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27


“清帝国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要在今天天黑之前统一意见,然后赶往京都与他们的钦差大臣展开谈判,所以,请诸位不要做一些无谓的争夺,我们还是直接挑明各自的底线吧。”英国钦差萨道义直截了当的说道。
这一次,萨道义直接坐上了主位上,根本就没有看德国钦差穆萨的表情。
而穆萨也自知理亏,所以也就没有去争一时的口舌之快。
若不是瓦德西指挥失误,结果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他穆萨又怎么会待在这里受这种窝囊气?
“真是可恶!”一想起目前德国的情况,穆萨便狠狠的握紧了双拳,恨不能乱拳打死瓦德西。
萨道义看了眼在座的众人,发现并没有人打算先说出自己的底线。
看到这里,萨道义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更是一阵无奈。
对于各国的底线,其实都大差不差,他们之所以不开口,那是因为不想丢这个人,或者出这个头。
甚至可以认为,各国的底线是有浮动的,总之就是跟其他国家的底线差不多就行了。
“既然没人开口,那就由我先来说一说大英帝国的底线好了。清帝国必须要保证我们大英帝国人员的安全,同时,此次签订的是停战协议,清帝国为此必须要支付大英帝国出兵军费,并且严惩挑起此次战争的几名罪犯。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需要支付一笔战争赔款。”萨道义将英国的底线说了出来,想必其他国家的底线也差不多都是如此。
他们之所以出兵,为的不还是这几个目的?
至于赔款,完全可以算进出兵军费里面,这里面到底花了多少钱,那都是可以商量的,但最起码要保本。
比如,军舰的使用费用,人员的军饷费用,武器弹药的耗费,以及阵亡士兵的安置费用。
很显然,列强一是为了面子,二是依旧沿袭了之前的习惯,认为清廷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必然会答应他们的条件。
因为这与之前几次的赔款已经相差的太多了,至于战争赔款,这个只不过是提一提而已,如果清国人反映强烈,不要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总要给人留下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嘛。
接下来,几国纷纷表示了他们的底线跟英国差不多,大家可以按照这个底线去跟清国钦差谈判。
至于这个底线到底是多少,这个没有人知道,这个只能靠谈判一点点的去谈,又不是说要多少就能给多少。
“这场战争我们只不过是因为大意而摔了一跤而已,我建议,等到司令部回来以后,我们立即对清国发起二次进攻。这一次,我们大日本帝国会再出一个精锐师团。”在确定了底线之后,小村寿太郎立即表态道。
对于已经尝到战争赔款的甜头的日本人,自然无法接受失败的结果。
五年前,日本从清国这里得到了大量的赔款,从而是日本人能够有能力在短短的几年内将自己的国力提升几倍。
实际上到现在日本人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为了打这一仗,日本人基本上已经将家底都给拿出来了。
如果无法得到清国的战争赔款,那么日本就等于是做了一次赔本的买卖,这对于缺钱的日本,又如何能够接受的了?
为此,日本已经决定了向各国贷款,以此来支撑他们继续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
当然了,如果各国不同意的话,日本人还是会这么做的,因为日本人无法接受这么大的损失,他们必须要将这笔损失拿回来,并且狠狠的赚上一笔才行。
萨道义深深的皱了皱眉头,二次战争,虽然英国方面也很想彻底的打败清国,并且拿到足够的好处。
可是目前英国的现状,并不足以令他们继续发起二次战争。在布尔战场上,英国人现在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局面,相比于远东,目前英国人只能更加重视布尔战场,否则的话,英国的损失将会更惨重。
“我支持这个提议,我们俄罗斯帝国也会增加一个师的兵力。”格尔思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很是出奇的支持了日本人的提议。
“美国最多增兵两个营!”柔克义说道。
“法国无法继续增兵。”鲍渥说道。
如果按照目前的增兵情况,那么联军能够增加三万五千人左右,如果英国再增兵五千,那么加上现有的军队,届时联军总兵力将会达到七万六千余人。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给清国施加压力,那么这么做是可以的,可要是清国继续抵抗下去的话,这么做就不行了,五万人的兵力都做不到,在增加两万六千人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总之还是一句话,清国实在是太大了。
第114章
官架子倒是不小
零零年十一月十九日,在京城沦陷后的第三个月,王思锐率领着部队重新将京城的控制权抢夺了回来,并且俘虏了联军司令部,逼迫联军不得不与清廷展开谈判。
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廷谈判人员,和硕恭亲王亦劻,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全权大臣张复华,钮孟磊等行事总理外务部事务人员一道来到了京城。
“没想到这仗竟然打的如此惨烈!”站在西便门城门下,亦劻倍感震惊的叹气道。
此刻的城墙,哪还有以往威武庞大的身影?
城墙上到处布满了弹坑缺陷,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甚至还有鲜血。
如果不是城墙上正插着大清黄龙旗的话,没有人敢相信,如今这座城就在他们的控制当中。
“是啊,这数十万军队都抵挡不住洋人的进攻,谁又能想到,这京城还能回到咱们手中?”张复华也紧跟着附和道。
虽然他们没有人将王思锐这个小蚂蚱看在眼里,但看着眼前城墙上战争留下的痕迹,他们打内心里却又不得不佩服。
“李中堂,你手下的能人可是不少哇!”钮孟磊突然说道。
李鸿章微微皱了皱眉头,瞥了眼钮孟磊,但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其实李鸿章也很郁闷,这个王思锐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直隶练军虽然不是自己手下主要的部队,但毕竟是经自己手组建起来的,下面各个营管带的任命也需要自己来签字任命。
甚至他们在上任之前,李鸿章也会亲自与对方见上一面,以示鼓励,当然了,还有就是鞭策。
可是关于王思锐这个人,李鸿章的脑子里却是没有任何的印象。
但是朝廷却给出了很直接的证据,证明了王思锐的身份,的确是属于直隶练军的,甚至还见到了李鸿章亲自签发的任命文书。
而李鸿章也一直都很纳闷,自己真的签过这份文书吗?许久之后,李鸿章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份折子,又哪能记起几个月前批过的一份折子呢?
也许当时这份折子是夹在其他折子中间的,也没有仔细的阅览就签了吧?
众人见李鸿章没有回话,也就懒的自找无趣,一行人在数千护卫的保护下,匆匆的进入了京城。
而进入京城之后,李鸿章的眉头一时间皱的更紧了些。
房屋墙壁上到处都是遗留下来的弹孔,这些都在告诉他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难道说,京城里的战斗真有这么激烈不成?
若是如此的话,那王思锐又是如何打败洋人的?一时间,李鸿章对于王思锐这个人也更加好奇了起来。
不过其他几人的心思可并不在城里,而是在关心自己的面子。
见王思锐并没有前来西便门迎接他们,西便门那里也只有一百多人的部队,而且还是守卫城门的部队,迎接他们的部队更是一个也没有。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那些守卫城门的一百多人当中,几乎所有人的衣服都有些残缺不全,脏兮兮的,甚至还有不少的伤员。
“王思锐为何不前来迎接王爷和李大人?”张复华指着守卫城门的连长,面色不喜的训斥道。
张复华的问话,让值守城门的许知有心里面很是不爽。
心中暗骂道:“娘的,你们这些爷打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跑的还快,这仗打完了,你们就回来开始装大爷了?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卖命的人,还得照顾着你们的面子?他娘的,都是一群什么玩意儿?”
虽然心中俺妈不已,但表面上许知有却不敢有任何的不满,只能耐着性子回答道:“统领大人正在围剿城内洋兵余孽,卑职以命人去通知统领大人了,估计统领大人很快就来了。”
“哼……”张复华冷哼一声,气的将脸扭到了一旁。
王思锐去带队围剿洋兵?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虽然他王思锐的官职不高,但恐怕目前在这京城里,没人会比王思锐的官职更高了吧?
一个堂堂从二品的统领,京城内的最高军事长官,竟然会亲自去带队打仗?恐怕连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不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虽然张复华不相信,但对于许知有的话却无可反驳。
毕竟这京城的确是他们收复的,就算王思锐现在正在屋子里睡大觉,他张复华也只能选择相信许知有的话。
“小兄弟,部队伤亡如何?”李鸿章倒是没有质疑许知有的话,反倒是进入了自己的角色。
再怎么说,这支部队也是自己手下的部队改编过来的,至少表面上,李鸿章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回大人,部队伤亡很大,我们一个营出来时还是四百多人,到现在也就只剩下这么点了,其他营的情况也跟我们大差不差。”许知有按照先前王思锐交代的话回答道,总之就是一个理念,有多惨就说多惨。
“哦?伤亡如此之大?”李鸿章紧紧的皱着眉头,倒不是不相信许知有的话,甚至反而都还觉得有些少报了。
但李鸿章皱眉却不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是他知道王思锐手下只有四千多人,近四分之三的伤亡,也就是说如今他的手里只剩下了一千人左右。
诺大一个京城,又怎会只有一千人在守?恐怕连城门都守不过来。
内外城一共有十五座城门,哪怕平均一座城门一百人来守,那也得一千五百多人,而且还有城内的治安需要管理,还得清理洋兵余孽?
“那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李鸿章继续问道。
“大约三千人左右吧,进入京城之后我们就开始招收遗留在京城内的溃兵来补充部队的损失,最多的时候部队有六千多人将近七千人。”许知有继续按照王思锐的交代回答道。
如此来算的话,王思锐手下已经阵亡了差不多有近万人之多。这个伤亡数字,用损失惨重这个词来形容倒也恰当。
只不过,三千人的部队,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保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