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427


“请老师放心,学生一定会努力的。”唐里脸上隐隐的无法掩饰那股笑容,让他来主要研究,这是威尔斯对于他的信任,对于他的培养,每一个人都很期待这种机会,因为一旦进入到了这一阶段,不久之后,便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开始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研究了。
虽然这些美国人只是为了钱才肯教他们的,但是唐里却依旧愿意将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至少,在拿了钱之后,威尔斯他们对于团队里的这十五个中国人的教学是没有任何保留的,仅仅只是这一点,就值得唐里去真正的尊敬他们。
第350章
不要怂,就是干
“散弹枪终于研究成功了……”王思锐在得知散弹枪的实验结果之后,笑容瞬间占据了整张脸。
散弹枪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步枪,也不如机枪,甚至还不如手枪。
可是在面对战壕战,巷战的时候,甚至是防守的时候,散弹枪所发挥的威力实在是太恐怖了,子弹散出去一打一片,近距离的话能够直接将人给击飞,可以说,散弹枪是除了手枪以外,唯一能够弥补部队近距离作战的重要型支援武器。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每一个班配备一支散弹枪的话,那么在进行巷战的时候,部队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将会是多么的恐怖?
如果在防守敌人冲锋的时候,远距离有重机枪,将来还会有轻机枪,中距离有步枪,中近距离有03式自动步枪,近距离有少量的手枪,手榴弹,03式自动步枪以及步枪,到时候轻机枪偶尔也能参与一下,不过效果并不会太大,如果在加上个散弹枪的话,在二三十米的距离上,将会弥补这道死亡防线的一些空缺,如果每个班装备两支散弹枪的话,只要部队配合的完美无缺,基本上可以保证,阵地四十米以内是不会有敌人还能发起攻击的。
数百万美元的投入,并没有让王思锐失望,虽然他们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甚至这个时间会更久,可是王思锐却依旧觉得自己赚了。
中华帝国的确是穷,刚刚建国不久,又六年税收减半(三年免税),中央政府哪还有钱?就是现在,各级政府的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
但是在两个方面,王思锐是没有丝毫的怠慢的,第一个就是装备的研究方面,平均每年在这上面的花费就有上千万美元。
如果不是在控制了京城之后,对那些王公贵族们进行了抄家的话,王思锐是绝对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这么庞大的研发团队的。
但是事实证明,这么做是正确的。
到目前为止,花费了数千万的团队,给帝国带来了03式自动步枪,目前正在加紧生产,计划是先期每班班长配备一支,随后在逐步的增加。
60毫米轻型迫击炮,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37毫米战防炮,坦克炮,以及还有野猪式坦克等等。
一旦等这些装备全部的配备给部队之后,那么帝国陆军的整体战斗力将会直接登顶,成为整个世界陆军的领头人,如果到那时候,再反过来去看如今花费的这数千万美元,还会觉得多吗?
当然不会,大量的金钱投入,让皇家陆军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加上先进的训练方式,部队可以很轻易的接受这种新式的理念。
尽管散弹枪还没有进行最终的测试,所有的数据还没有报上来,但是这已经无法阻挡王思锐的喜悦心情了。
……
与此同时,与王思锐的喜悦不同的是,朝鲜前线,各部所面临的压力却是与日俱增。
因为三个师的师长被召回,所以导致前些天皇家陆军加速推进所争取到的时间又被拉了回来,前线部队派出了一个营的部队,以班为单位四散刺探日军的位置。
结果在平壤附近发现了大量的日军正在集结,虽然最终没有看到到底有多少日军,但是根据地上的痕迹,可以判断出在那里集结的日军至少有两万人靠上。
在联合上之前被他们干掉的日军,这几乎已经是日军的全部兵力了。如果此战能够获胜,则意味着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日本被赶出朝鲜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皇家陆军内部却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动。
接替徐杰、艾坤以及李运昌他们三个职位的副师长,因为欠缺经验,加上前任师长的前车之鉴,所以变的谨慎了许多,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谨慎,导致了原本可以分散消耗日军的战机,就这么悄悄的流逝,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战机已经没有了。
而对于这一现状,顶在前线的蔡锷也是一脸的无奈。
顶上去的那三位副师长,二十三师副师长严于洪,是二三一旅旅长,兼任的副师长,而严于洪在此之前,才刚刚担任旅长半年不到的时间,在李运昌的指导下,这才刚刚玩转二三一旅,结果还没等他适应呢,就担任了师长。
这是一个师,而不是两个班让他去指挥,在去年战争的时候,严于洪还只是一名营长,因功被晋升为团长,当了半年的团长又升任了旅长,半年旅长之后,又当了师长,晋升的速度可谓是坐着火箭也追不上,但是对于部队来说,这确不是什么好事。
五十二师副师长刘一,这个是从预备役师副师长平调过来的,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练兵辅助还没问题,自打去了预备役师之后,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战争,在理论方面倒是挺不错的,突然间接手五十二师,身上可谓是亚历山大。
六十师副师长曹安淳还算是稍微好一些,早在预备役时期就是旅长,在去预备役之前就是个团长,因功晋升到预备役旅长,也算是有了个不错的过渡。
随后曹安淳的旅被整编到了六十师,曹安淳的履历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便兼任了副师长,先前分兵围攻日军的建议,就是曹安淳提出来的。
曹安淳是这三个师里,目前唯一有些师长战争经验的老手,但他也还没将六十师玩转,这个倒不是说另外一个旅不听他的指挥,现在有了前任三个师师长的教训,谁还敢不听命令?
主要还是临危受命,加上没有过担任师长的经历,所以手中突然有了这么多部队,一时间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排。
至于蔡锷,还是别提了。
虽然是历史大牛,但现在的蔡锷还是很年轻,很单纯的,他的一些想法固然很有建设意义,但是有些想法却是经不起推敲的,还需要时间和战争来磨练一下。
而眼见着战机一而再再而三的消失,作为督军的蔡锷也是急的满头大汗。
难道他能去怪部队吗?当然不能,因为一口气将三个师长全部调走,又没有调来相同级别的军官来指挥,部队不出乱子才怪。
蔡锷自己虽然顶着个督军的名头,但他其实只是个少尉军官好不,你见过哪个少尉去指挥三个师打仗的?就是他们敢听,蔡锷也不敢乱指挥啊。
然而,就在蔡锷一筹莫展的时候,曹锟却忽然出现在了的前线。
其实曹锟也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可是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皇家陆军扩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大多数军官根本就来不及适应和培训,往往刚刚坐稳现在的位置,还没好好的干两天呢就被升职了,然后再去适应新的职位。
在那些没有战斗任务的部队里,这种情况的影响还并不大,但是在有战斗任务的部队里,这却是致命的。
所以,曹锟在将电报转发给蔡锷之后,便立即带着志愿军司令部搬到了前线,现如今整个志愿军里,也只有曹锟一个人能够镇住场面了。
好歹他也在军长的位置上待了半年,第八军已经被他治理的井井有序,现在除了他自己,其他人也没人能够做好这件事情了。
“司令,我没有做能够好工作,部队丢掉了无数次的战机,请您处分我吧!”蔡锷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凭借着皇帝的赏识,各级司令的重视,蔡锷自从来到军队之后便是春风得意,一往直前。
先前在司令部里的时候,他还没有这么深的感触,但是这次作为督军来到了前线,他才真正的意识到,先前自己实在是过于膨胀了。
“这件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曹锟点了点头,倒不是要处分蔡锷,而是直接开口问道。
“至少两万以上的日军正在平壤进行集结,因为日军兵力太多,我们的侦察部队也不敢靠得太近,所以他们那里的武备情况我们并不清楚。目前六十师和五十二师顶在最前面,距离平壤大约二十公里左右,二十三师距离差不多三十公里。”蔡锷汇报道。
“小鬼子这是不打算过日子了啊?”曹锟稍稍一愣,继续说道:“既然他们不想过日子了,那咱们就帮他们一把,今天晚上,各部加紧补充物资,二十三师负责的物资交给朝鲜军来负责,趁夜绕到平壤下面,明天早上全军发动总攻。”
日军已经集结了起来,皇家陆军这边也就没什么好矫情的了,时间最多只有半个月,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天,现在他们只需要将挡在前面的两万多日军干掉,便能够长驱直入,剩下的十多天里基本上不可能在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对于皇家陆军来说,只要啃下了眼前的这些日军,后面的日子基本上就等于是一次长途野外拉练一样简单,只需要到处的去收割地盘就行了。
“另外多注意一下日本人训练的朝鲜军队的动态,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过这些朝鲜兵呢,虽然不足为惧,但虱子多了也能咬死大象。”曹锟继续说道。
第351章
平壤决战
杨大山的心情,很不美丽,甚至是有些生气。
原因无他,作为六零三团的尖兵营,但凡是有战事的时候,杨大山的四营便总是承担着先锋的角色。
但是这一次,无论杨大山怎么去求情,团长始终不肯给杨大山先锋的任务。
不给先锋任务也就算了,好歹给个支援先锋也行啊。
可是团长似乎是被吓怕了,无论杨大山怎么讲,怎么求情,团长愣是将他安排到了压轴的角色上,整个六零三团,四营是最后一个出发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跟好前面的三个营,等候命令再上去支援。
上面一口气撸掉三个师长的影响,继续在部队里发酵着,所有的部队,对于那种喜欢低着头什么也不管不顾,只知道冲锋的部队全部压了下来。
如果杨大山之前稍微稳妥一些,不那么冒进的话,这次先锋的任务绝对是四营的。
虽说上一次四营也算是立了大功,先是发现了隐藏在山林之中的日军,随后又配合着整个六十师从背后袭击了日军,结果导致日军瞬间陷入了混乱,仅仅一个小时便四散而逃。
可以说,上一次歼灭日军的战斗中,四营当属头功。
但是这个头功可没那么好拿,本来团长还想给四营申请集体一等功的,但是还没来得及上报申请,师长就被撸了,吓的团长连忙将请功申请给压了下来,并且不再让四营担任先锋。
现在倒是好了,平日里喜欢稳扎稳打的二营担任了先锋,万年老四的三营成为了支援先锋,总是喜欢跟四营争夺的一营成为了万年老三,出尽风头的四营,却成为了压轴。
看着自己的部队,杨大山的心里便是有股怒火,这么好的部队不去前面开路,反而在后面走的跟个乌龟似的,上面的胆子未免也太小了一点吧?
虽说咱杨大山也不是那种不听命令的人,而且现在又是非常时期,军中抓这种情况也是比较严厉的时候。
就算是再一次的将杨大山安排到了先锋的位置,杨大山也不敢搞的太过份。可就是这样,团长也硬是不肯将四营派到前面,还美名其曰,四营经历了几场战斗,战损是整个团里最多的,四营需要停下来缓一缓。
尼玛,四营全营八百来号人,现在还有六百五十人左右,真正阵亡的还不足六十,其余大多数都在医院躺着呢。
但是四营却杀死了至少五百日军,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相比较战绩与战损的话,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上什么。你不能只看他损失了多少人,你得看他面对的是多少人才行。
“营长,我看咱们这次还是老实一点吧,我听说这次司令亲自到了前线指挥作战,现在正是紧要关头,宁可无功也不能犯错啊。”高程走到杨大山身旁,看着杨大山一脸的郁闷劝说道。
“你从哪听说的消息?老子怎么不知道呢?”杨大山愣了下。
“我有个老乡在师部,出发前刚好看到他,跟我说的。这次司令是秘密过来的,把整个司令部都给搬了过来,就在二十三师后面不远,我那个老乡让我悄悄的盯着你,千万不敢在做什么欠考虑的事情了。”高程低声的说着,司令部搬到前线的事情是绝对的机密,只有少量部队以及几个师的师部知道情况,如果不是高程在师部那里刚好有个老乡,且两人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话,高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么机密的事情。
“老子什么时候做过欠考虑的事情了?高娃子你在说一句听听?”杨大山满脸不屑的看向高程,严肃的问道。
“没,您没做过什么欠考虑的事情,您一直都挺稳的,用咱们经常说的那句话来形容,您简直就是稳如狗呐。”高程笑着打趣道。
“敢开老子的玩笑不是?行,你小子就得瑟吧,等打起来以后有你受的。”杨大山指着高程。
“别,别啊营长,咱这不是战时找点乐子嘛,你又不少块肉什么的,可千万别这么较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