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鸾(我的竹马是男配)(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440


程微用华良那根腰带把他双手缚好,这才收了匕首。低喝道:“跪下!”
华良立刻跪下了,胆战心惊望着程微。
程微收好匕首,又检查了一下塞住华良嘴巴的汗巾。看堵得严不严,然后问:“说得出话来吗?”
华良呜呜几声。摇了摇头。
“那我便放心了。”
程微说完,弯唇一笑,连踢带踹,手脚并用,照着华良就忙乎开了。等把他揍成个猪头,推开车厢后边的暗门,就把他踹了下去。
华良扑通一声掉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老杨伯扬起的马鞭在半空中一停:“三姑娘,您怎么了?”
“没事,昨日出去打猎,别人分了我一块野猪肉,放车上忘拿走了。刚刚我看不新鲜了,就丢外面去了。”程微说着,发现了华良脱在马车上的靴子,嫌弃地捡起来扔了出去。
老杨伯听程微这么说,扬声道:“那三姑娘您坐稳当了,出了雀子胡同,咱该加速了。”
“快一些好,我累了,早点回去早些歇着。”
老杨伯道一声好,扬起马鞭把马赶得快了些,心中却挺心疼。
啧啧,又不是三伏天,昨日的野猪肉今日就丢了,真是浪费啊,也不知便宜胡同里哪一家了。
华良被踹下马车,加上刚挨了一顿狠揍,正头晕眼花。
他拼死挣扎坐起来,努力蹭开绑手的腰带,把塞在嘴里的汗巾子拿出来,口涎立刻流了出来。
“他娘的——”华大公子嘴上总算得了自由,正破口大骂,忽然一只靴子从马车里飞出来,直接甩在了他脑门上。
华大公子嗷的一声惨叫,这一声还没停,另一只靴子又来了。
这一次,华良直接被砸晕了,不知昏了多久,还是听到一声惊叫,才迷迷糊糊睁开了眼。
他脸上肿了,双眼都有些睁不开,勉强撑开一条缝去看,就见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端着个盆子,正居高临下看着他。
“大……大娘,救救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华大公子对这素日不看一眼的妇人喊一声大娘,伸出血淋淋的手,手中握着一块碎银子,“大娘,我有钱……”
妇人吓得后退一步,这时一个年龄仿佛的男子走出门,忙拉妇人一把:“快回家,这不知是哪来的流氓地痞得罪了人,咱可别惹这个麻烦。”
“嗯。”妇人忙点点头,与男子一同转身,刚走了两步又小跑回来。
已经绝望的华良不由露出个笑容。
只是他脸肿如猪头,早看不出玉树临风的模样,这一笑别提有多吓人。
那妇人到了他跟前吓得犹豫了一下,然后心一横,蹲下身从他手里抠出那块碎银子,挽着自家男人的手,飞速跑了。
华良欲哭无泪,彻底绝望,等了又等不见有人路过,知道这里偏僻得很,再等下去他小命恐怕就不保了,于是硬着头皮扶着墙根站起来,艰难迈开步子,一点一点向华府挪去。
走到人烟稀少的大街上,华大公子默默地想:好像迷路了,怎么办?
最后,华大公子昏倒在街头,因为形容凄惨,被巡逻的卫兵当做打架斗殴的流氓地痞抓进了牢房里,历经千辛万苦才回了华府,这里就不消细说了。
程微到了家,忽觉今日韩氏对她格外热情,忍了又忍问:“母亲今日是怎么了?”
韩氏不好说程瑶勾引太子的事,拉着程微的手看了好一会儿,才叹道:“微儿,娘现在觉得,这儿女到底还是自己生的好。”
程微不知道韩氏今日受到的触动,当下有些不快:“母亲,您以后别这样说,二哥听了会难受的。”
韩氏愣了愣,干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程微对韩氏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在她看来,只要母亲不站在程瑶那边给她添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韩氏一句话引起小姑娘对兄长的惦念,正好今日的事要和兄长交流一番,于是程微用过饭,抬脚去了长青苑。
第164章
程澈的秘密
长青苑灯火通明。
程二公子白日奋笔疾书他的小人书,到了晚上亦不闲着。
每逢月底,几家书斋的账目,他身为幕后的东家是要过目的。而白日里人多口杂,这看账本的事情,当然是放在晚饭后做最好了。
旁人从长青苑路过,以为程二公子在头悬梁锥刺股,好意思进来打扰吗?
程澈看了看各家书斋春季盈余,那家总店春季净赚了近五百两银子,不由欣慰地笑了。
这些年他用书斋盈利置办了不少田地,都算下来,家底颇丰,将来……将来微微嫁人,伯府这光景眼看是指望不上的,他可以给她添一笔厚厚的嫁妆,不让任何人轻瞧了她去。
烛火跳跃下,程二公子俊朗如玉,笑得温柔如水。
他当然是不该添置私产的,父母俱在,尚未分家,这事情一旦传出去,无论在何处,都是他做得不对。
可是,在谦虚守礼的外表下,程二公子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这或许在他被程九伯夫妇送走的前一晚就注定了。
因为舍不得父母,还年幼的程澈夜里悄悄起来站在他们窗外,踟蹰着想进去,和父母睡最后一晚,可是想到平日里母亲对他的不假辞色,小小的人儿一直在犹豫。
或许,明天他就走了,今晚母亲会对他好一些吧?
年幼的程澈这样想着,刚刚下定了决心,就听到了那番让他永世难忘的话。
“老九,你也别烦闷了,三小子去了伯府,那是享福呢。”
“唉——”父亲的长叹声落在年幼的程澈耳里,忽然就有了不详的预感,早慧的他悄悄站在窗外,一动不动。
郭氏的声音高了起来:“唉声叹气什么?有本事你去赚钱啊,你能赚来银子。我愿意把三小子送走?他虽不是我亲生的,好歹也养了他七八年。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养一条狗,还有感情呢!”
“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眼看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一大家子都要喝西北风了,不送三小子走,就要送二小子走。先不说伯府看不看得中二小子吧,你想想,老伯爷和老夫人能一直活着?一旦他们过世。他们二房就得分出去过,到时候让二小子养活一个寡母和一个小妹子?你忍心,我还不忍心呢。就这么定了,送三小子走吧,好歹让他脱离了这黄土地,送他一场富贵,咱们这当爹娘的足对得起他了。”
那晚风很凉,程澈站在窗外,冷得彻骨。
他忍不住想,母亲这话好笑。送二哥走,就舍不得二哥将来养家受苦,送他走,就是送他一场富贵了。
不过以往,小小的男童见母亲把鸡腿夹给大哥、二哥一人一只,而把鸡屁股夹给他,还哄他说鸡屁股最香了,会暗暗难受,可以后却不再会了。
他不该难受的,原来。他和大哥、二哥,本就是不一样的。
不知是不甘,还是惊讶,程澈又立在窗外许久。听着屋子内程九伯吧嗒吧嗒熟悉的抽旱烟声。
终于,那吧嗒声停了,程九伯道:“行,就听你的吧。不过明早送三小子走,给孩子穿一身好衣裳吧。”
年幼的程澈终于默默转身离去,为了程九伯给他争取的那身好衣裳。一次又一次,把能买得起无数好衣裳的银子拿给前来打秋风的郭氏,并不埋怨。
无论如何,他们终究是养了他几年的。
渐渐在伯府扎下根来的程澈什么都不怕,只担心有朝一日,一旦他不是程家子的身份暴露出来,会被驱逐出家族。到时候,他总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给他在乎的人,韩氏、微微,一个依靠。
这就是程澈最初开办六出花斋的动力。
后来,程澈跟随长辈回程家庄祭祖,也曾悄悄去了村民们说的当初郭氏产下孩子的那个田庄。
那里的地形地貌,他早已印在脑子里。
程澈推断,如果说他当初就是在那里被郭氏带回去的,那么最可能就是顺着河水漂流而来。
而后来几家书斋分店,就是沿着那条河的上游城镇开设的。
书斋毕竟受限制,近来,程澈已经拿出一笔银子,在那些城镇开设一些茶馆,或许能慢慢查到他的身世。
程澈并不在乎他是什么出身,甚至对找回亲生父母并不热切,但他习惯对那些未知的、可能会给他带来变故的因素尽在掌握,将来才不至于被动。
“二哥,你在温书么?”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程澈收回心神,忙把账本往屉子里一塞,朗声道:“微微,进来吧。”
程微提着裙角,跨过门槛走了进来,还未走近,就嗔道:“二哥,我都说过,不要晚上看书了,当心熬坏了眼睛。”
“下午没看完的,正打算不看了。”程澈打量着妹妹,星眸璀璨。
显然程微的到来,是令他高兴的。
褪去那些压抑的秘密和负担,程澈亦只是个还未行冠礼的青年。
有哪个青年,乍然见到悄悄放在心上的那个人,会不高兴呢?
哪怕这高兴,永远只能打着兄长的名义,他亦甘之如饴。
“微微,我听说,今日一早,你和母亲进宫去看太子妃了?”
“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4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