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校对)第8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7/2061

  “那个叫莫白的小子可以呀,这首《送别》不错。”
  “呵呵,老刘,什么叫不错,我觉得的嘛,也就一般。”
  “我也觉得,这首歌其实就是词好,曲调就这样。而且,这首歌可是讽刺了我们这一些人呀。”
  茶馆内在坐的,都是华国早年就活跃于歌坛的老音乐艺术家。
  少年儿童晚会之后,一众大家都来到了经常聚的地方喝茶。
  “可不是,老李可是被骂惨了。”
  “是呀,昨天我看了老李的微博,好端端的,竟然被一大堆网友大骂。还说什么,我们这一些人早跟不上时代了。看看人家莫白写的歌,那才是真正的经典。”
  “我也有看到,老李最近几天都气得不出门了。”
  “怎么子,我们这一些老骨头还要被那个小年轻欺负呀。”
  “问题是已经欺负了,我觉得,我们再不站出来,我们这一些老骨头还真要被他们讽刺。”
  “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媒体记者,一会他们就会来这里,大伙儿有什么说什么。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一些老骨头也是为华国少年儿歌做过贡献的。那个叫莫白的娱乐明星,是该敲打敲打了。”
  这一些搞艺术的也是骄傲的,年轻时候也是清高的。
  本来他们退休也就好好休养身体,可这时候却冒出一个娱乐明星,令他们大为烦燥。
  当天中午,几十位老一辈艺术家在茶馆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当然,说是采访,其实就是站出来向莫白施压。
  【我认为《送别》这一首歌曲并不能算是少年儿歌,虽然他确实由一位小女孩唱出,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实送别这一首歌莫白也唱了,这是强加上去的。从整体风格来说,送别仍属于流行音乐范畴。】
  某一位老艺术工作者如是说道。
  【相比起《送别》,我更为喜欢的是《我是小学生》。事实上《送别》对于小朋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小朋友们也无法理解送别的含义。但是,李德炳李老写的我是小学生,却是无比的具有教育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某首音乐好听,就说哪位作者写的少年儿歌好。事实上,莫白只是娱乐明星而已,他并不知道少年儿歌的真正意义。】
  另一位老艺术工作者也说道。
  【我还是来科谱一下什么是少年儿歌吧,其实少年儿歌并不是少年儿童这一些小朋友唱的歌就叫儿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任何一首歌曲都可以称之为儿歌。因为,流行歌曲小朋友也能唱。之所以我们将某些歌曲定义为少年儿歌,我们还得看这首歌曲是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该首歌是否具有情感教义。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严格的来说,《送别》也具有很强烈的情感,但是,我们在创作少年儿歌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认知到唱这一些少年儿歌的对像。我们的对像是儿童,是少年……他们暂时是很难理解分别的内含。特别是,这首歌的歌词,一般的小学生根本体会不来,这是一首适合成年人唱的歌曲。】
  【其二,该首歌曲是否具有启迪心智的意义。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我们知道,少年儿童正是认识世界的时候,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充满着好奇,无比的想了解。可是,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少年儿童一下子是无法完整的理解我们的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的儿歌必需在唱歌的时候能够启迪少年儿童的心智,让他通过歌曲能够更为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正如我是小学生,这首歌曲就在歌词里面将学校,教育,学习,努力……等等内容加入其中,所以他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可反观送别,他仍然最多还是情感上的表达,启迪心智方面还不够。当然,若说流行,倒是挺流行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流行了之后呢……我相信,则没有人唱了。】
  【其三,该首歌曲是否简单易唱。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少年儿童记忆与理解能力都比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也欠缺。所以我们也需要通过歌曲来训练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个时候,我们的歌曲就必需做到简单易唱,歌词也必需短小精悍,例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这便是简单易唱的经典案例,显然,送别这一首歌仍没有做到。】
  一众老艺术家可不是吃干饭了。
  在他们几十年的创作音乐过程当中,却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及技术。
  此时一众艺术家一批评起来,那可是一大堆专业的分析全都出来了。
  虽然在这一些评论当中并没有说莫白的能力不怎么样,也没有说《送别》不是一首好歌。
  但是,通过一系列专业的评价,却是直接将《送别》定义为非少年儿童歌曲。
  同样,也在这样的结论当中,再一次否定了莫白创作少年儿童歌曲的能力。
  甚至,最后有一位老艺术家前辈还更狠,直接就批评莫白不要哗众取宠。少年儿童歌曲不是娱乐歌曲,也不是流行歌曲,更不是恶搞歌曲。这是具有无比教育意义的诗歌,不懂少年儿童歌曲没什么,但将自己装成是大师,装成是天才,那就是你的过错了。
  说起来,他们与莫白无仇无恨。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素质有问题。
  很明显,送别这一首歌已经挑战了他们这一些老艺术家前辈的地位。
  不把莫白给踩下去,那让他们怎么混?
  一顶大帽,便直接给扣了下去。
  莫白创作的《送别》不但没在他们眼里得到好的评价,反而认为莫白这是教坏了小朋友。
  特别是,几十位老艺术前辈联合批评,这翻阵势说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看客也是一愣一愣。
  “我去,这些不要脸的,竟然还敢出来说话。”
  “送别都将我是小学生虐爆了,竟然说送别不是少年儿歌?”
  “敢情他们的意思,少年儿歌就应该是他们的味道,不是他们这个味道的就不是。”
  “我也是看出了他们的意思。还好意思说《送别》少年儿童理解不了,我理解不了你妹。当现在的小朋友与你们一样脑残吗,人家都要学唐诗宋词,还要学文言文,怎么就不能理解送别。而且,送别里的歌词很有诗味,也能更好段炼少年儿童的语感。”
  “我觉得《送别》是有一些流行音乐的味道,但谁规定儿歌就不能有流行原素。反倒我觉得在儿歌里面加入流行原素,才是莫白高明的地方。反倒是那一些一直守旧,一直不通变化的,总是在那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当然,我不是说这首儿歌不好,我只能说,如果还是这样的思想,那么,我们的少年儿童以后永远也只能听这一些歌曲。”
  “顶一个,之前一直很尊重这一些老艺术家前辈,你们是为华国少年儿歌做出了贡献。但是,时代在变,人类也在进步,我们的少年儿童也在进步,同样的,少年儿歌也在进步。在很单调的少年儿歌里面加入一丝变化,不是很好吗?”
  “我不知道好与不好,但我知道,最近几天我附近的小朋友总是在唱莫白的分别。当然,还有莫白之前唱的健康歌。”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在你们眼里认为的恶搞,在小朋友眼里,那就是他们的神曲。”
  “呼吁,请那些老前辈还是珍惜自己的声望,别用自己的资历当成是批评他人的筹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将对你们完全的失望。”
  “别说了,如果他们要点脸就不会再跳出来了。之前的是李德炳,现在李德炳被打脸不好意思出现,他们则联合起来了。”
  一众粉丝气得骂娘。
  只是,他们也知道,这一些老艺术家的能力何其庞大。
  虽然他们大都人已经退休了,基本上不怎么活跃,但他们代表的则是半官方。
  是的。
  被一众官方认可的老艺术家前辈他,绝对是半官方的存在。
  他们的评论,基本上已经为《送别》这一首歌定调。只是,就在这一些老艺术工作者以为在他们联手之后,莫白的《送别》算是给压了下去。可他们完全想不到的是,次日,华国教育部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竟然公开说了一句向“莫白”先生致敬的话语。
第622章
担任官方艺术顾问
  震惊。
  目瞪口呆。
  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而接下来,无数白玉堂的粉丝,却是轰然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简直是笑死我了。”
  “这边一些半官方人士批评着莫白写的《送别》不是少年儿童作品,另一边做为官方的教育部,直接就向莫白致敬。”
  “这脸打的,真叫一个响亮。”
  “求那些老前辈们心理活动。”
  “什么心理活动,估计在骂娘了吧。”
  什么是少年儿歌?
  《送别》是不是少年儿歌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别人说了算。
  那么,到底谁说了算?
  说实话,其实这没有一定的标准。
  艺术这种东西,真的很难下定义。
  但有的时候,如果官方将他定义,那么,说他是他就是,不是也是。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虽然并不是专为莫白而来,但是,那一句向莫白先生致敬,哪怕就是傻子,也能明白上头官方是什么意思。
  “来呀,来呀,各位专家,继续喷呀。”
  “就是,那位老前辈,你不是很能说呀,我们洗耳倾听。”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还想听您的高见呢。”
  白玉堂一众粉丝笑得肚疼。
  当然,内心里面,这会儿一众粉丝更是佩服起了莫白。
  “厉害,大白又被官方认可了。”
  “嗯,是的,开始写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还被官方重点推荐呢。没想到,现在连歌曲都被官方致敬了。”
  “人做到这一步,够牛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7/20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