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27


现在,但是他又不能提前逃跑,只能坐在府衙里,然后盯着四周,一旦发现洋兵的身影,就会立刻带着家人离开。
敌人来了,守不住城了,逃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敌人还没有来,你就跑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当马三如率领着五十多人的队伍进城以后,发现不少人正在抢夺,金银财宝,粮食蔬菜之类的,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
见此,马三如立即带人赶往了延庆府的粮库,因为麦子在五月底六月初才刚刚收割完毕,在七月初的时候,各地应缴的粮食也已经入库。
现在不过才八月下旬,而那些人又是以金银为主,很少会有只抢粮食而不抢金银的。
事实证明,马三如的判断并没有错,当他赶往粮库的时候,发现粮库大门紧闭,遂强行破门而入。
诺大的粮库,里面只空了三分之一,目测粮库里面还有十万斤粮食左右,紧接着,马三如又打开了其他的两座粮库,里面都是满满的,装满了至少十五万斤的粮食。
而四座粮库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十五万斤粮食左右,如果他们六个营满编四千人的话,这些粮食足够他们三四个月。
当即,马三如立即命人封锁粮仓,禁止任何人靠近,另一边则派人去通知王思锐,让其带人过来将这些粮食运走。
……
“快!快!快!带上所有的马车。”在得到马三如的回话之后,王思锐立即下令停止一切活动,甚至连那些刚刚招募而来的新兵也被拉了出去。
几十万斤的粮食,如果全部被王思锐拿回来的话,那么未来几个月他们都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如果能够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训练上,王思锐自然能够将部队训练的更好。
“王大人,您这么急着召集部队,这是作何?”小德子见整个营地里一时间鸡飞狗跳的,当即出来询问道。
“公公,我的部下在延庆粮仓发现了大量的粮食,我带人去把粮食运回来,公公要不要一起过去看一看?”王思锐笑着解释道。
小德子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好,咱家跟着一起去的话,也会少一些麻烦。”
小德子之前是跟着皇室路过一次延庆的,只不过当时城内乱哄哄的,皇室并没有入城,而是在附近找了些吃食,简单的凑活了一顿便继续上路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延庆肯定有粮食,但谁让当时他们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呢?没有人敢去为了吃上一顿而不顾性命。
而小德子一是怕死,二是想监视王思锐,同时也跟王思锐打好关系,于是便打算跟着一起去延庆运粮。
第81章
老子奉命抢粮
“呲啦……”
一声麻袋碎裂的声音传来,一包数百斤重的麦子忽然间得到了释放,一颗接着一颗的落在了地上,瞬间的功夫,一袋麦子便洒落一地。
王思锐抓起一把粮食,入手的感觉便有些潮湿。
“他妈的!”看着手中的粮食,王思锐不由的暗骂一句。
在古代,朝廷对于粮食的管理还是极其严格的。
虽然交通运输并不像后世那么方便,各地区的粮食也很难被运往更远的地区,但是朝廷还是有明令规定的。
各地粮仓一年内必须要将粮仓内的粮食翻晒一次,以确保粮食足够的干燥。
而粮食入仓三年后,各地官府需将这些粮食按市价卖给商贩,而这笔钱需要上缴中央国库一部份,余下的则被算作各地来年的经费之一。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因为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最北方地区粮食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所以产量也不会高到哪去。
往南走一些,到了河南地区,那里一年会有两季,所以粮食的总产量也会稍高一些。
各地的粮仓基本上也就是满库状态,所以,在来年新粮入库之前,各地的官府都会处理掉一批粮食,以腾出足够的空间。
虽然各地百姓吃不饱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但是不得不说一句,各地的粮仓可是从来都没有亏空过的。
至于救济,除非是遭遇到了天灾,各地官府才有权先斩后奏,开仓救济。
一般情况下,开仓救济都是需要得到中央朝廷的许可的。
而近年来北方地区更是风调雨顺,粮食的收成也还不错,但因为地处北方的缘故,加上之前粮仓内的粮食又被处理了一批,官员们的俸禄也提前发放了一年,所以四座粮仓内的一座才会有三分之一的空缺。
不过看现状,很显然,延庆府并没有很好的去按照中央朝廷的旨意去晾晒粮食,以至于这些粮食都有些发了潮。
不过这事其实也并不怪延庆府,倒也不是他们不想晾晒,按照一般的日程,晾晒粮食的日子一般会在五月份,晾晒完之后便会处理粮食,然后六月份收割,七月份入仓。
但是因为今年天下并不太平,加之流民剧增,导致延庆府耽搁了一段时间,结果好不容易忙得差不多了,这东边就打了起来。
“先搬新粮,这些陈粮最后能搬多少就搬多少!”王思锐下令道。
四座粮仓当中的一座半是新粮,其余的两座均是往年陈粮,多少都有些潮湿。
即便是新粮的情况也并不怎么好,原本晾晒的就不大彻底,加上前几天的暴雨,导致粮食开始出现了返潮。
不过对于王思锐来说,这些并不要紧,他们有这么多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这些粮食吃光,潮不潮的也就无所谓了。
“慢着!此乃粮仓重地,尔等乃何人治下?竟敢罔顾国法不成?”王思锐前边刚刚下令搬粮,一名五十来岁的官员便走了出来,厉声斥责道。
王思锐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此人的装束,头戴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身着八蟒五爪蟒袍,胸前绣着一副白鹇图案。典型的正五品官服,而延庆州能够有资格穿上此官服的只有一人,便是延庆知州秦奎良。
“放肆,此乃新编京畿陆军六营统领,王思锐王大人。”小德子向前一步,先是点名了王思锐的身份,旋即厉声斥责道:“王大人奉命与洋兵作战,且有圣上圣旨,秦知州,你最好眼睛放亮一点,不然的话,咱家可不敢保证能够管住这张嘴。”
新编京畿陆军六营统领?这他娘的是个什么职位?六营?那不正是一协的编制吗?协统领,乖乖,那可是个从二品的大员啊。
秦奎良的心中不由的一阵嘀咕,不过也并不觉得惊讶。现在世道不同了,至于王思锐这个看起来能吓死人的官职,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个临时的。
在古代,跟后世其实是一样的,每一个职位都有其固定的名字,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也会设立一些临时的职位。
比如军事演习,将几个战区的部队归拢到一起,这时候各个战区再去统领就有些不太合适了,于是便会成立一个军演司令部,他的级别要高于各个战区司令部。
但这只是临时性的,军演结束以后,大家还是哪来的回哪去,顶多因为这次的经历,会让你以后的仕途好走一些。至于会不会一直霸占着这个职位,那是想也别想。
现如今世道大乱,朝廷临时封上几个大员也不足为奇。
秦奎良也没有必要去害怕王思锐,再怎么说,他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大员,而且又有献轿之功,即便是得罪了王思锐,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虽说得罪了王思锐并不可怕,可是王思锐身旁的太监小德子,那就不是秦奎良能够得罪的了。
“既然大人有圣谕,此地粮仓便尽可使用,不过在此之前,下官需要看一下圣谕,且搬走多少粮食,也需要大人签字画押,不然以后下官无法向朝廷交代。”秦奎良的态度瞬间软了下来,以退为进道。
王思锐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猜到了秦奎良的想法:“可以!不过要一式两份,一份你来存档,另一份上交朝廷,以便查证。”
听到王思锐的话,秦奎良心中猛的一愣,旋即便破口大骂了起来。不过表面上却不敢有任何不同意的想法,笑呵呵的说道:“如此,甚好!甚好!”
王思锐将两份圣旨递给秦奎良,待秦奎良确认无误之后,双方各自派人到粮仓门口确认搬走的数量,只不过秦奎良显然是有什么心事,心思完全不在粮仓。
粮仓内的粮食都被装好了袋子,一袋多少斤都是固定的,所以在搬运的时候,只需要查清楚搬走了多少袋就可以了。
同样的,这也是为了方便清查,否则一摊子粮食堆在地上,即浪费了空间不说,也不利于清查。
搬运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期间又在城内临时征调了数百辆大车,这才将这数十万斤粮食统统运走。
最后,在双方确认无误之后,各自在纸上签字画押,一份交由秦奎良保管,另一份则直接由小德子派人送至朝廷那边。
而慈禧太后在看到这份确认表之后,脸上微微一笑,心里很是满意的将这份表放在了一旁,至于表格上的内容,她丝毫不在意。
第82章
干一伙大的?
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昆虫的鸣叫声,充斥着整个山脉,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直勾勾的站在黑夜之中,没有任何的火把,没有任何的亮光。
若是此时有人路过此处,必然会将其吓的半死,甚至会将这数千人误以为是阴兵。
数千人在等了数个时辰之后,远处的天边渐渐的泛起了丝丝鱼肚白,对面这才终于传来了马车的动静。
“嘿,伙计,你迟到了整整半天的时间!”见到来者,王思锐笑着赢了上去。
“法克!我向你保证,如果不是这笔单子让我不得不坚持下去的话,我甚至在半路上的时候就有了想要折返回去的打算。”一名白人男子在见到王思锐之后,脸上更是没有丝毫的笑容,似是很不满意的发泄道。
“但你还是来了,不是吗?”王思锐并没有在意对方的牢骚,而是笑着搂着对方的脖子。
“该死的,你不知道这一路上有多么的难,甚至好几次都差点被他们给查到。如果真的被他们给查到了,我想我们这些人肯定会死的很惨。”白人男子继续喋喋不休的讲着。
“我多付你一万两白银作为补偿!”王思锐附在白人男子耳旁,低声的说道。
在听到王思锐愿意多拿一万两白银的时候,白人男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轻轻的拍了拍王思锐:“嘿嘿,放心吧伙计,既然收了你的定金,无论这个单子有多么的艰难,我都会想办法去完成它的。要不要现在验货?”
王思锐点了点头,为了这批军火,王思锐可是没少下工夫。
先是派人在天津联络到了智利落魄的商人胡安,而胡安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倒霉蛋。
也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远东地区有个古老的国家,那里遍地都是黄金,无论你搞点什么商品过去,都能够在那里赚的金钵满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