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9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1492

  郭淡却非常淡定道:“回太后的话,草民非常清楚草民在说什么,但草民认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唯有这样做,才能够既保持皇室对于礼教的态度不变,同时又能够帮助公主走出困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太后沉眉看着郭淡,但心里倒是没有怪罪郭淡,郭淡只不过是提了一个建议,你可以不采纳啊!
  但她恼火的是,郭淡似乎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
  如果此计能够成功的话,那永宁公主的问题确实都能够解决,你都不是公主,自然也不是寡妇,自然也不会面临这一切。
  就这么简单。
  但问题是,这忒也可怕了。
  让一个寡妇公主出宫去牙行做事。
  这……!
  李太后问道:“万一被发现了,你可知道后果?”
  郭淡道:“这个草民也想过,但是草民认为,究竟这人是不是公主,那都是太后您说了算,您说是就是,您说不是就不是,这一点没有人可以质疑太后。”
第0682章
口嗨是要付出代价的
  曾几何时,郭淡和徐姑姑都陷入到礼教这个死胡同。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改变礼教,以此来改变公主的现状。
  但想来想去,都觉得这是无法改变的,要顾虑太多,要承担太多的风险。
  而且基本上是不可能改变的。
  郭淡自己其实也已经证明这一点,不管他说得再对,做得再好,但问题依旧不变。
  大家就是要针对他,反对他。
  但这其实不是针对他郭淡,就是换哪个蛋来,结果都是一样,因为大家针对是他的背景,他的身份,以及他行事作风。
  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得。
  你说得再对,人家也可以不相信。
  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存在着对与错。
  在郭淡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他,永远不要尝试着去说服人家相信什么,那是上帝的任务。
  商人的任务只是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不是改变对方的需求。
  你信儒家,我就卖《论语》,你信上帝,我就卖《圣经》。
  而不是拿着《论语》去让基督徒加入儒家。
  这是愚蠢的做法。
  郭淡就反其道而行,礼教是不能变的,但人可以做出改变,当我不是“我”,那我就不用承担“我”得一切。
  虽然事情变得简单化了,但还是将李太后吓得够呛。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惊人了。
  虽然郭淡说得也不错,最终是不是公主的解释权,在她自己手里,但光想想李太后都感到害怕。
  比较保守的李太后最终没有采纳郭淡的建议。
  而这也在郭淡的意料之中,他其实是巴不得李太后不答应,因为他并不想惹这麻烦,在郭淡看来,反正我是提供了我的建议,完成了我的任务,这就是唯一的办法,至于你们采纳与否,那是你们的事,你们也可以另请高明。
  与李太后谈过之后,郭淡觉得浑身轻松,回到住所,并未在院中发现徐姑姑的倩影,但是屋檐下桌上的那张白纸,引起了郭淡的主意。
  “那一定是一封辞别信,如果我猜对了,我就再游上半个时辰。”
  说完这句话之后,郭淡才上前,拿起桌上的白纸。
  上面写着——我先回去了。
  连个署名都没有。
  “这真是令我想起了QQ时代。”
  郭淡将白纸往桌上一放,然后脱了衣服下水。
  他在这里面悠然自得,又是游泳,又是打打捶丸,好不快活。
  但是关于永宁公主的事,还在持续发酵。
  现在还真不是说有人在背后不断的推动此事发酵,虽然有,但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这年代太过无聊,潞王突然抖出这么大一个秘闻,大家就都跟了打鸡血似得。
  比过年还热闹一些!
  朱翊鏐、徐继荣他们也都参战。
  那些成年旧事全都被挖出来,冯保如何受贿,梁邦瑞又是如何死得,等等。
  原本这些秘闻都不太好议论,毕竟有关皇室,但是如今你皇家的人带头,但大家就都不怕了。
  当然,也有人不断将祸水引向郭淡,也有很多人想借此事对郭淡发难。
  但是等不到他们找到郭淡头上,就被永宁公主的支持者给挡了回去,这些支持者就不愿意将永宁公主跟郭淡这个赘婿给扯到一起。
  郭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先发制人的目的,就是把水给搅浑,也不是让大家都认为他是英雄救美,只要有人这么想就行。
  而这皇家的事,其实也就是国家的事。
  大臣们早就打算上奏万历。
  但是潞王的那篇文章,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事也变得诡异起来。
  他们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今可算是回过神来,他们开始以潞王为目标,上奏万历。
  纷纷抨击潞王。
  这潞王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普通百姓都知道这家丑不外扬。
  况且是皇家的家事,关键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公主投河自尽,你们皇家很光荣吗?
  怎能拿到报刊上去说,如今好了,百姓都在议论,皇家是颜面扫地。
  而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护皇家的颜面,而是想以此为借口,逼着皇帝出面。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皇帝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不然的话,我们回城之后,该怎么跟大家说呀!
  万历心里也明白,于是他在皇家马场召开第一次朝会,就在后门的弧形楼梯上。
  “朕来到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希望好好休息一下。其二,处理一些事务。但是朕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天上来得奏章,全都是关于潞王和永宁公主的事。”
  万历面无表情地从桌上拿起一沓奏章扔到大臣们的脚下。
  “陛下。”
  李植立刻站出来,道:“如今整个京畿地百姓都在议论永宁公主,而原因就在于潞王在民生报上刊登了一片文章,皇家私事,怎能拿到民间去说,这有违宫廷制度,臣等不能坐视不管。”
  “不错,潞王此举的确有违宫廷制度。”
  万历点点头,缓缓站起身来,绕过上桌,缓缓走到台阶前,话锋一转:“但是朕并没有怪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他说出了朕心里想说,却又不能说得话,也不瞒你们,朕心里其实是非常感激他。”
  说到这里,他恼怒的瞪了大臣们一眼,道:“当初因为冯保欺上瞒下,害得永宁公主刚刚成婚不久,就得守寡,你们当时谁有为永宁公主说上一句话啊?
  几日前,这意外刚刚发生时,你们议论的是什么?不是关心永宁公主的安危,也不是想着为皇家遮掩此事,议论最多的却是郭淡。
  如果潞王不去刊登那篇文章,这事究竟会传成什么样,朕是真不敢想象,如今外面可都有不少流言蜚语,而你们奏章,却对此只字不提,你们不为皇室着想,都还不准皇家中人为自己着想,古往今来可能都没有比你们更加霸道得臣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然后风轻云淡道:“来人啊!”
  “卑职在。”
  左右两边锦衣卫抱拳道。
  万历指着地上散落的奏折,道:“将上这些奏折的人全部拉下去,廷杖三十。”
  此话一出,群臣骇然。
  他们没有想到,这道“完全出于为皇家名誉着想”的奏折,竟然会换来廷杖的结果。
  你还真是喜怒无常啊!
  “陛下还请息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