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427


远处,忽然间爆发了一团巨大的烟花,橘黄色的火焰,瞬间吞噬了一切,殉爆的炮弹,以爆炸点为中心,三百六十度的横飞着,恐怖的杀伤力,就连大地也忍不住的瑟瑟发抖,整个战场,瞬间将注意力放在了那里。
紧接着,更多的烟花燃起,爆炸声一次比一次还要大,大地颤抖的幅度也是越来越大,敌我双方甚至已经忘记了他们的任务,就这么呆呆的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攻击的火炮,瞬间被炮弹殉爆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给掀飞到了半空中,俄军炮兵的身体,瞬间被大火吞噬,燃烧,转化为一团团的灰烬,散落在地上,火炮那被炸的变了形的零部件,更是散落一地,让人看着这副惨状,就于心不忍。
一颗炮弹,恰巧击中了俄军炮兵的炮弹阵地,于是,数百颗炮弹被一颗37毫米炮弹所引爆,紧接着,更多的炮弹被引爆,整个炮兵阵地所在的位置,更是出现了一座深约二十米左右的深坑,到处都是被炸的发黑的泥土,就连空气中,也被焦糊味所侵占。
这颗炮弹到底是谁打出来的?以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还原,没有录像,他们只知道是哪里先发生的爆炸,但是因为整个阵地都被摧毁,根据遗迹也无法判断爆炸点在哪里。
所以,具体的战功也无法分配给个人,但是,这次的战功却被所有参与了围攻炮兵阵地的十台坦克共同平分。
因为找不出到底是谁干的,所以大家的功劳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参与围攻的十台坦克主动站出来讲清楚当时的情况。
或许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话题,但真要是仔细的去甄别的话,还是很容易缩小范围的,比如,爆炸的时候,你有没有开炮?你瞄准的位置,是不是爆炸点所在的位置。
如果有两台坦克都确定他们朝着那里开炮了,那么就基本无解了,功劳只能由两人平分。
而事实上,这次的主要功劳应当归属在313坦克的身上,而引爆俄军炮兵阵地弹药的那一颗炮弹,正是313坦克所发射出来的。
而实际的情况,却往往是那么的出人意料,暂且不说别人信与不信,就是孙兵自己都不相信。安山驾驶着坦克根本就没有停车,而孙兵只是选择了一个坦克相对平稳的时候开炮,这种时候炮弹的命中率是很低的,脸正常时候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就是这一枚炮弹,引发了对面炮兵阵地的那场血案。
而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准确的说,孙兵所发射出去的那一枚炮弹,并没有直接命中俄军的弹药基地。
炮兵阵地虽然是临时性的,是简易性的,但是俄军也是对弹药阵地做出了防护措施的,正常情况下,除非是使用迫击炮,坦克炮是很难命中里面的炮弹的,除非是将外部的防护炸开,然后通过空隙将炮弹送进去。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一名俄军士兵将一枚炮弹扛在了肩膀上,正打算将炮弹送到火炮那里,而他为了节约时间,所以并没有走先前挖好的S型通道,而是直接通过斜坡走了上去。
不幸运的是,刚刚露头的俄军士兵,刚好被迎面而来的一颗37炮弹给撞上,于是,最先殉爆的,是这名俄军士兵肩膀上的这颗炮弹。
而炮弹相撞,巨大的冲击力远不是一名俄军士兵能够掌控的,炮弹在相撞之后,那枚75毫米的炮弹倒飞了出去,紧接着在半空中爆炸,其实真正引爆俄军弹药阵地的,正是这枚俄军自己的75毫米炮弹。
这处阵地上有两百多颗炮弹,而两百多颗炮弹同时爆炸的威力有多大?这是无法想象的,就连几十米以外的另一个弹药阵地,因为没有完善的防护措施,也被紧接着殉爆,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炮弹爆炸,整个炮兵阵地瞬间消失。
其壮观的场面,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及其少见的,甚至从未发生过的。
而这也不是俄军所想象的,更不是他们所能够预料到的。
而从头说到尾,这件事情到底应该怪谁?还是俄军自己,他们的任务是藏在这里,等待命令,然后突入中华帝国境内。
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意识里,俄军是进攻的,而不是要防守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工事,加上俄军本身也就没怎么经历过战争,关于战壕什么的,他们知道的本就不多,加上天寒地冻的,就是想挖战壕,也根本挖不动。
所以,战略任务的不同,造就了俄军只是简单的为炮兵弹药基地做了一些简易的防护,其实就是挖一个半米高的坑,然后尽可能的将土堆起来,使其达到一米五到两米之间。
不管怎么说,俄军的炮兵阵地这下算是完蛋了,一同完蛋的,还有六十多门各式火炮,而中华帝国方面,仅仅只是损失了三台坦克,双方之间的损失差距甚大,而本就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俄军,在损失了唯一能够给中华帝国带来威胁的炮兵之后,瞬间出现了溃败,在一百多台钢铁巨兽的带领下,一零三装甲师狠狠的撞击着俄军的防线,无情的撕碎一切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任何敌人。
第401章
溃败
你永远也无法体会到,那种在冰天雪地里,整个人被冻的直不起腰杆,早上连早饭都没有吃上几口,就被一个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敌人打上门来,而死拼,他们又拼不过,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逃,可是没有吃早饭,浑身上下软绵绵的,哪还有力气去逃跑?
但是为了活命,俄军士兵不得不迈开脚丫子,奋力的去逃跑,尽可能的使出自己浑身上下的每一分力气,他们可不想死在那恐怖的钢铁怪兽的手中,甚至,他们可以保证,那绝对是他们所见到过,最恐怖的家伙。
刀枪不入,又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在这群钢铁怪兽的带领下,敌人的步兵躲在他们的身后一路高歌凯进,俄国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偷袭一下那些躲在后面的步兵,可是紧接着,就是一排子弹还击了过来,如果子弹无法解决的,那就直接来上一炮。
这种近乎不要脸的打法,俄国人自认他们是无法想象,也是无法承受的。
一场战争,如果让人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那么溃败,其实就在下一秒钟。这个时代,俄军还没有什么督战队之类的东西,军队还没有出现那种有两挺机枪,但是其中一挺属于督战队,枪口永远瞄准着自己人的事情发生。
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俄军步兵在短短半个小时内,被击退数公里之远,一直到后面的炮兵阵地那里,并且在炮兵的帮助下,这才勉强的稳住了阵脚。
可是当炮兵被摧毁之后,俄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第二次的溃败,而这一次,他们溃败的速度要比上一次更快,没有人想落在后面,去承受那钢铁猛兽的怒火。
一路上,俄军更是抛弃了身上一切能够扔掉的东西,武器,弹药,饭盒,甚至有些人连大衣都给扔掉了,反正一路上高速的奔跑,也没有时间停下来,身上更是一身的臭汗,热的不能行,所以顺手也就扔掉了。
而中华帝国这边也并没有客气,俄军逃跑了,那证明是他们的战术起到了效果,但是这个时候,装甲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去增加己方的战果,如果浪费掉这个绝佳的机会的话,那么几天以后,这些被他们放走的俄军士兵,将有可能再一次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一百多台坦克,不慌不急的尾随在俄军身后,同轴机枪根本没有停止过怒吼,一排排的子弹,不断的收割着俄军溃兵的性命,就连车上的坦克炮,也时不时的发威。
当然了,并不是毫无目的的开炮,其实这是在练习不停车开炮的技术,通过刚才的战斗,让他们意识到了更严重的问题,每次开炮都要停车,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不停车开炮的话,那么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他们这些人显然是想多了,不停车开炮只能在情况紧急的时候使用,正常情况下,还是要停车开炮的。
毕竟现在还没有稳定器,不停车的话,命中率低的吓人,甚至你明明对准了对方,可是开炮之后却发现炮弹偏离了目标几公里远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后世即便是有稳定器,不停车开炮也很难做到确保命中率。
所以,在这方面,后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急停与稳定器这两方面,即确保坦克在最短的时间内停下来,稳定器则帮助坦克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
如果现在急停开炮需要七秒钟的话,那么加上了这两项技术之后,只需要三秒钟即可,不要小看这几秒钟的差距,就是这几秒钟的时间,就有可能决定战争的胜利归属。
坦克部队追的倒是欢快,不断的收割着战果,但毕竟是坦克,上面的载弹量也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一直追下去,况且炮弹和机枪弹药的补给本就不大容易。
所以,到了后面,基本上变成了一辆卡车上载着一个班的士兵,每隔几辆卡车的车头上放着一挺重机枪,重机枪不断的朝着前面的俄军开枪,偶尔有漏网之鱼,就由车上的步兵来解决。
坦克则是紧紧的跟在卡车的身后,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也算是为卡车提供了相应的保护。
……
阿巴盖图伊,尽管在几个小时以前,这里才刚刚被血洗一遍,到处都弥漫着鲜血的腥味,但是这里还是被当作了一零三装甲师的临时师部,一座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屋子内,几个火盆正燃烧着熊熊烈火,因为火盆的缘故,火焰并没有燃烧到附近的木头。
“师座,根据前线传回的情报,根据各方情报汇总,这里的俄军总人数大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预测我们在小镇后方击溃的应该是一个俄军步兵师的编制,而与我们交战的,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旅,在我们摧毁敌军炮兵之后,俄军出现了第二次溃败,也正是这一次的溃败,导致了这个师的溃败。
目前战果正在统计中,具体的数字还没有出来,不过根据各部队汇报总结,目测击毙敌人至少五千人,前方追击情况暂且未知,根据参谋部的推测,此次作战我师击毙敌人的人数大约在七千到八千之间。”装甲师参谋长黄建斌拿着前方汇报回来的情况,加上参谋们统计推测出来的结果汇报道。
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他们便正面打残了一个俄军步兵师,这种战果,放在以前谁敢想象?那可是俄国步兵啊,无论是体型还是体力,亦或者炮兵规模,装甲师都不占任何的优势,就是在人数方面,他们也不占任何的优势。
而打残对面的这个俄军步兵师,一零三师总共投入了多少兵力?
答案是,两个坦克营,一个装甲侦察营,一个步兵旅,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人出头,其余的兵力都被李运昌派到了其他地方,毕竟他是一个装甲师,拥有两万七千人的超大编制,不可能只在这一点上推进。
如果不是发现了大量的俄军,他们更是要在比目前更大的范围内去推进。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俄国步兵?”李运昌疑惑道,虽然他们手中对于俄军的情报少之又少,但也并不是一点也没有,但是大量的俄军出现在这里,他们却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如果不是侦察兵侦察的仔细,看出了一些端倪,这次即便是一零三师,也要吃个大亏。
而俄军的编制又是及其混乱的,以营为基础,总共分为三种,加强平时营的编制是六百八十人,普通平时营的编制是五百人,基干平时营的编制是三百八十人。
而战时编制一个营是九百人,射击营是七百二十人,如果不是对俄军的情况了如指掌的话,并不建议通过部队编制去推测俄军的人数,最多跟最少,算下来足足有上万人的差距,你也根本算不出来他具体有多少人。
比如阿巴盖图伊的那个营,就是加强平时营的编制,而俄军的编制历来都没有满编过,一个加强平时营能够有六百人就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一万五千人,一个师,这个倒也说的过去。
“这个并不清楚,不过我们怀疑,在这片区域内,不排除还有更多的步兵师,而这里与满洲里相接,如果俄军有什么想法的话,他们可以直接占领满洲里,然后通过那里的铁路直接攻占黑龙江,与北面的俄军会师,然后挥兵南下。
而满洲里的铁路是俄国人修建的,所以铁轨标准跟俄国标准是相同的,他们并不需要更换火车就可以直接深入帝国境内。
我初步怀疑,俄国可能有近期入侵帝国的计划,亦或者说,俄国早就掌握了帝国入侵俄国的计划,所以提前在这里屯兵,打算一口气吃掉我军。”黄建斌推测道。
边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俄军士兵?即便这里是满洲里,是俄国非常看重的地方,那么又为什么将一个步兵师藏起来?那么能藏一个步兵师,未必不能藏两个,甚至更多。
那么俄军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再说了,俄国人本就对东北垂帘已久,十多万远东军中,差不多有九万驻扎在中俄边境,意图更是明显不过。
“如果帝国出现了内奸,而能够知道我们从这里攻击计划的内奸,在帝国内部的地位一定会很高,那么能够知道这个计划,又怎么会不知道来到这里的是装甲师?俄国人显然没有准确的情报,甚至不知道我们将在近期发起攻击,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没有任何的防备。
而后面的俄军,根本就没有修建任何的防御工事,他们似乎是在等着什么,进攻的命令?”李运昌说道,一年多的学习,也让李运昌更加理智了许多,同时,遇事也更加喜欢思考。
如果放在以前,李运昌绝对不会去想这些,他一定会利用装甲师的优势,追着俄军一路到底,能杀多少就杀多少。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俄国人的确知道了帝国要进攻的消息,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进攻方向,所以秘密的屯兵边境,想要在战争爆发之后,切断我们的后路。”黄建斌紧跟着分析道。
“算了,这种事情让上面头疼去吧,把我们这里的情况以及分析汇报给上级,另外,告诉上级,我师计划缩小攻击范围,并搜索这一区域内是否还有俄军,如有,将集中力量对其打击,若没有,再按照计划推进。另外让他们抓紧补给问题,咱们的消耗太大了,可别因为补给拖了咱们的后腿。”
第402章
国际观摩团
战场的第一个夜晚,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去了。
追击的部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四十公里便停止了下来,一个师的俄国步兵,除了少量逃跑的以外,剩下的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他们即使体力再好,身体再壮,难道还能跑过四个轮子不成?
机械化部队的好处,已经显而易见,在行军的时候,士兵们可以尽最大可能的节约体力,而到了战场之后,几乎可以不用调整就能够立即投入战斗,而己方越强,反过来对方就越弱。
而四十公里的战线,若是放在几年前的中日朝鲜战争,那么指挥官是绝对要挨批的,因为对于步兵来说,那相当于一整天的推进距离,一旦敌人集结大部队围攻,他们很有可能会损失惨重。
而且补给方面也很难,因为当时大部分补给都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大量的长途补给,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但是现在,四十公里的战线其实一点也不远,甚至与装甲部队规定的七十公里还差着三十公里呢,但是这一次,李运昌却表现的比较稳重了一些。
虽然机械化部队对于四十公里来说,其实也就是两个小时的事情,甚至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赶到,但是他必须要考虑到后勤补给的问题,在没有拿到补给之前,前线的推进还是不要太快的好。
而这一次因为是第一天,虽说距离补给地满洲里并不远,但是却也要给部队一个适应的时间,至少,在李运昌的规划中,要等到一周以后,部队的推进速度才会达到理想化的推进速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