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27


当然,王思锐看的也很清楚,甚至比王士珍还要清楚,但他是皇帝,有些决定,他不好亲自开口,否则万一要是出现了问题,那么这笔帐该怎么算?
难道算在皇帝的头上?这是不可能的,要大臣除了安邦治国以外,还有就是要替皇帝顶雷的。
“哦?哪三条路?”王思锐顿时来了兴趣。
“第一个选择,我们可以租借大量西方列强的货轮,由这些货轮从天津将作战物资运抵朝鲜沿岸,部队到哪里,物资就送到哪里,始终确保物资与部队保持在二三十公里的距离以内,这样的话,只要船不出问题,部队的物资就不会出现问题。”
王思锐摇了摇头,“这个选择不靠谱,我们虽然是未宣而战,但是那些列强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将日本从朝鲜赶出去的,他们需要在远东布置一条狗来拖住我们,仅仅只有一个俄国,是远远不够的。况且,日军有过击沉前朝租借运兵舰的前科,那些洋人们此时也未必敢去挣这个钱。”
“第二个选择是临时改建一支辎重师,由他们负责六十师的后勤辎重,以确保前线部队作战所需。”
“第三个选择,这也是臣认为最适合当下情况的一种选择了,不再去跟日本人玩什么战略战术,经过这两日的战斗,我军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日本人是无法抵挡的。战术,或许在两个实力差不多的对手之间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在大象和蚂蚁之间,大象是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战术的,只需要一脚踩下去即可。
我们既然在后勤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速战速决。这样我们的后勤问题便不会暴漏出来,同时也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调整,去解决问题。”
“速战速决?”王思锐微微皱着眉头,这一刻,他终于是感觉到了自己似乎是有些迂腐了。
先前制定战术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将日军吸引过来,然后进行决战,在决战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
那么现在暂且不管什么原因,最起码日军已经自己围了过来,不用他们吸引,日军便已经为他们铺平了决战的道路,这个时候,他们只需要决战就可以了,谁胜,谁就拥有朝鲜的话语权。
至于日本从国内调兵支援,暂且不说他有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调。就是调来了又能怎样?怎么着不也得用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各部队早就囤积好物资了,最起码也不会缺少物资,将这些支援上来的日军赶下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速战速决,短时间内将聚集在一起的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干掉,那么余下的第四师团已经不足为虑了,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派两个师进攻,一个师专门来负责保护转运物资,每月轮流一次,也算是让进攻部队能够休整一下。”王士珍说道。
将辎重一师派去那是不靠谱的,也是不可能的,辎重一师关乎这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几十万人的物资保障,现在就是谁来说,也不可能调走辎重一师的。
而前线部队也需要休息,对于作战部队来说,只要不上战场,搞搞后勤什么的也算是休息了,三个师轮流搞,打两个月休息一个月,这样的作战安排还是很宽裕的,同时又能解决后勤问题。
“那就玩个大的,让王树起从吉林那边抽调两个师交给曹锟,五个师的部队从盛京和吉林两地同时入朝,部队直扑平壤,逼迫剩余的日军在那里与我军进行决战。”王思锐瞬间决定道。
王思锐一直都在致力于组建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这样便可以提前将闪电战战术给运用出来,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闪电战,不仅仅只是装甲部队可以玩的,陆军步兵也同样可以玩,只不过效果不会有装甲兵那么好罢了。
但是那又如何?现在通讯技术落后,等日本人将消息传回东京的时候,估计部队就已经包围了平壤,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也是闪电战吗?
而现在将这种战术表现出来,其实那些列强一时半会儿的也学不到什么,毕竟都是步兵,推进的速度越快,则表明敌军实力越弱。
可一旦等到机械化部队进入战场,那时情况可就不同了,如果王思锐手里有一支强大的机械化部队的话,那么占领现在的朝鲜,他只需要十五至二十天的时间。
这还是最保守的计算,因为日军在朝鲜的兵力不多,而朝鲜人又不大可能会帮助日本人抵抗皇家陆军,如果做的好的话,甚至只需要十天就差不多了。
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去玩真正的闪电战,但是让部队适应一下这种战术还是很有好处的,野猪式坦克的实验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工厂设备也正在调试,预计下个月就能够正式的开工生产。
按照规划,在未来半年之后,野猪式坦克的产量将达到月产一百辆,加上中间生产的,至少可以确保半年内拥有三百辆以上的野猪式坦克。
可以说,组建装甲部队已经是迫在眉睫,而现在的那两个装甲师,只是装甲部队的前身而已,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正统的装甲部队。
但是他们的训练却又没有停止过,甚至还秘密的训练了一批炮手和车长,只要野猪式坦克正式量产,装甲师便会在瞬间内完成换装,在半年内彻底的形成战斗力。
可是装甲部队可不能仅仅只有坦克就可以的,他们还必须要有步兵来配合,但是步兵又怎能跟上装甲部队的速度?
那么答案来了,卡车!
暂时以卡车来取代装甲车,为步兵提供强大的机动能力,但这个前提是,步兵首先要适应这种作战方式。
很显然,在经过了王士珍的提醒之后,王思锐忽然间想到了要用日本人来练练兵,也算是为未来的装甲部队打个预防针。
“命令曹锟,部队休整过后,全力投入进攻,在合理的情况下,能推进多快就推进多快,实在不行,允许他调动朝鲜师来保障物资。”王思锐对着身旁的秘书命令道。
“陛下,是不是有些着急了?”王士珍稍稍一愣,旋即便明白了王思锐的意思。
关于装甲部队的事情,王士珍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再加上王思锐之前私下里提出的一些军事理论,很轻易的就让王士珍想到了这上面。
“已经很晚了,我们总要实验一番的,不是吗?”
第337章
咱哥仨弄一伙?
一个纯粹的军迷或者是军人,最希望自己使用什么样的战术在战场上驰骋?
答案是闪电战,没有人能够舍弃这种看起来牛逼哄哄,打起来又真实有效的战术,而且还能极大的打击敌军的士气,振奋自己的士气。
其实如果真的要去论闪电战的话,它的源头却并不是二战时期的德国,事实上,自打人类大规模运用骑兵的时候,闪电战的战术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不叫闪电战。
但不管怎样,王思锐的命令被下达到两个司令部之后,多多少少的还是引起了一些不满的,当然,这个与忠诚无关。
王树起的不满,是因为王思锐要他再派两个师从吉林进入朝鲜。
第八军基本上已经废了,他已经被吸引到了朝鲜那边,而第一集团军剩余的三个军,不仅要防守与俄国边境地区,还要派兵防守与朝鲜交界,与蒙古交界,防守任务不可谓不重。
别看第一集团军兵力不少,但是放在诺大的一片疆土上,其实也没有多少人。
抽出两个师到朝鲜,那么就意味着吉林将会有一半的地区没有部队驻守,这中间又会发生什么?
对于王树起来说,抽走他两个师的部队,就意味着他需要失去三个师,甚至是四个师。
而对面的俄军亦是虎视眈眈,王树起这边也压根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
一番牢骚之后,王树起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命令,抽调临近的两个师进攻朝鲜,不过这两个师却不是整编师,为了确保部队调走之后的地方稳定,王树起让这两个师各自留下了一个团的部队继续驻守,同时又从其他地方调了两个团过去协防,现在兵力不足,只能够希望大军出征的时候吉林不要出现什么乱子才好。
而曹锟的不满,则是因为王思锐的这一道命令下来,便让他刚刚设计好的一套新的作战方案付之一炬,并且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现在战事这么紧,后勤上的压力就让曹锟整夜睡不着觉,开战这两天以来,他更是每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但是同样的,对于王思锐的命令,他也不敢反抗,只能默默的去执行。
虽然对前线部队横加干涉,极有可能导致部队的不满,但是对此王思锐也并没有解释什么,他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也很清楚部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或许现在他们还不理解自己,可是等到这场战争过后,他们就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命令了。
而到了那时,王思锐对于部队的掌控将会更上一层楼。
尽管王思锐身上也有主角光环,但是跟那些振臂一呼,满天之下英雄好汉尽数来投的场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王思锐的光环来自于他对未来的熟知,在收买人心这一块,还是需要他一点点的去运作的。
世界上也没有谁能够在短短的三四年内就能将一支规模数百万的部队打造成自己的心腹,哪怕他是皇帝,这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六十师已经进入到了休整之中,朝鲜军取而代之了他们的任务,开始对附近的城池进行占领,对山区进行搜索。
因为日军主力已经被六十师基本上消灭一空,朝鲜军又是以营为单位,他们可没有皇家陆军那种胆量,一个排就敢出去跟日军一个中队对着干,朝鲜军在战术执行方面,还是比较保守的。
当然了,这也跟皇家陆军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双方之间武器的差距,注定了朝鲜军在火力方面要不如皇家陆军。所以在当初为他们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司令部的参谋就直接告诉了朝鲜军,禁止连级以下的部队单独行动,搜索任务建议以营为单位。
而朝鲜军也是严格的执行了这一命令,经过一整天的搜索作战,虽然没有遇到什么高强度的战斗,但是朝鲜军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
这一天,朝鲜军共进行了数十次大小战斗,伤亡两千余人,击毙击伤日军一千五百余人,而每一场战斗,最后均是以朝鲜军获胜而结束。
在战术和训练方面,朝鲜军这边并不比日军差多少,伤亡之所以比日军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队士兵实弹射击不足,枪法还有待提高,另一个则是部队装备实在太差,一个营连一挺机枪也都没有,往往遇到日本人的机枪,他们就需要用人命去填这个窟窿。
不过还好,经过一天的战斗,朝鲜军从日本人那里缴获了九挺重机枪,上千支步枪,多少也算是自给自足了吧。
而进攻城池的朝鲜军,则是在皇家陆军迫击炮的帮助下,很快的便敲开了城池的大门,进城之后的表现更是比日本人还要狠,凡是日本人统统要死,凡是支持日本人的朝鲜人,也统统要死,一时间,杀红了眼的朝鲜军甚至开始有些渐渐的脱离了控制,最终若不是皇家陆军这边的指导军官强令制止的话,保不准朝鲜军还会搞个屠城出来。
在朝鲜军接手了作战任务之后,六十师已经渐渐的退出了战场,他们再一次重新的集结了起来。
天黑之前,二十三师和五十二师携带着大量的物资与六十师进行了会师。
其实也不能用会师来形容,因为他们之间本就相隔不远,而这两个师也一直都在休整,加上他们只需要在一天内赶三十公里左右的路即可,所以在入朝的时候,也承担了一次辎重部队的任务。
两个师不仅仅携带了自己的物资,同时还为六十师带来了补充。
这一夜,士兵们终于是不用挨冻了,虽然被褥依旧没有带上来,但是每人却有了一件长袖上衣,在加上朝鲜军在前面顶着,夜间后面倒是可以点火取暖。
“老李,要不要我们哥俩分你点汤喝喝?”六十师师长艾坤一脸笑嘻嘻的打趣着。
“你个老艾,起码也得分老李一口肉吃吃才行啊。”五十二师师长徐杰连忙接腔道。
二十三师师长李运昌满脸的黑线,恨不能朝着眼前这两位的屁股上一人来上一下,尼玛的任务是军长分的,你说你们得了好处也就算了,可是老是跑到老子面前瞎得瑟什么?
“行,让你们两个得瑟,你们就好好的得瑟吧,我看你们能得瑟多久,到时候没物资了可别来找老子要,反正老子肉也吃不到,汤也喝不着,管你们干球?”李运昌气呼呼的说道。
“别介,我说老李,你真以为我们哥俩是拿你开玩笑呢?”艾坤有些急了,以他对李运昌的了解,真要是让这家伙不爽了,到时候他肯定会扣下物资的,然后不顾一切的将他的部队拉上去顶上,反正前面没物资了,老子不上难道等着他们被消灭吗?
“你要不是开玩笑,那咱俩换换咋样?反正你的部队也打了一场漂亮仗,总不能让兄弟我总是眼红吧?”李运昌瞬间来了劲儿。
在司令部那里他就没有捞到任何的好处,军长给他的说法是等命令,如果没有命令,一个月后换下六十师。
物资什么的也不用他们来回跑着去运输,司令部那里专门抽调了两个朝鲜师来负责这件事情,其中一个旅单独负责他们这三个师的辎重,但是人家也不可能总是跟着你,所以,朝鲜旅会将辎重交给后面的那个师,然后由后面的师进行保管,并且完成后续的运输。
也就是说,如果前面推进了一百公里,那后面的这个师就要带着这些已经被送到他们手中的物资前进一百公里,与前面的部队最多不能相差二十公里的距离。
原本就是好战分子的李运昌,突然间成了运输大队长,而且还是服务以前总是被李运昌踩在脚底下的两个家伙,这他娘的就尴尬了。
“我老艾可没你老李胆子那么大,命令是司令部下的,我不敢违抗。”艾坤连连拒绝了李运昌的提议,他李运昌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只要有仗打就行了,可是他艾坤却不行啊,两人的性格就不一样。
换句话说吧,艾坤是那种只要上级下了命令,他就会尽一切可能的去百分百的完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