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776

  又不是去游玩,催什么催!
  随太子前往钱河县的是浩浩荡荡一支队伍,拉了药材、布匹等物资,抵达钱河县的地界时已是三日后了。
  早早得到急报的赈灾官员等候在城外迎接,一直等到日头偏西不见人来。
  “怎么回事?按说一个时辰前就该到了啊。”
  “谁知道呢,莫非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
  “就是来抚慰民心的,能有什么事耽搁?”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着太子一行人迟到的原因。
  一人一马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近前,对众人一抱拳:“各位大人,太子殿下在十里开外的白杨场停下了。”
  白杨场是一片平缓山丘,遍山白杨,是由京城到钱河县必经之地。
  众人面面相觑。
  白杨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太子停在那里干什么?
  太子是储君,更是代表皇上前来,不管停下来有什么想法,众人只能匆匆赶过去。
  远远就看到一支队伍停在山林间,已经升起袅袅白烟。
  这是做上饭了?
  众人快步赶过去给太子见礼:“臣等见过殿下,殿下一路辛苦了。”
  太子扫视着众人,问道:“你们都是在县城里参与赈灾的官员?”
  为首的赈灾官员乃户部侍郎,姓赵,闻言回道:“臣乃户部右侍郎赵如庆,是此次赈灾的主官,这些是从京城随我一道来的官员,这是钱河县的一众官员……”
  太子慢慢点头,实则除赵侍郎外没记住几个人。
  “钱河县现在情况如何?”
  赵侍郎脸色难看几分:“情况不大好,这次地动是钱河县百年难遇的一次地动,伤亡过万,且正是天热的时候,疫病已经有些不好控制了……”
  太子掩住眼底的嫌弃,问:“那你们如何保证不染上疫病?”
  这话听得众人嘴角齐齐一抽。
  赵侍郎道:“臣等每次进城巡视后都会听从太医安排,服用汤药,以草药沐浴,熏蒸衣物……”
  太子听得头皮发麻。
  他的担心果然不错,进一次城需要做这么多事,可见疫病的厉害。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他才不想涉险!
  “不知城中百姓如何安置?”一道清越声音响起。
  这么靠谱的问题竟令赵侍郎一时没接上话,缓了缓才看向与太子毫无相似又比太子俊美许多的那张年轻面庞。
  郁谨没想到只是问了一个如此普通且正常的问题,竟然冷场了,明明太子那些智障问题这位赵大人答得流利着呢。
  他轻轻咳嗽一声,提醒赵侍郎的失态。
  赵侍郎回神,看向郁谨的眼神都有几分激动了:“目前城中划分出东西两个区域,没有疫病的聚在西边,家中有病人而不愿离开的依然留在东边。死伤人数正在登记造册中,凡是发现尸体一律集中掩埋,并发给家属一两银作为抚恤……只是疫情越发严重,聚在西边的灾民已经多次堵在城门口闹着要出城了……”
  凡是发生疫情的地方,往往许进不许出,特别是钱河县离京城如此近,这些官员就更不敢放灾民出城了。
  万一有携带疫病的灾民出去,可要起大乱子。
第545章
锦鲤镇
  郁谨与赵侍郎一问一答,滔滔不绝,太子听得不耐,打断道:“先吃饭吧。”
  赶了这么久的路,早饿了。
  饭已经好了,很简单几大锅豆饭,还有亲兵现打来的野味。不过野味不多,只能供几位贵人享用。
  太子只觉食不下咽,不满道:“兔肉要抹了蜂蜜烤才香。”
  众人动了动嘴唇没敢开口。
  怎么办,一开口就想把太子骂个狗血喷头。
  二牛趴在郁谨身边吃得津津有味,心道:这人真聒噪,总有一日它要咬他屁股,让他老实点儿。
  一顿饭草草吃完,太子擦了擦嘴,问赵侍郎:“你们平日在何处休息?”
  “在城外搭了些草棚木屋。”
  五月的天气对死人来说很不友好,尸体腐烂得快,对活人来说就舒服多了。
  哪怕天地为席都能凑合,有木屋草棚者遮阳挡雨,条件算是不错了。
  赵侍郎常年在京城养尊处优,原本也不想过得这么粗糙,然而钱河县离京城太近了,有个风吹草动就能传入皇上耳里,要是在赈灾之时贪图享乐,那才是想不开作死。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右侍郎,这次赈灾中如果表现亮眼,位子也该动一动了。
  “草棚如何住人?”太子眉头一皱,想到要表现好点,咳嗽一声道,“各位大人都是赈灾的干吏,若是住的不舒服,累垮了身体,那就不美了。”
  赵侍郎暗暗翻了个白眼,面上恭恭敬敬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就没有离着钱河县近且又没有地动、没有疫情的地方?”
  郁谨看一眼太子,心头一跳。
  现在看来,阿似那个噩梦还真有些意思,太子居然真的提出来住到附近的村镇上。
  对姜似所说的噩梦,若说坚信会在现实中发生,那就是大瞎话。他怎么也是个带脑子的,对媳妇再全心全意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怀疑。
  但是,阿似要他相信,那他就愿意相信。
  这就与脑子无关了,而与心意有关。
  阿似不让他住到那个镇子上那他就不去住,梦中情景会不会实现有什么关系呢,至少能让媳妇安心。
  郁谨决定先不掺和,冷眼等着最终决定。
  众人互相看看。
  明白了,太子这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混日子啊。
  有太子挑头,他们当然何乐而不为,找个离县城近的镇子住下确实比住草棚木屋舒服多了,也不耽误每日过来勘察灾情。
  被人弹劾?
  不存在的,这可是太子的提议。
  赵侍郎给一名下官使了个眼色。
  下官开口道:“回禀殿下,这样的村镇有一些。离钱河县最近的是大河村与小河村,就在县城边上,咱们从这里出发,再往前行数里就能到了。除此之外,还有双羊镇、锦鲤镇、乌鸡镇等几个镇子,其中离钱河县最近的是双羊镇……”
  太子听得脑仁儿疼,打断道:“村子就算了,说说这几个较近的镇子里哪一个最繁华?”
  繁华?
  回话的下官愣了愣,才道:“要说繁华,自然及不上地动之前的县城,更及不上京城了,这些镇子里最热闹的当属锦鲤镇。”
  太子微微点头:“锦鲤镇听着就不错。离钱河县多远?”
  下官道:“离钱河县不足十里。”
  “还是挺近的,这次地动没有受到牵连么?”太子一听离钱河县这么近,不大放心追问道。
  赵侍郎眼角微微抽搐。
  太子在当地官员面前表现得这么怕死,连他都觉得尴尬!
  数名京官默默抬眼望天。
  太子真给朝廷长脸……
  那名下官回道:“说来奇怪,钱河县地动,周边村镇多多少少都有人员伤亡,唯有锦鲤镇无一例伤亡,只倒塌了几间屋舍。”
  太子一听大为满意,拍板道:“就住锦鲤镇了。”
  他装模作样看了看天色,道:“今日天色已晚,就直接去锦鲤镇吧,等明日一早再去钱河县勘察灾情,抚慰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