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427


紧接着,第一个攻击梯次,由三个攻击小编队,十八架战斗轰炸机组成。
第一波的攻击由第一战斗轰炸机编队副队长丛飞中校负责指挥,丛飞也是先期的航校教员之一,后来与张勇一同被调入海军航空兵,并且担任第一战斗轰炸机编队的副队长一职。
丛飞也是个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牌飞行员,虽然没有真正的参加过实战,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倒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利用炸弹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时候,丛飞的记录是百分之四十的命中率。
面对移动靶的时候这个命中率必然会有所下降,但是不要忘了,他们攻击的目标可是军舰,军舰的侧面才是最厚的地方,上层甲板反而算是他们最薄弱的地方,航空炸弹自上而下,很有可能直接砸穿军舰的甲板。
即便无法砸穿,航弹巨大的爆炸力,以及对地面目标巨大的杀伤力,也能够使这艘军舰死伤一片。
而且还有一点,军舰的锅炉是没有办法做任何装甲的,特别是上面的烟囱,如果运气好的话,只需要一枚五十公斤级的航弹,顺着烟囱扔进去,无论这艘军舰是多大的重量,都可以直接宣告完蛋,锅炉爆炸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丛飞带领着第一个攻击梯次迅的调整了位置,为三个不同的编队划分了各自的任务,然后顺着下方日军军舰移动的方向便猛扑了下去。
战斗轰炸机的俯冲性能并不好,但这个时候又必须要进行俯冲,而且也只有进行俯冲,才能够最有可能的砸穿敌方军舰的上层甲板,才有可能击中他们的弹药库,击中军舰的内部。
丛飞所负责的小队,他们的对手是两艘战列舰,而另外的两个小队,一个是自由攻击,另一个是跟在丛飞的身后进行补刀,而到了这里,丛飞的战术目的也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优先干掉敌方的主力战列舰,其余的小军舰即便是突破了过去,影响也不大,海军军舰会解决他们的。
第637章
飞机不好打
其实中国人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去进攻日本本土,并非因为真的就已经准备好了战争所需要的一切。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你的实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当一场战争即将来临的时候,总是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唯一不同的是,发起战争的一方,在准备方面可能做的更足一些。
日本人对于这场战争有所准备,但又毫无准备,就此时的战局而言,日本人已经算是输的彻头彻尾了。
日本有人预料到了这场战争可能会到来,甚至已经为此而做出了准备,比如说,增派三个师团的步兵前往台湾。
日本高层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将战火燃烧至台湾,从而拖延,或是避免日本本土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另一边,日本人又在不断的寻求着外界的支持,协约国和同盟国暧昧不清,那么目前还保持着中立的一些国家反倒是成为了日本最后的救命稻草,比如说美国。
就连日本人自己都没有想到,美国人竟然答应了他们的军援请求,虽然条件是那么的苛刻,但好在日本再也不用忍受没有武器装备去跟敌人作战的尴尬了。
关于日本的特点,王思锐也是清楚的很,好歹也算是解放大军中的一名基层军官,一些我军历史文化也还是学习过的。
所以,王思锐很清楚,现在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能力与中国展开全面战争,甚至这场战争都不需要去打,只需要海军封锁日本四周海面,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十年便能彻底的封死日本。
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国家,在历史上,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来自于日本本土,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于东北地区,也就是当年东北军留给日本人的设备制造出来的装备弹药。
王思锐知道这些情况,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推动与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
下面的大臣们却并不知道这些,然而通过之前的几次战争,也让大臣们逐渐的找到了信心,所以对于开战,他们也并不反对,但是关于军队的一些新式装备,大臣们多多少少的还是有些信心不足的感觉。
航母提前服役,这就是以王士珍为首的国内大臣们力荐的结果。王士珍不是军人,但是却做出了只有军人才能够做出的决定。
这是因为大量的航母建造计划,挤占了大量的国家资金,第一艘航母属于改装航母,花费的成本什么的也会稍微低一些,只是这一艘航母的话,帝国倒是能够撑的起。但是在王思锐的计划中,未来几年内帝国要拥有至少五艘航母。
五艘航母代表着什么?不仅仅只是五艘航母那么简单,他代表着的,是五个航母战斗群,每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标准配置是一艘航母,十五艘各种护航舰船,这些舰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也就是航母战斗群。
而航母所采用的,也将是最新式的柴油动力,它要比燃煤动力更加隐蔽,但是相对应的,成本也就更高。
在航母没有展示出足够的震慑力之前,大臣们虽然不敢拒绝,但是心底里却也是不敢苟同的,他们必须要尽快的让航母参战,然后将他的实力展示给众人,给众人一个继续建造航母的信心。
在这种前提下,尚未完工的航母被提前批准进入现役,并且被编入了登陆部队,然而到现在为止,事实证明航母在海战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虽然消息还没有传回来,但是王思锐的心中却很是清楚,这也是他坚定不移的建造航母的目的。
战列舰固然强大,但是中华帝国海军想要崛起,仅仅只是依靠战列舰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要寻找一条捷径,就像是陆军采用新式的训练方法,配备大量的装甲部队那样。
日本海军在东海海战失败之后,损失了大量的舰艇,虽然这些舰艇主要是以鱼雷舰为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在鱼雷攻击方面的能力基本上已经消失了,现在他们必须要用主力战舰去发射鱼雷。
但现时是,鱼雷的射程有限,如果那艘主力战舰选择放弃舰炮攻击而选择鱼雷攻击,那才是真正的杀鸡取卵。
而回国休整的日本联合舰队被一分为二,这个其实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加上联合舰队本就不是常设编制,只是在战时将各个海军舰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舰队,统称联合舰队。
因为损失了大量的舰船,瞬间使日本海防出现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回国之后,日本方面迫不得已的将仅余的战舰中,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几艘战舰调走,用于拱卫东京湾的防御。
其实日本高层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谁让距离东京不远处,便是关东大平原,那里要比九州更加适合登陆作战,日本不敢大意,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中国人会不会这么干?而且他们从北海道直接登陆本州岛,关东大平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所以,余下来的这两个舰队,分别为第一战队和第二战队,依旧以联合舰队统称,司令官依旧是东乡平八郎,事实上日本方面已经做出了撤换东乡平八郎的决定,而正准备将决定发出去,未曾想中国人却忽然间进攻了北海道,日本方面担心中国人会从其他的地方继续登陆,再加上临战换帅对海军的士气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所以就暂时让东乡平八郎继续担任着联合舰队司令官。
而这两个战队,分别以吉野号和松岛号为旗舰,分别部署在佐世保和鹿儿岛,通过地面有线电报进行联络,一旦发现敌军有登陆迹象,两支战队便会汇合一处,从而发起猛烈的攻击。
日本海军虽然在之前的作战中已经凸显败象,但这却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战斗的士气,不过紧接着,那可就不是士气的问题了。
先期抵达的三个编队共十八架飞机在九点二十分抵达战斗区域,九点二十二分,第一架战斗轰炸机正式展开了攻击,运气并不怎么好的日本海军,碰上了运气爆棚的航空兵“新兵”,第一架发起攻击的战机,便精准的将炸弹扔在了下方日军战舰的上层甲板。
剧烈的爆炸声,连带着整个战舰都在猛烈的晃动着,大火犹如恶狼一般,瞬间扑向四周,在上面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的日军海军士兵,有的则是瞬间被大火侵蚀,有的则是被碎裂的弹片所击中,更多的还是愣在那里,傻傻的发着呆。
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距离交战区域还远,所以日军并没有将大量的弹药搬运到战斗位置,所以,即便是被一枚重磅航空炸弹命中,并且引起了甲板上的大火,但是日军军舰却并没有发生殉爆。
而另一个值得庆幸的是,因为飞机俯冲角度不足,所以炸弹在坠落的时候力道也有些欠缺,虽然航空炸弹使用了最新的穿甲弹技术,但这颗炸弹依旧没有能够砸穿日本军舰的装甲。准确的说,应该是这枚航空炸弹砸穿了日本战舰前主炮的装甲,但却并没有继续往下去。
所以,这颗炮弹只是直接干掉了一门主炮,并且波及到了另外一门主炮,仅仅只是一次攻击,就让一艘战列舰损失了两门前主炮。
而这艘战列舰即便是开到了战场,仅仅只有后主炮的战列舰,也无法发挥出他的战斗力。
仅仅只是一次攻击,便带来了如此显著的效果,这更是激励了后面的其他飞机,一时间,十八架飞机轮流朝着下方的日军战舰扑去,场面甚是壮观。
而日本海军此刻却像是吃了黄连似的,有苦也说不出,前后主炮的射击仰角根本无法攻击到敌军的战机,而战机又刻意的避开了侧面攻击,他们的攻击方向只是前后两个方向,就连调整方向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避开了侧面副炮的攻击范围。
而大口径的火炮根本没办法打那么高,小口径的火炮倒是能打,但是限制也比较大,没有任何防空火力的日军军舰,在这一刻就像是一个浑身长满了肌肉的壮汉面对一只只细小的蚂蚁似的,看得见,却根本打不着。
到了最后,舰上的日本官兵甚至拿出了舰上配备的那些武器装备,什么步枪,机枪,甚至连手枪都用了上去,但是却依旧无济于事,飞机的速度有两百多公里,比起后世的飞机自然不算什么,可是比起每小时只有一二十节的战舰而言,飞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加上双方都在移动之中,他们也没有经过专业的防空训练,打空枪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约十分钟后,第一波十八架飞机将携带的炸弹全部倾斜一空,然后又来回进行了几次俯冲,将战机上携带的机枪弹要也尽数的送给了日军,制止第二波攻击梯队抵达的时候,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战斗区域。
第638章
胆大的决定
“日本海军就这么完了?”当接到消息之后,无论是蒋百里,还是游博泰,无一不是万分震惊。
这种模式下的海战,他们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虽然航母战斗群他们是知道的,对于航母的作战方式他们也有过了解。
可是现在忽然间告诉他们,日本舰队已经完蛋了,这个幸福来的太快,他们一时间甚至有些难以接受。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数量减少一半,但那仅仅不过只是鱼雷艇等小型舰艇,日本联合海军的大型主力战舰才刚刚损失四分之一左右的数量,而现在日本海军的战舰,那可都是一顶一的大舰,少则三四千吨,多则上万吨的战列舰。
平日里即便是将中华帝国的海军全部都给拉过去,也不敢保证能够在一天之内就干掉他们,可是现在,按照航母战斗群那边传来的消息,六月四日上午九点二十分抵达战斗区域,九点二十二分正式展开攻击,十点三十分,仅仅只用了六十八分钟的时间,一支由将近三十艘主力战舰组成的舰队便宣告覆灭。
或许用覆灭这个词稍微有些不太恰当,三十多艘日军主力战舰被被击沉了将近一半,剩余的军舰则是负伤逃窜。
目前第二波攻击梯队正在追击那些负伤逃窜的日本舰队,至于最后能够扩大多少战果,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三波攻击梯队并没有派出去,因为西侧的侦察机也回来汇报,在西侧大约两百公里左右的位置,现了日军的另一个海军舰队,规模大约有二十余艘主力战舰。
所以,原本制定的第三波攻击梯队并没有被派去攻击东侧的敌军舰队,而是临时改派攻击西侧的敌军舰队。
而侦察机则不停的继续观察,主要是观测日军的军舰最终驶向哪里,为方便航空兵在解决完目前的战情之后,可以继续去攻击那些停靠在船坞等待着修复的日军军舰。
“侦察机继续追踪敌海军舰队,另外通知第一战斗轰炸机大队,接下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以击溃为主,暂时不要击沉太多的日军军舰,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战列舰,巡洋舰。”邓浩洪直接下令道。
航母战斗群的威力他早就有所了解,毕竟身位航母战斗群司令官,他不可能对自己手下的部队战斗力都不清楚,而在历次的演习当中,该有的震惊,邓浩洪早就已经有过了。
而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宗旨便是拒敌于千里之外,早在了解了航母战斗群的作用之后,邓浩洪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种新式装备。
这种战斗对于海军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了,而且也可以不用去刻意的担心己方的航等问题,甚至只需要下达一项命令,然后将航空兵派出去,接着航母上的指挥官就可以喝着茶,晒着太阳,吹着海风静静的等待胜利的消息传来了。
“太大胆了……”蒋百里看过电报,暗暗的摇了摇头。
这个方案的确是太过于大胆了一些,航空兵在明明有能力击沉所有的日军军舰的时候,却偏偏放走了大量的日本海军军舰,虽然邓浩洪没有明说,可蒋百里好歹也是在参谋界混了那么久的老油条了,什么样的想法能瞒得过他?
现如今帝国海军正在迅的扩张着,人员方面的储备液比较的充足,这一点还要感谢之前的练兵计划,即练一带一,只要有足够的装备,现有部队的规模瞬间就能够扩充一倍,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人员储备也将会随之增加一倍。
这样的好处在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会缺少人员,因为海军军舰的建造周期大多在几个月到两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也足够他们去熟悉各自的军舰,然后再用一定的时间去形成战斗力。
可即便如此,军舰的数量也依旧无法满足海军现在的需求,海军那边为了能够尽快的培养更多的人才,更是别出心裁的搞出了一套全新的培训方案。
而通过这种方案培训出来的海军士兵,其战斗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证,往往一名新兵在上舰之后一年之内,便会拥有即战能力。
对于步兵来说,这个时间周期有些长,但是对于海军来说,这个时间已经是相当的短了,不可能比这个更短。
而这个方案就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招募有文化的青年人才进入海军学校进行文化理论的学习,在那里经过半年的成学习之后,这批学员将会被分配到各个军舰上进行服役,也就是后面的那个带一。
每次服役的时间为两个月,两个月后,会调换另外一批新人上舰学习,而这些调下来的士兵则重新回到军校去总结自己的问题,经过两个月之后,则继续回到军舰上去学习。
一般情况下,等他们完成这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新舰基本上也就下下来了,接下来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熟悉新舰的情况,尽快的让战舰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但是通过这种模式,却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培养新人的度过快,而能够上舰的士兵却又很少,主要是因为军舰的数量根本不足以安排下所有的新兵。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海军军校里只有成绩排名靠前,在上一次登舰表现靠前的人,才能够按照规定继续上舰学习,并且优先分配服役。
可即便是如此,海军军校那边目前也囤积了不少的优秀士兵,其中光是完成了两次登舰实习的新兵就有差不多四千人之多。完成一次登舰学习的也有六千多人,而那些还没有来得及登舰的,则有近万人之多。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海军部那边充分的学习了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经验,在海军这边也同样的实行了流水线式的培养,即炮手只学习炮手理论,也就是一门炮需要多少个人来负责,这几个人就只学习这一门炮的相关知识,你是搞后勤的,那就只学习搞后勤,你是损管的,那就只学习损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