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427


所以,来到办公区域之后的王士珍,并没有急着会见小村寿太郎,而是先询问了一番中京的建设进度,以及国内的一些工业部署进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直到九点半,这才想起了要召见小村寿太郎的事情。
而等了一个半小时的小村寿太郎和等了半个小时的萨道义,就差没有直接摔门而出了,甚至,萨道义已经开始隐隐的有些后悔今天过来了。
“总理阁下,堂堂中华,礼仪之邦,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吗?”进入会客厅,萨道义起先发难道。
王士珍没有任何通知就让他等了半个小时,这要是传出去,他萨道义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
再说了,就算没有传出去,现在他在王士珍面前的气势也已经被压了下去,这对于即将谈到的内容极其不利。
所以,现在萨道义必须要先给自己找个合适的位置,甚至反客为主。
“本官昨日出城视察农业去了,刚刚回来便得知二位到来,这不,立即换了身衣服就赶了过来,不知钦差大人所言为何?还是说,身为礼仪之邦,只要外邦钦差一句话,本官就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前来相见?据本官所知,我国驻英使臣想要见到贵国外交部官员的话,至少需要提前三天预约时间的吧?”王士珍稍稍瞥了眼萨道义,心中一阵的不屑。
都尼玛什么人啊?自己一身骚不说,还不准别人说你。
老子好歹也是个总理好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见你一个驻华大使就算是给你面子的了,竟然还敢跟老子讨价还价?
“提前三天预约那是正常的工作流程!”萨道义狡辩道。
“哦,既然是正常的工作流程,那么为何阁下不遵守这个流程呢?据本官所知,阁下在华好像没有特权吧?”王士珍继续说道。
“阁下未免有些小肚鸡肠了吧?”
“你一进门便数落本官的不是,而本官却又无错之有,又为何要受这屈辱?还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驻外使臣,都有资格到总理首相面前一通数落?”王士珍继续说道:“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律人先律己,这句话本官送给阁下。”
“哼……”萨道义被气的老脸通红冷哼一声,道:“希望阁下不要为今天的行为后悔。”
“不知阁下所为何事?本官身为帝国总理,这工作可是忙着呢,没时间跟阁下置气。”王士珍没有理会萨道义的威胁,反而无视了小村寿太郎,直接对着萨道义问道。
“贵国无故挑起战争,朝鲜百姓深陷战火,生灵涂炭,难道阁下不应该说点什么吗?”萨道义冷着脸问道。
身为外交大臣,萨道义早已是老油条中的老油条了,按理说,即便是遇到了这种事情,他也不应慌乱的。
但是今天却不知道这是怎么了,被王士珍这么一激,萨道义不仅很生气,还乱了分寸。这不是一个老外交该犯的错误,不过萨道义却顾不上这么多了,他今天来就是为了威胁中华帝国撤军的,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扯到这个话题上来,与其拐拐绕绕的,还不如直接挑明了省事,说完直接走人,懒的再看他一眼。
“马关条约已经明确规定,割让朝鲜给我们大日本帝国,贵国为何出尔反尔?擅自派兵侵略朝鲜?”小村寿太郎也紧跟着问道。
“首先,马关条约不是帝国政府签订的,日本可以拿着这份条约去找清帝国与你们交割,难不成你欠了一屁股的债务,把房子卖了,然后买你房子的人就应该替你还债吗?
其次,我国并未出兵朝鲜,目前皇家陆军全部都在各自的驻地内,你既然这么肯定的说皇家陆军侵略朝鲜,那我可以认为是你在故意挑衅中华帝国吗?想以这种方式挑起中华帝国的怒火吗?”王士珍一口气给了小村寿太郎两个答案。
“你……”小村寿太郎瞬间有些泪崩,马关条约王士珍不承认,日本人虽然心有不满,但若是真说起来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可尼玛明明派了三个师进入朝鲜,这种名面上的事情你都能否认了?而且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总理阁下,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贵国出兵朝鲜,事实已定,证据确凿,且数万人的军事行动,岂是总理阁下一句没有出兵就能解释的?那么请问,贵国的第八军二十三师,五十二师,六十师这三个师现在在哪里?又为何会出现在朝鲜战场上?”萨道义也是被王士珍的话给气乐了,见过耍赖的,但却没见过这么耍赖的。
这就好比我一手拿枪一手拿刀,把枪顶在你的脑门上,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然后告诉你,我手中什么也没有拿,你看错了。
这种低级的外交方式,就是个傻子也不会用的,可笑诺大一个中华帝国的总理竟然说出了这种话,他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帝国军队位于何处,本官为何要告诉你?这是帝国的军事机密,难道阁下会告诉我英国到底有多少部队,有多少武备,又驻扎在哪里吗?对于此事,阁下是心知肚明,又为何要来为难本官?
不过阁下既然问起了,那本官也就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吧,皇家陆军的编制中的确有第八军,但是却没有二十三师,五十二师以及六十师这三个师的编制。”王士珍一脸好笑的回应着,心中也是不由的一阵脸红,王思锐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坏了,竟然让王士珍这个老油条都觉得不好意思。
而听了王士珍的回答之后,萨道义和小村寿太郎也是一脸的气愤。
日本人已经打听清楚了出现在朝鲜的那三个师的番号,但是王士珍却告诉他们军队里没有这三个师的编制,这他娘的就尴尬了。
到底是日本人搞错了情报?还是王士珍故意这么说的?
“不可能,我们在朝鲜的驻军明明看到了这三个师的军旗,不可能有错的。”
“总理阁下,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商议着来,但是以阁下目前的态度,这恐怕不是商议的态度吧?还是说,阁下真的就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萨道义也算是明白了,日本人可能没有看错,而王士珍为了拖延时间,故意编了谎话给他们听,一切等到事成定局之后再去商量,一想到这里,萨道义便有些忍不住了:“贵国陆军的战斗力的确很强大,但是贵国真以为你们的陆军可以下海作战吗?没有海军,贵国永远也不可能彻底的占领朝鲜。”
朝鲜三面环海,只靠陆军的话,他们只能占领距离沿海一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这样的话,日本人就可以在朝鲜的任意一个地方进行登陆作战,只需要挑个皇家陆军没有防御的地方,便能够轻易的切断在朝鲜军队的补给。
所以说,没有海军,别看中华帝国现在打的挺欢的,一旦战线拉长,日本人只需要从薄弱地方切断他们的补给就行了,拖死他们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一点是中华帝国的硬伤,也是日本人最后的底牌。
王士珍从抽屉里翻出了一封命令,直接递给了两人:“三个月前,二十三师,五十二师,六十师请求退出现役,我们的皇帝陛下早就已经批准了这份请求,所以说,出现在朝鲜战场的的确有可能是这三个师,但是他们已经退出了现役,并且离开了我国领土,即便是皇帝陛下,也无权命令他们。”
“什么?……”小村寿太郎犹如老寿星吃了砒霜一般,脸色瞬间一片苍白,这尼玛还能这么玩?
退出了现役,这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属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日本人和英国人想以此来威胁中华帝国,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大义上就站不住,而且其他列强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这么干的。
第343章
他这是拉着咱们去死啊
……
“志愿军?”在得到了王士珍的准确回复之后,一帮欧美代表们愣在了那里,见过不要脸的,但是却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帮欧美列强们,隐隐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是的,按照他们的说法,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是前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第八军中的二十三、五十二、六十三个师,但是在三个月前,这三个师的师长联合起来请求退出现役,他们的皇帝陛下批准了这一请求,这三个师自此从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中被除名。”萨道义顶着巨大的压力说着。
原本其他列强不想干涉这件事情,那么萨道义也没有道理去强迫他们,但是现在王思锐竟然玩起了这一招,萨道义哪怕是拼着被人诟病,也要强行的拉着这些列强一起对王思锐施加压力。
“三个现役主力师,一个申请就能退出现役?这也太荒唐了吧?”
“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他们敢这么干吗?”
“对,这是造反,即便他们提出了申请,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官也不会任由他们随意去做的,这事发生在第一集团军那里,总司令官的责任最大,难道他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三个师毁掉他的前程吗?”
“不,你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这三个师申请退出现役,那么他们的武器是要上缴的,这是属于国家的武器,退役之后,理应归还给国家。而此时他们非但没有归还武器装备,反而还有大量的补给,那么,他们的补给是从哪里来的?”穆默微笑着解释道,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代表们自然不可能想不到,现在只不过是被志愿军这个名字给吓到了而已,虽然穆默想到了,但是他却没打算给这帮人出主意。
虽说之前德国与中华帝国有过一些隔阂,但是随着中华帝国建国之后,德国与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也开始逐渐的回暖。
反正远东地区德国也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殖民地早就已经被刮分的一干二净了。而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目前阶段来说,对于德国人是有利的。
因为中华帝国需要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技术,设施,产品,只有德国才会与中华帝国进行交易。虽然双方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的交易,但至少目前而言,双方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所以,穆默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破坏这一次的联盟行动,让英国人和日本人自己玩去。
“所以说,所谓的志愿军,在法律上来讲,是成立的,他们是独立性质的,与中华帝国无关的。而这些武器,他们只需要说当时部队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人手前去交接,在交接人员赶到之前,他们就已经跨过了边境,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中华帝国也是一个受害者。
而中华帝国接受了朝鲜王李熙的国书,而李熙正是朝鲜法律上的统治者,他帮助自己的属国建立军队,支援他们收复国土,这既是情理之中,亦是上国的义务,否则人家凭什么臣服于你?
志愿军,这一手玩的倒是漂亮,他们是自己自愿去帮助朝鲜人的,与谁打?怎么打?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到时候中华帝国只需要将这三个师的物资塞进支援给朝鲜军的物资里就行了,即便我们查到了这批物资,但只要他们一口咬定这是支援给朝鲜人的,那么我们就无话可说了。
更重要的是,他既然能够派三个师到那里,一旦前线战事遇到了困难,将有可能派遣更多的部队到那里。
现如今中华帝国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的陆军,他们的战斗力我们都很清楚,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个国家在单独面对皇家陆军的时候,都有可能落败。
如果我们的行为惹怒了王思锐,他将第一集团军的主力全部推向朝鲜,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据我所知,第一集团军的总兵力大约在三十五万以上,如果他派出十五万,再从其他地区调集十万,这二十五万的主力部队投入到战场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哪怕是我们在一对一的时候有绝对的把握可以战胜对手,即便是我们的海军舰队可以让他们不敢进攻沿海地区。
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下定了决心的要介入这场战争,那么我们需要派出多少的兵力来到远东?我想,如果低于三十万人,即便是来到了朝鲜,迟早也是要被对手击败的。
如果为了确保能够胜利,那么从一开始,我们就至少需要投入五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且在一个月内彻底的结束这场战争,否则等中华帝国回过神来,再派个几十万的部队怎么办?
还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而且还是远离本土的战争,我们军队的后勤应当如何保障?最重要的是,打完了这场战争,我们能够得到什么?难道诸位想联合起来瓜分朝鲜吗?”穆默毫不客气的分析道,语气中隐隐的在警告着那些意志想要靠拢英国人的代表。
穆默的话,萨道义心中也很明白。
或许,没有人能够比英国人更清楚深陷本土之外战场的泥潭中是什么感觉了。
前几年,英国人在布尔战场就已经被拖进去了两年半的时间,那时英国国内更是一片反战情绪,虽然政府强行顶着压力,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并且获得了胜利。
可是英国人又得到了什么?
没错,他们的确是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且警告了其他的殖民地。可是警告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因为连武器装备都凑不齐的布尔土著,武装到牙齿的英国陆军竟然打了两年半的时间。
如果说后世普遍的将两次世界大战定义为英国陨落的标志的话,那么在王思锐心中,布尔战争才是英国人走下神坛的起点,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让美国人看到了取代英国人的希望,从而重燃了野心,并且历经近五十年的图谋,最终才取得了成功。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萨道义很清楚,如果英国再一次的陷入到朝鲜战争当中,那么后果将会是什么?
英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布尔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影响,他们好不容易打赢了战争,目前正在国内默默的舔着伤口呢,甚至,这一代的年轻人,至少一半以上在这场战争之后都成为了忠实的反战派。
说句不好听的,英国人派个几千人来朝鲜耀武扬威一下还可以,人数再多的话,那就不现实了。
以英国人那高傲的尿性,如果他们得知了这里的真实情况,估计还没等命令下达呢,就全体哗变了。
保卫领土,那是没办法的办法,再怎么反战你也得上,否则的话连个家都没了。可领土之外的战争,而且还是万里之外,本就不属于英国的领土的地方,他们是打死也不会来的。
英国人没有能力派出几万,几十万的军队来到这里作战,那么法国人自然也就更加不可能了。其他的还有谁?
德国人始终跟英法不对头,他们就算派兵过来了,十有八九也是支援中华帝国来的。
美国人跟中华帝国的关系正密切着呢,这个时候也不会横插一脚,而且也没有必要为了英国人的面子就去得罪中华帝国,毕竟美国人在中华帝国境内还是有着不少的利益的。
那条中京至上海的铁路,就是中华帝国牵制美国人的法宝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