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1492

  二人聊了小半天,才从屋里出来,当利玛窦看到徐光启的时候,顿时内疚得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赶忙上前像徐光启道歉。
  徐光启原本是有些在意的,但是看到利玛窦非常真诚向他道歉,又觉得自己太小气量了。
  郭淡道:“徐秀才,我已经委任神父出任我们卫辉府的技术顾问,不过神父初到卫辉府,这人生地不熟,既然你们已经认识,那你就先带着他。”
  徐光启颇为激动道:“郭校尉真是慧眼识人。”
  可见他已经知道利玛窦是非常博学多才。
  郭淡呵呵道:“说到慧眼识人,我最值得骄傲得,就是留你在卫辉府,我听说卫辉府的河道在你的治理下,变得更好了。”
  徐光启当即脸都红了,道:“那非我一个人得功劳,在下也远不如郭校尉,想不到郭校尉还懂得弗朗机语。”
  郭淡笑道:“这算不得什么本事,只是机缘巧合罢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利玛窦与徐光启便向郭淡告辞。
  郭淡也亲自送他们到门前。
  “对了!”
  利玛窦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马里奥,凯瑟琳在你哪里吗?”
  郭淡愣了下,笑道:“她现在在北京,我忘记带她一块过来了。”
  “她还好吗?”
  “非常好!”
  “谢天谢地。”
  利玛窦是长松一口气。
  “郭校尉!”
  忽见晋商胡渡走了过来。
  真是多事之秋啊!喝杯茶都能喝出这么多事来。郭淡不禁暗自苦笑。
  徐光启、利玛窦见罢,向郭淡行得一礼,便离开了。
  等到他们走出几步远,胡渡便向郭淡道:“郭校尉,我听说大名府那边突然下令不准我们的商船过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晋商走的是贸易,这货物通不过去,那可真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郭淡微微笑道:“进屋说吧。”
  胡渡见郭淡一脸轻松,不禁也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后又见郭淡没有请他到厅堂,而是请他到里屋坐,这心又提了上来。
  “请喝茶。”
  郭淡将一杯茶放到胡渡面前。
  “哦,谢谢。”
  胡渡有些晕。
  郭淡坐了下来,不紧不慢道:“关于大名府突然封关的事,我方才听说了,这不是什么大事,我已经请吉公公去解决此事,相信问题不大。”
  胡渡听到吉贵出手,立刻松得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顿了下,他又道:“可是对方明显就是在针对我们,这防不胜防啊!”
  “那毛深也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
  郭淡随意地摆摆手,又道:“其实即便你今日不来找我,我明日也打算去你们茶庄坐坐,因为我有一件更重要得事要与你商量。”
  胡渡微微皱眉,谨慎道:“什么事?”
  郭淡道:“你在南京可有茶庄?”
  胡渡稍稍迟疑了下,道:“倒是有一家。”
  “一家?”
  郭淡皱了下眉头,“茶叶主要可是江南地区在供应啊。”
  胡渡道:“原本不止一家,但是近一年来,我都把茶庄搬到卫辉府来了,毕竟许多商人贩卖茶叶来卫辉府加工。”
  郭淡沉吟少许,又问道:“那你可有认识得晋商在江南那边开茶庄得?”
  胡渡点点头。
  “有多少家?”
  “我认识的就只有二十来家。”胡渡被他问糊涂了,道:“郭校尉,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来了?”
  郭淡笑道:“我打算借你们的茶庄去江南放贷。”
  “去江南放贷?”
  胡渡双目一睁。
  郭淡点点头,道:“关税保护本地商业,而江南又有地理优势,必定会吸引不少商人过去,我希望在江南进行商业放贷,专门支助那些商人建立作坊。关于钱得话,到时我们让南京的一诺牙行拨五万两出来,放贷对象,由我们来决定,但是利息全部给你们,让你们做一笔无本买卖。”
  胡渡听着一点也不高兴,道:“也就是说郭校尉打算放弃卫辉府?”
  “当然不是。”
  郭淡笑道:“这番说辞,是我希望你们告诉那些江南大地主的,江南商业必定会更上一层楼,南京将会取代卫辉府,此乃放贷的绝佳时机。”
  胡渡好奇道:“这么做得目的是什么?”
  郭淡笑道:“南京那边不是要学习我们卫辉府吗?那我就去亲自跟他们上一课。”
第0582章
办法就两个字
  然而,徐姑姑这一杯茶的故事远不止如此。
  这胡渡都还未离开,就立刻有其它的商人上门来。
  此时的卫辉府已是惊弓之鸟,他们突然听闻大名府要封关,个个都吓惨了,这交钱也就罢了,连交钱的机会都不给你,那可就真的完了,他们赶忙来找郭淡询问详情。
  郭淡好说歹说,才让他们稍稍安心。
  在当晚郭淡又与吉贵商定策略,然后吉贵第二日就赶往大名府与毛深谈判。
  这是不能拖的,如今的卫辉府已经是人心惶惶,一点风吹草动都吓得要命。
  而相比起来,京城可真是一片和谐。
  从来没有……
  这真是明朝廷从来没有过的顺利。
  且效果是立竿见影!
  商税腐败现象几乎降至为零。
  仅有的腐败可能也都发生在边境地区,主要是集中北边与蒙古人得贸易,毕竟此番改革,主要是针对国内,不涉及到海关和边境地区。因为那边是边军控制着,且不说李成梁就是申时行得人,即便不是,官员也没法在那边立足。
  因为没有军队得支持,谁敢去边境让蒙古人停下来开税票,哪怕是换个人去统管,军队还是军队,这是没法控制的。
  但除此之外,少了许多苛捐杂税,又提拔了一群能臣干吏上去,变得是更加有效率。
  京城的物价也开始下跌,包括酒、绸缎,除了奢侈品上涨之外,其余的都在跌。
  别说那些普通市民,就连中下级官员都觉得很开心。
  今日王锡爵、王家屏又来到集市视察。
  看到热闹的集市,王锡爵突然感慨道:“不满你说,我现在真有些为郭淡担心啊!”
  王家屏抚须一笑,“此番改革如此顺利,大半功劳都是因为郭淡。不过我看你也不需要为郭淡担心,在做买卖方面,郭淡的手段可真是深不可测,我们不但不能为他担心,还是得防着他。”
  王锡爵点点头,道:“但是我们也得为下一步做打算,我大明的问题可不仅仅是关税,还有这盐税和农税。”
  都是税!
  可见明朝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没钱。
  张居正的变法不仅仅是一条鞭法,但是提起张居正变法,大家首先想到得就是一条鞭法,因为这是核心,一切都是为了钱。
  王家屏问道:“你有何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