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427


在攻占了俄国大量领土之后,石油资源方面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而对于一个有工业能力,又不缺乏任何资源的国家而言,只要人心不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当然了,机械化部队的建设是完成了,但目前限制中华帝国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海军的运力。
之前在进攻台湾的时候,第四集团军的重型装备就没有被运过去,随后在台湾战役结束之前,第四集团军的重型装备这才开始通过陆路赶往山东等地,打算在那里等待登船前往日本。
而海军的运力也有很大的问题,虽然可以保证同时投送十多万的军队登陆作战,但是对于车辆等机械化设备,一次性却最多只能够投放不足五百台,而对于坦克那就更加悲剧了,一次性最多只能投放一个营的坦克。
车辆的运输与步兵的运输有很大的不同,说句不好听的,运输步兵,你就是找个划桨式的木船,把他们固定在军舰的两侧,然后让士兵们穿上救生衣,你也能够把步兵给运过去,再一个,军舰什么的除了作战同样的也能够承担运输步兵的任务的。
但是那些车辆却不同,他们必须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船才可以,否则的话连上下船都是个大问题,连船都上不了,又何谈运输?
而中国方面虽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无奈当时的工业能力有限,短时间内也制造不出来这种装备,于是也就成了现在这幅局面。
本该乘坐着各种车辆行军,作战的士兵们,现在也只能徒步去完成任务,时间什么的自然要比正常多的多,危险性也同样的瞬间骤增。
但是在进入到日本之后,想象中的激烈抵抗的情况倒是没有发生,这反倒是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这完全跟之前了解到的情况不符合。
“啪……”
尹佳等人的进攻,自然是被对面的日军看在了眼中,尽管他们很不希望这个时候会遭遇到敌人的进攻,但却没有办法,那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期望罢了,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而且也已经做出了进攻的姿态。
这个时候,日军也就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尽可能的多杀伤一些敌人了。
在双方距离还有四五百米左右的时候,隐藏在树枝内的日军便抢先开起了火。火力并不密集,但是数量却一点也不少,大约有四百来条枪左右的火力。
而因为早已有了准备,加上部队又是以完整的进攻队形来推进的,所以日军第一轮的射击所产生的效果却并不怎么好,加上距离太远,天气条件等因素,第一轮射击只有十几名士兵倒霉的中弹,而且还全部没有命中要害。
在这个距离上开枪,首先无法保证的就是命中率,其次,这也等于是为敌军指明了他们的方向,同时也方便了后面的迫击炮对他们进行攻击。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新兵部队,一般都不会选择在这个距离上开枪的。而且以日本人的训练风格,行事作风,至少到目前为止,尹佳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不淡定的日军。
枪声,为进攻的部队带来了伤亡,尽管并不大,但也还是让所有人将戒备再一次的提高到了最高等级。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会去顾及自己的形象,或者是体力什么的了,在枪响的第一刻,所有人都卧倒在地,然后在泥泞的地面上,流畅的做着匍匐前进的动作。
恩,匍匐前进四百余米,这个选择也的确够蠢的了,但是为了减少伤亡,同时也是为了给后面的火力点提供更多的空间,他们只能这么干。
“嘶嘶嘶……”
一个连,十挺08式通用机枪,在前面的部队卧倒在地之后,瞬间便以最大的射速,将所有的子弹力所能及的送到那片并不大的范围之内。
顷刻间,那被摆在最前方的一层树枝树叶,瞬间被打的七零八散,甚至能够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日军中弹倒地。
雨势越下越大,这种天气情况并不利于迫击炮的进攻,雨水灌入迫击炮桶内,会给迫击炮带来一系列的不稳定性,而最糟糕的,无异于炸膛。
但是对于这种情况,迫击炮手们自然也是做出了无数次的演练,在经过上千次的演练之后,他们终于是找出了一个适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迫击炮的方法。
但是射速方面却很是缓慢,平均一分钟一门炮最多也就只能发射两枚炮弹,而为了安全起见,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有任何的大意,如果战事不紧急的话,他们恨不能一分钟只发射一颗炮弹,甚至是一颗炮弹也不打。
迫击炮的上方,两名士兵正拉扯着一副雨衣为迫击炮遮挡雨水,下面两名迫击炮手正用干着的毛巾以及清理迫击炮的设备,去清理迫击炮管内的水渍。
大约半分钟左右的功夫,炮管内的水泽被清理干净,两名士兵会意的将后面的一侧压低,最终放在迫击炮的底座那里,另一首则是高高的举起,雨衣倾斜的幅度与迫击炮炮口倾斜的幅度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迫击炮手接过了一颗刚刚被副炮手清理过的炮弹,从侧面小心翼翼的将炮弹丢尽了炮管内。
“嗵”的一声,过后,一阵白色的烟雾仍然而起,这颗炮弹被顺利的发射了出去。
如果换做是以往的话,这个时候应该是重新将一枚新的炮弹塞入炮管内继续发射,充分的发挥出迫击炮的射速优势,来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但是这一刻,炮手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拿起了先前的那块毛巾,塞入炮管内重新清理了一番,又是半分钟过后,这才将一枚炮弹重新塞入了进去。
当然了,除了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在下雨天使用,不过那种方式太危险,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那种方式除非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而现在的条件还完全没有达到使用那种更危险的方式,首先他们有雨衣,其次敌人的攻击火力并不强,并不需要他们一颗接着一颗的炮弹送过去。
而在通用机枪和迫击炮的打击下,对面的日军瞬间被打的毫无脾气,甚至连正在匍匐前进的步兵都没有精力去阻击他们。
十挺机枪,六门迫击炮,这种强度的火力,对面的这帮日军什么时候见识过?可以说,自从这边的火力刚刚表现出来的时候,对面的日本人就已经被吓懵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中国人的火力竟然会这么强,而在此之前,也从来没有人跟他们说过中国人的火力配置。
第650章
日军新兵
在一通机枪,迫击炮等步兵重火力,自动步枪,狙击枪,步枪,手榴弹等步兵轻火力的猛砸之下,对面隐藏在树林内躲雨的日军瞬间被砸的有些懵圈。
而在第一轮展开反击的时候,日军便已经曝露出了他们的问题,而在之后的战斗中,这种问题也是愈来愈明显。
比如说,日军的枪法明显的下降了不止一个等级。日军在作战时的狠辣劲头也比之前消散了不少,除此之外,日军在组织,战斗经验方面也比之前有较大的不如。
而对面的这支日军部队,总体上就是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是新兵组成的部队,部队中的老兵数量更是少的吓人。
三个排的兵力,几乎毫无阻拦的便冲上了日军的阵地,说是阵地,其实就是几根树枝挡着的掩体,一脚上去就能将其踹倒,说是伪装或许更合适一些。
手榴弹一颗接着一颗的被扔到日军的头上,那些胆敢站起来的日军,会被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的机枪瞬间给打成筛子,机枪阵地也并非一动不动的,他们会跟随着步兵冲锋的距离而缓慢的进行移动,但整体上保持在与步兵之间相隔大约两三百米左右的距离,迫击炮则更远一些,在四百米左右。
即便是日军分兵前去攻击后方的火力点,他们也未必能够得逞,一个排的战士正在四周警戒着,加上迫击炮和机枪等重火力的支援,按照这种火力程度,低于一个营的兵力,根本就没有可能敲掉他们。
尹佳走到几具日军尸体旁边,直接忽视了尸体的惨状,参军这么几年,战场也上过不少次,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也有几十次,对于战场上的一些画面,他也早就产生了免疫力。
扒着尸体的脸部看了看,然后翻看一下他们的武器装备,补给等情况。随后换一具尸体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连续的翻看了几具尸体,将手上沾染的鲜血在日军的身上擦拭干净。尹佳从口袋内拿出了一盒烟,抽出一根叼在嘴上,点燃之后这才缓缓的站了起来。
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儿,但看起来却又很正常,尹佳并不知道日军内部到底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很清楚,战争才刚刚开始,如果是在几年后,或者几个月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也就纯属正常,但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他们误打误撞,打到了敌人的新兵营内,二是敌人缺乏兵力,不得不将新兵排到战场上去作战。
“看出什么了吗?”排长连西青不慌不忙的走到尹佳身旁,看着满满一地的尸体,直到现在他也不敢相信这一幕,这哪里是在打仗?敌军这摆明了就是伸着脑袋等他们来砍,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
“这些日军看起来年纪不大不小,正是当兵打仗的年纪,而且人手一支步枪,对于缺枪少弹的日军来说,这支部队绝对不会是什么鱼腩部队,但是我刚刚翻看了他们的储蓄袋,现平均下来,每个日军身上所携带的弹药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四十颗,手榴弹什么的更是没有见到,携带的口粮基本上也只够两天食用的。”尹佳重重的抽了口烟,香烟进入肺中,让尹佳顿时清醒了不少,转而继续说道:
“从这支日军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有可能是刚刚从新兵营出来不久,或者说按照日军的新兵训练规程,他们到现在还不应该离开新兵营,但是因为战事紧迫,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得到充足的补给的情况下就离开新兵营,登上前线作战。”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许我们面临着两个可能性,一是这附近没有‘日军’(指具备作战能力的日军部队),而日军指挥部没有想到我们会分兵进攻鹿儿岛,驻守在这里的,只是在得到我们将要进攻的消息之后,才紧急征募的新兵,算算时间,到现在为止,他们最多也就训练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日本人虽然从小就会接受军事化训练,但那毕竟不是纯正的军事化训练,跟真正的军队还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我们刚才的战斗也就能够说的通了,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毫无防备的被我们攻击,甚至在遭到攻击之后也没有及时的散开,让我们的重火力得到了最大的挥。
只有没有完成训练,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另一个,在鹿儿岛那里,同样的也有一支具备作战能力的日军,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只不过是外围的新兵,或许他们希望利用这些新兵来使我们麻痹大意,认为日军的战斗力不过如此,从而在之后进攻鹿儿岛的时候,给我们绝命一击。”连西青说道。
“日军看似缺乏弹药装备,但实际上他们只需要围绕着我们的小股部队去打,他们的装备情况就一定会有所好转。而这里并非军营,这支日军出现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尹佳不禁疑惑道。
没有军营,没有防线,日军躲在这里干什么?偷袭?难不成日本人真的以为凭借着这两个中队的新兵蛋子就能偷袭成功?两个中队连他们三个排都打不过,除非是有以班级行动的部队,他们才有可能全歼。
不是尹佳看不起日军,而是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过后,尹佳觉得自己不得不重新的审视一下日军的战斗力了。
“要俺说,他们会不会就是小鬼子的辎重部队?”小豆丁及时的插话道。
“更没有可能,日军现在正是缺少武器弹药的时候,连作战部队的装备都很缺乏,哪还会有精力去给辎重部队配备武器装备?即便配备了,顶多也就是配备一半的数量。再说,他们要是辎重部队,那辎重呢?而且我们一路从西边打过来,根本没有见到过日军的大部队,他们又要把辎重送到哪去?还是说,他们是想把西边的辎重往鹿儿岛搬?”尹佳说道。
“凡事皆有可能,别忘了日本人现在可是什么都缺的,他们不仅仅需要装备弹药,同样的也很需要粮食。而在此之前,我们一路上从西边赶过来,那时天上还没有下雨,即便在我们前面走着车辆,我们也很难现地面上的痕迹。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前面到底有没有日军的辎重,只需要派人过去看一眼就知道了,至于这支新兵为什么会被派出来执行任务,估计也就日本人自己最清楚原因了。”连长冯四喜刚巧走了过来,听到了尹佳等人的谈论,不由的分析道。
战场上的事情,看似不可能的,但实际上又一切都很有可能,这就好比军校在招生的时候,除了传统的入学方式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选拔方式。
那就是比比看谁的脑洞更大,谁想出来的办法更无厘头。
这种选拔方式看起来很无聊,很幼稚,甚至是浪费时间,但是事实证明,结果却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事实上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军官,或许他们在相同级别主官面前不值一提,但是作为参谋官的话,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却特别的明显。
换言而知,这类人的重点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这就好比一个口字形的区域内,四条路组合成为一个口字,从一个斜角需要到另外一个斜角,正常人的选择肯定是先直着走,然后拐个弯就行了,但是那些人却不屑于这么做,他们更喜欢直接走对角,只要能够走的通,中间没有悬崖峭壁,他们都会选择这么走,一是隐蔽,二是有可能会更加省时。
冯四喜并不排除日军中也有这样的人才,但不管怎样,他必须要将一切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逐步的排查一遍。
再说了,去验证一下这个问题也并不影响什么,只需要派出一个班的战士加快度到前面侦察一下就行了。
很快,一个班的战士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前方迅的跑去,而余下的人则是迅的清理着战场。
日军的尸体他们没有兴趣去收拾,日军的武器他们也看不上眼,但看不上眼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这么扔在这里,万一要是被日本人捡走了,之后继续用这些武器对付他们该怎么办?
所以,这些武器被收拢在一起,就那么堆在那里,然后就是一把大火直接烧掉。
啥?你告诉我说大雨天点不着火?拜托,俺有汽油好不?什么天还能让汽油点不着的?虽然不多,但是烧掉这些步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把大火烧掉了日军最紧需的装备,然而罪魁祸们却压根不将这些东西看在眼里,直接继续朝着前方赶去,后面的大部队距离他们并不远,他们也没有时间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
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刚刚派去侦察的一个班的一名战士就跑了回来,将前面的情况大致的汇报了一下。
第651章
穷途末路
派出去侦察的一个班,的确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地方现了一些痕迹,如果是在平时的时候,是很难现这些痕迹的,干燥的路面,车辆压过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是在雨天,湿滑泥泞的路面,只是人走过都会留下一些痕迹,更不要说沉重的车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