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427


中华帝国想要展示出他们强悍的实力,就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拖泥带水的,仗打的越快,胜利的越快,就越是能够展现出中华帝国的实力,用胡可的话来说,现在就是要快刀斩乱麻,让俄国人在反应过来之前,就干掉他们,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再也没有什么比来上一场决战更合适的了。
而俄军虽然刚刚完成了军队的改编,部队的配置什么的也更加合理,战斗力也上升了一个档次,但是在中华帝国面前,俄军依旧是不堪一击。如果俄军是1.0版本的话,那么中华帝国早就已经步入2.0版本了,双方根本就不再一个层级上面。
而始终让胡可想不明白的是,也不知道是俄军开始膨胀了还是怎么着?怎么俄军那边的指挥官傻乎乎的就摆出一副要决战的姿态呢?难道他不知道,哪怕是采用游击战,也要比决战更能给中华帝国带来麻烦吗?
“简单!既然要决战,那就进行的更彻底一些,这场仗也不用急着打,现在前面不是不确定俄军到底有多少人吗?那咱们就先把所有的俄军引出来再说,一次性的搞定他们。
暂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确保在俄军的炮火射程以外,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然后,我们将博尔贾给包围起来,再命令一零三师绕后,将铁路摧毁,彻底断了俄军的后路,到时候别的不说,我们就是围而不攻,也能把这些俄军给耗死。
当然了,尽可能的留一些破绽给他们,通讯兵想要出去,可以,但是部队突围,绝对不行,逼迫他们聚集更多的部队过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够与俄军展开决战了。如果可能的话,就利用一零一师和一零三师的机动能力,歼灭赶来支援的俄军。”胡可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总结出来,就是十二个字,围而不攻,引蛇出洞,围点打援!
“俄军的炮兵怎么办?他们可是有三百多门火炮。”曹锟皱着眉头,胡可说的他也想到了一些,虽然胡可说的更全面一些,但是关于俄军的火炮,胡可却并没有给出解决办法。
先前俄军利用火炮平射击毁了三台野猪式坦克的消息他们也已经知道了,甚至在列车开到哈尔滨的时候,他们还去看了下那三台坦克的残骸。
如果没有看到的话,或许他还不会这么紧张,但是在看到那三台坦克残骸的惨状之后,曹锟也隐隐的有些担忧。
俄军已经找到了对付坦克的办法,这时候他们该怎么办?继续利用坦克去硬冲?俄军可是有三百多门火炮的,一门火炮对应一台坦克还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未必会击毁全部的坦克,可要是俄军运气好的话,干掉一半的坦克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损失不起,那么就剩下用步兵去解决了,但是步兵移动速度更慢,如果火炮一起发威,损失怕是要比装甲部队更多。
至于炮兵二师,能够用上的,其实也就那一个团的重炮,其余三个团的火炮根本用不上,随着俄军人数的增多,75火炮想要用上,那就要将距离推进到四公里左右,这等于是把火炮直接摆在敌人的阵前,有些得不偿失。
“提前摸好位置,等夜间的时候利用坦克的速度优势直接硬冲进去,到时候三百多台坦克一起发威,干掉大部分俄军炮兵还是没问题的。”胡可稍稍犹豫了下,说道。
“不好,这个办法不好,夜间视线受到影响,坦克车灯又不能打开,否则就是给俄军炮兵指明了靶子,而没有步兵的保护,坦克冲进去不太理智。而且,夜间攻击的效果也很差,装甲部队现在是全军的宝贝,咱们不能冒这个险。”曹锟摇头道。
“小蔡,你脑袋瓜子灵活,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胡可看向背后的蔡锷,问道。
经过一年多的培养,蔡锷如今已经带上了上尉军衔,晋升的速度可谓是坐着火箭蹿升,而与他同期的蒋百里以及张孝准二人,如今还只是个中尉。
“对付炮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炮兵,虽然我们的炮兵数量不足,但是我们的炮兵也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在机动能力方面,俄军任何一支部队都赶不上我们。其实只要我们的侦察兵能够确认俄军炮兵的准确位置,做好引导工作,我们的炮兵完全可以利用强大的机动能力,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让俄军始终找不到我们。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俄军并不清楚我们的火炮型号以及性能,所以,除非是我们的阵地被俄军发现,否则的话,十分钟以内,俄军是绝对找不到我们的位置的。”蔡锷说道,其实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很。
第410章
炮兵还可以这么玩!
“额……才十分钟?炮兵躲在后面那么远,敌人怎么找?”曹锟有些疑惑,他觉得蔡锷所言有些过于夸张,开什么玩笑呢这是?十公里以外的炮兵阵地,敌人能那么轻易的找到?他才不信呢。
胡可也同样的表示了疑惑,似乎也不大相信蔡锷的话。
见到两位长官的质疑,蔡锷并没有感到不满,这些年来帝国军队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就是很多步兵将领都有些跟不上军队的发展速度,连自身的老本行都快玩不转了,谁还会去管炮兵?
这也是上面为什么要单独组建炮兵的原因,一是要组建战略炮兵部队,二是要集中为各部队培养合格的炮兵,可以让那些步兵部队在拿到炮兵之后,就直接投入使用,而不用去担心他们的训练问题。
蔡锷因为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加上对于帝国的军事也比较上心,所以不自觉的,了解的情况也就多了一些,加上他的职务便利,蔡锷也了解到了很多其他人所不知道的情况。
当然了,了解的越多,对于帝国就越是震惊,蔡锷根本就想不到,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帝国的军力就已经完全的超越了日本,虽然有很多漏洞,但那都是人员方面的漏洞,但是总体规划还是很先进的,几乎就是超时代的。
“司令,参谋长,培养一名炮兵是很不容易的,而平常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炮兵有什么?不就是教会他们怎么开炮,打什么地方的目标,该设定什么样的射击诸元吗?这么简单的事,就是随便让个人去学,都能很轻易的学会,甚至我们误以为要比步兵的训练还要轻松。”蔡锷微笑着解释道。
“难道不是吗?”曹锟愣了下,怎么听蔡锷的意思,好像他们先前了解到的炮兵都是错误的?
“当然不是,我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错的一塌糊涂,培养一名合格的炮兵,所花费的成本,甚至要超过培养三名步兵的培养成本,如果是一名优秀的炮长,培养他花费的成本,甚至能够跟培养一名步兵上尉军官差不太多。
而炮兵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选阵地建炮位,瞄准射击什么的就不说了,那些都是基本功,咱们就说说那些不知道的,而每一名炮长,甚至是每一名炮兵,都必须要学习如何去测算弹道。
这个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个,是让自己的火炮打的更准,一名优秀的炮兵,可以做到误差在五米范围以内,而对于火炮来说,五米的误差根本就不算是误差,大口径火炮的杀伤半径就有几十米。
而这个误差,是在地上画一个方块,或者圆圈,以中间的一个点为中心,距离这个点的距离,这个是计算误差的标准。
像那种靠着个人感觉去开炮的,而且还能百发百中的,全军能找出来一个就算是苍天保佑的了,但是通过学习弹道测算,却可以批量的培训出优秀的炮兵,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多了一些,但是炮兵的素质却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而弹道的测算,其实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必须要知道火炮的所有数据,甚至要将火炮的磨损情况也考虑进去,在设定坐标的时候进行微调。
而测算弹道,需要考虑火炮的位置,射击目标的位置,方位,天气情况,湿度,火炮仰角,炮弹种类,炮弹初速,离膛之后的速度等等一系列的数据,这些都要考虑进去,只要算错一个,就有可能偏离目标。
反过来,推算敌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也是要用到同样的知识,但是因为不知道敌军火炮的磨损情况,所以想要精确的推算还有些难度,但至少可以大致的确定敌军炮兵的方位,如果这个时候,在派出侦察哨进行引导射击的话,炮兵远程射击的命中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就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我军炮兵中最优秀的一名炮兵测算参谋,可以做到两发炮弹内测算出敌军炮兵阵地的准确位置,在敌军第四颗炮弹打过来之前,我军炮兵就能够对敌军炮兵阵地实施覆盖性射击。
而根据我军火炮的射速,每分钟最大射速四颗炮弹来计算,也就是说,他可以在半分钟内找到敌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五十秒以内展开反击。”蔡锷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一口气说了出来。
“这么猛?”曹锟一脸的震惊,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炮兵还可以这么玩?
但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明,他们的炮兵已经牛逼到不行了?敌人的炮兵只要敢开炮,他们在一分钟之内就能找到他们,五分钟之内就能干掉敌人的炮兵?
曹锟暗暗的有些震惊,这怎么感觉有点玄乎呢?
“这只是一个参考数据,而且假想敌的火炮是我们装备的火炮,测算参谋对于火炮的各项性能都了如指掌,就是这样,全军也才出了这么一个怪胎,其他的测算参谋可就没这个能耐了,不过大多数都会在五到十分钟之内找出敌军炮兵的位置。
如果在战场上的话,敌军炮兵换成了我们不熟悉的火炮,那就不太好说了,除非我们能够缴获敌军的火炮,然后测算出他们的数据给测算参谋参考,这样的话,基本上能够做到敌军开火之后,在十五分钟内我军炮群进行全面反击。”蔡锷说道,同时也在心中暗暗的感叹,要是没一个测算参谋都有那种能耐该有多好?
到时候可以趁着夜间派人过去抢走一门火炮,然后研究它们的性能,以后在遇见的时候,那不就牛叉大发了?不过很显然,那并不现实,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这也很猛的了,真没想到,咱们的炮兵竟然还真的玩出花样来了,看来咱们得多抢一些俄国老毛子的火炮来研究啊。”胡可也止不住的震惊道,他们谁都不知道炮兵到底干了些什么?如果今天蔡锷不说的话,他们又上哪知道去?
甚至,他们还会单纯的去以为,炮兵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而对于炮兵的理解,其实就跟后世对于海军的理解差不多,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提出百年海军这个概念?其实里面都有很多难点,这个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沉淀的,而不是你有了先进的装备就可以了。
“测算弹道这是怎么回事?目前在世界上通用了吗?”曹锟下意识的问道,这个可是关系到之后他会不会干掉俄军炮兵的重要依据,也由不得他多问两句。
“这个我不太清楚,反正在日本那边的时候,我没听日本人提起过这回事,但当时理论已经存在了,不过大多数都是用于调整射击诸元,确保火炮打的更准一些,而我回国已经好几年了,所以现在国外到底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蔡锷摇了摇头。紧接着继续说道:
“但是不管国外发展到什么样子,咱们就当他们也掌握了这项技术去对待就行了,咱们普遍可以做到十分钟以内找出坐标,那也就当作他们也可以做到,那么咱们可以每次只在一个位置射击五分钟,然后就直接装车走人,换一个地方在继续射击。
而五分钟的时间,也足够一门火炮打出十五到二十颗炮弹了,如果是炮群的话,这五分钟足够打出去上千颗炮弹。
当然,如果能有引导射击的话,那命中率就更准了,甚至可以在一个位置,对两个,甚至三个坐标进行攻击。”
“恩,这个办法我看可行,先等炮兵过来,咱们大不了多花几天的时间,先把俄军的炮兵干掉再说。”曹锟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一名指挥官竟然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军队到底有什么水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如果他能早一些知道这个情况的话,那先前也不用这么纠结了,早就让炮兵过去这么干了。
火车,继续吭哧吭哧的前进着,越来越多的部队,已经跨进了俄国境内,工兵那边还在紧张的工作着,尽可能的早一些打通满洲里与俄国铁路的连接。
好在当初他们只拆了一小段铁路,大约只有一百米左右的长度,现在重新将那段铁路安装上去就可以了。
虽然在火车经过的时候需要减速,甚至是以龟速行驶,且工兵也不能离开那里,但那也比下车步行要好很多。
而打通铁路沿线之后,他们也需要在铁路沿线布置大量的兵力去防止俄国人破坏铁路。这个可是重中之重,万一其中的一段铁路被破坏,那可是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整场战役的失败。
关于铁路,曹锟已经决定了派一个预备役师去防守,一百二十公里左右的铁路沿线,用一个师去防守,平均每公里一百五十人,考虑到后勤指挥部什么的,综合下来每公里一百人左右,每十个人防守一百米,要是这样还会让俄国人破坏铁路的话,那曹锟觉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上书皇帝,申请将这个预备役师解散了算了。
第411章
俄国的夜
李运昌与曹锟也算是老熟人了,上一次,两人合作的时候还是在朝鲜,只不过当时李运昌却是脑子忽然犯浑,然后就落的一个悲惨的下场,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之后,李运昌显然是老实了许多。
当然了,这也跟李运昌现在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全军一共就三个装甲师,而装甲师的优势就是速度,而目前推行的就是快速推进,所以,只要在合理的规则之内,李运昌几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不用担心会违反命令。
这不,在接到曹锟的命令之后,李运昌立即派出了一个营的坦克部队,与一个连的装甲侦察部队,同时还有一个步兵团,一行数千人,数百台坦克装甲卡车,浩浩荡荡的朝着博尔贾的后方跑去。
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切断博尔贾与后方的联络,至于怎么切断,很简单,炸断铁路就行了。只要确保后面的火车开不进来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
“轰隆隆……”
坦克那巨大的轰鸣声,远远的都能够听到,但是他们却并不在意敌人是否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前方的装甲侦察车已经放出去了几公里远,如果有敌人的话,他们会提早发出警告,所以,这是一场犹入无人之境的战斗。
但是关于炸断哪一段的铁路,这个可就有些难了,首先,只炸一段是不行的,这样俄军修复起来根本没什么难度。
其次,炸的位置距离博尔贾太近也不行,这样他们也有机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将物资运进去,但是太远的话,又有些孤军的感觉。
所以,他们选择了一座名叫贝尔卡的小镇作为目标,切断贝尔卡小镇西北方的铁路,然后一路东进,攻占铁路沿线的三座小镇,并且摧毁储存在那里的俄军物资。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有没有俄军的物资,但那里毕竟距离博尔贾太近了,用军事眼光去看的话,这几座小镇或多或少的都要储存一些物资的,以防万一。
而在完成任务之后,他们也不用回归部队,而是就近找地方藏起来,然后时不时的出去溜上一圈,如果发现俄国人正在修复铁路,则出击干上一干,拖延一下时间。
如果是在几天前,那么或许还会有些困难,冰天雪地之下,想要藏起来并不容易,地面上的痕迹很难清除掉。
但是现在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最近两天气温在不断的上升,地面上的积雪已经开始出现了融化,虽然在夜间会冻成冰,但是积雪终归是在融化的。
泥泞的道路,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影响并不大,无非就是难走一些,但是对于俄军来说,影响却是致命的。
一旦铁路被切断,若是先前不通过铁路的话,需要一天才能走完的路程,那么现在就至少需要两天,甚至是三天才能走完。
而俄国的道路也并不完善,在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完成之前,从莫斯科调一支部队到远东地区,中间光是行军,就需要用上半年的时间,而这还是部队的速度,若是普通人那就可想而知了。
远处的小镇中,炊烟冉冉升起,俄国居民躲在屋内取暖,似乎是在感叹,这该死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他们终于可以不用每天呆在屋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