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2061

  “没事,你忙吧,回头我还得更新段子呢。”
  与TT网编辑沟通结束,莫白又回到微博。
  “哪个家伙举报我写黄段子的,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恨恨的,莫白发了一条信息。
  “我靠,又有人举报大白了,是谁,站出来。”
  “哪个狗日的举报的,大白有写黄段子吗?”
  “没有,一点都不黄好不好。”
  “这是旷世神作,哪里是黄段子,一帮家伙真没眼光,竟然将这当黄段子。”
  “其实要我说,真要说黄的话,四大名着里面的绿野仙踪比大白写的还要黄。为什么不举报绿野仙踪,他喵的看我们大白好欺负是吗?”
  自然,莫白的一条信息,却是得到了无数网友支持,纷纷大骂那些举报的。
  只是骂也没用。
  莫白现在的影响力比较大,关注莫白的微博人数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
  这里面随便有几个看莫白不顺眼的,举报了你也不知道。
  更何况,莫白写的这三篇小故事,看起来还真有一点黄。
  不过,莫白虽说是恨恨的骂了一句,但对于那些举报的,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他拿这几篇聊斋篇目出来,本身上就是为了吸引人眼球。
  现在目的达到,那后面就开始更新真正的聊斋了。
  “老人家我大人有大量,就不计较那些个举报我的了。那么,我就继续完成我的旷世奇作。”
  发了一则微博,莫白便开始挑选接下来要写的聊斋篇目。
  说起来,虽然聊斋里面有很多比较色色的篇目,但聊斋里面却还有着无数极为有意义的作品。
  而这一些极为有意义的作品,才是聊斋真正的精髓。
  想了想,莫白便挑出了一篇叫做《四十千》的小故事。
  【王大司马家里很有钱。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欠我四十千钱,现在该还我了。”然后径直进了屋内。他惊醒,妻子正巧生了个男孩。看来这孩子是来算上辈子的帐的。于是他拿出四十千钱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凡是孩子的一切衣食、医药费用,都从这四十千里支出。过了三四年,四十千钱就剩七百了。这天,奶娘正抱着孩子玩耍,王大司马对孩子叹气道:“四十千快用完了,你可能也该走了罢。”话音未落,小孩脸色大变,一仰头一瞪眼,立时没气了。王大司马也没想到自己吐个槽,孩子的气性就那么大。只好操办白事,把小孩埋了。正好把那剩下的七百钱花光了。】
  这一篇故事粗看起来只是一则小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这一些小故事其实就是无数老百姓几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这一些故事之所以能让人记住,除了这一些故事听起来有趣之外,这一些故事的背后还隐藏着很深的哲理。
  不少粉丝在看了莫白这一则小故事之后,初时只是感觉有趣,后面却是发现,这则小故事应该是用来教育人的,最好不要欠别人钱。就像故事里的那位,你欠了别人钱,哪怕别人死了,别人也会找你要回来这四千钱。特别是这人还脱胎成为了你的儿子,想想都恐怖。
  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
  深层次的,这就上升到了因果报应上面了。
  因为你欠别人钱,所以那人投胎成为了你的儿子。
  当你还光了他的钱,那个人也该离开了。
  不少读者只是一看,内心里面都是生出一丝不明所已的念头。
  这股念头他们也说不清,但冥冥中却是感觉,天地似乎真的有因果关系。
第393章
越来越有哲学味道了
  “这篇怎么感觉有一些哲学的味道了。”
  “这风格转变的太快,一下子不能适应了。”
  “前面还是很黄很暴力,转眼就这么正经了,不过,这篇故事我喜欢。”
  “还有么,还有么,大白,继续。”
  聊斋与别的作品不一样,他不是连载方式的,他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的。
  同样,这也非常方便微博更新,更方便读者阅读。
  四十千的故事很简单,但剧情却令人眼前一亮,只是一眼便忘不了。
  特别是那一句“四十千快用完了,你可能就走了吧”,听之有些毛骨悚然,又感觉无比心疼。
  无数网友读完,又是纷纷摧更。
  莫白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聊斋之四十千》之后,莫白又写了一则故事。
  这则故事的名字叫《孙必振》。
  【孙必振坐船渡江。他为人和善,又是个做大官的,船上百姓都爱跟他说话。船舱里欢声笑语。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船身剧烈颠簸,一船人都很恐慌。忽见一金甲神人站在云中,手拿金字大牌朝着下方。大家一齐抬头看去,上面写着‘孙必振’三个大字。船上百姓指着孙必振骂开了:“我说什么来着?做官的没一个好东西!你遭天谴了你造吗!别连累我们,赶紧下去吧!”不由分说,一齐将他推下水。无巧不成书,旁边就有一只无人的小船,孙必振竟然得救了。结果孙必振刚登上小船,回头一看,word天呐。先前坐的那只船已翻到江中不见了……】
  这则故事与四十千一样,虽然故事很短,但却赋有一定的哲理性。
  不少读者一看,便又纷纷留言。
  “我草,一群家伙真是瞎了狗眼,连大福星坐在他们面前而不自知。”
  “不仅不自知,在以为有祸事的时候就推到别人身上,可讽刺的是,被推下船的反而没死,以为自己高枕无忧的竟然挂掉了。”
  “这不是比喻现实中的某些人吗,或者说,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倾像。”
  “这就是莫白大大的高明之外了,借故事说哲理,借哲理教化育人。”
  “高,实在是高……继续,加更呀加更。”
  这种故事虽短,但却意义深刻,而且还很有创意。
  大家读起来也不累,不知不觉还能明白很多的道理,催更又是纷纷出现。
  “看来大家兴致不错呀。”
  点了点头。
  莫白暗叹自己先连载聊斋的文字版是正确的。
  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聊斋,还能从聊斋当中吸取一定的社会道理。
  事实上聊斋虽然写了很多的鬼怪故事,但这一些故事里面却隐藏着无数的哲理。
  仔细品味,对于一个人的修养有着很深的提高。
  “那就再写一篇吧。”
  反正聊斋故事太多了,也够莫白更新一段时间。
  见如此,莫白又是挑了一篇。
  这一篇的名字叫做:王六郎。
  嗯,这次是王六郎,不是黄九郎。
  这一篇也是莫白很喜欢的一篇。
  看完了这一篇,莫白才知道什么才叫君子之交谈如水。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姓许的青年家穷,以打鱼为生。每次他到河边打鱼的时候,因为知道河里溺死过不少人,于是他每次打鱼的时候就拿着酒向河里的溺鬼祭拜,说,河里的朋友,都一起来喝酒吧。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有一个少年来到了许某打鱼的地方。许某就叫少年与自己一同喝酒,少年也不推辞,便一起坐在一起喝酒。只是可惜,这一晚一条鱼也没有打到。少年就说,你别伤心,我到下游为你赶鱼。说完之后,少年就跳进了水里,过了一会儿,少年又说道,大鱼来了,许某就对着河里撒网,一撒下去,便捉到了不少的大鱼。
  许某为了感谢少年,要送一些鱼给少年。少年却是拒绝,说,我以前经常喝你的酒,这点小事怎么能提感谢呢。如果你不嫌麻烦,那以后我就经常讨你的酒喝。许某就很奇怪,我们今天才见,怎么说你经常喝我的酒。少年也不明说,许某便问少年的名字,少年就说,我姓王,没有名字,大家都叫我六郎,你就叫我王六郎吧。
  就这样,少年与王六郎就此认识了,经常坐在河边一起喝酒。半年时间过去,有一天,王六郎就对少年说,你我情同兄弟,可是我现在马上就要和你分别了。许某问为什么。王六郎就说,你我既然是兄弟,我说了之后你也不必惊讶,如今就要分别了,我就实话跟你说吧。其实我不是人,我是鬼。因为生前的时候喝多了酒,最后溺死在河里。因你经常在河里给我祭酒,为了表示感谢,我也暗中帮你赶鱼。只是明天之后,我的期限就要满了,以后就不要再当水鬼了,将有一人来替代我,然后我就可以转世投胎。
  许某听后,开始有一些害怕,但因为长期与王六郎一起喝酒,便觉得没什么。听到王六郎说的事,心里也是感动,便拿起酒说,六郎,我敬你这杯酒!望你饮了不要难过。你我从此不能相见,虽很伤心,但你由此解脱灾难,我应该祝贺你。不要悲伤,应该高兴才是。于是,两人就畅饮。许某就问六郎,不知道明天是谁来替你。六郎就说,兄长明天可以到河边看着,午时的时候有一女子渡河,溺水而死,他就是替我的人。两人喝酒喝到天明,这才挥泪告别。
  中午的时候,许某果然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女子掉进了水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子几次下沉但几次却有一股不知道的力量托她起来。后来见自己死不了,女子便从河里自己走了上来。许某站在一边很是奇怪,他本来是想救女子的,但想到这个女子是六郎的替身,也就没有救。可是女子现在没有死,那谁来救六郎呢?
  当天晚上,六郎又来找到许某。许某就将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六郎,六郎就说:“本来那个女子是替我的,可是我可怜他怀中的婴儿,于心不忍,为了自己而伤了两个人的性命,便救了她。所以现在没有人替我,我看是你我兄弟缘份未尽,我们还是开心的喝酒吧。”
  这样又过了半年,王六郎又来向许某告别。许某以为六郎找到了接替自己的人,六郎就说,不是的,我上一次好心之举感动了玉帝,因而招我为邬镇的土地公,明天就要上任了。如果你不忘我们俩的交情,也不怕路远,那就来邬镇找我。许某听后很开心,说道:“贤弟你是因为太善良了才被玉帝看中做了神,只是人神相隔太远,哪怕我不怕路远,我怎么见到你呢?”六郎就说,你不要有顾虑,只管往前就是了。
  许某回到家,又打鱼了半年,想起了自己的兄弟,于是就对妻子说,我要去邬镇看我的兄弟。许某的妻子就许某说:“你这一去几百里,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那个地方,就算是找到了,你能对那个泥塑的土地公交谈吗?”许某不听,竟然真去了那里。一路经过无数困难,终于达到了邬镇这个地方。只是许某并没有见到六郎,只好去附近的土地庙祭祀,说道:“自从与你分别后,睡梦中都铭记在心,为此远道而来赴昔日之约。又蒙你托梦告知村里人,心中十分感谢。很惭愧我没有厚礼可赠,只有一杯薄酒,如不嫌弃,当如过去在河边那样对饮一番。”祷告毕,又烧了些纸钱。顷刻见到一阵旋风起于神座之后,旋转许久才散去。”
  祭祀结束,许某就要回家。之前刮过的那阵旋风,不知道为何,竟然跟随许某十几里路。许某知道,那肯定是六郎,但也知道人神有别,不能相见,许某于是就对着旋风拜谢说道:“六郎珍重,不要远送了。你心怀仁爱,自然能为一方百姓造福,无需老朋友嘱咐,再见了……”说完,旋风又盘旋许久,才离去”。
第394章
人人都在读聊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20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