪位名士?”
  “不是名士,是一些深知《大明律》的刀笔吏。”
  “刀笔吏?”
  “哈哈!”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刀笔吏是没有功名的人,他们多半都是秀才、举人,没有功名的出题考有功名的,这不是在搞笑吗?
  但这也不是朝廷的考试,他们也没多少什么。
  又有一人问道:“如果超过两百人考取满分,这又如何算?”
  “这……这我也不太清楚。”
  “那你就回去问清楚,就这卷题,想不得满分都难啊!”
  ……
  “这应该是郭淡想出来的。”苏煦将一张告示放在桌上。
  黄大效道:“恩师,这不可能吧,郭淡只是一个童生,他可不懂这些,不过据学生所知,郭淡好像也并未请专门得人士来出题。”
  苏煦笑道:“我说得是这题型,刀笔吏可不会出这种古怪得题型。至于那卷题吗?应该是徐家那不孝女出得?”
  坐在左边一个体态微胖的老者道:“苏兄所言的不孝女,可是兴安伯之女?”
  此人姓沈名伯文,也是南京大学士出身。
  苏煦点点头,道:“贤弟或许还不知道,如今那不孝女如今正在帮郭淡做事。”
  沈伯文笑道:“一个不孝女,一个商人,倒也般配啊!”
  苏煦道:“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有诲他们,切不可大意,这诉讼师我们是志在必得。”
  沈伯文信心满满道:“苏兄还请放心,他们最近一直都在温书备考,单考《大明律》那是决计难不倒他们的。”
第0425章
光速打脸
  也真不怪沈伯文信心满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单考律法实在是太简单了,就是死记硬背,而跟随他们来这里的读书人,可都是天资聪颖,没有几把刷子也不会敢来这里。
  而那些报考诉讼师的学生们,已经不是信心满满的问题,而是深感愤怒,你这是什么,一张卷子下来,都不用写几个字,是看不起我们么?
  还是认为我们买不起笔墨?
  你不能以一个童生的标准来考我们这些举人、秀才。
  我们本就不在一个次元上。
  他们还真不是说说。
  真有很多很多人向郭淡反应,表示这种题型太简单,分辨不出高下,容易大家都考满分。
  郭淡也认真的给出回应。
  真是非常抱歉,之所以采取这么简单的题型,在于报名的人太多,如果太复杂的话,审卷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日,标准还是九十分合格,但如果超出两百个人考到满分,那就再请名士来,以面试的方法,再考一次。
  如此才平息众怒。
  大家也都原谅了他,太复杂的,他自己看不懂,他还怎么考?
  要给予童生适当的谅解。
  其实郭淡也真不清楚这卷题是难是易,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人的深浅,他很少关注这些事,其实关注也关注不出来,他肚子里可不是墨水,而是资本家的腐液。
  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自信,郭淡也就觉得自己不需要做太多事,早点考完,早点将三院建立起来,他好回家。
  考场也就非常简陋,就安排在开封府内的一些大寺庙内,露天考,考生的要求就是自带笔墨和报名时发给他们的准考证,这准考证就是考生亲手写的户籍信息。
  ……
  今日便是诉讼师资格证考试的日子。
  拂晓时分,开封府内各大寺庙排起了长队。
  “这样就行呢?”
  一个年轻的考生非常诧异地看着门禁人员道。
  “是的。”
  那门禁人员又朗声道:“我再重生一遍,我们将会以笔迹来确认考生,这里面包含着准考证上面的笔迹,如今入门登记的笔迹,待会卷题的笔迹,以及合格者到时去诉讼院报名的笔迹。只要一种笔迹不一样,那就取消资格。”
  那考生道:“谁与你说这个,我的意思是,你就不查查我们身上有没有带小抄吗?”
  一听就知其久经考场。
  门禁人员道:“原本是要查的,但是后来大家都反应这题目太简单,故此我们东主认为大家应该不会作弊,为了更方便各位,故此取消搜查。不过我们东主会安排了不少人在场内监考。”
  这监考官就是锦衣卫。
  一名考生笑道:“你们东主还算是比较识大体啊!”
  “是呀!那么简单的题型,真得犯不着作弊。”
  “谁要作弊,大可明说,我不会反对的,反正作弊也不能超出满分。”
  “哈哈!”
  ……
  这些考生皆是一脸轻松。
  “话可不能这么说。”
  只见一个五十岁出头,身着灰色布衫,留着一缕山羊胡的老者走了过来,叮嘱道:“你们这般大意,小心在这里栽跟头啊!”
  不少考生是诧异地瞧着这老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