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7


“轰……”
“噗……”
一颗炮弹击中了城墙,将城墙的上方击出了一个缺口,大量的碎石瓦块腾空而起,犹如天女散花一般。
见状,附近的清军士兵急忙四下逃窜,寻找一个可以躲避碎石袭击的地方。
而爆炸附近的士兵,则因为巨大的震动,此刻是想动也无法动弹。
炮弹所产生的冲击波,对这些爆炸点附近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特别是距离爆炸点稍微近一些的士兵,更是被直接震碎了五脏,直接猛吐了一口鲜血,旋即便失去了意识。
“乌拉……”
就在城头上的守军到处躲避的时候,城外的联军部队,却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击。跑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急于在列强面前展现自己实力的日本人。
可以说,自打联军进入清国以来,俄国人的态度永远是最积极的,永远都是“任劳任怨”的那一个。
然而却不得不承认,俄国人的确给欧美列强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也正是在八国联军事件过后没多久,英日同盟正式形成,而这段同盟的日子,也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可以说,英日同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要感谢俄国人所做出的努力。正是俄国人让英国人看到了威胁,所以才会决定扶持日本,以此来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的地位。
成百上千的俄国士兵,脚下迈着笨重的步伐,迅速的朝着城墙外跑去。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护城河,在这些俄国人看来似乎并不算是什么威胁。
与此同时,炮兵也正在持续不断的给城墙上的清军守军施加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无法抬起头来阻击城下正在冲锋的俄军。
不过即使头顶上有着猛烈炮火的压制,俄军还是低估了清军士兵的反抗意志。随着俄军距离城墙越来越近,城墙上的清军士兵也开始发出了自己的抗议。
一颗颗的子弹被从城墙上输送下来,尽管这些子弹的准头并不怎么样,可还是给俄军带来了一定的伤亡。
瞬间,俄军的气势被稍稍压制了些许。虽然俄军仍然处于优势,但却不像先前那样迅猛的向前推进。
俄国人的攻击虽然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打乱了联军的部署,但是却也如了联军的意图。
他们正愁着没人去打先锋来吸引清军主力部队呢,尽管在听到东便门已经开战的声音之后,各国就已经确定了要尽快的发起攻击。
可在发兵攻击之前,各国军队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参谋官到东便门附近观察,以确保清军援军抵达东便门之后,他们才会发起攻击。
俄国人急于抢攻,却不料为其他几个国家做了嫁妆,可谓是一家欢喜几家更为欢喜。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随着东便门投入的俄军部队越来越多,城墙上的防守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而城内的部队也被源源不断的抽调至各个城门增加防守力量。
而因为王思锐的部队已经被打上了辎重营的标签,所以在调兵遣将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是将他的辎重营放在了最后,总之,不到万不得已,是没人愿意用他们去充人数的。
14日凌晨两点左右,东便门城破,与此同时,其他联军各部也展开了攻城战,一时间,城内守军错乱不及,原本就有些紧张的人手,忽然间更加紧张了许多。
14日下午,俄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终于攻占了启明门(建国门),此时,城内守军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溃败,联军在进入京城之后,一路上势如破竹,迅速的攻占了除皇城以外的首都东部大半城区。
第33章
我的时代
城内守军溃败如潮,到处都是被遗弃的枪支弹药,军服军品,大量的溃兵朝着西城方向奔去,趁着联军还未攻占西城的城门,打算从那里出城逃命。
而原本守卫西城的部队,也早就不知去向。
原本还稳操胜券的慈禧太后,此刻也终于是慌了神,15日凌晨,急忙带着光绪皇帝狼狈的出逃西安。
与此同时,联军的士气达到了顶峰,往往一个班的士兵,就敢追着成百上千的溃兵,而更可恨的是,这些溃兵竟然连转过身来开上一枪的勇气都没有。
“快,将这块转头挖出来!”王思锐伸手一指,两名士兵拿着工具迅速的跑到王思锐手指的地方。
尽管他们并不知道王思锐要干什么,但这确并不妨碍他们听从王思锐的命令。因为此前的一些事情,王思锐的表现已经彻底的将他们给镇服了下来,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深信王思锐能够带领着他们活下去。(请允许我无耻的为王大人套上象征着主角光环的王八之气。)
很快,这两名士兵便将那堵墙上的一块青砖挖了出来,透过一颗砖大的缝隙,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条小巷里的状况。
紧接着,几名士兵抬着几个装满了泥土的麻袋,按照王思锐的指示被摆放在了洞口的下方。
像这样的阵地,但凡是符合条件的,王思锐都带着人布置了一遍,暂且不管能不能用上,总之,王思锐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
一天一夜的时间,王思锐整整做了三十多个这样的阵地。
当最后一个阵地被做完以后,王思锐嘴角微微的上扬些许,露出一个极为奸诈的笑容。
“武连长,带着你的连,埋伏在两侧的楼房当中,机枪枪响便是命令。”王思锐对着武自诩吩咐道。
“是,大人,只要洋鬼子赶来,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武自诩信心满满的拍着胸腹保证道。
“武羊,田志超,你们两个带领着你们的连队,到后面的两道巷子进行布防,必须要确保我们的身后没有任何的敌人出现。”王思锐继续吩咐道。
“是,大人!”两人异口同声道。
“王叔,带着你的连队,在附近游荡,遇到小股敌人的时候,直接消灭掉他们。只要我们主力部队移动,哪怕你的部队正在战斗,也必须要跟着我们移动。”王思锐继续吩咐着战斗任务。
“没问题。”
“我带着一连去吸引敌人,咱们给联军来上一个狠的,如果遇到日本人的武器弹药,尽可能的捡回来。”王思锐最后说着自己的任务。
不过为了给手底下的士兵打气,王思锐继续说道:“现在城内的守军已经溃不成军,连个像样点的抵抗也都没有,估计我们营算是唯一有组织的部队了。我不管你们先前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想法。现在只要你还有点血性,还有点想过上好日子的想法的话,这一次就必须要站出来。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我们打完这一仗,你们每一个人的待遇都会翻几番,像你们四个,升个管带都算是贬职了。”
王思锐的话让手底下除王树起以外的三个连长(哨官)兴奋不已,发财谁不想?可升官才是硬道理,只要有官在身,发财还不简单吗?
听听这话,只要这仗打完,升个管带都算是贬职了。这话单单只是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的,为了以后的好钱途,一定得好好的干才行。
“大人,就算是豁出去这条性命,咱们也绝对会给洋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回忆的。”武自诩兴奋的回应道。
其实武自诩当时参加义和团就是奔着当官去的,而自以为手底下有人有枪,到了义和团以后很轻松的就可以指挥几百人作战。
可谁知道去了以后人家压根就不把武自诩当回事,不仅不给武自诩任何官做,反而还想将他们手中的猎枪给弄走。
如此一来,武自诩自然就不乐意了。
至于义和团吹嘘的只要加入义和团就可以刀枪不入云云的,武自诩当时就在心里面嘟囔了一句,信你才是大煞笔。
跟一个常年玩枪的人说什么刀枪不入,真以为全天下人都是三岁小孩子呢?
而自从加入了王思锐的部队以后,虽说王思锐有意识的给他培养了一个对手,但是武自诩本人的愿望也实现了。
王思锐本人也不过才是个管带,这就给武自诩了一个哨官,手底下也有近百号人,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而武自诩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将军,现在终于算是有了奔头,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卖命?况且,王思锐可是正规军的管带,这个是被朝廷承认的。
至于深刻回忆这种话,自然是跟着王思锐学会的。王思锐在营中的时候时常给他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语句,这日子久了,大家自然也就学会了。
“好了,玩笑的话咱们就不说了,我再最后提醒一次,从现在开始,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战争不是儿戏,只要你有任何的一丝大意,就有可能丢掉性命。最后,确保你们各自手下的士兵通讯录是否统计完整,然后交到我这里来。”王思锐最后提醒道。
统计通讯录是为了解决这些士兵们最后的顾虑,在前面的两次作战中,这一措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且不说给部队增加了多少战斗力,最起码在打仗的时候,士兵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怕死。
当然了,致使士气提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回到京城以后,王思锐当着所有人的面,委托了一家大型的商号,按照阵亡名单中的地址,为每一位阵亡将士的家属寄了一百两银子,以及一份亲笔书写的悼念信。
而且,还有几名伤兵跟随着商队一起前往那几名阵亡士兵家中去见证这一刻。至于这笔钱是不是真的发出去了,是不是真的被交到阵亡士兵家属手中了,这一点没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这笔钱绝对会到他们家属的手中。
这也是士兵们现在对王思锐言听计从的原因之一。
“属于我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洋鬼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王思锐在心中默默的念叨着。
抗击洋人,这是王思锐肩膀上不可推脱的责任,与此同时,王思锐的肩膀上还肩负着另外一向使命性的责任,那就是从洋人手中抢走更多的财富。
当然了,全部都从洋人手中去抢这也不现实,王思锐唯一能做的,便是在洋人动手之前,尽可能的去将那些财富抢走,让洋人全体扑空。
第34章
打、打、打劫!
深夜,整个大清国首都犹如白昼一般亮堂,街道上到处都是联军士兵,还有四处躲藏,或是伺机反击的清军军人。
整整一夜,北京城内的枪声都没有停止哪怕一刻钟。
次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北京城上空的时候,这座古老的城市却在一夜之间已然易主,在这里通知了数百年之久的大清王朝,一夜之间便丢掉了自己的首都。
西宫太后慈禧,带领着光绪皇帝,趁夜向西逃难,他们只带走了少量的心腹,甚至连那些金银财宝,也都没能来得及带走。
昔日的皇朝,如今却落个如此结果,让人唏嘘不已。
而进入北京城内的八国联军,对此也是感慨不已,清王朝拥有如此巨多的资源,却阻挡不住只有区区五万人的联军部队。
尽管战斗还没有结束,街面上也还有不少的清军士兵还在奋力抵抗,可这却并不影响联军指挥部进行下一步的部署安排。
胜利的天平,从他们进入清国土地的那一刻,便朝着联军这一方在倾斜。
很快,联军便达成了统一意见,由各国分区占领北京城。而德军因为人少,加上之前又有其他的任务在身上,所以此时出现在北京城的,只有其他七国的军队。但是司令部仍旧给德军留下了一片城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