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427


王波怕的是别有用心的人会躲在暗处,将刚才的那一幕给记录下来,然后在国际上公布出来,然后到处宣扬中华帝国残暴的消息。
按理说他一个旅长不应该管这些事情,那是外交部的工作,但如果军队只管杀而不管埋的话,外交部岂不是要累死?
所以,军队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在被动的做完事情之后,要封锁现场,排查周围,要确保四周没有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尽可能的将这件事情给隐藏下来。
殊不见后世以残暴著称的日本人,在这种事情上也是如此对待的,当年的南京,日本人虽说没有屠杀外国人,但是外国人离开之前也是要受到严格检查的,所有照片底片,甚至是文字记录之类的资料都不准带出去,当然,如果你是孤身一人的话,恰巧你知道的消息又很多,那么很有可能你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见。
中华帝国很爱惜自己的名声,所以即便是做了,他们也要想尽办法的掩藏下来。
当然,别人不能报道的,并不意味着他们自己不能报道,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有时候越是掩饰,就越是会起到反效果。
“王旅长,我要将这里的情况拍下来,并且刊登在帝国日报上。”宣传处干事刘伟上尉指着眼前的现场,义正言辞道。
“这有些不妥吧?”王波皱了皱眉。
“没有什么不妥的,日本人利用平民去掩护军队执行军事任务,现在发生这种情况最应该感到内疚的不是我们,而是日本人自己,他们的军队没有能力保护家园,反而要平民做出牺牲,通过这篇报道,我们可以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会主动的去找平民百姓的麻烦,但若是军队利用平民百姓来执行军事任务,那么很抱歉,哪怕一千人里只有一个军人,我们也会把这一千人全部当作敌军来对待的。
而且,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要先声夺人,给世人先定下一个我们是被动的印象,这样日后即便真的发生了某些事情,我们还能够拿这件事情来做个推脱。”刘伟摇头道。
“……”王波一阵无语,听完刘伟的话,心中暗暗的下了个结论,以后得罪谁都别得罪干宣传的人,虽然他说的是事实,但是这个事实却是在为以后泼脏水而做出的准备,这简直就是凭着一张嘴就能把黑的给说成白的,这帮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随后,在刘伟的指挥下,三百余名日军的尸体被搬了出来,这些人很好区分,首先在体型上就能够看出来,而且有的人手上,或者身上还有没有使用的手榴弹,手榴弹和手枪被摆在他们的头顶部分,一番忙活之后,从不同的角度连拍了几张照片。
除了拍摄这些日军遗体以外,还对着受损的阵地以及伤亡的将士拍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最终会伴随着刘伟的文章而被刊登出去。
第565章
函馆绞肉机
函馆,作为目前为止北海道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函馆是北海道地区人员作为密集,商业化最为浓重的区域,在前期的登陆作战计划当中,三十七军的主要任务是进攻札幌以南的所有地区,并且占领那里。
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投入一个军的兵力,人员方面还是足够用的,但是问题也同样的严峻,这里毕竟不是本土,也不是地广人稀的俄国。
在日本几乎不会出现什么无人区之类的地方,村镇也更是一个挨着一个,北海道的人口数量虽然只有几十万,但是其中至少五十万都聚集在札幌以南的区域,而函馆作为与本州岛距离最近的一座城市,这里又有港口相连接,自然是日本的重点地区。
三十七军已经推进到了函馆的外围,因为是纯步兵推进,加上运输卡车并没有全部的运送过来,作战物资没有办法得到全面的保障,所以推进速度倒是慢了许多,但是这一切也都在预料之中。
日本人的抵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猛烈,或许是被打懵了,或许是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一路上除了遇到一些零散的日军在作战以外,日本的平民倒是稍显安静。
但是十日这一天,登陆之后的第四天,情况却忽然间发生了猛烈的转变。首先是江差町码头那里遭到了日本渔民和军队的围攻,紧接着,负责运输物资的三十七军辎重团在将一批物资运往即将进攻函馆的三七一师的途中,遇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前面的几天还是相安无事,但是今天,道路却是被人挖开,挖出了一道长约两三米,深约两米左右的大坑,并且在里面灌满了清水。里面到底有没有布置什么危险物品,暂时不得而知,但是这种问题却很让人尴尬。
除了道路以外,四周要么是农田,要么是树木,卡车很难正常的通行,而出现这种情况,摆在他们面前的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在旁边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要么就将这个注满水的坑洞填起来。
但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式,在这一个地方至少也要耽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然而既然出现了一次这样的问题,那么后面是不是还会出现更多的这种类似情况?如果每个地方都用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解决的话,那么这一趟物资运输之旅又会浪费多少时间?
日本人只要挖上一二十个这样的坑洞,他们就要多耽误一天的时间,而一天的时间,足以让部队占领一座城市了。而辎重部队的卡车没有被全部的运输过来,而且后面的几天里也不会运输太多的卡车,随着部队的登陆,辎重部队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如果只是以这样的效率的话,后面的计划肯定是没有办法按时展开的。
三七一师师部,少将师长黄建斌此刻是急的团团转,按照电报中通报的时间,在今天早上他们就该接到辎重团送来的物资了。可是一直等到了中午,他们也没有见到辎重团的影子。
辎重团那里配备了足够的防御力量,所以是不用担心他们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的,而且也不会有日本人傻乎乎的去找辎重部队的麻烦,在一个,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自从三十七军登陆之后,日军第三十一师团刚刚集结起来的部队就已经被打散了,现在残余的日军兵力不足五千人,而且还分散在各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而辎重团的警卫力量基本上都是以营为单位的,加上辎重兵也属于二等战斗部队,除非是那残余的五千日军集结在一起,否则那些零散的日军是不可能对他们产生任何的威胁。
然而坏消息是,从昨天开始,便有日军出现在了函馆,等到昨天夜里三七一师抵达函馆外围的时候,函馆内差不多已经聚集了大约一万名左右的日军,而今天早上却忽然就发现,日军的人数翻了一倍,而且远处的海面上,还有源源不断的日军正在前往函馆。
函馆与本州岛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二十公里的海面距离,而函馆码头距离本州岛距离最近,规模最大的码头有一百二十公里,但是在几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大约有四五座小规模的码头,日本人并没有直接使用那个规模最大的码头,因为距离太远,换算下来的话,运兵舰跑一个来回大约需要十二个小时左右,速度太慢了。
所以,日本人毫无疑问的选择了换一种方式,而在本州岛那里,日本人也是征集了数量众多的各类船只,往往一艘蒸汽船后方会带着数条长长绳索,然后这些绳索在一艘小船上固定之后,在继续往后延伸,带着另外一艘小船。
为了能够将运力最大化,日本人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方法都在使用着,甚至有人建议将士兵绑在木头上,直接扔进海里拉过去,但是这种方法却被拒绝了。
然而不管日本人仓促渡海的模样有多么的狼狈,目前函馆附近的日军的确已经增加到了两万人,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着。双方之间的兵力基本上已经相持平,或许日本人在辎重方面会存在着劣势,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日军对于三七一师也是具有较大威胁的。
黄建斌之所以着急,并不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日军,别说是两万日军了,就是四万日军,他也毫不畏惧。
他担心的是辎重的问题,部队一路向南推进,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弹药基本上也差不多消耗了一半左右,仅于的弹药是根本无法支撑他们进行一场师级规模的战斗的。辎重一日不来,三七一师便没有办法发起进攻,而对面的日军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拖个一周,等对面聚集起三个师团的时候,那时候即便是物资来了,仅凭三七一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歼日军。
曾经有那么一个瞬间,黄建斌甚至都想要下令部队强攻函馆,但是一想到手中的那点物资,最终也就只能没了下文,这时候攻击并不是去获得胜利的,而是再拿部队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辎重到哪了?”黄建斌焦急的问着,不足八十公里的补给线都能难成这个样子,这在登陆之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局面。
“报告,辎重队在途中遇到了问题,道路被敌方破坏较为严重,车辆无法正常通行,辎重队正在抢修道路,此时距离我们大约有二十公里左右,预计最快两个小时,最慢五个小时能够将物资送达我部。”通讯兵刚好拿着电报进来,说道。
“他妈的,小鬼子还真是全民皆兵啊。”黄建斌不由的一声怒骂,中俄战争与中日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者之间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对于习惯了俄国战场的军人来说,忽然出现在日本战场,心里面还是很不适应的。
如果现在手中有足够的部队的话,他一定会像在俄国战场那样,将所有的日本人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在划定的区域内自力更生,省的在外面给他们添乱。
但是现在军队数量没有那么多,谁他娘的又能想到小日本竟然会用这种方法去拖延时间呢?
“命令三五六团,立刻赶过去接应辎重团,沿途修复道路,留下兵力驻守,直到车队通过为止。”
仅仅只是依靠着辎重团去修复道路,这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说不定等辎重团赶过来的时候,对面的日军又会增加几千人,到时候战争的难度又会增加一些。
而最快的办法就是,自己这边也派出部队去修复道路,从两端同时修复,尽可能的让物资在短时间内送过来,然后他们也好开战。
“是!”通讯兵应了声,旋即转身离去。
“报告,军部命令。”另一名通讯兵匆忙的走了进来,将军部的命令递给了黄建斌手中。
黄建斌看过手中的命令,心中立即高兴了起来,军部的这道命令可谓是及时雨一般呐,完全的解决了黄建斌想打,又担心弹药问题而不敢打的尴尬境况。
“命令一旅和二旅,立即准备进攻,半个小时后,开始对日军发起攻击。另外告诉他们,不要打的太猛,给老子悠着点,这次是以消耗战为主,如果日军反扑的比较猛,就假装不敌先扯出来。”黄建斌命令道。
这道命令是军部转发司令部的命令,司令部那边在得知他们这边的情况之后,决定将函馆制造成一座绞肉机,利用函馆这个诱惑去吸引大量的日军源源不断的支援过来,然后在他们增兵的同时,一点点的去消灭他们的兵力。
而之所以不以占领为主,则是为了将函馆留给日本人,让他们不敢轻易的放弃,从而被迫的不断增兵,因为隔着大海,所以日本人的增兵速度不可能会太快,也就是说,前期的时候,日军的兵力要控制在三万人以内,一万人以上,三七一师可以伺机发起攻击,只要控制在这份范围内就行。
第566章
重炮到位
函馆外围,随着日军部队越来越多,加上日军组织了大量的平民帮助他们修建防御工事,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函馆便被日本人打造成了一座可怕的防御阵地。
函馆全线防御阵地一共有二十三公里的长度,由一条深约两米,宽约一米五的战壕,战壕内遍布数千座防炮洞以及上百座机枪阵地所组成。
因为日军缺少必要的材料,所以这座阵地主要是以土木结构为主,这样的阵地在欧洲战场中到处都是,只要结构布置的合理,可用性还是很强大的。
加上从战壕中挖掘出来的泥土,全部被堆积在了防炮洞的上方,形成了一道宽约两米,高越一米三左右的掩体,战壕最高处与最低处有三米三的高差,只要不是大口径重炮直接命中,战壕内的守军基本上还是很安全的。
函馆的重要性,对于日本是不言而喻的,在北海道方面全面失势的时候,能够守住函馆,可不仅仅只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首先,函馆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这里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日军想要增兵北海道,还是中华帝国想要从北海道进攻本州岛,函馆无疑都是最佳的选择。
江差町虽然也能够担负起这样的职责,且距离函馆也并不远,但是江差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港口条件,都远远的不如函馆。而若是以函馆为中心出发的话,兵力物资运输的速度要比在江差町快上一倍,且打击范围更广,可以选择日本的任何一处地方进行登陆。而江差町则只能选择西海岸进行登陆。
日本人也同样的意识到了函馆的重要性,所以在支援而来的日军登陆函馆之后,他们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去跟敌军作战,而是全力将函馆打造成一座浑身是刺的防御基地,不管敌军在北海道都做了些什么,这些部队都不能去管,他们只要将阵地修好,然后守住这里,等待援军就可以了。
而先期登陆的日本陆军第三十六师团(弘前),在聚集了函馆五万平民帮助他们修建了这条防线之后,便全部进驻到了第一条防线中严阵以待。
但是仅仅只有一条防线,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放心了,所以,在第一条防线完工之后,这五万平民便被安排到后方大约两公里左右的位置,去修建第二条防线。
第二条防线跟第一条防线差不太多,无非就是长度短了一些,功能,形状什么的都是一样的。在计划中,日本人一共要在后面修建五条防线,从第三条防线开始,单纯的土木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日军的需求了,但是又缺少混凝土,所以日本人的计划是使用大量的砖石填充进去,以增强阵地的抵抗能力。
五条防线,步步为营,日军相信在这样的防御工事之下,中国人就是想要突破这些防线拿下函馆,也必须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但是日本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十六师团是仓促接到命令支援北海道的,而因为日本方面一时间海上运力有限,所有的重装备全部都留在了本州岛,对于三十六师团来说,最重的装备无非也就是那几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和近百门迫击炮了,连个步兵炮都没有带。
这种武器装备,也就造成了日本人只能被动的挨打,如果对面的中国人选择远程打击的话,他们更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轰……”
一颗迫击炮弹落在了日军阵地后方约十几米左右的位置,迫击炮弹爆炸所产生的效果与重炮亦或者步兵炮比起来有所不如,但毕竟也是个炮,炮弹爆炸依旧是震耳欲聋,一团橘黄色的火焰忽然间爆裂开来,周围的温度骤然上升,紧接着,空气中传来阵阵的焦糊味。
头顶上似乎在下雨一样,但实际上却是一些细小的黑色泥土颗粒,经过炮弹爆炸时所产生的高温,泥土被瞬间改变了本来的颜色。
除了这些泥土以外,天空中偶尔的也会落下几颗破碎的弹片,碎石块,燃烧着的木屑等物品,但是这些东西对于日军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除非是直接命中脑袋,但现在几乎所有的日军都躲藏在防炮洞内,这些破碎的弹片,碎石块等也不太可能砸中日军的脑袋。
日本人缺少重火力装备,中国人也同样的缺少重火力装备,但是比日本人稍微好一些的是,他们有大量的机枪和大量的迫击炮。
日军一个师团的编制,对应的是中华帝国一个师的编制,但是同样的编制,中华帝国一个师的火力强度已经能够跟日军一个军的火力强度相抗衡,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爆发的各种战争,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原先战争的形态。
现代战争,说白了就是比拼双方火力的,日本在这方面并不占据优势,不仅仅如此,在补给方面他们也同样的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尽管对方发射迫击炮弹的时候,需要将阵地推进到阵地前一千二至一千四百米之间,这个距离已经进入到了日军重机枪的射程火力之内。
但是此时的日军,却并没有开火射击的意思,因为受制于后勤补给的问题,所以三十六师团的机枪手只能跟普通的步兵一样,躲在身下的防炮洞内,除非是敌人的步兵冲了上来,否则他们是不会去浪费这些弹药的。
至于日军被动的挨炮,挨就挨呗,反正对方也同样没有火炮,只是依靠迫击炮的话,除非是能够直接将炮弹送入一米五宽的战壕内,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附近防炮洞内的日军产生杀伤力,否则就只能是白白的浪费弹药。
而就这么看着对方浪费弹药,日本人还是很乐意见到的。
远处的三七一师,黄建斌正拿着望远镜看着几公里以外模糊不清的战场,紧紧的皱着眉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