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427


更有几个倒霉蛋,整个身体都被重机枪给打碎了,胸前更是模糊一片,若是扶起来的话,能从后背看到胸前的景象,重机枪的恐怖,再一次的展示给了日本人。
所以,日本人选择了扬长避短,既然无法冲破敌人的防御,那么就在这个距离上与你对枪,日本人的优势就是枪法,对枪,往往是日本人最希望看到的战局。
但是日本人似乎忘记了,日本人是因为缺乏资源,所以才不得不训练士兵的枪法。
可是中华帝国却不缺资源啊,皇家陆军这边的枪法也并不比日本人差多少。
日本人训练士兵是每年一百颗子弹用于训练,中华帝国呢?普通的部队是每个月二十颗子弹,一年就是两百四十颗子弹,是日本人的两倍多。
而分摊到平时,每周一次打靶训练,每人五颗子弹。
听起来的确不多,但是长年积累下来呢?六十师成立一年,之前是预备役,其中服役时间最短的,到目前也有两年的兵龄,服役最长的是三年半。
也就是说,六十师里的士兵,光是训练上面消耗的子弹,最少的就有四百八十颗,多的则是六七百颗。
就是个普通人,你给他五百颗子弹让他去练习枪法,打完这五百颗子弹之后,不夸张的说,一百米靶不说全部上靶,五颗子弹起码也会有三颗上靶。
至于战场不是训练场,普通人都能想到,难道军队想不到吗?
皇家陆军的实弹射击训练采用的是一加三模式,即每个月一周进行固定靶训练,三周进行移动靶训练,虽说移动靶射击准度会降低很多,但是不差子弹的他们,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起码也能保证三四颗子弹就有一颗上靶的。
这还是普通的士兵,一些比较有射击天赋的士兵的成绩就更加恐怖了,平均每两颗子弹就能上靶一颗,更变态的甚至能够保证五颗子弹上靶四颗。
不过这种变态基本上都被抽调到了团部,组建团部狙击队,主要负责支援下面各部队的狙击作战。
就是各个连的狙击手,也能够保证五颗子弹上靶三颗,毕竟,一年一千两百颗子弹的训练保证可不是吹牛的。
“嗵!”
小高地的后方,一声沉闷的响声忽然传来,即便是在枪声大作的战场上,这股沉闷的响声也比较引人注意。
在所有人的目视之中,一个黑色的影子从一连背后迅速的升起,虽然看起来是直上直下的,但实际上却是有角度的。
一个完美的抛物线就这么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黑色的物体,从不远处升起,然后到达某一高度之后,在迅速的坠落,偶尔的发出一声怒吼,但却不像是火炮炮弹那样凄凌。
黑点越来越近,以至于靠近它的日军士兵有些迷茫,但是很快,他们却看清楚了这个黑色的点状到底是什么。
这是炮弹……
虽然确定了目标,但所有人都很疑惑,肉眼怎么会看到炮弹呢?而且,炮弹又怎么会直上直下呢?这不符合科学啊……
“轰……”
一团橘黄色的火焰忽然间腾空而起,巨大的爆炸,瞬间将附近十几米笼罩在内,而在爆炸范围内的日军士兵,不管是半跪着的,还是趴着的,亦或者站着的,均在第一时间内遭受到了致命打击。
炮弹爆炸,碎裂的弹片夹杂着碎石泥块无情的飞向四周,拼尽了全力,只为了寻找它最终的归宿。
或是人的身体,或是冰冷的土地。
大地没有颤抖,天空没有嘶吼,但是爆炸范围内的所有物体,无论是人,还是树木,花草,亦或者泥土,都见证了这恐怖的一刻,死亡,是对这枚炮弹唯一的嘉奖……
第322章
绝望的日军
“直上直下的炮弹?这……这怎么可能?”山崎峻六在后方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幕,尽管他心中很不相信,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真的有炮弹可以直上直下。
而能够直上直下的炮弹还意味着什么?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这句传言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散布开。
但是在现在的部队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的确是不怎么害怕火炮的。
虽然火炮的威力很强大,声势也很吓人,如果被炮弹直接命中的话,估计身上连个零部件都很难保存下来。
可是被炮弹直接命中,那运气要好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做到?
火炮,是有射击死角的,太近了不行,太远了不行,前方有高大障碍物了不行。比如,反斜坡工事,就是用来防炮的。
因为炮弹出膛之后,强大的动力无法使他进行二次校准,如果想打到山的后面,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一头钻进正面的山坡上,要么绕过大山,飞到大后方去。
可是直上直下的火炮,却可以做到这一点,不管你的工事有多么的坚固,它都可以轻易的绕开你的防御,从头顶直接落下来。
迫击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的时候,阿拉伯人在城中竖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外,使用的时候,士兵先将一包黑火药放入,然后在放入一颗铁球,点燃之后,铁球会被发射至城外,这是迫击炮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原型。
现代中,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是在今年出现的,不过却不是出现在朝鲜,而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当中出现的。
发明者是俄军炮兵的一个大尉,当时双方正在争夺旅顺口,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而双方阵地只间隔几十米的距离,俄军火炮根本无法对日军实施打击。
于是,这位炮兵大尉便将一门老式的48毫米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型炮弹,有效的杀伤了战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但是却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迫击炮。
当然了,因为中华帝国的崛起,第一集团军几十万部队盘踞在东北地区,使原本应该在这里发起战争的日俄双方,目前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盘踞在各自的地盘内,根本不敢贸然进攻。
但是有一点还是相同的,第一个体验到迫击炮威力的,还是日本人。
不同的是,这次对付日本人的迫击炮,可不是俄军炮兵大尉临时设计出来的那种迫击炮,而是已经被定型量产的60毫米迫击炮。
这种迫击炮被定义为营级部队以下步兵主要支援火力,打去年面世以来,王思锐便下令扩大生产规模,最开始的时候是每营配备一门迫击炮,随着产能的增加,迫击炮已经被配备到了连级单位。
而第一集团军又紧邻朝鲜和俄国,属于随时都有可能进行大战的区域,所以在装备配备方面,倒是远远的优先于其他三个集团军。
所以,现在整个第一集团军的迫击炮,已经做到了全方位的覆盖,即每连配备一门迫击炮,营部配备两门支援迫击炮。
也就是说,第一集团军这边每一个营,都配备了五挺重机枪以及六门迫击炮,比起二战时期的军队,这样的火力算不上猛,可是对比上现在的军队,皇家陆军的火力可是一点也不差。
“嗵~~~”
又是一声沉闷的响声,又是一颗迫击炮炮弹被无情的送出了炮膛,炮弹初速并不快,但是却给人一种无限的压抑感。
重炮的声音以及神秘性能够让人心智混乱,那是因为重炮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让人不得不害怕。
反观迫击炮呢?威力不如重炮,口径不如重炮,就连声势也不如重炮。
可相对较慢的初速,对应着较短的射程,直上直下,速度不快,意味着肉眼就可以看到迫击炮弹的轨迹。
可是看到了又能怎样?觉得它很慢,你应该能够躲开它的攻击是吗?
错了,大错特错,炮弹就是在慢,几百米的距离,也就是二三秒钟的功夫就足够了,两三秒钟,在战场上你能跑多远?
就算你能跑十米,可那又怎样?只要炮弹对准的是你这里,你根本就跑不掉。
再说了,真以为步枪手和机枪手都是豆腐做的不成?他们不怕你跑,就怕你不跑,往往刚有人离开了掩体,便会有无数的子弹射来。
他们不是日本人,根本就不会去担心子弹的问题,反正在他们的训练当中,只要能够杀死敌人,确保自己可以活下来,允许你们随意的去支配弹药的使用。
相比于重炮,这是看不见的死亡,看不见的恐惧,而迫击炮却不同,你能够看到它正在向你靠近,你甚至能够感觉到死神距离你已经不远了,可是你就是躲不开。
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就好比你在马路上即将被一辆车撞到,而且明知道只要被撞就肯定会死,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你跑到安全地带了,就是这种感觉。
“轰……”
炮弹剧烈的爆炸,瞬间掀翻了四周的一切,那些毫无防备的,恐惧的,躲闪的日军士兵,无一例外均被命中。
距离爆炸正中心的那名日军士兵,更是直接被这颗迫击炮弹给掀上了半空中,十多米的高度,直到上方的树枝阻拦了他的去处,这才狠狠的坠落了下来。
肉体与泥土的撞击声,并没有炮弹爆炸那么让人害怕,但是这种声音却在侵略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没有人希望自己就是下一个倒霉蛋,也没有人希望以这种死法死去,这实在是太恐怖了,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倒霉蛋就已经死掉了,可其他人却并没有死,他们可是清清楚楚的看到了这一幕。
“哒哒哒……”
“啪……”
重机枪,犹如是一头头上古的巨兽一般,口中不断的喷吐着一道道的火蛇,子弹,犹如用之不尽似的,只要有人出现在那里,子弹就会立即的跟上去。
一旦被重机枪给瞄上,那么基本上已经宣告了你的死亡,即便只是那么一刻的放松,也不例外。
在你看到火蛇朝着你飞来之前,你会先感觉到整个身体似乎被什么重重的给撞击到了,整个身体不受控制的重重向后飞去,直到撞击在障碍物上,然后,被击中的身体将会成为一片碎肉。
这个时候,即便是在优秀的老兵,即便是懂得如何规避子弹的老兵,也根本没有躲避的机会。
一旦被瞄上,即意味着死亡的到来。(取自淞沪会战参战国军某部机枪手战后回忆录,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就是这个意思。)
开阔地带,是重机枪的防御区域,而那些躲在树木掩体之后的敌人,则是步枪手的防守区域。
狙击手夹杂在防御阵地之中,不时的开枪射击。
因为有瞄准镜,专业的狙击步枪,加上海量的弹药训练,所以四名狙击手在这一刻,更是达到了百发百中的水平。
此时,日军两个中队的中队长,阵亡了一个,另外一个因为躲在后面,暂时还没有被狙击手找到,六个小队长死了五个,还有一个重伤,就是军曹,现在也没剩下几个。
尽管日军还在不停的与一连混战着,可是日军内部的指挥系统却已经彻底的被打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