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0

  关于Ann,来来去去好像就是那么一点儿事。一想起来,还是那么一点儿事。朋友,再好的朋友,也不过才这么一些事情留在记忆里。其他那些人,或许更少了。所以每次一开心,我就拿相机拍下当下的场景,因为我知道未来一定会忘记。
  2012年10月11日
路的尽头究竟还能走向哪里
  从看到你第一眼,我就在想,无论听到什么都无意识抿下嘴唇的你应该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人吧。
  后来,这样的猜测一点一点地增多。因为缺少语言的沟通,所以我常常用你接下来的行为和举动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朋友问:你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沉默,寡言,心事太重,难以表达自己的人。
  朋友问:所以,你根本就不了解这个人对吗?
  “沉默,寡言,难以表达自己”这些都是外化的表象,正因为如此,外界也就毫无可能走向你内心的那条路。回忆起来,在走进一个人内心的过程中,我们都曾试图用各种方式去接近,或许我们都有那么一刻觉得,只要一伸手,便能够得到真正的那个你,可最终,都是我们猜测的一场虚妄的梦。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且有效的呢?
  至此刻,我仍不明白。
  你说我们要彼此体谅。
  体谅对你而言是一种态度。“行,你去吧。”“好,随便你。”“没问题,我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很有诚意地摆出了体谅的态度,却不管你体谅的结果─我是否真的能体会到你的体谅。不能让我变豁达的体谅,不是我要的体谅。
  体谅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结果。通过体谅的态度开头,体谅的行为贯穿始终,双方抱着互相体谅的态度让彼此对未来更有信心,才是真正的体谅。否则,那种抱着怒气指责对方说:你看,我都那样体谅你了,你还抱怨个啥?!
  如果你是真正的体谅,那么,我根本就不会再抱怨、冷战,或者沉默。
  在感情的道路上,我曾一度认为每个人都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误解。大多数人甚至非常明白自己的缺点,只是他们常常坚持给这些缺点取一些新的名字,完全不同于世人对于缺点的习惯性称呼。
  所以,我们在争论的道路上常常迷失方向。
  直到最后,我才反应过来,我一直说的大象,其实就是你一直说的老虎。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讨论究竟是大象还是老虎上。其实,我们要讨论的关键是,如何让你明白你的老虎其实是一头大象。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儿明白了。也许不是我们不懂什么叫体谅,只是你懂的体谅与我懂的体谅不是一回事。
  你的“体谅”是一种语言上的妥协。不代表你的气势妥协,不代表你对结果妥协,不代表你对我整个行为的妥协。
  我的“体谅”正好相反。我指的是整个行为的妥协,绝非语言,气势,用词遣句所能涵盖。
  其实,早就想用记录文字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每次提笔都不知道从何写起,今日,有些顿悟。
  因为忙而作为借口的逃避,实质早已对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更早一些明白这些,很多事情的处理方法会更简单而非更纠结。心里也就某件事情彻底画上句号。
  人和人的缘分,从上世延续到这世,也只有那么多的福分。折腾完毕,无论如何努力和使劲,也都无济于事了。最后会把两个人都累死,双方还不认彼此的好。与其最后狼狈收场,不如趁现在有理智,气定神闲说句再会。
  后来我常观察,很多人与我们发生了争执,争执的往往是同一件事,就好比绿灯亮了起来,我们的车都可以通过了,但我说绿色是绿色,你说绿色是蓝色,于是我们为此争了一天。
  2012年10月14日
世道虽窄,但世界宽阔
  如果回过头再看,究竟哪一步最重要。
  这是我最近常问自己的问题。
  之所以现在要问,那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的确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
  其实表象上是一样的,每天都像被打了鸡血从早忙到晚。只是以前更多的是面对事情,现在更多的是面对人。
  因为面对了更多的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连微姐都说:我周围很多朋友遇见我都表扬你了,说我这个弟弟表现真不错。在某种意义上,有人问:请问你是如何获得今天的成功的?(真的,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让我真的很想打对方。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成功的。哈哈。)
  成功是什么呢?成功不是挣了多少钱,不是有几百万的粉丝,不是拍了多少杂志的大片。其实从大二开始,当我知道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定会从事传媒文字工作那一刻开始,我偷瞄了几眼旁人─大多数人甚至不清楚自己下个月要干什么。我就知道自己挺成功的,当一个人开始了解自己,为自己答疑解惑,为自己内心指清方向的时候,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所以回到第一个问题。究竟哪一步最重要?
  答案不是哪一步最重要,答案是知道自己如何走第一步的那个年头最重要。
  这一切得益于我妈。
  当年我的高中成绩差到离谱,要么花5000元读一个重点高中的普通班,要么花5000元读一个普通中学的重点班。
  我妈的月工资当时只有1200元。她想了想说:与其和一群交费不喜欢读书的人挤在重点高中的普通班,不如去有很多力求上进学生的普通高中重点班。按她的解释就是:普通高中重点班的纯度更高。
  重点高中无论再如何重点,身陷普通班,学习的纯度自然很低。
  普通高中无论再如何普通,身陷重点班,无论如何都会被高纯度的学习氛围所影响。
  一切证明我妈是对的。
  后来我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当时湖南师范大学还不是211的重点大学。对于一个什么兴趣爱好都不知道的我而言,唯有进入一个学风好的专业才有可能苟延残喘下去吧。于是选择了当时学风最好的中文系。事实证明,那又是一个高纯度的学习氛围。
  后来我也常常看见有人写:无论世道再差,只要你保持内心的高度纯洁,你依然会是一个好人。
  我把它改成:如果你不是一个自控力超强的人,那就和更多与你一样有一颗向善之心的人一起,集体修炼强大,个人自然能强大。
  有人靠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用环境救赎自己,有人发挥失误进入大专也能只身一人闯出一片天地。千万不要认为高考,或者中考,或者一次面试就会决定自己的终身。只要内心那一盏灯能够为自己点燃,持续燃烧,每当失去方向的时候,看看内心的光亮,一切就不会惶恐了。
  大二之前,每当我不知何谓人生,何谓未来的时候,我总是企图找到一个内心强大充满光亮的人,总觉得遇见一个那样的人,就能获得指引的机会。于是问同桌,问同学,问长辈,问一切可问之人,得到模棱两可的答案。狂风大作的答案早就把内心奄奄一息的火苗吹熄,如若更惨一些,落一阵暴雨,长时间内,火苗再无复燃的可能性。
  看到这,我才发现我真的是一个习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人,找不到别人解答的问题,只能自己问自己。这个习惯仍保持至今,只有心里有了确切的答案之后,才会去征求他人的意见。征求意见只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一致的,就放手去做;不一致的,小心去做。总之,必须去做,因为这是我自己告诉自己的。
  2012年10月15日
原来我也曾经走到过那么远
  我还是偶尔会忘记时间,偶尔忘记要去的地方,偶尔怀疑现在做的一切是不是正确,偶尔感激一下现在的状况,并时不时拿现在与曾经作对比,其实发现,没什么两样。就像老板今天仍对我说:刘同,你究竟打算这样没心没肺活到多久?这句话,好像四五年之前,她也这样问过吧。
  说到满足的事情,那是一堆一堆的。
  比如,只要坐在书桌前,就不会心神不宁漫无目的。
  现在还记得很多很多的夜晚,听着什么样的歌曲,翻着什么样的书,写着什么样的文字,和什么人在QQ上聊天,畅想几年之后的生活。其实和现在真的差不多。
  说到遗憾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比如,弹钢琴。
  我看见会弹钢琴的人就腿软,走不动。我最想梦幻成真的场景是,某一天,在酒店大堂,遇见心仪的人独自在喝酒,我就走上台,弹了一曲,击中对方,泣不成声……那该有多好……虽然是瞎扯。
  有时候,自己和自己瞎扯,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
  小杰介绍了静秋姐。
  她拿着我7年前写的书,一点一点仔细地读,然后分享给同事听。
  然后写邮件告诉我。
  让我想起那时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光,安静,敏感,又踏实的。
  多少不像现在,为了一个梗概而写一篇微博,为了一个高潮而写一个铺垫。那时写东西,不会动那么多心思,只是跟着心思一路写过去,遇见了你,遇见了风景,遇见了一个又一个坐标立于原本生命的不可企及之处,匆忙用石子在上面刻下我曾来过的痕迹。
  虽然现在我坐在这里,听着最新的歌曲,最潮的音乐,用上网本写文字,用iPad上微博,吃着新鲜的荔枝,按时睡觉,到点上班。但静秋姐那几句话,让我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话,那句话有点恶心,但特别适合我这种30岁的无公害小青年用来抚慰自己,那句话是这样的:原来,你也曾经走到过那么远……
  原来,我也曾经走到过那么远。
  而现在,我目力所及之处均有拥挤人潮,力量所及之处必有疑惑需要解决。
  影子与灵魂都丧失隐遁的日光下,谁又比谁能走得更远?
  以前,还会争论几句方向,现在能多走几步便不容易,一个比一个更像招徕顾客的人形立牌,面无表情,同样姿势,欢迎光临,春蚕到死,丝方尽。迎不来第二天的清晨,煽不动第二天的翅膀,戛然而止的何止生命,还有妄想成为蛾子翱翔的梦。
  希望,这一切都只是那时做着的一个逼真又实际的梦。
那件青葱且疯狂的小事叫爱情
  “我外婆和你一个姓,我在想,如果万一,我们是亲戚的话……”
  如果我们是亲戚的话,无论发生何等的崩析,我们的关系不会像之前那样说断就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