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黄泉有座房(校对)第1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0/1429

  看他毕恭毕敬的模样,众人心里也开始泛起嘀咕了。
  莫非各家巨子真的来了??
  要知道各家巨子,无不是代表着各家最高领袖。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实力上。
  他们若是亲自赶来,中原还不炸锅了。
  只是如方才一样,楚柯话音落下许久,始终不见有那位巨子现身。
  连司马庆都忍不住拆台了,冷笑道:“楚兄弟,若是各家巨子亲临,我等怎么不知消息?”
  “楚柯,你搞什么名堂!”
  宇文霸皱着眉头吼道,显然对于楚柯这位只会耍嘴皮的纵横家很不看好。
  连杂家的林钰先生都提楚柯着急。
  一时楚柯的脸色更加尴尬了,无奈的再次朝着北方:“纵横门下楚柯,恭请各家巨子。”
  话音落下,才见北方一声朗笑声传来,声音浩浩汪洋。
  “哈哈哈哈,别拜了,再拜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起了。”
  众人一惊,就见北边金霞升腾,一只黑鬃麒麟御风而行,背上端坐一名老者,手捧一卷竹筒。
  “巨子!!”
  张翻见到来人,顿时顾不得形象,赶忙上前而拜。
  其余人愣了一下,才纷纷回过神来。
  认出这是乘骑在麒麟之上的老者,正是当世儒家巨子,参子,参曾。
  当即众人纷纷行礼。
  “我槽!还真他妈的请出来了??”
  颂兴学差点下巴都掉在地上了,眼珠子瞪的滚圆,看着眼前来者,心里那个后悔啊。
  早知道就别和楚柯墨迹了,直接杀过去逃命。
  众人纷纷参拜之后,不由目光好奇的看向参子身后。
  “莫要看了,翟公途径半路,遇到了一位故人,正在叙旧,则陵君要拦下信使,防止流言弥漫中原,公孙、惠施两位先生各守一路,以镇诸侯。”
  参子似乎看出众人心思,开口说道。
  短短一句话,却是信息量巨大。众人心中不禁琢磨起来。
  翟公是墨家巨子,半路遇到了故人,是谁不知道,但所谓的叙旧只怕没那么简单。
  而陵君则是道家巨子,他负责拦下信使,阻止流言,这句话明显是说给商家、张谷等人听的。
  也就是说,即便商家为了保险起见,将张谷的书稿抄写三份,从三条不同的路线送回去。
  但有陵君子阻扰,别说是分三路,分十路走也别想送入中原。
  至于公孙、惠施,这两位正是纵横、杂家两位巨子,看起来两人已经开始游说天下王公诸侯,稳定大势。
  张谷等人的脸色顿时苦涩起来,这五位巨子出手,分工明确,摆明了就是冲着丁小乙来的。
  当然也包括张谷、商家等一干有利益关系者,显然也在其中。
  难怪楚柯卖的那么干脆,怕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丁小乙目光看向楚柯,只见楚柯神情不变:“我说过,卖朋友我是专业的。”
  事实上,早在他得到消息,得知和氏璧下落的时候,就直接写了一封信,把丁小乙的事情以及知行合一的文章,全然告知给了自己师父。
  一方面是因为和氏璧,各国兵马汇聚,即便数量不多,但中原必然局势紧张,各家巨子也必然会将目光投向和氏璧。
  和氏璧怎么归属他不清楚,但有两点可以肯定,无论最后怎么争,归属肯定是落不到他们纵横一家的头上。
  第二点,无论和氏璧落在谁家,各国之间的混战绝对是免不了的。
  但他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仅凭丁小乙口中知行合一这句话,就足以让自己师父大有可为。
  正如他的名言一样,卖朋友他是专业的。
  但他没想到,丁小乙这么给力,居然面对各家围攻,浑然不落下风,甚至还夺走了道德金卷,简直超出他的预期。
  所以他果断在这时候,又把丁小乙卖掉一次。
  这是一个赌注比例极不协调的赌约。
  他料定必然有某位巨子已经来到了,才会上前阻扰。
  即便这只是他的猜测,但赌输了又怎样。
  自己大不了丢点面子就是了,赌赢了话,不仅仅能收回道德金卷,令道家欠下一份人情,更是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
  无疑,他赌赢了。
  而且来者还是儒家的巨子,这更是令他觉得自己不仅仅赌赢了,还赌出了豹子。
  相信儒家这下欠下的人情更大,这就如同第一桶金,让他有足够的资本,在未来合纵连横。
  把朋友卖到这份价钱上,楚柯觉得自己这次绝对是人生高光的时刻了。
  “佩服,今儿算是见识到了。”
  颂兴学默默把道德金卷递给丁小乙,同时低声传讯道:“小乙,还有招么?”
  丁小乙目光看了一眼已经远去的青龙号,心头一宽,目光面朝这位儒家巨子。
  看似一脸安详亲善的老人,却是令他感受到什么叫做神威如海,威不可犯。
  “放手一搏吧,能杀出去最好,杀不出去……大不了我陪你。”
  丁小乙回头一笑,神情坦然不变:“反正咱们在下面熟人多,下去就下去呗。”
  颂兴学闻言眼睛一瞪:“什么叫你陪我,明明是我陪你好吧,也不知道这里死了能不能下阴曹……”
  “盗家的孩子,后生可畏啊。”
  参子目光扫视在他们身上,眼中露出惜才之色。
  当纵横家公孙,带着书信找到他时,看着书信中详细描述,当日大月国的那场辩论。
  参子心中也不由掀起惊涛骇浪。
  虽然知行合一的说法,还尚且十分粗浅,可这是完全与儒家治国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背道而驰之处。
  仅凭心中所写,显然是还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这种苗头一旦冒出来,或许要不了几年就能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年孔圣当年,不也是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一扫儒家数种学派,统一了当今的儒学思想么。
  想到这,参子终于开口了:“圣人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是民智为祸乱之源,小友怎看?”
  众人没想到参子一开口,居然是先问丁小乙这段话的看法。
  不禁将目光看向丁小乙。
  “这老家伙问你……人民都变聪明了,不服管教,作乱了怎么办?”颂兴学在一旁充当翻译官的角色。
  心头一动,暗自传音道:“要不你说点好听的呗,万一这老家伙一高兴,就把咱们放了。”
  丁小乙白他一眼,心想要是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旋即冷笑道:“乱和不乱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老百姓就求个吃饱喝足,动不动就把帽子扣在老百姓头上的人,才是作乱的源头!”
  丁小乙的大白话,说的相当直接,就差指着参子的头大骂,他们这种人才是祸乱天下的根源。
  “放肆!!”
  张翻听到这脸都绿了,要不是自己巨子在这里,怕是就要轮起宝剑和丁小乙拼命。
  但参子嘴角一抽,冷笑道:“天地君亲师,父子纲常,克己复礼,尊卑有序又怎么会乱,怕是如你这般品性无德搬弄是非的妄人多些,天下才难以安宁!”
  颂兴学正要翻译,丁小乙已经抢先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本来就没我什么事,你们非要追在我屁股后面怼,我反抗一下,就成了品性无德?什么都要你说了,我还说什么?抹脖子自杀得了。”
  “胡言乱语!该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0/14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