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427


在两人的配合下,坦克很是容易的便上到了拖车上面,事实上,以安山的驾驶水平,即便没有人指挥,甚至只用一只手去驾驶,他也能够不出任何差错的将坦克开到拖车上去。
不过配合,这是装甲部队的规矩,无论是什么事情,无论这件事情你是否一个人就能够做到,都必须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去完成。
而这么做虽然看起来占用了更多的人力,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却不可否认,在这种事事都要求团队合作来完成的硬性规定之下,整个一零三师的团队配合默契度,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最为直接的,就是展现在了训练之中,很多时候,车组乘员只需要一个眼神,对方就能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是在战斗中,这种默契程度是会增加车组的战斗力的。
在一旁的朱宽也并没有闲着,当坦克停好之后,朱宽立即抱起了被丢在拖车下面的一根长方形木棍,这根木棍重达百斤,不过朱宽抱起来却并没有太为吃力,熟练的将木棍放在了坦克的履带后方,然后又抱起另外一根,放在履带的前方。
与此同时,孙兵已经从地上捡起了绳子,通过拖车上预留的空隙,将木棍紧紧的绑在上面。安山将坦克熄火之后,也跳下了坦克,帮助朱宽和孙兵一起固定挡木。
对于野猪坦克,王思锐一直都不是很满意。
在定型之后,王思锐也没有打算生产太多,甚至连后续的改进版本都没有让人去做。而是直接命令他们开始研究下一代的坦克。
甚至,在王思锐的意识里,下一代的坦克才是真正的坦克,虽然在很多方面都远不如王思锐印象中的坦克,但至少也算是有了坦克的影子。
而后期对野猪坦克的改进,主要是研究所那边在发动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度,并且将新的发动机放在了新式坦克上面进行实验。
实际上,这台发动机就是野猪坦克所配备的发动机的改进版本,两者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只是内部结构有所不同,所以,为野猪坦克换装发动机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所以,工厂便按照这一标准为部队生产了一千台发动机,用于新造的坦克以及更换发动机的坦克。
事实上,一零三师这次有很多坦克都还没有到更换发动机的时候,但考虑到他们即将到更远的北方区作战,到时候再更换发动机就有些困难了。加上这些发动机最少的也使用了一半以上的寿命,少的差不多还能继续用上几十个小时,所以,王思锐大手一挥,出发之前,为所有的坦克更换新发动机。
不过这个时候却没有人知道,北平和洛阳的工厂已经开始停止生产野猪坦克了,只有几个零部件工厂还在继续生产部分零部件用于更换。
而这两座兵工厂甚至已经做好了更改生产线的准备,甚至,洛阳工厂这边已经在筹备建设一座新的战车工厂。
要知道,一座新的战车工厂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车间那么点东西的,其中包括了坦克内部所使用的各种零部件,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按照目前的规划,一个可以独立建造坦克的工厂,需要三十七座小型工厂共同配合才可以。
但是第二代坦克实在是太重要了,坦克全重二十吨,战斗全重二十五吨,最大时速五十公里每小时,行军速度三十八公里每小时,正面装甲八十八毫米,侧面装甲六十毫米,最薄弱的地方为五十毫米,更重要的是,采用的是斜面装甲,这也使得防御能力远远超出了八十八毫米装甲的最大抗击力。配备一门七十五毫米专用坦克炮,可发射高爆弹以及穿甲弹两种炮弹。
全车配备四名乘员,分别为驾驶员,同轴机枪手,车长兼副炮手以及炮手。
这两种坦克放在一起,野猪坦克简直不堪入目,工厂那边已经接到了命令,预计最晚下下半年就能够开工建造,而以目前两座工厂的生产能力,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将这三个装甲师换装一遍。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于是,这便有了洛阳工厂扩建的计划。
“开饭!吃过饭之后,各自收拾行李,只携带餐具以及一件棉大衣,被褥什么的不能带,各车车长吃过饭后到连部集合。”连部通讯员看部队准备的差不多了,立即将连长的命令转达了出来。
第390章
屯兵边境
晚饭,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在部队里,用最短的时间去吃完饭,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若是在战争时期,他们只能利用一些空隙去吃上两口,就是想要十分钟的时间去吃饭都很困难。
上级已经下达了最新的命令,此次不准携带太多的个人物品,那么也就没什么好准备的了。
朱宽跟安山交代了一声,让他将自己的洗漱用品和那件大衣打包拿上就可以了,而朱宽则和其他众多的车长一同前往连部。
“多余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直接切入正题。”连长钱伯钧看了眼众人,这些都是精英车长,好吧,其实也就这么多车长,那些对班车长则不在其内,他们这次并不与部队一同北上,而是留下来组建新的装甲部队。
“这次咱们是要去打仗的,所以,你们练了几年的本事,也终于要有用处了。到了战场以后,该怎么做,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心里都很清楚。回去之后,跟各自的车组好好谈一谈,尽可能的让车组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另外,如果没必要的话,车组尽可能的留在车内,你们的外部,会有步兵跟随保护,如果没有步兵的话,又必须要离开坦克,必须要先确保你们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另外根据上级指示,每个车组配备一支03式自动步枪,两支毛瑟手枪,现在可以过来领取装备了。”
其实这个会议就是一个战前通气会,加上发放一下车组的装备。
虽然他们的主武器是坦克,但万一要是坦克被击毁,乘员没有死亡或者受伤呢?当他们必须要弃车的时候,手中没有武器又怎么能行?
但是给每一个人都配备一支步枪,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坦克里面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所以,坦克部队的装备就改为了一支03式自动步枪,加上两支手枪。
子弹的话倒是配备的挺多,03式自动步枪配备了四百颗子弹,反正也就那么点,连一发炮弹的位置都用不了,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塞进去,手枪则是配备了两百颗子弹,也就是两个盒子就够了。
而坦克内部弹药库的标准配备是九十六颗炮弹,这个是有固定炮架的,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但是在某些时候,车组是会超额配备的,最多的时候,可以多配备五十颗炮弹,但是这样会影响到车内的空间。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多配备炮弹的,除非接到了重要任务,而途中无法返回补给的,才会临时配备这些炮弹,而每用完五颗炮弹,就要扔掉一只箱子,以此来腾出足够的空间。
朱宽背着一支03式自动步枪,腰间别着两支毛瑟手枪,脱下脑袋上的软皮帽子,里面塞了满满十二盒子弹,03式自动步枪的弹药是一盒五十颗,毛瑟手枪则是一盒一百颗,好在距离不远,十二盒子弹拿回去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将两支手枪配发给安山和孙兵,朱宽则将自己的那支03式自动步枪挂在了坦克内部的车长指挥位旁边。
不过那里空间本就不大,坐在里面也很让人压抑。
野猪式坦克虽然很先进,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坦克车组来说,却也有很多的抱怨。因为目前的工作分配,明显的很不合理,一个人往往要干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工作,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战斗力。
而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车长和炮手的战斗力。
野猪式坦克的车长还兼任着同轴机枪,所以,车长的指挥位置是在驾驶员的右侧靠后一点,因为还有个机枪在那里站着地方,炮手的右前方。
所以,车长在使用同轴机枪的同时,还要负责指挥全车作战,在战斗的时候,车长至少也要一心三用才行,同轴机枪,指挥车辆,指挥炮手。
而炮手则是兼职副炮手和观察手,车长因为位置的不同,所以视线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原本属于车长的任务,也交给了炮手来负责。
而炮手要一边调整射击诸元,一边装卸炮弹,一边还要提醒车长敌人的位置。
驾驶员则最为轻松,只需要根据车长命令驾驶好坦克就可以了。
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坦克兵,都认为坦克车组应该增加到四人,或者五人才更为合理。至少增加一个同轴机枪手,这样可以将车长解放出来,偶尔还能够扮演一下副炮手,虽说三七炮弹并不重,但有人递过来,那开炮的速度不是会更快一些?
不过,这个想法只能落空了,至少,在野猪坦克身上是不可能出现了,而下一代坦克则是对这一点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四名乘员的配置。
当然了,现在的装甲部队出去是干什么的?稍微对他们有点威胁的,也就是敌军的炮兵了,但坦克真的运动起来的话,炮兵对于坦克的威胁也并不大。敌人又没有坦克,三人配置目前也是够用的。
天,已经彻底的被黑幕笼罩,随着七点钟越来越近,营地内也是越来越热闹了起来,坦克车组乘员则是直接钻进了坦克内部,因为是在国内,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太过警惕,直接躺进去睡觉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的话,也可以警戒着外面。
不过却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外面黑乎乎的一片,倒是运输卡车的灯光将车队照的通明,别人大老远的就能看到他们,而他们想要看到暗处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该有的伪装也还是要有的,比如那三百台拖车,后面就用木板作为支架,又用帆布将整个车斗围了起来,不掀开的话,是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的。
而坦克乘员则吃喝拉撒都在车上,好在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而且每天晚上也会停下来半个小时给他们处理这些东西。
而一台拖车则是配备了三名驾驶员,部队只要有车,培训足够的驾驶员还是很容易的,毕竟现在的还没有多少汽车,车辆内部的配置又不高,当然,其实也不低,毕竟还有一个暖风呢。
至少在冬天开车的时候,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整个驾驶室里就会暖洋洋的,比起后面的坦克,不知道要舒服了多少倍。
而暖气这个配置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在发动机的后方安装了一个可以吸气的风扇,风扇则连接着管道,当打开风扇的时候,将热气吸入管道,然后输送至车厢内,虽然效果并不怎么理想,但也绝对不差,甚至比点个炭盆还要暖和一些。
一零三师全员两万七千余人,而他们的三百六十台坦克虽然只到位了三百台,但是卡车却已经是全部到位了。
足足有三千辆卡车,这是个什么概念?一台卡车就按七米计算,三千台卡车连在一起也能拍成一条长达二十一公里的长龙,这么大的动静,即便这是在国内,想要瞒过有心人的耳目也是不可能的。
而这一次选择在夜间出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基地进行保密,至于白天,那个就算了,车上配备了三名驾驶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日夜不停的转移。
而已目前卡车的速度,在算上车队协同,就按每小时三十公里的时速来计算,理论上一天也能够走个七百二十公里,然后在除去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一天大约也能够走个五百公里左右。(经常上高速的人知道,开到一百二十公里的时候,一个小时后会发现,或许只跑了一百公里。)
而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一路上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他们将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预定战位,这若是放在以前,那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但是在有了大量的卡车之后,却成为了正常形态。
当然,最心疼的就是王思锐了,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石油,光是训练就用去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这一仗打完之后,帝国的油料就要告急了。
而本来王思锐是不打算开采国内的石油的,与俄国开战,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抢夺俄国的石油。但是考虑到一旦坦克投入战场,会引起欧美各国的恐慌,到时候帝国想要在购买石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便下令开发了大庆油田,至少也要保证装甲部队和后勤部队所需要的油料。
有这么一支车队,数千辆卡车,白天黑夜不停的移动着,浩浩荡荡的,成为了中华帝国国内的一道风景线,虽然帝国竟然有了那种不用马拉着就能跑的车,这足以让国民兴奋的了,可是消息却是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传开了。
而洋人又怎会忽略这一重要的信息?不过,洋人顶多也就是听说了而已,却并没有能够见到这支传说中的车队。
而对于英法美德四国的解释,那是帝国正在向东北地区囤积战略物资,帝国打算与俄国开战了,并且邀请各国组建观摩团前往东北观战。
而洋人也是立即答应了这一请求,原本他们的确是想要观摩的,但是现在谁还有心思去观摩啊?他们就是想搞明白,那传说中的数千辆卡车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可就太重要了,如果他们也有这么多卡车的话,那么以后部队的移动能力岂不是更强?后勤压力岂不是会更小?
总之,对于战略意义来讲,卡车是及其重要的一环。
第391章
都想当赢家
连续六天的行军,一零三师的两万七千余名将士也仅仅只是感觉到有些疲惫而已,以目前的身体状况,只需要休息上一天的时间,便能够彻底的恢复过来。
而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到摩托化军队的好处,整整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他们仅仅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至少也需要二十天的时间,虽说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军队总是在不停的行军,坐在卡车上的将士们也是摇摇晃晃的,而且还要遭受冷风的袭扰。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坐车的感觉还真是挺不一般的,虽说后面坐的有些想吐,但那种感觉也比坐马车强的太多了。
士兵们不停的在检查着自己的装备,他们已经抵达了前线,已经抵达了边境,在前往这里的时候,他们路过了大庆,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大量的油料补给,至少,可以保证一零三师将来的油料不受影响。
而为了支援者三百多台坦克侦察车能够发挥出最强实力,上面特意调来了三十台油料车,加上一零三师本就有的五十多台油料车,一时间,油料补给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就守着油田呢,即便油田的产出无法满足全军需要,补给这三个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国家也在这里投资了好几年的时间,同样的也秘密的积攒了不少的油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