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492

  他们也是懵的。
  但他们第一时间没有想到郭淡,而是想到申时行。
  突然这么多官员弹劾四府官员,也没说个具体原因。
  他们就认为背后肯定人在推动此事。
  顿时对申时行充满着恐惧。
  不声不响,竟然联络了这么多官员,这简直比张居正还要牛X啊!
  张鲸也是立刻向东厂、锦衣卫询问,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你们干什么吃的。
  很快,他们终于注意到民间的一些异象。
  一方面不少店铺关门歇业,但同时间,大量的货物涌入京城。
  这简直就是冰与火得交融。
  店铺关门是因为经济不太景气,市民缺乏安全感,不太敢花钱,也没钱可花,以郭淡为首的商人,都不发银子,改发一些生活用品。
  而之所以大量货物涌入其中,是因为许多商人迫切的想要套现,可是不少地方都已经崩溃,唯有京城还能够看到一些银子,货物就都往这边走。
  集市内。
  “怎么都是货,没有人呀!”
  徐继荣来到集市,顿时睁大双眼,只见店铺里面全是货,但没有什么人逛。
  徐春对于小主人非常无语,你这反应也太缓慢了,“少爷,如今不景气,大家都没啥钱。”
  “是吗?”
  徐继荣挠挠头,他难以理解没钱的感觉,也没放在心上,突然去到一个店铺里面,“这绸子还真是不错,我可以买些回去给姑姑做裙子。春春。”
  “是,少爷。”
  徐春立刻上前问道:“掌柜的,你这多少钱?”
  “不贵不贵,一匹六钱银子,但……但我们只收银子。”
  “不就是银子么。”
  徐继荣一挥手。
  徐春立刻拿出一锭五两得银子。
  那掌柜的醉了,真是久违得光芒。
  一刻钟后。
  “小伯爷!小伯爷!”
  “公子!”
  “客官留步!”
  ……
  只见无数得掌柜扑了过来,这是如今唯一还这么大方用银子的傻缺,必须留住,吓得徐继荣是落荒而逃。
  这京城也难以幸免啊!
  申时行他们也渐渐体会到那些奏折上面说得怨声载道,指得是什么。
  与此同时,杨铭深也纷纷派人前去四府调查,河南道原本还想瞒住此事,因为他们知道后果是什么,很可能小命不保,他们都不敢声张。
  但他们没有想到,其它州府会上奏弹劾他们。
  这怎么瞒得住啊!
  于是乎,河南其它州府,也开始弹劾四府官员,甚至弹劾他们的顶头上司布政使周建汉,我们可都是受害者,我们是无辜的。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帮忙,可这没法帮,这场冯保得惯性太大了,根本就撑不住,如今他们也都是自身难保,只不过问题没有卫辉府、开封府那么严重而已。
  必须撇清关系。
  户部。
  “怎么会这样,这么会这样,这不可能啊!”
  宋景升拿着信函的手,都在剧烈颤抖中。
  杨铭深如热锅上的蚂蚁,“宋侍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半天过去,宋景升毫无反应。
  杨铭深直接站起身来,将宋景升的信函夺了过去。
  何必自找苦恼?
  “完了!全都完了!”
  杨铭深瘫在椅子上,手中的信函也顺势缓缓飘落在地。
  已经没救了!
  因为问题就是缺银子,没有别得,而朝廷最缺也就是银子。
  这只能望着。
  这天赐良机,申时行如何愿意放过,他是第一时间派人去调查此事的。
  再得到确实证据后,他是立刻上奏,弹劾吕郎斋他们祸乱四府,以及数其罪状。
  万历直接下旨,将吕郎斋、陈文勋等一众官员,就地问斩,罢免周建汉河南布政使,问罪当地御史黄大效、姜应鳞没有及时汇报,又令吉贵、高尚抄四府所有官员的家,没收其家财。
  同时让吏部尽快另择官员前去处理此事。
  这一道圣旨下来,眼看奄奄一息的申时行,突然就浴火重生,重新掌控住朝廷。
  大臣们也没有想到,万历会直接问斩。
  这太狠了一点。
  狠?
  万历是恨,他至今都在宫中以泪洗面,因为郭淡告诉他,他至少至少都亏了百万两,关键亏得太冤了,杀都不足以解气。
  抄!必须狠狠的抄!
  既然郭淡不靠谱,那我肥宅只能干回老本行。
  那么往前推的话,当初支持陈文勋、吕郎斋的官员们,只能求上天保佑。
  申时行的重新回归,肯定是要秋后算账的。
  大量的官员是一声不吭就倒向申时行,坚决拥护申时行。
  申时行先找到户部尚书宋纁询问,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
  宋纁是很明确的告诉他,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申时行懂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那就先把自己能做得都做了,不能做的就留给其他人,他暗中授意吏部尚书,不要挑别人去,就让宋景升去处理。
  宋景升在接到政令后,当晚就上吊自杀,都不带一丝犹豫。
  这一招过得是非常干脆。
  他知道他自杀,可能还能够保全一家老小,他要去的话,那全家都得死。
  杨铭深吓得是一病不起。
  但申时行并未轻易罢手的,因为宋景升自杀后,万历竟然没有出声,宋景升可是户部侍郎,财政的第二把手,他死了,你皇帝连声都不出,那意思就非常明显,他死得应该,但还不够。
  申时行心里本也觉得窝囊,他也损失惨重,王锡爵颓了,李成梁废了,自己都差点栽了,于是让吏部继续点名。
  当初谁闹腾得厉害,就点谁去,你们不是要挣要抢吗?
  现在我都送给你们。
  不仅仅是京官,地方官员也点。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点谁谁自杀。
  没有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