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427


对于日本人的提议,早就得到了王思锐指令的增祺自然而然的拒绝了,并且直言告诉日本人,他会去劝说百姓尽可能的少请假,尽可能的尽快恢复正常的开采进度。
尽管得到了增祺的保证,但接下来的几天,工人们请假的情况非但没有能够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这几日四座矿区加起来的产量已经不足八百吨。
而那些请假的矿工的理由也是让人苦笑不已,什么家里的母猪该生小猪了,媳妇要回娘家住几天,他要陪着回去等等。
在连续几天的产量降低之后,日本人也终于是发现了一丝丝的异常,而日本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的便将这件事情将王思锐给联系到了一起。
在华夏,还有谁能够让盛京将军如此听话的?恐怕除了他们的朝廷以外,也就只有这个将增祺扶上盛京将军宝座的王思锐能够做到了,而王思锐又代表了朝廷,尽管他很不相信,可这就是事实。
而王思锐之前在国内的一系列举动,也让日本人很是难受。
随着国内各个封疆大吏的妥协,让日本人挑唆他们北上伐王的计划进展始终无法让人满意。
日本人希望清国国内的那些实力派总督能够联合起来北上伐王,逼迫王思锐将部署在盛京地区的兵力调回关内进行防守,这样他们就能够开采更多的矿石。
而即便是王思锐打赢了,那么这场战争恐怕也至少会给日本人带来一年的缓冲期,而有了这一年,日本从盛京运回去的矿石也足够他们建造几艘甚至十艘战列舰。
同样的,王思锐若是打输了,那自然就再好不过了,到时候日本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就从盛京拿走更多的矿区。
不过让日本人失望的是,有实力的总督毫不突口,一副老夫就是要围观的姿态。而那些突口的总督却都是一些偏远地区,没有实力的总督。仅仅只是依靠他们,想要北上给王思锐带来压力那是很难办到的,甚至他们能不能够走到京城都是一回事。
日本人的方式不奏效,紧接着王思锐的组合拳第二招却再一次的挥了出来。那些运输矿石的车夫们也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运输,而没有办法拒绝的,则只能拖延运输的速度。
原本需要两天能够走到的路程,他们硬是拖到了三天,甚至是四天才走到。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为上一次的超载运输,让日本人不得不被迫的换了一艘货船接替运输。
而同样的,日本人因为担心王思锐会随时控制这些矿石,所以便加快了运输的速度,所以,超载什么的那自然是很平常的事情。
这次日本人搞来了一艘满载为五千吨的大型货船,当这艘货船离开港口的时候,上面装载了整整七千吨的矿石。
超载,让这艘货轮的吃水线下降了不少,同样的,他的航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最让日本人无法接受的是,因为超载而导致的吃水线下降,加上船上船长的大意,在回国的途中,这艘货船稍稍偏离了既定的航道,撞上了海底的暗礁。
而因为穿上装载着数千吨的矿石,导致了被撞开的口子疯狂的被海水侵入,最终,这艘货船上的几十名船员,只有五人活着被路过的其他日本货船给救了下来。
超载,对于现代科技来说都是致命一般的存在,何况是以木质为基础的日本货船呢?如果发动机能够用木头来制造的话,估计日本人绝对不会在货船上用任何一丁点的钢铁。
结果就是这样的惨痛,几十名日本船员,连带着那数千吨的矿石一同沉入了大海。
而另一边,四座矿区的产量继续下降,这次倒不是请假的人太多,而是辞职的人太多。日本人甚至悄悄的找到了那些辞职的矿工,并且愿意提高他们的薪水,可依旧没有人同意回去工作。
如果这个时候日本人还不知道这是王思锐在背后搞的鬼的话,那么日本人也就白活了这么多年了。
七月初,经过了一个月的争勇暗斗,日本人最终还是沉不住气了。
对于日本来说,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这么认了,放弃盛京地区的矿区,可这样一来,日本的矿石存储量将会出现回落,而从湖北那边运回去的矿石,也将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而且,从湖北那边运输矿石回国,一来一回,加上装船卸船就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而从盛京这边运回去,最多四天就能搞定。
很显然,日本人并不想就这么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
那么,摆在日本人面前的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选择,不顾英国以及其他列强的反对,强行出兵控制那些矿区,然后自主进行开采。
七月一日,鸭绿江对岸的三个半师团已经准备就绪,前来支援的第四师团派出了一个联队的步兵以及一个联队的炮兵前来支援前线。
只不过,在第四师团士兵的脸上,却是看不到任何兴奋的表情,一个个的显的有些无精打采的,似乎是再以这种方式来对他们的上级宣示着他们的不满。
“医生,我有些拉肚子了,快给我一些药。”一名士兵跑到了临时的战地医院那里,朝着正在收拾行装和药品的医生说道。
因为对面并没有部署大量的敌军,所以,在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中将下达越过鸭绿江的命令的同时,他们这里就要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跟着部队一同过江。
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上面刚刚下达了最新的命令,按理说战地医院应该是最清闲的地方,可是现在,这里却布满了人影,医院里更是人头涌动,热闹不堪。
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病因,拉肚子了,眼睛突然间看东西有些模糊,手脚无力,头疼等等,一切他们能够想到的理由,都被这群兵给想到了。
“八嘎,我这里没有更多的药品来给你们了,你们必须赶快离开这里,然后跟着大部队一起过江。”这名被日本士兵搞的有些头晕的医生严厉的训斥道。
“身体不舒服怎么打仗?难道你要让我拉着肚子,带着一裤子的屎去跟敌人作战吗?”那名士兵立即反驳道。
“混蛋,你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懦夫,你们这些懦夫,大日本帝国怎么会有你们这群人?”医生有些恼羞成怒道。
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挺认真的帮这些人检查身体,可紧接着前来看病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而检查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人生病。
“如果你们继续待在这里不走的话,我不介意送你们一程!”医院大门口处,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一脸阴沉的站在那里,手中拿着自己的配枪,对于第四师团的这些兵的表现,他很不满意。
第200章
开打
当日本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争着要第一个越过鸭绿江,并且与敌人开战的时候,一个由朝鲜人组成,日本人负责高层指挥的朝鲜师团的士兵们,在百般不愿的前提下也跟随着第三师团跨过了鸭绿江,正式的进入了清国的地界。
而作为此次战事的最高指挥官,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此刻却是待在了新义州,不是他不想跟着部队一起过江,而是目前的情况不允许他过江。
来自于第四师团第八联队的士兵,此时此刻却是不愿意渡江,而他们的理由也很让人无法拒绝,部队刚刚从本土抵达朝鲜,又一路奔波至此,士兵们劳累不堪,需要时间来休整一下。
所以,第八联队请求暂时休整,并且据守渡江点,以确保第三、第五以及朝鲜师团三个师团的后勤补给线路的安全。
而炮兵联队的理由就更加让人哭笑不得了,他们觉得对方拥有大量的重火力,仅仅只是依靠第八联队的步兵,是无法守护后勤补给线路的安全,所以,炮兵联队理应留下来,与第八联队共同维护后勤线路的安全。
而第四师团的师团长小川又次则是很清楚他手下部队的德行,所以这一次压根就没有跟着这两个联队一起过来,而是选择留在平壤,指挥剩下的三个联队维护朝鲜的治安问题。
“这里并没有敌人的部队,所以,这条线路安全的很,不需要任何人来维护,我们的后勤部队也依旧能够将物资送到前线部队的手中。”奥保巩毫不客气的说道。
虽然他可以直接命令这两个联队去前线作战,可是这种命令对于第四师团来说,似乎又不大靠谱。
可就这么让这两个联队的兵力待在后方,奥保巩又很不情愿。
因为第四师团虽然是整个日军当中,武器配备最先进,火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而是唯一。
拥有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强大的火力,可是这支部队的士兵却很让人头疼。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第四师团便被给予了厚望,希望能够给俄军带来重创。可是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第四师团非但没有给俄军带来重创,反而给他们自己带上了一个响亮的名号,败不怕的八联队。
没错,被人寄予厚望的第四师团,却在战场上没有获得一次的胜利,甚至在战斗欲望方面,第四师团也是最弱的。
这个有着最精锐的装备的第四师团,却被人笑称为最窝囊的师团。可是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却并不以此为耻,反而觉得他们做的并没有错。
“可是司令官阁下,部队的确需要休整,很多士兵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如果贸然去前线的话,怕是会影响到您的作战部署。”第八联队联队长说道。
作为第八联队的联队长,小又次川其实也是很无奈的,他不能够去强迫手下的士兵,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们的意识,因为这是打小养成的习惯,加上他们的生活环境而造成的。
虽然他也很想带着部队到前线去英勇作战,然后立功受奖,可无奈下面的士兵们却不想这么干啊,他又能怎样?难道一个人扛着第八联队的大旗到前线去作战吗?
很显然,这是不靠谱的选择。而作为第八联队的联队长,小又次川也没有少拿士兵们的好处,所以到了这关键的时候,他也只能顺着士兵们的意愿了。
“我知道你们需要休整,可现在帝国却等不起你们,所以,你们必须要立刻渡江,不过我允许你们跟在第三师团的身后,暂时不用到第一线去。”奥保巩最终还是作出了妥协。
调了两个联队过来,不上前线这又算怎么回事?而对于这两个联队,他又不敢强压,免得到时候还没打这帮人就丢盔弃甲的,误了自己的大事。
所以,奥保巩的决策便是,先把这两个联队给骗过江,然后在一点点的让他们往前走,最后将他们推上前线。
……
“军长,昨天上午日本人从临江和九连城这两处过江了。”盛京城外,汉军司令部内,负责侦查盯梢的士兵急匆匆的跑回来汇报道。
王思锐看了看那简易的地图,按照日本人的过江时间,怕是最迟三天,两军便会相撞。
“继续盯着,注意日本人这一路上的一切举动。”王思锐继续吩咐道。
“是,军长。”士兵应了声,旋即迅速的跑出了司令部。
“通知王师长,让他以日本人侵犯盛京为由,提出延缓支付庚子赔款。另外,让他代表朝廷召见日本钦差,抗议日军私自越境的行为,命令日军立刻退出边境。”紧接着,王思锐继续吩咐道。
按照双方之间的约定,王思锐需要在七月底之前,将第一笔三千万的庚子赔款支付给十一国。
眼下距离七月底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原本还以为日本人肯定会在拿到第一笔赔款之后在发动进攻的,可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最终还是坐不住了。
王思锐的动作起到了效果,他成功的激怒了日本人,并且让日本人作出了极不理智的选择。
“老马,派你的部队出去,给我打探清楚日本人有多少部队,配备了多少重武器,最好能够搞到他们的番号。”王思锐继续吩咐道。
“是!”马三如应了声,旋即便前去吩咐手下的侦察营前去打探消息。
“军长,日本人这次来势汹汹,咱们新兵过多,怕是不好与他们硬碰。”二十师师长曹锟担忧道。
原本王思锐是没打算这么快的就提拔曹锟的,毕竟先前他只不过是个团长,并没有旅长的经验。但由于部队的改编,加上王思锐需要在原本的袁世凯手下安插进一颗钉子。
而只有袁世凯为靠山的曹锟,无疑成为了最佳的选择。袁世凯倒了,曹锟在军中以目前的地位将会寸步难行,这时候王思锐在给他点好处,很容易的便能将曹锟收为己用。
而事实证明,王思锐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虽不说曹锟对王思锐忠心耿耿,但起码百分之六十的忠诚度还是没问题的。
“我军以逸待劳,又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且兵力占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占了,只要指挥部里的这些人不出昏招,守住这条防线还是没问题的。至于新兵,打完这一仗不就成为老兵了吗?总是要走出这一步的。”王思锐笑着回应道。
他为日本人准备了一条巨大的防线,虽然他没有亲自部署过这种防线的经验,但是在后世军校的时候,教授们却讲过这种防线的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