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2061

  “是呀,杂交水稻有袁老在搞呢,要大白干什么?”
  “估计这会儿大白在憋着什么大招呢,等出来的时候,要吓我们一跳。”
  不少铁杆不时说道。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莫白,却是早已化身为农民伯伯。
  这四个月当中,莫白不知道赤脚进入了农田多少次。
  这四个月,莫白不知道流了多少的汗水。
  这四个月,莫白却是真正的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辛劳。
  只是哪怕再苦再累,莫白亦是坚持下来。
  坚持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验。
  坚持,而是为了真正将【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造福老百姓。
  让全华国所有人都能吃上更好,更健康,更为安全的大米。
  只是很可惜。
  虽然莫白的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正确的,但并不代表就能将此理论转化为技术。
  理论转化成技术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只需要一段时间,有的时候是一年,而有的时候,需要一百年。
  正如二系法杂交水稻一样,有一次实验眼看着快要成功了,但因为突然一下子升温,超过了原有的23.5度。一瞬间,原来的实验全部白费。而也有一次,眼看着也要成功了,突然一次降温,长达几天低于19度的时间,却是令水稻连花苞都没有开。
  不是不,莫白在其他的一些实验田里采用了大棚。
  而哪怕如此,尽管用了大棚,但有的时候温度过高,着急的莫白连中央空调都直接搬了上去。
  当然,莫白知道,这种实验不可能在未来大规模的推广。
  但这并不是现在实验所要考虑的。
  只要将理论真正的实验出来,未来有的是方法加以全面推广。
  幸好,虽然莫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袁老却在一边不断为莫白鼓励。
  更为难得的是,袁老还在一边不断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莫白。
  这也让莫白在二系法杂交水稻的实验过程当中少走了很多变路。
  别小看这里面的经验,也就是除草,施肥,除病,人工授粉……看起来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是,这里面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研究,却决定着我们日常所吃的口粮。其中任何一块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直到第6个月,在大量的实验之中,莫白终于看到了一丝丝希望。
  其实,如果论水稻成熟来说,他只需要4个月就成熟了。
  但是,因为此前大量的失败,莫白也错过了很多的时间。
  甚至,最后错过了时节,莫白不得不选择其他的地域进行播种。
  幸好,此前所有的努力没有浪费。
  在第6个月,莫白实验半年之后,雄性不育系在阳光及适中温度之下,终于变成了可育,制造出了“二系法杂”第一批杂交水稻种子。
  “成功了。”
  “成功了。”
  “袁老,您看,我们成功了。”
  手中捧着金灿灿的稻谷,莫白热泪盈框。
  “成功了。”
  “哈哈哈,我们成功了。”
  “世界又一大奇迹……”
  这一天,整个实验田全体沸腾。
  当然,更为沸腾的是媒体。
  【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二系法杂交水稻取得第一批杂交水稻种子。】
  【由三系变成二系,这代表着杂交水稻下降了一半的难度。】
  【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并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实验成功。】
  【杂交水稻技术,中国已经不是世界一流,而是世界第一。】
  这一天。
  华国是兴奋的。
  这一天。
  中国是激动的。
  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受到无比的自豪。
  虽然看起来从三系变成两系,只不过是稍微进了一步。
  但这只是进了一步,却为杂交水稻技术降了无数的难度。
  而且,别小看这一点进步。技术难度的降低,他不仅让制作杂交水稻变得更为的容易,更为厉害的是,他将促进更多新型杂交水稻品种的出现。一但人们找到了一种无比适合我们人类口粮的品种,那么,他所产生的价值……应该来说,只能用无价可以形容。
  “哈哈哈,杂交水稻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了,中国万岁。”
  “是呀,国家太牛逼了,农民伯伯有福了。”
  “看来还是袁老牛叉呀,有袁老一人,可以档美帝一个军团。”
  “可不是,为袁老感到自豪。”
  几乎是下意识的,人们直接就称赞起袁老来。
  不管怎么说,在所有人的记忆里,只要是有关杂交水稻的,那就是与袁老有关。
  事实上这本来也是。
  做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近几十年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基本上与袁老分不开。
  杂交水稻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也与袁老密不可分。
  当三系法杂交水稻突破到二系法杂交水稻之时,人们却是脱口而出,直接赞道。
  只是,就在无数网友赞喻之时,来自袁老的一条微博,却是令无数人懵逼。
  “今天的确是值得庆祝的一天,不过,二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可不是我发明的,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也并不是我实验成功的……大家不用夸奖我,大家应该称赞另一人。”
  另一人?
  这什么情况?
  难道这个技术不是袁老研究出来的吗?
  不可能呀。
  在杂交水稻这一块,还有谁比袁老更吊的存在?
  看到袁老的微博,一众人士有一些不敢相信。
  只是,对于某一些有印像的人来说,看到袁老的这一条微博,此时他们却是全身颤抖不已:
  “不是袁老,难道,会是他……”
第446章
连“东风导弹”都出来了
  难道会是他?
  “不可能。”
  “不可能是他的。”
  “怎么可能是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20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