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427


目前水下电焊这种东西还没有出现,对于这种装甲板的安装也是比较的粗糙,主要就是打通军舰装甲提前预留的孔洞,那些孔洞是提前用橡胶以及螺丝封死的,防止海水进入,正常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遍看是否漏水。
虽然很麻烦,但这个却是必备的,事实上每一艘军舰上都有这种装置,而且发生漏水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便是漏水了也无所谓,反正就是一个螺丝钉大小的形状,通过装甲空隙一点点的渗透进去,只要被内部的损管官兵发现,就会及时的处理。
而即便是没有发现也不要紧,除非整整半个月都没人发现,而那个时候整艘军舰就会沉没,事实上也不可能发现不了,而只要发现了,内部的抽水机就会被打开工作,一个螺丝洞渗入的海水,一天的量还不够抽水机两个小时的工作。
至于杨用霖舰最终的命运会怎样,这个目前谁也说不准,只有等这些救援人员赶到之后,根据现场的情况在做出具体的决定,看到底是抢救一下呢?还是直接放弃。
但这件事情暂时已经不需要萨镇冰去担心了,他最关心的还是前面正在逃跑的日本联合舰队,那个才是他真正的敌人。
“传令各舰,将备用人员全部安排到舱底,一旦吃水线以下被击中,立即关闭隔水舱,每一个舱门处都要安排两名以上官兵驻守,损管官兵要不停的巡视,切不可在发生之前的事情。”一想起杨用霖舰的悲剧,萨镇冰就有些蛋疼,额不,是头疼。
如果当时能够及时的关闭隔水舱,别说是一个两米的洞了,就是一个五米的,八米的洞都无法让这艘军舰沉没。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次失误,结果却给帝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即便最终杨用霖舰被救了回来,那么里面的锅炉动力系统,以及舱底的一些其他系统基本上都需要重新更换。
虽然修修补补也能用,但那毕竟是军舰,是用来战斗的,任何地方都不能放松大意,修好了以后万一要是在战斗中出现问题了呢?
所以,海军在这方面跟陆军的装甲部队是一样的,所有出现问题的设备,必须要换下来,然后进行修复,修复好了以后,则会被转卖给民用,但是现在民用这方面用的还不多,不过按照以前的计划,军舰上退役下来的设备,是要被用来建造成运输船的,为以后的部队服役。
即便是坦克退役下来的发动机,按照计划是要被卖给造船厂,然后成为民用渔船的动力系统,但是现在也依旧做不到,因为军用都还不够,哪还有多余的发动机去给民用?
所以,坦克上退役下来的发动机就直接被拉到了海军造船厂,然后被安装到了登陆艇上面为其提供动力,不得不承认,这种变废为宝的方法还是很靠谱的,即便是经过了三次大修,然后从坦克上退役之后又大修了一次,这才被安装在了登陆艇上,但是也依旧能够让登陆艇拥有将近十四节的航速,动力系统虽然比不上快艇,但是用于登陆艇还是足够的。
亲眼见着北洋舰队的崛起,然后又看着北洋舰队的覆灭,现如今中华帝国海军又一次的崛起,而且还是在萨镇冰手中崛起的,这次无论如何萨镇冰也不愿意在看着她重蹈覆辙,所以,哪怕只是一艘驱逐舰,哪怕是驱逐舰上的设备,他也想尽全力的保下来。
但是杨用霖舰的设备肯定是保不下来了,所以他只能去提醒其他的军舰,让他们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同样的问题,而杨用霖舰也算是用自身的损失给其他军舰提了个醒,这也算是为中国海军增加了一些作战经验。
而自此之后,中国海军舰队又多了一个职业,就是专门负责盯着隔水舱的官兵,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出现中弹之后,不管是哪里中弹的,第一时间所有人都要关闭隔水舱,然后在一步步的排查,打开隔水舱,所以说,经验还是很重要滴。
第527章
失联了
平静的海面上,七艘挂着中华帝国国旗以及海军军旗的护卫舰正慢慢悠悠的行驶着,尾部的鱼雷载具时不时的会放出一颗鱼雷,至于效果,这个就只能另说了,反正距离那么远,他们也看不到,而且他们又不敢过于靠近,因为对方有战列舰护航,仅仅依靠着这七艘护卫舰,冲过去的结果就跟日本的鱼雷艇编队面对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差不多,人家一炮就能将护卫舰干沉。
薄众治抬头望着天,身后是一片黑压压的烟雾,那是日本运输舰编队的锅炉排放出来的废气,而他们的攻击,也正是根据烟雾的走向去攻击的。
因为距离太远,所以这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们差不多一共放出去了大约近百枚鱼雷,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无法确定自己的战果,这个距离也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加上稳妥起见,他们与身后的日本舰队始终保持着大约十五海里左右的距离。
但是就这么不死不活的吊着也不是个办法,这么远的距离释放鱼雷,首先无法保证的是命中率的问题,其次,如果主力舰队迟迟不能解决前面的问题,而无法赶到这里的话,那么他们这些护卫舰也只能是拖延了运输舰编队入港的时间,而无法彻底的阻止他们入港。
或许,唯一的办法便是趁着待会天黑,尽快的派两艘护卫舰到入港的航道上布置大量的水雷来尽可能的杀伤日本运输舰编队,或许除了这个方法,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然后呢?或许他们还可以躲在附近,等这些船队入港的时候偷偷的发射鱼雷攻击他们。
抬头看看天,差不多再有一个小时天就要黑了,而根据日本舰队的航速,大约在天黑之后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够抵达琉球,时间上应该来得及。恩,能干掉一艘是一艘吧,谁让俺不是主力舰只呢?
满载只有一千八百二十吨排水量的护卫舰,如果能在战列舰的护航下干掉个一二十艘运兵舰,那么此行也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而可怜的两艘日本驱逐舰,哪怕是他们拼了老命的去追赶前面的运输舰编队,按照当下的速度,等他们追上运输舰编队的时候,运输舰编队也早就进入港口了,主要还是因为东乡平八郎的命令下的有些晚了,加上与中国海军战斗了整整一个下午,战场基本上都快要跑到赤尾屿附近了,而只有二十节出头航速的驱逐舰,跑到琉球大约需要七八个小时,时间差不多就要到凌晨了。
“跟主力舰队还联系不上吗?”薄众治有些郁闷的问道。
最后一次跟主力舰队联系是在两个小时之前,但是之后电台就没有了信号,他们只能跟其余的六艘护卫舰进行联络,没办法,这个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无线电在海上最远只能联络到就是多海里左右的距离,再远一些的话就没有讯号了。
通讯参谋摇了摇头,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已经跑出了信号的覆盖范围,即便是主力舰队那边有信号放大器,他们也联络不到这么远的距离,而之所以仍旧不死心的跟主力舰队联系,主要是想看看战场是否在朝着他们这里转移。
“联络526号护卫舰,让他们朝着战场方向机动,直到联系上主力舰队为止。”薄众治命令道。
这个其实也是指挥上的失误,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但是随着天色渐黑,他们又失去了与主力舰队联络,所以心里面也是越来越着急了起来。以往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电线杆原理。
即在两个最远的地方中间架设一道信号转移通道,两方都将讯号发往这个转移通道,然后在由这个通道发给各自的接收方。这种方式在陆地上很常见,也是陆军远程通讯的主要通讯手段之一,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架设一个超大信号接收器,然后在那里派兵驻守,负责维护与转接发电报,接到之后电报开头的代码就是接收方,他们只需要根据代码将电报转发给相应的方向即可。
在海面上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式,如果不怕麻烦,又有足够多的精力和舰队的话,理论上他们可以让无线电讯号从地球的这头绕着地球跑一圈再回来。
526舰在接收到讯号之后,立即调整了航向,迅速的脱离了舰队,并且绕过了后方的日本运输舰队,朝着最后一次联络的时候,主力舰队告诉他们的方向驶去。
护卫舰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速度快,相同的距离,日本的驱逐舰全速前进要跑七八个小时,而护卫舰全速跑的话,则只需要大约四五个小时就能到达,如果主力舰队跑的并不远,或许在一两个小时以后,就能够收到主力舰队的讯号。
随后,522舰和524舰被薄众治安排前往琉球港航道上布置水雷,反正短期内他们又不去琉球,加上日本的舰队船也足够多,那就可劲儿的炸呗?当然了,在这两艘护卫舰离开之前,除了526号护卫舰以外,其他的四艘护卫舰上的水雷都被转移到了这两艘护卫舰上。
而等天黑以后,他们差不多也就能够赶到航道附近,然后趁夜布置水雷,反正这次就是要让小日本一次性的爽个够。
除了海面上正在进行的战斗以外,中华帝国内部这一天也是紧张的忙碌着,中间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忧与害怕,当然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东边的海面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而真正知道情况的也只有少数的几个高层,这些人算起来的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皇帝王思锐,帝国总理王士珍,军部大臣徐世昌,陆、海两军总长,知情的也就这么几个人,但是下面的人却是在一刻不停的忙碌着。
比如陆军这边,陆军总长段芝贵曾数次电令南边正在休整的以第四集团军为主的登陆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等候命令执行登陆作战。但是目前为止所有人都在等,等海军舰队的消息传来,登陆台湾,只有在海军获胜之后才能够执行,海军不胜,登陆计划就只能取消,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十个师的陆战队则是此战的主力,虽然他们还没有完全的结束训练,但是这些部队却并不缺乏作战经验,因为至少有一半的部队都是从俄国战场调回来的兵力,他们本就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现如今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战争模式而已。
而就在山东、福建的某座训练基地内,这些陆战队士兵早就已经演练了数次登陆作战,对于登陆作战的流程也早已熟知于心,况且,他们自己设置的反登陆体系要远远的超过了敌方设置的反登陆体系,再说了,难道就真的那么傻么?那么大的地方,谁会非要去挑个被敌人打造成刺猬的地方去登陆?
好吧,即便可供部队大举登陆的地方并不多,但是就不能用一下迷惑战术吗?至于真正登陆的地点,这个目前为止也只有几个高层知道,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是王思锐的心腹大臣,而这个计划也是由这些人聚在一起亲自制定的,下面的参谋更是没有一个参与进来的。
而此时就在中朝边境地区,一个军的部队正缓缓的越过了边境,然后大摇大摆的朝着仁川走去,另一个军则是刚刚驻扎进海参崴军港,那里是俄国前期修建的完备军港,后被中华帝国收回。
而除了这两处以外,中华帝国亦在旅顺港内聚集了约二十万大军,并且在盐城聚集了一个军的兵力,这些摆在明面上的兵力,足足将近四十万,而表面上,这些部队的任务其实也不难猜测,因为这些地方全部都是靠海,有码头,可供大型舰船出入,如果只是这些还不能够证明一切的话,那么这些将士开始下海训练,那么就能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他们这是在紧急进行登陆演练,登陆演练干嘛呢?台湾?
那南部的第四集团军那里的四十多万人又怎么说?所以说,目标很明确,就是日本本土,而这些地方也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距离日本足够近。
但是日本人只看到了那些表面上的情况,却没有注意到,在青岛,已经秘密的聚集了更多的部队,而且还是以陆战队为主,其实日本人的情报并没有出错,目前被泄露出去的军事调动,那些部队也全部都是计划登陆日本的军队,但是他们并没有摸清楚到底是哪一支部队会进行先期登陆。
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话,他们就没办法确定登陆的具体时间,而登陆的地点在哪?他们也无法得知,但是这里面也有着很多的疑惑,那就是中国人难道不怕日本海军舰队吗?他们又能够突破海军舰队的封锁吗?
所以,在中国的日本间谍再一次的开始疯狂的运作了起来,一方面紧盯已经被发现的这四座兵力聚集地,只要有部队登船离开,就要立即通知本土。另一方面则是使尽了浑身招数的去打探登陆的地点。
第528章
八爷
北平,一座古老的戏楼内,台上几名画着传统装束,身着戏服的男女正在卖力的唱着,唱的内容是近期国内很火的大战毛子兵,是国内几个有名的戏曲大师通过长达一年的走访调查,询问了当时参战士兵的所见所闻,又亲自前往北部大省的博尔贾,贝尔卡,新西伯利亚,秋明,喀山等地走访当时的战场,询问了驻守在那里的陆军官兵。
回到北平之后,又潜心埋头研究了半年的时间,这才最终编出这么一整套大战毛子兵戏曲,整套戏曲一共分为毛子兵入侵,帝国崛起,帝国反击,博尔贾决战,贝尔卡阻击,新西伯利亚决战,秋明大战与喀山之谈等八段。
在这八段戏中涵盖了前期俄国欺负清朝,一直到帝国崛起,再到最后打败俄国的全部过程,因为这部戏本就是为平民百姓而编造的,所以他的立意便是以一些基层部队为核心,戏子也是站在基层的角度来唱的,很贴近生活,又很容易让人理解。
加上华夏近几百年来受尽了各种屈辱,一些年纪大的倒是有一腔热血,但是身体却并不允许他们从戎报国,所以也只能通过戏曲来满足一下自己的一腔热血。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前提之下,这套大战毛子兵戏曲才会在刚一创建之后便在短短两个月内火遍全国。
而一些商人也更是看到了这里面的一些商机,于是有人便出钱投资了一家电影公司,打算将国外的一些电影理念搬回国内,投资拍摄一部记录中俄战争的片子,但这件事情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这个谁也不知道。
戏楼内,一个瘦高个男子躺在摇椅上,手中端着一盘瓜果叠,右手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杯热腾腾的茶水,整座戏楼内坐满了客人,不过这些客人却是身着近乎统一的着装,让人看起来就有些震撼的感觉。
而躺在摇椅上满脸笑容的看戏的瘦高个男子,人称八爷,本名汤大潮,年轻时跟人跑马走货,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人机灵,头脑灵活,又颇为义气,所以跑马生涯也让他交到了不少的朋友,后来他们十个人义结金兰,汤大潮在年纪上排行老八,所以后来出名之后便被称之为八爷。
这说来也怪,汤大潮义结金兰的这十位弟兄,单论一个所创造的成就并不为奇,甚至在国内大发展的这几年里,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排不上号。但是在北平,这个以前的首都,虽然首都搬走了,北平的人气也降了很多,但胜在古物多不胜数,加上又通了铁路,所以南来的北往的人也不少。
各地的大商人也是数不胜数,可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仅仅只是组织了一帮弟兄,在北平车站干力工的包工头汤大潮,却在北平有着不低的地位,无论是多大的排场,无论你是哪来的,到了北平,见了汤大潮,你就得老老实实的,规规矩矩的喊上一声八爷,得罪了八爷,你就得带着礼物来道歉,若是八爷不原谅你的话,那么你可就要小心了,保你以后的生意绝对出不了家门。
汤大潮他们这伙十个人在见到运通公司崛起之后,便也想起了通过这种手段来敛财,于是十人又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而他们虽然起步晚,但是却比运通公司更具有优势。
十个弟兄们分布在十个不同的城市,而这十个城市在国内虽不敢说全部排在前十,但是前三十里绝对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优势在于,这十兄弟几乎是以黑涩会的身份崛起的,这年头什么叫黑涩会?还没有前些年的土匪让人害怕呢,但更要命的是,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十兄弟在上面那可是有人的,无论犯了多大的事,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只要不是杀人放火之类的事情,就没有他们摆不平的。
而八爷手下的这些人,则是统一的军服打扮,虽然是去了军衔和军帽的,但那也是军服,这年头在外面可是买不到军服的,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你的有人,有人肯卖给你才行。在加上他们这个运输公司在开业的时候,明明递交单子的时间要比运通公司更晚,但是却排在运通公司前面提货,运通公司那是什么性质的公司?那可是皇帝亲自视察过的公司,而且负责人还是军队退役军官,双重保险,没后台谁能抢走他们订的货?
据说当时运通公司也是派人到厂家那边讨要说法了,但是这件事情最终却是不了了之。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所以外界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传言,有说十兄弟的后台是军部的某位大佬,因为十兄弟以前都是跑马走货的,无意间救了这位大佬一命,所以这位大佬才会对他们格外的照顾。
也有说十兄弟的靠山是皇帝的贴身侍卫王小虎,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就是打个喷嚏,帝国总理都的小心的接着,据说还是一样的,王小虎早年间差点被饿死,也是被十兄弟给救了。
当这些传言传到十兄弟这里的时候,十兄弟却只是微微一笑,不反驳,也不承认,给人一种暧昧的态度。他们连这个所谓的王小虎是谁都不知道,上哪巴结人家去?再说了,外界瞎编的事情,皇帝身边有没有这个人都是另外一说。
很硬的后台,加上走马、近乎黑涩会的属性,让十兄弟在消息的打探方面也是格外的灵敏,甚至在世界各国领事那里都已经形成了规矩,如果在十兄弟这里打探不到的消息,那么你就只能亲自去总理,或者军部,亦或者皇帝那里去讨要情报了。
而十兄弟出卖消息也是异常的黑心,无论什么消息,进门价一万块,也就是说,只要你来打探消息,先不管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万块的见免费你得给,然后打探消息的费用另算。而一个并不算特别机密的消息,前前后后就要花上至少十万块的费用。
这么高的价格,也让十兄弟这里门可罗雀,但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他们也不指望卖消息生活,运输公司赚的钱已经足够他们大鱼大肉的享受了,卖消息只是为了扩展自己的人脉而已,如果遇见一些顺眼的,又不是特别重要的情报,免费送你也不是不可能。
“八爷,外面有个自称走海货的商人想见您一面,这人特别有钱,给了两万块的见免费,还给了小的十块钱的小费。”一名下属硬着头皮走到八爷身边,将两万块钱轻轻的放在桌子上,低声的说着。
尼玛,要不是看在那十块钱小费的面子上,老子才不在这个时候进来扰了八爷的兴致呢。
汤大潮瞥了眼桌子上的两万块,一把拿在了手中,随意的翻了一遍,并不是现金,而是五年期的帝国战争债券,这玩意儿现在也是硬通货,跟现金一样使,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使用债券来当作现金,因为留着吃利息也不错。
“啧啧,两万块,这家伙还真是出手大方啊。”汤大潮心中暗暗的嘀咕着,不过对于这么一个凯子,不宰他一笔显然说不过去了。
“小费你自己留着吧,让他一个人进来。”汤大潮眯着眼睛道。
随即,汤大潮将两万债券拿出了一沓,一沓是一万,随手丢给桌子另一侧的一个年轻人:“小兵,这钱去跟弟兄们分了。”
分钱,这是汤大潮的习惯,但凡是卖情报所得的钱,见免费总是会拿出一半来给弟兄们平分,这个可不是见者有份,而是所有跟着他的弟兄,无论在不在现场,人人都有份,就是以往,平均每人也能拿个两三块,这可是意外的福利,也正是汤大潮时不时的打赏手下,所以才让他身边的人更加具有凝聚力。
而手下的一些头目,事后卖情报所得会拿出三成作为分红,其中的一成半是给头目们分的,余下的一成半则是给其他弟兄们分。
见汤大潮让人去分钱,戏院里的手下们也是主动的朝着后堂走去,只有八爷的贴身护卫继续留在这里,而台上的戏子则继续卖力的唱着,反正今天是包场,多少人看都无所谓,除了包场的钱以外,八爷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二十块的小费,看在小费的面子上也的卖力的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