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427


“欧战爆发之后,美国人应该是为你们提供了不少的援助吧?”王思锐微笑着问道。
萨道义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不用掩饰,也没有理由去掩饰,而且在王思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萨道义也下意识的猜测到,这有可能是中国皇帝的试探,哪方的战争实力强大,中华帝国就有可能加入到哪一方。
而为了得到中华帝国这个盟友,萨道义也可谓是拼尽了一切,不仅将事实告诉了王思锐,而且还打算添油加醋一番。
“是的,美国是大英帝国忠实的盟友,虽然双方还没有签订结盟协约,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大英帝国和美国随时都可以签订协约,事实上美国已经在准备着战争了,美国加入协约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既然美国是英国的忠实盟友,那么朕是不是可以认为,日本也是美国的忠实盟友?”王思锐话音一转,忽然问道。
第666章
不参战的条件
“既然美国是英国的忠实盟友,那么朕是不是可以认为,日本也是美国的忠实盟友?”王思锐话音一转,忽然问道。
“嗯?”萨道义只觉画风突然一转,好像并不是朝着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方向在展的,顿时有些愕然的看向龙椅之上的王思锐,满脸的诧异。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有些不太明白您的意思?”萨道义心中又何尝不知王思锐的意思?但知道归知道,这个时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也不敢去承认的,万一要是将中国人推到德国人那边,这可该怎么办?到时候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协约国几乎没有了胜利的希望。
现在的历史也早已跟历史上的历史完全不同了,在历史上,协约国能够最终取得胜利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含了半途退出的俄国,虽然在一战中俄国的表现可谓是灾难性的,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历史上一战中的俄国,起到了历史上二战中中国在战争中的作用。
现在俄国已经基本上没了,而且在中华帝国的怂恿下,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正在跟以列宁为的布尔什维克党纠缠不清,双方更是你来我往的,谁也占不到绝对性的优势,加上战败之后,俄国也已经是元气大伤,无论是沙皇还是列宁取得了俄国的最终控制权,俄国在短期内,甚至是长期内都没有能力再一次的参与到战争中去。
没了俄国人这颗棋子去牵制德国人,这本就对于协约国有着很大的不利因素。
除此之外,因为俄国的内乱,加上中国人的暗中怂恿,也让德国人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进攻西线的英法联军,东线的俄国,德国人短时间内是没有计划去攻打他们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俄国人根本就对德国形不成任何的威胁,反而只要德国战胜了英法,便能够在短期内干掉俄国。
除了失去了俄国这颗棋子以外,美国人虽然跟历史上一如既往的支持了英国,但美国人是什么尿性英国人还能不清楚?如果让德国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的话,你看美国人还会不会跟英国人站在一起?
说白了,这就是利益的碰撞,美国人的支援也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甚至英国人都可以想象的到,一旦英法战败,那么美国将会迅的接管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
但是先前萨道义又将话说的太满,在加上王思锐故意给萨道义挖了个坑,结果一不留神,萨道义就老老实实的跳了进来。
现在在回过去想想,萨道义也瞬间是明白了点什么,一定是美国人的军援抵达了日本,而日本这个时候却忽然投降了,而这批军援也自然而然的落入到了中国人手中,那么,美国人在背后搞的鬼,中国人也就没有理由不知道了。
“恩,应该是朕说的不太明白。朕的将军告诉朕说,他们在东京接到了一批装备,整船整船的装备,足够武装起十个师团日军的装备,而且他还告诉朕说,这并不是结束,后面还有更多的装备。而这批装备来自于美国。”王思锐若有所指的看向萨道义。
“噢买尬,这简直难以令人置信,请问陛下,这个消息真的属实吗?”萨道义满脸震惊的惊呼道,似乎也是刚刚得知这一消息,转而向王思锐求证道。
看着萨道义的表演,王思锐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这个点头在萨道义看来,却是正式的对他进行了回复。
“抱歉,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必须要尽快的将这件事情汇报给国内,就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英国方面并没有参与到此次的事件当中,或许有可能是日本人拿出了让美国人无法拒绝的价码……谁又知道呢,我必须要去了解一下这件事情才行,无论如何,大英帝国都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复的。”萨道义痛心疾道。
“恩,还有时间,你可以慢慢的去调查,不用着急。”王思锐淡淡的回应道。
萨道义本还想提一下邀请中华帝国加入协约国的事情,但是很显然,王思锐又岂能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在他开口之前,王思锐就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摆明了就是不想这么快的做出选择,亦或者是对协约国一方很不满意。
虽然美国并不属于协约国一方,但实际上美国却跟协约国差不多,两者也就剩下一纸合约这么简单了。
离开皇宫之后,萨道义火急火燎的与英国本土进行了联络,并将中国人已经得知美国人对日本提供军援的消息传了回去,而且萨道义也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如果英国人无法在这个问题上给中国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中国人将很有可能做出英国所不希望看到的决定。
乔治五世在接到这封电报之后,也更是气的破口大骂,不过这个被骂的对象有三个,中国人的狡猾,日本人的不靠谱,美国人那所谓的自身利益。
如果日本人的抵抗能够在顽强一些,美国人之前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中国人不去那么较真,现在他也不会这么被动。
虽然中国人没有明确的表态,可这个时候谁都很清楚,其实中国人是更倾向于德国的,原因无他,德国跟中国之间曾经有过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经历。比如中国的工业崛起,早期靠的是美国,中期靠的是所有的列强,但是到了后期,依靠的却是德国。
而作为回报,中国人也给德国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玩具,比如坦克,中国人的坦克是经历过战争的考验的,所以德国人根本就不用再去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调整什么,直接就可以拿来生产使用。
而除了坦克之外,乔治五世似乎也了解到一个更加让他无法接受的情报,关于德国人的装甲部队的组建,中国人似乎也参与在其中,也就是说,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完全就是依照着中国装甲部队的战斗理念培养出来的。
而这一点在战场上也得到了佐证,一个从无到有,刚组建不久的装甲部队,第一次上战场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过来人指导的话,德国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从各方各面去考虑,协约国方面都不占据任何的优势,但就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表态,所以才让英国一直都没有丧失信心,或者说是丧失掉希望。
而英国人能够接受的最坏的结果就是,中国人保持中立状态,谁也不支持。
于是,在经过一整天的思考之后,乔治五世为了自身的利益,最终还是决定了将美国人给卖掉,因为如果不是美国人在前期的拖沓,也不会导致现在他们这么被动,一切的源头,还是在美国人身上,那么让美国人来背这个锅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6月24日,萨道义再次拜见王思锐,但是这一次王思锐却并没有召见萨道义,而是由王士珍代替王思锐照会萨道义,而萨道义也将英国的回复转告到了王士珍那里。
而这个回复是,英国人事先并不知情,日本人私下找到了美国人,以日本本土以外所有的岛礁,以及美军可以在日本本土设立基地的代价换取美国人的军援支持,而美国人最终同意了日本人的请求,英国方面会竭尽全力的照会美国,尽可能的说服美国放弃从日本政府那里得到的利益,并且将日本相关利益全部转交给中华帝国。
除此之外,如果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那么作为盟友,英国与法国将全面放弃两国在东亚地区关于中国方面的利益,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加入协约国,那么英法两国将无条件的撤出香港与越南,将这两个本属于中国直辖与宗主关系的地区交还给中国。
并且保证澳门也将同时交还给中国,至于葡萄牙政府的郁闷,这个就另说了,反正这个时候英法两国也不会去听从葡萄牙政府的声音。
英法两国可谓是诚意十足,现在只要中华帝国同意加入协约国,他们就可以全面的收复在前清时期失去的领土以及宗主国。
当然,前清时期的附属国家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越南,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附属关系还有很多,但是英法两国却并没有全部交出来,因为那样会使英法两国彻底失去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控制,而且万一中国人要是讨价还价,他们的手中也将会失去谈判的筹码。
6月27日,王士珍向萨道义转达了中华帝国皇帝的意见,而这个意见可以说是达到了英国人可以接受事实的底线,但是代价却远非他们所能够接受的。
中国人给出的回复竟然是,中华帝国可以保持中立,并且不插手欧洲战局,作为代价,协约国集团需要全面退出亚洲区域,而作为附带,中华帝国将会将野猪式坦克的全部技术参数无偿的提供给协约国集团。
第667章
对日政策
“法克,中国人怎能如此的无耻?”英国相赫伯特愤怒的咆哮着,中国人这是要断了大英帝国的辉煌啊。
而且这个时机恰的也很准,他们更是很聪明的没有选择直接跟大英帝国开战,而是选择以这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将大英帝国赶出亚洲。
事实上,当中国人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乔治五世,甚至是赫伯特,他们都彻底的看出了中国人的意图。
相比较于英国的野心,中国人的这个野心看似有着很大的不足,甚至是偏向于软弱,可若是你真的这么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而英国如果真的同意了中国人的条件,那才是真正灾难的开始,而那个时候,英国将会失去亚洲殖民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英国人的辉煌,完全建立在这些殖民国家之上,而一旦失去了这些殖民地的输血,那么英国将会瞬间跌落到世界末流,他们甚至很有可能会比日本人混的更惨。
因为英国是享受了数十年世界第一的福利的,在这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世界各地英国的殖民地开来的船只,上面载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现在将所有英国的工厂停工,让英国人全部回家去养老,英国照样可以活的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舒服。
没办法,英国人口并不多,但是殖民地却很多,每个殖民地就算每天出一艘船,加在一起也足够英国人消耗的了。
而这种福利的待遇,也就给英国带来了另外一种极端的现象,那就是国民缺乏斗志,缺乏勤劳,他们更多的还是想着不劳而获,哪怕不工作,也可以活下去。
相比较日本,英国人更缺乏动力,连比较勤奋的日本人都败了,败在中国人的封锁上,那么英国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失去了亚洲,他们还有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但是说实话,亚洲殖民地的产出要远远的过了非洲和美洲。
如果仅仅只是资源的丧失的话,那么英国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可问题在于,一旦答应了中国人,这也就意味着日不落帝国将会瞬间倒塌,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将彻底的失去亚洲这一块重要的版图。
而亚洲,又是整个地球上最大的洲,如果这个说法还不够清楚的话,那么另一种说法就很明了了。
中国人的意图很简单,他们无心去展亚洲以外的区域,无论是欧洲也好,其他的地方也好,中国人只想扎根亚洲地区,在这个世界上占地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进行展,或者说是统治,中国人就是想统治整个亚洲,而统治了整个亚洲,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大英帝国的日不落帝国那么威风,可实际上却要比大英帝国猛的多。
而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很难会再去撼动中国人的地位,虽然他们只是亚洲的霸主,但是同样的,他们也将会成为整个世界的霸主,因为集中了整个亚洲地区资源的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英国人搞了这么多年的殖民,关于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清楚的,所以英国也不敢贸然的去同意,所以他们希望去跟中国人进行讨价还价,而英国人最终的底线是,保住新加坡和印度这两块殖民地,其他的地方都可以交给中国。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让英国人失望了,中国人压根就不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在萨道义请求拜见的时候,王士珍只是让人询问了下英国人的意见,只问是不是同意了,除非得到的答案是已经无条件的同意才会去跟萨道义见面,其他的任何回答,都不会得到王士珍的召见。
事到如今,萨道义在中国竟然连王士珍都见不到了,而即便是拜见外交大臣唐绍仪,他也需要提前递交申请,而什么时候排到也很难保证。
英国人急的就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左右等不来中国人的回复,甚至是会见都等不到。
而另一边,德国人也再一次的加大了攻势,原因是德国人新组建的三个装甲师已经完成了整训,在三个装甲师投入战场之后,德军的实力得到了较大的增强,而英法联军方面则是因为没有得到补强,在三个装甲师加上原有装甲师的配合之下,德国瞬间改变了战场上焦灼的局面,英法联军瞬间再一次的出现了溃败。
欧洲战场是打的热热闹闹的,反观中国这边却是一脸的淡定,丝毫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迹象。因为日本的投降,彻底的打乱了中国方面的部署,而原本打算派往日本作战的数百万部队也瞬间无所事事。
一方面,中国继续往日本增兵,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去作战,而是彻底的控制整个日本。而关于该如何处置日本,王思锐也已经做好了决定。
对于非本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王思锐都不会有任何的怜悯之心,更何况是日本呢?
所以,对日本的政策只有三个,第一个是将5——25岁的日本女性单独的挑选出来,这些人将会被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教会他们中文,并且给她们灌输一种服从的意识,当这些人被挑选出来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就已经被注定了,如果是放在古代的话,那就是官奴,官妓。
年纪越小,就越是容易培养,而在未来的时候,每一个到五岁的女童,只要是长的不是对不起天地的那种,都会被带走进行培训,然后等到他们十八岁的时候,将会正式的进入在售名册,每一个成年的帝国男性,只要夫妻双方同意,就可以去购买日本女性,而他们的任务也只有一个,传宗接代,为帝国的人口壮大而努力。
而在此之前,他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官学。
因为在王思锐的版图中,仅仅只是依靠国内的生育能力,是远远无法达到他的计划的,而为了能够达到王思锐的要求,则中华帝国至少也要拥有二十亿人口才可以。
没错,王思锐的计划就是清空整个亚洲地区,只有华人才能够长久的统治整个亚洲,打下了日本,如果还让日本人继续成片的居住在这里,短期内或许他们并不会有反抗的意识,但时间长了呢?就像二十一世纪的日本,不照样暗地里给美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吗?
所以,在考虑到国内的生育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之后,王思锐便制定出了这个计划,用异族的女性来帮助华人繁衍壮大,同时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民族的融合,而这些日本女性即便是生了很多娃,他们的地位也始终无法得到保证。
也可以说,日本女性只负责把孩子生下来,等到断奶之后,就跟她没有任何的关系了,这个时候将由原配夫妻抚养,当作他们自己的孩子来养,灌输的也是纯正的华人思想,而这些日本女性若是混的好的,或许会在华夏颐养天年,混的不好的,很有可能会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后就被送往她们该去的地方。
而这也是王思锐的第二个计划,清空。最好的地方,应该是非洲无疑,王思锐计划在打下整个亚洲之后,就开始将全亚洲的非华人全部送往非洲,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然后迁徙华人前往这些地区进行生产劳作,就像是攻占的俄国远东地区那样。
而这个模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事实上经过几年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这一计划是可行的。
光是看看现在北部大区的农业总产值就知道了,再加上没有任何的暴动等事件,这也更加坚定了王思锐的这种想法。没有华人以外的人,那么剩下的也就只剩内部矛盾,内部矛盾要比外部矛盾好解决的多。
而第三个方案就是,那些先期选择投靠中国的日本人,将会免于被流放的命运,他们将会被集中在某一区域进行生活,这也算是先期投靠中国的福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