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7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中华第一帝国》作者:末日游侠
作品相关
关于八国联军是否装备重机枪的问题
关于书友提出的八国联军是否装备有马克沁重机枪这个问题在这里做下解释,首先,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是1884年诞生的,而早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这是马克沁重机枪第一次参加实战。
而马克沁重机枪在设计成功之后,在全球推销当中,李鸿章也到了现场,并且被吓的直喊太快了,太贵了,但最后还是买了一些。
另外,八国联军时期不仅仅只有八国联军装备了重机枪,就连清军也装备的有,其中部分是自己仿制的,只有三十挺。加上购买的原版机枪,数量并不比联军少。
然而恐怖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清军还装备了40000支德制11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1400支奥地利曼利夏连发骑枪,军官配备有左轮手枪,英国的温彻斯特步枪,俄国的哈奇开斯步枪。
然而,后面还有更恐怖的,克虏伯大炮一百门,德制诺尔费登机关炮80余门。
看到这么多清军恐怖的武器列表,洋人的装备虽然不如清军,但这中差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只是在数量上的差别特别明显。
而联军一共只有九十门炮,早就开始装备部队的重机枪,其实也出现在了战场上,只不过数量不是特别的多。而且,当时联军可是很重视清军的战斗力的,这也是由最开始的两万人增兵至五万人的原因,既然都增加了三万人的兵力,那重机枪又怎么可能不来呢?
无论是从一些照片,还是其他的文献资料当中,都能够证明八国联军那边是有重机枪出现的。
正文
第1章
逃命路上
骄阳当空,烈日炎炎,额头上豆大般的汗珠止不住的滑落下来,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打湿。
可即便如此,队伍当中的人也依旧不敢停留下来稍事歇息,只能头顶火辣辣的太阳继续前行。
“管带大人,弟兄们也都跑了大半天了,您看是不是稍微歇息一小会儿?让弟兄们也喘口气?”一名老兵油条子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走到一名管带模样的年轻人面前劝说道。
“休息一刻钟,稍后我们继续赶路!”王思锐点了点头,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休息,但现在这情况,又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八月中旬的京城,气温足足有三十五六度,一路上更是有不少人都因此而中暑倒地。
王思锐转过头来看了眼身后的队伍,心情稍稍有些沉重。一支四百人的队伍,满打满算出来才十来天的时间,现在就只剩下了一百来人。
死了的,都是听话懂事的好兵,只要王思锐一声令下,绝对会不顾生命危险往上冲的人。
而活着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老油条,打仗的时候只会怂恿着新兵向前冲,而他们自己则躲在后面看情况。
战况稍微有些对己方有利,他们便会一窝蜂的冲上去,否则第一个逃跑的绝对是他们。
不过王思锐现在也没心情去计较这些事情了,一直到现在,王思锐都没有能够缓过劲儿来。
穿越了,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清朝末年,而且穿越回来的档口还正好是八国联军入侵时期。
好死不死的,王思锐的身份也很让他尴尬。新编巡防营管带,而他的这个营,也只有四百多人。更要命的是,这个营刚刚成立三个月不到。
而“王思锐”虽然没有什么恶习,甚至很受官兵们的待见。但却不得不承认,“王思锐”只是一个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真材实料之人。
巡防营成立三月之久,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不短,整个巡防营被“王思锐”给整的内松外紧。
而且为了能够立下“战功”,更是不择手段。
当然了,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管带,相当于后世的营长,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必定不会是什么年轻有为的小家伙。
可在“王思锐”这里,却是个特例。
依靠着家族的运作,“王思锐”通过贿,赂兵部的某位大员,让本来没有任何功名的“王思锐”,一跃成为了一名新晋管带。
可惜天不遂人愿,“王思锐”虽然成为了一名管带,但是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可手中也并无多余的钱财。
于是乎,王家只好又自掏腰包的为“王思锐”组建了一营人马。
看似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傻乎乎的“王思锐”在听说联军即将打过来的消息以后,竟然跑到上官面前主动要求出战。
而正准备着逃跑的上官,巴不得有人主动提出这样的请求。
于是乎,上官当场给了“王思锐”五百两白银,作为犒赏,并承诺等打完这一仗之后,至少也要帮他升任统带一职。
就这样,没有任何关于敌情的情报,也没有任何关于己方部队的情况,“王思锐”将五百两白银发放给部下之后,便带着部队冲上了前线。
结果到了前线之后,发现基本没有部队在抵抗,甚至,连部队的影子都很难见到。
八国联军与其说是在打仗,倒不如说是在旅游观光,一路上连放枪的机会都是少有的。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王思锐”的四百多人便报销了一半,“王思锐”这才恍然大悟,连忙带着手下剩余的人马往回跑。
一路上烈阳高照,加上士气大跌,中暑倒下的,半路逃跑的,这才刚刚跑到安定附近,“王思锐”的部队便折损了四分之三左右。
而在逃跑的路上,就连“王思锐”本人也因天气过热而中暑,只不过在中暑的那一刹那,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王思锐刚好穿越到了他的身上,这才掩盖了“王思锐”中暑的现状。
看着手中的长剑,王思锐只能无奈的摇头,拿着这样的兵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部队,怎么去跟联军打仗?
就这样的部队,去多少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而据王思锐所了解,当下有不少的部队的情况都跟他们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他们。
“啪啪~~~~”
身后忽然传来了枪声,预示着联军已经距离他们不远了。
刚才还躺在地上大大咧咧休整的队伍,瞬间满血复活,一个个眼神中透漏着惊恐,生怕后面的联军追上来。
他们宁可死在逃跑的路上,也绝对不愿意倒在联军的枪口下。一个照面便没了两百多人,在这些对外界毫无所知的清朝人来说,那实在是太恐怖了。
跑,便成了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不管怎么样,先活下去再说。
虽然离开大部队,自己一个人逃跑生还的几率要更大一些。但这些人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王思锐的。
最起码,王思锐不会克扣他们的军饷,虽然账面上的数字没有其他部队那么高,但实际到手的却要比他们高出两倍。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私自逃跑的。
打不过难道还跑不过吗?至少,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枪声,打破了平静的天空,队伍中开始糟乱了起来。可王思锐却没有丝毫的动作,压根就没有逃跑的意思。
“管带大人,洋人要打过来了,咱们还是赶紧跑吧,京城那边还有不少的部队,只要到了京城,咱们就安全了。”一个老油条有些着急的说着,若不是王思锐平日里待弟兄们还算不错的话,恐怕现在他们早就跑的没影了,在这逃命的关口,谁还会去管别人的死活?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上官。
王思锐瞥了眼余下的一百来人,虽不至于老弱病残,但却个个瘦弱柴骨,或许好吃好喝的伺候上几个月,表面上看起来还会兵强马壮。
但是现在,这群人看起来的确不像是能够打仗的样子。
京城是守不住的,非但守不住,一旦进了京城,他们也只能是继续逃命。可逃来逃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王思锐虽然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王思锐了,但是王思锐的内心深处,依旧是个爱国的好青年。
暂且别管眼下的这个清朝值不值得自己去卖命,最起码,能帮一个是一个,如果自己只顾着一味的逃命,最终受苦的还是天底下的老百姓。
王思锐为什么会穿越?其实导致王思锐穿越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份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遥远的边疆,敌方势力侵入我国,王思锐带领着手下一连的战士与对方进行了激烈的对峙。
虽然最终对方被迫撤兵,但是在撤走之后,却给王思锐下了个绊子,狙击手一枪命中了王思锐的心脏,然后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跑?往哪跑?”王思锐反问道。
现在,他已经不打算继续逃跑了,甚至,王思锐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计划。
虽然最终所能起到的效果还不知道,但起码不能就这么闲着,更不能让“家族”长辈失望。
“往京城跑啊,那里有数十万大军,洋人即便到了京城也无可奈何。”一群老油条纷纷表示道。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