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061

  而且有的不仅仅只买一本,有的一些粉丝还十本,一百本的疯狂支持。
  此前不少作家就已联合向作协提出了严重的抗议,认为明星写书严重干扰了文学圈,不利于文学作品健康发展。但可惜人家明星写书也没犯什么法,再抗议也不能抗议人家写书的权力。
  这个世界任何行业,任何个体的人都可以写书。
  别说是明星可以写书,哪怕就是小学生都可以写书。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这种现象也确实让传统作家这一块的作家大是恼火。
  甚至,有不少作者因此而对那些明星一直鄙视。
  “蒋文斌”与“许华”原来对于明星写书之类的事儿也看得很淡,毕竟这种事儿,你说也说不清,哪怕就是抗议,首先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可是,当两人真正碰到这事儿的时候,两人却是胸口发闷,怎么也舒服不起来。
  ……
  “莫白大大,你不会不知道我是谁吧。”
  一翻签名,莫白是签到手都发麻。
  只是看着这么多还在排队的粉丝,不想让大家失望,莫白继续签下去。
  这时,一位带着眼镜的书友走了上前。
  “大水龙。”
  虽然莫白并不经常冒泡,但群里一些人聊天,莫白有时间都会看的。
  眼前这位胖乎乎有些肉肉的眼镜男孩,正是在书友群里极为活跃的“大水龙”。
  “莫白大大,厉害,我其实也没那么水啦,我就是发书评发得有些多。但我可以说,我发的每条书评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的确是。”
  莫白点点头。却是记起了“大水龙”这一个外号的来历。记得当时有一位书友比较支持自己,然后在书评区开了一个贴,说是每顶一贴就给莫白打赏20起点币。本来嘛,一个贴子20起点币,也就是顶1贴2毛钱,顶个几百贴也就几十块钱。这即可以赚人气,又可以打赏支持喜欢的作者,一举两得。可是,这位书友想也没想到,当书友“大水龙”看到这一个贴子之时,竟然顶了10万条贴子出来。
  从此,“大水龙”的称号也就一直到了现在。
  “莫白大大,能不能也给我一句赠言。”
  刚才排队,大水龙可是心痒得不行。
  看到别人一人都得了一句这么厉害的诗句,大水龙也要拿一首。
  “这个呀……”
  本来莫白是准备给大水龙写赠言的,只是看了看右方两位同行那里一个书友也没有,便小声对“大水龙”说道:“赠言就先不写了,你先帮我做一件事。做完之后,别说赠言了,晚上请你大保健。”
  “大保健,当真?”
  大水龙一个激动,看着莫白问道。
  “废话,我能说话不算数吗?”
  “那是,莫白大大,肯定相信你,不过,您要我办什么事?”
  “看到旁边两位作家了吗,一会你带着一帮兄弟,去他们那里捧个场。”
  “就这样呀,没问题。小事,包在我身上。”
  想也没想,书友“大水龙”直接离开队伍。
  随后,没用多少时间,大水龙便带着一帮书友,去了“蒋文斌”与“许华”那里。
第114章
传统文化的辩论
  整整一个上午,签授会终于结束。
  中午主办方与莫白几人吃了个便饭,休息之时,魔都作协理事杨曼走了过来。
  “莫白,没想到,你有这么多的粉丝。”
  “杨小姐说笑了,大家也就凑个热闹而已。”
  “谦虚了。我可是知道,你刚才给你的一些书友签名的时候,可是写了不少经典的赠言呢。说实话,我也很羡慕,也送我一句呗。”
  说着,杨曼拿出了一本《三侠五义》递到了莫白身前。
  “杨小姐,我们都是同行,这不必了吧。”
  “呵呵,虽说我们是同行,但我也算是你的书友,你的三侠五义我也有看的。所以,做为你的读者,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哦。”
  “那行吧,就是字太丑了,杨小姐不要见笑。”
  见杨曼没有恶意,莫白拿起笔,在书上写了一句赠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
  中午休息了一个小时,根据安排,下午则举行一场文学沙龙。
  参加沙龙的有莫白,许华,蒋文斌,杨曼,还有天方出版社的主编李建南。
  说是沙龙,其实就是一个茶话会。
  魔都图书馆在场地内布置了几张红木,桌子上面放着紫砂壶的茶具,茶壶里面泡的是刚刚上市的新茶西湖龙井,几人坐于其中,李建南第一个开口说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几千年来,我们仍能在我们的生活各处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就如这茶,不任是制茶,还是品茶,更或是倒茶,都透露着文化,学问。”
  李建南显然是品茶的高手,小小的茗了一口,侃侃而谈的说道。
  “是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是几千年来,有很多的一些文化却失传,甚至无人继承,当真是可惜。”
  蒋文斌接过话来,说道:“就说这对联吧,这属于中华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但是,时至如今,会写对联的已找不到几个。甚至,不要说会写,很多的国人连对联的基本格式,怎么贴对联,怎么欣赏对联……也都完全不知道。这不知道是时代的进步呢,还是退步。”
  “文斌说的不错,光一个对联就可以看出,更别说更为精深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了。我觉得国家应该在文化事业方面,应该做出一定的安排。比如,多举办读书活动,学校,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只有国家政府加大力度,我们的文化才能得到继承。”
  许华也接着说道。
  “两位说的不错,不过,我觉得,光靠国家推动还不行。文化事业虽然是重中之重,但却不像其他产业,有规律,有模式。文化教育是世界上最难的教育,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也是最难看到效益的产业。国家就是想在这一方面大力推动,但也无法交出一张科学的方案。”
  杨曼似乎看得更为的长远,说道。
  “哎,莫白,大家都说了,你怎么不聊聊?”
  众人一人一句,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时,李建南却是将话题引到了莫白这。
  “呵呵,我对这些认识也不深,万一说错了,怕误人子弟。”
  莫白说道。
  “哎,莫白你是太谦虚了。我们只是闲聊,别说是我们,哪怕就是教育界的专家,他们也不敢说自己说的就是真理。”
  “是呀,莫白,我看了你的小说三侠五义,可是文采斐然,你若不说几句,你的一些书友,恐怕会非常失望哦。”
  这个文学沙龙是在魔都图书包举行的,虽然中午签授会结束之后,大都书友已经回去。但是,还是有不少书友留在现场。至于像铁杆“大水龙”这一些,早就霸占了位置,静静的看着。
  “这个呀,那行,就说几句。”
  看到大伙专为自己而来,莫白想了想,便说道:“我觉得,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些传统文化固然珍贵,但也没必要做到人人都要学习,都要懂得的地步。有一些传统文化消失与不见,虽然也很可惜,但时代在发展,文化在发展,有一些该消失的就让他消失。”
  不说还好,一说,莫白的一席话却是令人叹为观止。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之前与莫白同场签授的两位作家。当听到莫白说出一些传统文化该消失的就消失,当场便开口反驳说道:“照你这么说,我们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应该消失了?”
  “我有这样说?”
  莫白眉头皱了皱。
  “难道不是,刚才你说的不就是这样的意思?”
  “我只说的是一些应该消失的,就让他消失,但说的可不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比如,古代科举考试的八古文,这种文化也是传统中国文化,难道这种文化我们现在还应该继承与发展吗?”
  “你这是狡辩。”
  许华瞪了一眼莫白:“在我看来,除了少部分传统文化之外,大部分传统文学都应该得到继承与发展。诗词歌赋这一些就不用说了,哪怕就是街头的一些糖人,唐卡,剪纸,皮影戏……这一些,也得继承与发展。可是,这一些文化却是频临消失,后继无人。敢问莫白先生,对于这一些传统文化,您认为是该消失呢,还是不该消失?”
  “这家伙……”
  莫白摇摇头。
  之前还叫“大水龙”拉了一些读者给他捧了下场,没想到这家伙不领情不说,还处处争对自己。既然如此,那自己也不客气了,便说道:“许华先生,我认为这一些文化他如果能继承下来,那就自然有继承下来的道理。而如果继承不下来,该消失的也可以消失。”
  “真是笑话,你一句话让他消失就消失,可真是毫不负责任呀。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的传统文化会消失了,就因为我们国家有太多对传统文化冷漠自私的人。”
  后面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说莫白,但意思其实一样。谁人都能听说,这一句话说的就是莫白冷漠自私。
  “呵呵,许华先生,你是想说我们这一些人麻木不仁,自私自利是吧,你一顶大帽下来,我倒没觉得什么。但是,你难道不觉得这句话把几亿人都得罪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0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