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427


估计再过几个月,保不准章谈就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汉军班长。
说来也怪,无论干什么事情都非要较真的章谈,偏偏在学文化这方面很不上心。学了几年的字,就是记不住,到现在为止连一百个字都记不住,很是让上级头疼。
即便是有心想要提拔他,可文化方面却并不过关,到时候还得被撸下去。
上面的人算是为章谈伤透了脑筋,可作为当事人,章谈的表现却是淡定的很,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在回复上级的时候,更是一副大无畏的姿态。
“升职有什么好的?哪有现在这么舒坦的?天天可以操练那帮小子,不像你们,整天操心这事那事的连头发都白了。现在老子一个月八两银子的军饷,家里新房子也盖起来了,弟弟妹妹该成亲的也都成亲了,还有十几亩良田,等再过几年让老子攒点钱,也就退役回家了,取上几房小妾,也当当土皇帝的瘾,多好啊。”
这就是章谈的原话,一个无欲无求,满足于现状的军人。
在上级看来,这完全就是毫无进取之心。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一副我来打酱油的表现,可实际上呢?
在接到了要在夜间强行军的命令之后,章谈却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他比其他战士要整整早起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并且为他的排布置好了一切,那些士兵只需要起床之后,按照他的部署去做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所以章谈的排被安排成为了开路尖兵。
三四个人中举着一支火把,其他人身上除了干粮和水以及弹药以外,剩下的全是火把。
这些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制的,有些是在驻地自制的,因为有火油以及其他的材料,比临时赶制的稍微耐烧一些。
不过大多数都是临时赶制的,一支火把最多也就只能烧十分钟左右,不过好在现在到处都是树木,制作火把还是没问题的。
章谈安排了一个班的士兵在前面专心的开路,紧随着的一个班负责到处搜寻适合做火把的树木,后面的两个班则便走便制作火把,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火把足够使用。
“不行,这他娘的要走到什么时候?弟兄们就是累死也不一定能按时赶到。”出发两个小时之后,章谈有些不爽的说道。
这么大的一片地,就不信没有近路。他们二二三团这次是先锋,与后面的大部队是完全脱离的状态。
也就是说,他们走的路,大部队未必会走,而他们也没有辎重的束缚,所以也就可以适当的走一些近路。
在山区,有时候翻山越岭的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在夜间,但却能少走不少的路。
“向导,有没有近路可以过去的?”章谈抓着向导问道。
这次他的排足足有三名向导,除了一个乔家向导以外,另外两个向导是当地的百姓,农闲时期也会充当一下猎人,所以对附近几十里区域还是比较熟悉的。
“有倒是有,只是那条路有些太危险了,不适合大部队行走。而且还需要翻山越岭的,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向导说道。
“这能有什么意外?难不成还要走悬崖峭壁不成?你就说,走近路的话,最快多久能到太原?”章谈问道。
“军爷,这我哪知道啊,小的又没有去过太原,更别说知道多久能走到了。”向导一脸的迷茫。
此时,另外一名向导开口了,“我倒是知道一条道,途中也并不算凶险,大多都是从谷底穿过去的,如果走这条道的话,大约在晌午的时候能到龙王山,只不过从龙王山那里再往太原走就不太好走了,需要当地人作为向导。”
“就走这条道,你在前面指路。”章谈大手一拍,管他后面的路好不好走,只要有路就行了,能早一些赶到,他们不就能够多休息一会儿了吗?
如果明天晚上能够休息一整晚,那么对于后天的攻城还是很有帮助的。
“排长,改道的话是不是要跟连长那边说一声?”一名班长犹豫着说道。
都知道章谈就是不喜欢遵守纪律,虽然大多数违反的都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要不然的话,等待着章谈的就是子弹了,而不是降职。
很显然,连一个班长都能想到的问题,章谈却下意识的忽略了。
然而,这就是章谈为什么总被处分的原因。
“说个鸟,我们去通知连长,连长再去通知营长,营长再去通知团长,这一层层呢个的下来,少说也得半个小时的时间,有这半个小时部队都走多远了?”章谈训斥道,旋即又威胁道:“我告诉你们,谁敢偷偷的去跟连长说这件事,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说完之后,章谈有些不耐烦的朝着向导挥了挥手:“开路开路,既然让咱们在前边了,那就咱们把他们领到那里就别操心了,跟着走就是了。都是裤裆里挂俩蛋的男人,咱们走得,他们凭什么走不得?”
……
“混蛋,他章谈想干什么?私自更改行军路线,他到底想干什么?”在章谈改了路线两个小时以后,天色逐渐的亮了起来,而直到这时,跟在团部的向导这才发现了路线不对。
先前因为黑乎乎的,只能看清楚脚下的路,也没有个参照物,除了本地的居民以外,外人是很难看出走偏的。
而团部的向导是乔家的,平日里也只走官道大路,这天亮以后才发现,好家伙,感情他们已经偏航了,这才连忙找到二二三团团长邱青河,这才有了这一幕。
“这也就是对那些向导知根知底,要是到了战场上,随随便便的找个向导就敢跟着乱走,把部队带到埋伏圈该怎么办?无法无天,没有一点组织纪律,这次老子非要给他一撸到底,让他好好的当个班长,不,就当个大头兵。”邱青河大发雷霆道。
只是现在更改行军路线也已经晚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更改路线的最佳时机,若是改回原路线的话,这一来一回的至少要耽误三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邱团长,走这条路其实也行,其实这条路是去往太原最近的路线,以往商队选择官道,那是因为车队的问题,这条路走车队不成,但是行人的话还是没多大问题的。至少能够比另外一条路节约半天的时间。”向导在看清楚了四周的情况之后,这才说道。
商队向导是干嘛的?当然是找最近的路,最合适的路了。
这条路虽然被商队给抛弃了,但是主家传信的时候,还是经常走这条路的,行人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就算近也不行,传令兵,你去告诉章谈,就说现在他被降职为一名士兵了,一排长的位置让一排的一个班长顶上去。真是无法无天!”邱青河愤怒道,不过部队改了路线,他们也不能不做汇报,“参谋长,你赶紧去跟师部联系一下,把我们的情况告诉他们。就说我们找到了一条近路,章谈的情况先别说。”
第239章
作死的最高境界
要说汉军这短暂的三年历史上,谁最悲剧?
当属章谈无疑,从军不到三年,当了两年半的小兵,剩下的几个月时间,不是在往高处攀爬的路上,就是被从高处往下走的途中。
对于团长的这个命令,章谈却并没有放在心上,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处分对章谈来说,那就是个不养不疼的东西,只要弟兄们能够多休息一会儿的时间,上了战场不会因为赶路太急而丧命就可以了。
反正章谈也没打算在军队里混一辈子,当兵打仗,吃粮扛枪,为的只是赚钱。
要不是汉军给的军饷高,而且又不克扣军饷的话,章谈又凭什么来参军?
想当初,章谈是在一家商队的打工仔,那次刚好是跟着商队北上进京,结果刚好遇到了汉军秘密征兵。
跟着商队累死累活的,一个月也就只能拿不到一两银子的工钱,虽说管吃管住,但那点钱想要养家也只能是勉强。
到了军队以后,虽说是苦了点,而且又将近三年都没有回过家了,可家里面的情况却很好,而一家子安顿下来以后,章谈也就开始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了。
反正目的就是赚钱回家娶媳妇,生几个胖娃娃凑活着过完下半辈子算了,章谈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甚至章谈还琢磨着是不是等年底的时候就申请退役?
现在他手里也攒了二十多两银子了,回老家娶个媳妇还是没问题的。况且,章谈也听说服役满三年的,被批准退役之后能够拿到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到时候章谈手里便有了差不多七十两银子左右,拿着这些银子娶个媳妇,盖个新房子,在买上二亩地,日子过的岂不快哉?
“排长,这团长也太大题小做了吧?”被临时扶上排长之位的二班长史进看着渐渐远去的团部通讯兵,嘟囔道。
“他妈的,让你平时多看点书就是不看,那叫小题大做,谁教你的大题小做?以后别说是老子的兵,丢人。”章谈避而不谈自己被降职为班长的事情,反而是揪住了史进的词语毛病来狠批一顿。
“哈哈哈……二班长,你要是在不好好学习的话,别到时候考核了被刷下来啊,那可就丢人丢大了。”一班长程票笑哈哈的打趣道,心里面也是暗暗的有些羡慕,屁话,谁不羡慕啊?那可是排长,正儿八经的军官了。
没听说过在军队中,一共需要迈过三道坎,每迈过一道坎,之后的道路便会一帆风顺。
而这第一道坎,便是从兵到官的转变,也就是从一名班长升职为排长。第二个坎则是从营长到团长。
一个团的部队,已经有了可以单独出去战略执行任务的能力了,能力不够,是绝对没办法坐在这个位置上的。
只要在团长这个位置上表现的还不错,在立上几次功的话,那么升任旅长就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这最后一道坎,则是师长到军长这道坎了,就目前来看,谁也不知道除了王思锐和王树起以外到底还有没有人顺利的迈过了这道坎。
“行了一班长,就你屁话最多,你想当排长没问题啊,到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考核的时候多写几个字,到时候上面自然会让你当排长的,少他娘的在这阴阳怪气的。”章谈训斥道。
“别介排长,俺这不是开个玩笑嘛。谁不知道你让二班长当排长的目的,咱懂!咱懂!”程票一脸贼笑的说着。
“排长,您还是排长,咱们排的事情还是您说的算,您下命令吧。”史进有些不知所措道。
“下个屁的命令,要下你自己下去,你是排长,我现在就是一大头兵,除了能占占新兵蛋子的便宜还敢欺负你们谁?从现在开始,所有命令你自己来下,其他人不准参谋。”章谈朝着众人吩咐道。
虽然已经被降职为了普通士兵,但章谈却在一瞬间的功夫便将自己摆在了一名士兵的位置上,当然了,这也是为了给二班长历练的机会,平时他也教他们四个不少的东西了,若是现在不能顶上去的话,那也就是草包一个。
……
太原城内,马龙坐在巡抚衙门的大堂内,看着这既熟悉却又很陌生的一切。
三年了,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他跟随岑春煊也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否则的话,岑春煊又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职位让他来做?
直到去年,马龙才成为王思锐手中的一枚棋子。
王思锐派人秘密的将马龙一家老小给接到了京城,并且安排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每月给他们一百两银子的开销。
马家人除了不能够离开京城以外,在京城内可畅通无阻,通过书信,马龙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王思锐以马龙在外执行任务为由,无法及时领取军饷,所以便将每月军饷按时送到马府老夫人手中。
马龙虽然有钱,但是除了正常的薪水以外,那些灰色收入他是不敢往家拿的。
这每月的一百两银子,让马家一家老小的生活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