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427


“美国人这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呐。”王思锐暗暗一笑,微微有些嘲讽道,紧接着,话音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这其中应该有英法两国的影子。”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的确存在着这种可能性,但我们没有具体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马三如知道王思锐的意思是什么,虽然他也有这种怀疑,但那毕竟只是怀疑,没有具体的证据,他也不敢胡乱的猜测,虽然在心里早就已经猜测了无数遍,可自己猜测和拿出来说话那可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了。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任何证据的。”王思锐淡淡的回应道。
美国人大批量的制造日军制式武器,这代表着什么?难道还不清楚吗?就凭日本人那三八步枪的性能,美国人压根就看不上眼,即便是看上了,顶多也就是参考一下其中的一些设计理念,然后自己搞一款更强的武器出来,就这么批量的制造日军的制式武器,美国人真就这么饥不择食?
换句话说,就是去克隆中国的武器,德国的武器,都要比克隆日本人的武器靠谱的多。
那么美国人这么做的理由又是什么?这个其实还是很好猜测的。
在联想到欧洲的战局,以及中华帝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等种种情况,美国人这么做的原因似乎也已经浮出了水面。
两大集团相继拉拢中华帝国,任何国家都很清楚,现在的中华帝国,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那个国家,现在的中华帝国更有朝气,更有经济能力,更有军事能力,这几年的数场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切,根本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但是中华帝国的态度却始终很暧昧,回应也是摸棱两可,对于一个不想干的国家,没有人会去在意他们的选择。就好比先前日本为了避免本土遭到战火,亦或者避免日本被彻底的限制死,所以才不遗余力的去申请加入两大集团当中的任何一个。
日本人这是犯了老毛病,他们这是在赌,赌他们加入的一个集团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如果他们加入了跟中华帝国同一个阵营,那么两国便成为了盟友,中华帝国也就没有理由,没有权利再去封锁日本。
如果两国最终还是成为了对立的局面,那么加入了其中一方的日本,嗯,这个时候日本还是比较倾向于加入协约国的,前提是第一个已经失败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候,协约国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
中华帝国固然有比日本还要强大的海军舰队,可日本海军也不是用泥捏的,硬对硬的干,可能干不过你,但是偷偷摸摸的从盟国弄些资源回来总没问题吧?
到时候日本等于是打开了一条海外通道,而且还是免费的获取资源的通道,何乐而不为?
中华帝国与日本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希望在战争一初便加入两大集团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这会过早的将中国拖入新的战争当中。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旦中华帝国宣布加入了某一个集团,那么日本必然会被接纳进入另一个集团,然后获取大量的军援,对立集团也希望用日本去拖住中华帝国的步伐。
说到这里,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这么干的理由也已经呼之而出了,中国人的态度很暧昧,始终不肯表态,也不肯有任何的偏袒,给人一种我谁都不加入,也有可能忽然间加入某一方的感觉。
中国人敢这么玩,敢这么吊着英法德等强国的胃口,德国因为威廉二世的原因,所以打心眼里其实是对中国人不怎么感冒的,表面上热情的邀请,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给德国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为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打击协约国的势力,让他们败的更快一些而已,仅此而已。
甚至毫不怀疑,一旦中德联手,在战争结束之后,世界上新的两极对立局面也将会产生。
除去德国的原因,英法两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人加入同盟国一方,因为相比较德国,英法两国位于亚洲地区的利益更多。
而且有很多都是从中国手中抢走的,一旦两国对立,中国人会迅速的出兵占领那些曾经属于他们的殖民地,而且凭借着中华帝国这几年以来所表现的强势劲头,加上英法两国为了应付欧洲本土德国人的挑衅,迫不得已的从亚洲地区抽调了更多的兵力。
所以这个时候只要中国人出兵,哪怕只有一个军的兵力,也很有可能在一年内横扫亚洲英法所有的殖民地。
所以,英法两国不敢等下去,他们必须要想办法逼迫中国人做出决定,或者说,让他们永远也无法做出这个决定。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但是却又很容易,于是乎,也就有了现在这么一种情况的出现。
第641章
给美国上点眼药
英国人暗中指派特务人员悄悄的对日本透漏出一些重要的消息,比如说引导日本人寻求美国人的帮助,而已经毫无退路的日本人,自然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找上了美国人。
结果美国人并没有拒绝日本人的请求,这让日本人瞬间感觉到了黎明似乎即将到来。日本人从来都不认为他们技不如人,之所以这仗打成现在这幅局面,那是因为日本在武器装备方面落后敌人太多。
人家机枪大炮自动步枪的,往往遇到一点难题就是一大堆的子弹泼过来,而日本呢?每开一枪之前都要小心翼翼的去瞄准,恨不能做到百发百中,即便如此,部队还需要时常遇到补给难的问题。
大量的新兵部队甚至即将调往前线都还没有拿到自己的武器,就是在训练的时候,往往也是一个班一支步枪,大家轮流着来,训练效果也大不如前。
日本人甚至认为,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打败中国人那并不是什么问题。然而事实上好像也正是这样的,中国军队的崛起,似乎就是从他们的装备给改革之后开始的。
美国人那边虽说有英法两国在做着工作,而且美国也的确很需要日本去倾尽全力的拖住中国人,这也是美国的战略所需。
但美国的制度注定了他们无法轻易的参与进来,甚至连免费的军援都没有任何的可能,除非是美国也加入了其中的一方,而且他的这个盟友也特别需要他们的帮助,且美国人认为这个盟友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短期内是无法抛弃,亦或者一旦这个盟友失败,将会直接导致美国遭受更大损失的时候,美国人才会进行免费的军援。
而纵观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人真正的无条件援助的,也只有一个国家,二战时期的中国。
但是中国在真正接受美国支援的时候,那也是在珍珠港之后,日本人已经对美国举起了屠刀,为了使日本无法将部署在中国大陆的更多陆军抽调出来对付美国,美国人就只能将大量的军援送到中国,让他们在中国本土牵制更多的日军,另一个也是让美国人减少直接面对的日军人数。
而事实证明,美国人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正确的,单从硫磺岛战役就能看出来,如果美国没有大力支援中国,使中国拖住了数十个师团的日军,那么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士兵人数,至少也要是百万起步。
硫磺岛战役美军派出了七万余人,日军只有一个师团,两万余人,而最终的结局是,日军只有一千余人成为俘虏,其余人全部阵亡,而美军则是阵亡六千余人,受伤两万余人,伤亡数据要比日军多了六七千人。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是你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比如日军守卫的硫磺岛,其实是一座孤岛,上面的日军没有任何的支援。而美军却有海空军的大力支援,而且武器装备也要远超日军,这样的一场战役都能打成这个样子,如果日军有更多的部队呢?
而根据这些战役的情况,美国的一些部门也总结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如果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话,那么美军的伤亡人数至少会在百万人以上。
虽然最终美军并没有登陆日本本土,而是以两颗原子弹解决了战争,但是这个计划却是真实存在的。而美国人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或者说这样的一场战役,他们无法跟美国国民交代。
于是乎,美国人也想到了要拉着盟友一起进攻日本本土,最终的方案跟攻打德国是一样的,三大集团从三个方向进攻,最终在柏林汇合。
美国人为了减少损失,最终选择四国共同进攻日本,这四个国家是美国,苏联,英国,中国。
中国人海军不行,运输能力无法得到保证,不要紧,美国人和英国人会帮你的,不需要操心,弹药什么的美国人也全管了。
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原子弹结束了这场万恶的战争,四国共占日本,然而英国路途太远,不想来,苏联看不上日本,不愿意来,中国倒是看得上,而且也派兵去了,结果途中沈阳失陷了,结果部队直接被拉到了沈阳,被迫的放弃了共占日本。
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人乐呵呵的享受了全部的胜利果实,美国是个善于分析利弊的国家,他们更像是一个商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去干,反之则打死也不会干。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答应英国人的说情,答应日本人的军援请求?日本人难道真的就付的起钱吗?恐怕未必,日本国内早就饿的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购买装备?
既然没钱,美国人又为什么会答应日本人的军援请求?难道美国人这次就不做生意了吗?
最终的答案是,日本需要将除本土以外,日本以东所有的岛屿,全部移交给美国。而作为条件,美国人则需要在未来两年内,为日本提供三百二十万支步枪,数十亿颗子弹,并且在未来战争结束之前,美国都必须要每年为日本提供至少五十万支步枪,五亿颗子弹。
这个交换对于美国人来说也还是有些亏本的,因为那些岛屿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而且美国也完全可以趁着中国进攻日本的这个间隙,直接派兵去占领日本的那些岛屿,虽然这种难度较大,而且也很不现实,因为国会是不会同意这项军事命令的。
那么,美国人自然需要日本人加码,原有的价码已经明显的不够了。于是乎,情报共享,必要的时候,美国人甚至可以要求在日本本土开辟专用军港等条件一气呵成。
日本人这会儿也是输红了眼,只要能够拿到军援,他们更是无所畏惧,到了后面,如果不是美国人及时的打住,日本人甚至都想直接让美国帮他们建造一支更强大的海军舰队。
当然了,对于日本人来说,答应的这些条件其实都是毛毛雨,只要能让他们打败中国人,到时候就是跟美国人翻脸又能如何?
日本需要美国的军援,美国和英法两国各怀鬼胎,但是都需要日本去拖住中国,甚至是将中国拖死在日本身上,让他们无力去顾及其他方面的战争,虽然这不大可能,但不做又怎么知道没有可能呢?
但是美国人显然也没有打算去跟中国撕破脸面,所以他们制造的是日式装备,而且还是在暗中制造的,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就罢了,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已经知道了,那就必须要做出一些应对措施,绝不能让美国人的阴谋就此得逞。
王思锐缓缓的站起了身子,走到桌子左侧的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旁边,望着那副巨大的地图,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横跨整个欧亚大陆,是美国国土的两倍多,但是王思锐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需要帝国变的更加强大,然而美国,却是他必须要经的一道坎。
不过还好,早在几年以前,王思锐便悄悄的布局了美洲,以前美国人没有跳出来,王思锐的布局也还没有完成,但是现在,王思锐的布局已经完成了,美国人也跳了出来。
对于王思锐来说,解决战争的最佳办法,那就是战争。
美国人想把中国拖死在日本,中国也同样的想将美国拖死在北美地区。
王思锐伸手在地图上指了两个点,随后说道:“让美国人忙起来,没有精力再去管日本的事情,必要的时候,可以发起一场战争。”
“陛下,我们是否可以伪装成日本人?给美日之间的合作浇点水?”马三如迟疑道。
现如今就动用美洲的棋子,未免有些太早了,而且现在帝国根本无法抽身顾及那里,也根本无法对那里的人提供任何的支援,也就是说,他们那是在孤军奋战,在帝国能够直接的支援他们之前,还是尽可能的不要乱动为好。
不过既然皇帝已经做出了指示,马三如也无话可说,他只能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可以隐藏的更久一些。
“可以,这件事情由你们安全局负责,跟迟民一起,把美洲那潭水给我搅浑了。”王思锐点了点头,伪装成日本人未尝不可,而且他们也是做足了准备,虽然力量不大,但却有搅浑美洲那潭水的能力。
而这两个棋子,一个是美国人的世仇墨西哥,另一个则是对美国百般看不顺眼的哥伦比亚。
两个国家在美国人手中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一个是数次败给了美国,割让了大片的土地,一个则是被美国搞的将巴拿马独立了出去,硬生生的减小了哥伦比亚的收入以及影响力。
好吧,影响力什么的都是扯淡,但人总是会有自尊的,你美国就这么把我的地盘划了出去,还扶持了一个傀儡,这部摆明了给我上眼药呢吗?
而中国则是通过以民巴西的机会,悄悄的与这两个国家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早已秘密的达成了协议,甚至是已经做出了实际上的行动。
第642章
舆论战
美国人远远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计划会这么快的就被中国人所得知,这个度已经快到了他们连第一批装备都还没有来得及撞船离开港口。
而美国人更加不会想到的是,美国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被中华帝国列为假想敌,所以王思锐也是竭尽一切可能的暗中布局,当然,如果王思锐不是后来者,不知道历史上美国曾数次渔翁得利的话,也不太可能会提前做出这样的部署,那么现在,当他得知美国人的这一计划之后,也必将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但是不管怎么样,美国人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玩火,甚至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美国人这根本就是想要将中国人给推到同盟国一方。
但大国博弈却跟私人之间的博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前一刻哪怕双方杀的怒目通红的,下一刻也有很大的可能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选择牵手。
所以说,美国此举也是有着两个深意,一是希望通过军援,能够让日本将中国拖在日本战场,使中国人没有精力去顾及其他的地方,这也算是间接的帮助了欧洲战场。二是美国人也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去敲醒中国人,让他们尽快的看清楚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要让中国人尽快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然而不管怎样,最终的结局都是固定的两个极端,只要中国人做出了选择,假如是同盟国一方,那么日本将会得到更多,更先进的军援支持,如果中国人选择了加入协约国,那么日本将从此再也得不到一颗子弹的军援,甚至,美国人还会尽快的帮助中国从日本脱身,从而能够早一些投入到欧洲战场中去。
毕竟英法两国现在在欧洲也只能是苟延残喘,面对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两国现在只能不断的败退,接连丢掉了大片的领土,丢掉了大片的生存空间。
这个时候的欧洲战场也急需要一个强援的注入,否则的话,最多半年的时间,英法联军将会有可能出现崩溃的局面。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因为德国起战争的时间比历史上更早,而且准备期也有所不足,在开战后德军依靠着装甲部队迅的开辟了大片的战场之后,部队也开始稍显疲惫,后勤供应不足等问题,所以战争在10年初的时候开始转变为以对峙为主,辅以少量的战斗,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