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1492

  爽!
  光一幕,申时行就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他渐渐开始享受他们的愤怒。
  “这么热闹呀!”
  忽听得外面有人言道。
  咦?这声音有些熟悉。
  李植等人转过头来,突然大惊失色。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久违露面的万历。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暂的愣神之后,大臣们突然回过神来,急忙上前跪下行礼,同时偷偷地瞄了眼李贵,好似在说,公公呀!你的“皇上驾到”上哪去呢?
  李贵是一脸无辜。
  他不喊的原因,肯定就是因为万历不让他喊呀!
  万历来到椅子前坐下,抬手示意道:“诸位爱卿免礼。”
  “谢皇上。”
  待大臣们站起身来,万历微微笑道:“朕今日听闻南京那边传来好消息,故此过来问问。”
  什么时候皇帝变得这么勤政。
  真是不可思议啊!
  “陛下。”
  李植立刻道:“臣有本上奏。”
  “什么事?”
  “臣要弹劾那王锡爵与商人郭淡私相授受,徇私枉法,破坏朝廷制度,且欺瞒陛下和朝廷。”
  “哦?”
  万历皱眉道:“竟有这等事?”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御史丁此吕道:“陛下派王锡爵前往南京平息民怨,可王锡爵却偷偷与信行和一诺钱庄勾结,还承诺将税银存储在一诺钱庄,以及擅自做主,不经朝廷审议,就发布告示新关税,以此来收买人心,企图蒙骗陛下,掩盖新法失败的真相。”
  万历神色一变,严肃地看向申时行,“申首辅,可有此事?”
  申时行道:“陛下,事情并非是丁御史所言那般,王锡爵去到南京之后,发现新关税法确实有不足的地方,故而才导致一部分百姓对此感到不满。
  若要平息民怨,就必须得对关税做出调整,王锡爵听闻信行在这方面,名望颇高,但凡是信行计算出来的数目,皆令百姓信服,故此才雇佣信行,重新计算关税。
  朝廷也经常雇佣民间的作坊生产火器,生产棉甲,臣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万历点点头,又向李植等人道:“申首辅说得是,户部不也雇佣一诺牙行来制作财务报表吗。”
  “陛下,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若只是雇佣信行,臣等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是王锡爵擅自采纳信行计算出来的关税,且公布与众,此等大事,怎能不经朝廷审议?”
  “王锡爵恁地急切,证明其心里有鬼,哪有这么巧合的事,不管是信行,还是钱庄,可都与郭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据臣所知,在那之前,王锡爵曾与郭淡有过一次密会,这里面定有见不得人得勾当。”
  万历点点头,又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忙道:“此事事出有因,王锡爵到达南京时,那边情况已经是非常危急,百姓们都已经是持械对峙,随时可能会爆发动乱,故此当王锡爵在看过信行统计出来的关税之后,当机立断颁布新关税,民怨立即散去。”
  万历哦了一声,好奇道:“这关税有何奇妙之处?”
  李植他们一阵无语,你丫是在听故事么?
  申时行笑道:“奇妙倒也谈不上,其实就是降低了关税。”
  “降低关税?”
  万历微微一愣。
  申时行点头道:“是的,关税降低之后,百姓心中再无怨气。”
  杨铭深道:“陛下,税务兹事体大,这需从长计议,岂能贸然决定。”
  万历笑道:“方才申首辅不是都说了么,当时情况非常危急,王卿家也是担心引发民乱,故而才决定降低关税的,这情有可原啊!”
  “陛下,这不过是王锡爵一面之词。”丁此吕立刻道。
  申时行道:“此事南京兵部尚书王一鹗,守备太监田义皆可作证,他们还几番出动军队防止民乱。”
  王一鹗要是听到这话,非得晕厥过去,明明就是王锡爵让他这么干的,但他可不敢说出来,因为王锡爵当时只是暗中授意,是他们出面挑起斗争得。
  申时行又继续道:“至于说王锡爵与郭淡私相授受,那更是无稽之谈,王锡爵已经勒令郭淡取消卫辉府的补贴,并且对于做出两万两的罚款。”
  万历当即神色一变,愤怒道:“岂有此理,人家郭淡只是帮助百姓,这犯了哪门子法,王卿家凭什么处罚郭淡,此事朕不允许,你立刻传令王锡爵,让他们收回对郭淡的处罚。”
  杨铭深见皇帝怒了,不禁大喜,刚刚张开口,顿时又呆住了。
  我该支持谁呢?
  李植等人也都是一脸郁闷,这反而堵得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不应该对郭淡进行处罚?
  他们真说不出口。
  对郭淡进行处罚?
  这与他们之前说得,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万历趁着他们愣神间,突然道:“行了,行了,朕大致上也听明白了,这事已至此,那就先试试看,倘若不行,再做它论。”
  试试看?
  哪有你这么试的?
  “陛下……”
  杨铭深等人突然惊醒过来,你就想这么糊弄过去,当我们是傻子么。
  万历手一抬,制止了他们,又道:“关于唐文献一案,朕已经看过你们呈上来的证据,朕以为唐文献并无过错,即日起,唐文献官复原职,至于那几名涉案得漕运官员,全部革职查办。”
  李植等人不禁猛地一怔,背后是冷汗涔涔。
  这可是此次风波标志性得事件。
  双方一直都在为此事争斗,万历的此番表态,那就是一锤定音。
  这不是开玩笑。
  万历已经决定支持内阁。
  之前为什么不支持,很简单,因为之前郭淡还没有涉及其中,他不愿意内阁的权力过大,但是如今郭淡已经取得对于关税的绝对控制,他便再无顾虑。
  然而,万历的表态,也宣告整个官僚集团成为此次事件得最大输家。
  其中也包括内阁。
  内阁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此事并没有加强内阁的权力,反而是令朝廷更加分裂。今后想要集权,可就更难了。
  最大的赢家自然是万历和郭淡这一对帝商组合。
  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
  而且不仅仅是银子那么简单。
  郭淡对于运河有着一定的掌控,为将来丝绸、瓷器、茶叶运往天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郭淡完成了猛龙过江,在江南站住了脚,控制着原料市场。
  当然,郭淡只是掌控,得利的其实是万历,这钱都是属于万历的,就连郭淡的钱也是属于万历的。
  如果没有万历的支持,郭淡不可能拥有这种财富。
  不但如此,万历还将会获得关税。
  其实关税没有很多,但是郭淡向万历保证,未来商税才是大头,但是你若等到商税起来之后,你再来夺商税,那可就非常困难,这是下手得最佳时机。
  ……
  南京!
  擅自做主的王锡爵是一点也不慌,他知道京城不可能出任何问题,毕竟皇帝是整件事得策划者。
  郭淡也立刻拿出两万两,去解决运河上的一些顽疾,尤其是一些会影响到农田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