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6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6/1492

  “怎么样?”
  赵清合向顾节升问道。
  顾节升是激动不已道:“老爷,可是不得了,您瞅瞅那些客人,可都在看咱们的学报,连酒菜都顾不上吃。”
  “是吗?”
  赵清合、崔有礼环目四顾,果不其然,人人都拿着一张报刊,看得是津津有味啊!
  崔有礼抚须笑道:“这是老夫意料中的事,几天前,大家是没有选择,只能看那一诺学报,就那篇文章,可真是肤浅至极,听说还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哼,照此下去,只怕会被后人耻笑当代无人啊。”
  赵清合笑道:“不过这郭淡也真是一个十足的商人,只要有钱挣,骂他他也印。”
  梁闍道:“他那是贱。”
  崔有礼摆摆手道:“话也不能这么说,谈不上贱,商人皆是如此,唯利是图。”
  这一群老头开始洋洋得意,叫人拿来各自学府出版的报刊,相互吹捧起来。
  要没有郭淡,他们可没有这么团结。
  他们学报得内容,其中就一篇是专门骂郭淡的,其它的文章,都还是论述理教、阳明心学,都是一些学术文章,不过多多少少是有些论据是在反驳那篇“成长之路”中的一些观点。
  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学术为重。
  关键郭淡推崇的是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他们也不好反驳。
  但就文笔,就思想的论述,可是比徐姑姑那篇要好得多。
  徐姑姑虽然聪明,但毕竟也是一个业余选手,而崔有礼他们可都是国家队级别的。
  这没得打。
  忽听得二楼一人道:“怎么没有一诺学报?”
  此话一出,楼内顿时是寂静无声。
  又有一人问道:“一诺学报出第二期呢?”
  “对呀!我方才在那边茶肆看到有人在看,只不过那边都已经挤满人了,故此才过来这边看看。”
  “掌柜得,你这没有一诺学报吗?”
  顾节升走上前去,道:“我们高升楼可是开封府第一酒楼,不会放些那些不入流得学报。”
  话音未落,又见一个年轻人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公谋,你的文稿刊登在一诺学报上了。”
  又见一个年轻人起身道:“真的吗?”
  “我骗你作甚,如今许多人都在看你的文章。”
  “走走走,你带我去看看。”
  “不先去领钱么?报纸上面可都写了,你那片文章可以值七两。”
  “那有值十两的吗?”
  “有一篇拿到十两了。”
  ……
  一瞬间,是人去楼空。
  这回是真的顾不上酒菜,许多桌上的酒菜可都没有动过啊。
  方才还在互吹的赵清合、崔有礼等人登时都傻眼了!
  脸上的尴尬都能够论吨数出售。
  这是什么情况?
  就在同一天,第二期一诺学报再度发布,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也就是在一瞬间,便把八大学报虐得体无完肤,而且是虐完再虐的那种。
  虽然双方都没有零售,但是有一点可以很好看出哪边更受欢迎。
  如赵清合他们名下的酒楼,就不放一诺学报,而周王府那边的酒楼、茶肆就不放八大学府的学报。
  具体哪边卖得好,就看着这些酒楼、茶肆的生意如何。
  结果就是一诺学府完爆八大学府。
  也不知是不是败得太快,崔有礼他们都回不过神来,赶紧弄来一份一诺学报。
  上面就一篇文章,篇幅非常短。
  题目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孔圣人说得,他们也经常挂在嘴边,真没有什么新意。
  内容就更没心意,比他们还吹得还狠。
  除此之外,都是针对上期文章的一些评论。
  最后面又有一条专栏,只不过名字稍微改了改,叫做“跟读专栏”
  什么意思?
  就是投稿专门评论上面写着得评论。
  就这?
  看完之后,崔有礼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赵清合道:“会不会这专栏的原因?我们的报刊上唯独没有这专栏。”
  崔有礼哼道:“就上面这些评论真是肤浅、幼稚,有甚么好看的,也学不到什么知识。”
  “那是为什么?”梁闍好奇道。
  崔有礼道:“看来郭淡定是用了什么买卖上的手段。”
  赵清合立刻向顾节升吩咐道:“你赶紧派人去调查一下。”
  “是。”
  ……
  在郊外的一间茶棚外的大树下,李时珍和徐渭一人拿着一张报刊,仔细研读着。
  “奇怪!”
  李时珍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报刊,又偏头看了看徐渭手中报刊,惊奇道:“这真是奇了,明明我手中这篇文章更加精彩,可是。”他抬头望向棚内,道:“为什么那些年轻人,却更喜欢看你手中的报刊?”
  “你不仅是一个庸医,你还是个庸人。”徐渭又忍不住鄙视了李时珍一眼。
  李时珍呵呵道:“庸人就庸人吧。你这聪明人倒是跟我说说这其中玄机。”
  徐渭叹了口气,道:“就你那篇文章,虽然字字珠玉,言简意赅,但是基本上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李时珍道:“这不好吗?”
  “这得看你怎么去看,如这种文章,应该是拿来学习的,但要说学习的话,可这些又都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但凡举人、秀才都懂此理。而这上面的文章就不同,漏洞百出,文笔也尚不够成熟,面对这些文章,人人皆可为师,皆可指点一二,这不足之处,恰恰是其成功之道。”
  徐渭说着哈哈一笑,将报纸一扔,“这跟读专栏一出,是胜负已分啊。”
  起身拍拍屁股,便带着老黄狗径自离去。
  李时珍是个厚道人,他还捡起报纸还给茶肆,这才追了过去。
  ……
  府衙!
  “原来如此。”
  当徐姑姑看到对方的报刊内容时,当即就明白过来,又看向郭淡道:“你一早就料到他们肯定不会弄这投稿专栏?”
  郭淡笑道:“就他们那种自负得性格,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学生来对自己的文章品头论足。”
  “是呀!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之前为何没有想到。”
  徐姑姑螓首轻摇,但很快她也明白过来,她没有想到,那是因为她潜意识也认为是这样的,而郭淡不同,郭淡作为一个商人,他揣测的就是人性的需求。
  文章只是其次,关键在于面子。
  面子可是那些大名士最看重的,对于郭淡而言,他的面子花钱就能买得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6/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