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剑说(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943

  GD总局2015年新规第7条,建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
  这头罕见的超重量级选手显然是触碰到了法律的底限,当场惨遭镇压,连盒饭都没领上,直接退场,凉了。
  小王警官如愿以偿的收获了一份资历,哪怕是跨区域执法,但是敢于猪前留人,舍身喂猪的功劳是少不了的,再熬个两三年,一个个人三等功是绝对跑不了的。
  以上是来自于官方的报道。
  至于真相……
  当时躲在水底下偷懒的妖女冷不丁差点儿被一头猪给砸了,暴怒无比,公子欺负奴家,但是为了有饭吃,有网上,也就忍了,特么的居然连头猪都敢来找麻烦。
  就小小的一口,六百多斤大野猪连挣扎的资格都没有,直接死于非命,浮上水面的时候就已经没了气息。
  ……载沉载浮……
  在那生命的夕阳下奔跑,那就是猪的一生。
  成精了又能怎么样,它碰到的可是妖王。
  ……
  中午一顿丰盛至极的全鱼宴让李白和郭文凯等人吃的酣畅淋漓。
  当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钱江省南部山区的百姓们收拾得一手好鱼,熏炸的,干煎的,烤的,红烧的,汤煮的,放酸菜的,剁椒的,哪怕众口难调,也总有一种让人直呼痛快。
  协助警方缉拿野猪归案的村民们倒是没有空手而归,蹦上岸的鲜鱼足足有七八十条,顺带着让村里人都沾光加了餐。
  上千斤的鲜鱼虽然没办法让村里每家每户都能分上一条,但是将一条鱼分成三四份,再一家一份的分配,依然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甚至一顿还不一定吃的完。
  意外的鱼宴只能算作前戏,晚上的野猪大宴才是这场饕餮盛宴的狂欢开始。
  除了李白和郭文凯等人,把野猪引过来的那对年轻情侣也在受邀请之列,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这一男一女,村子还白捡不到这头几百斤的大野猪,抛开下水和骨毛,两百斤净剩皮肉还是有的。
  洗剥分割好的野猪肉在午饭后,跟着大把的八角、桂皮、肉蔻、丁香和料酒等配料,一块儿闷进了柴灶大锅,开始大火慢炖,借用了六户村民的农家大灶,这才把大部分肉都炖进了锅里。
  因为肉质十分粗糙的关系,需要炖上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入口,清瑶妖女随随便便释放的那一丝蛟毒并不是最烈的毒,随着炖煮,毒性会很快被分解,不会有人因为吃了野猪肉而被毒死。
  野猪身上价值最高的野猪肚没有跟着下锅,而是被单独保留下来,放进冰箱冷藏,有大老板喜欢这种东西,传闻这东西极养胃。
  动刀的村民数了数,这只巨型野猪的肚里至少有二十多颗“钉”,尽管现在谁都知道这“钉”是寄生虫,可“钉”越多价钱越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光是这只肚,起码能卖到四五千块钱。
  待真正下锅的时候,这些“钉”还是会提前摘下来,没多少人会傻乎乎的把寄生虫往自己嘴里送。
  开农家乐的邓老板搬出了一箱箱啤酒,在自家院子里摆开了大圆桌,准备晚上开造。
  搞农家乐和民宿赚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开心。
  难得有意外的大收获,干脆就联合全村的农家乐老板们一起搞个联欢,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参加,就可以入席大吃大喝,野猪肉和鱼都是现成的不要钱,还有山上挖来的野笋,到菜地里摘几颗菜也值不了几个钱,因此即使分文不收,也亏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本乡本土搞农家乐的优势所在,低成本高收入,一旦把知名度打出去,吸引到稳定的客源,基本上都是大赚。
  天刚一擦黑,整个村子里弥漫起肉香,不止是野猪肉,还有村民们自己拿出来的咸肉,腊肉等添头,大只大只的菜盆端上桌,孩子们在桌边乱窜,游客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大块朵颐。
  肉质纤维极粗的野猪肉炖足了火候,中途还加了白酒,使肉质更加酥软,依然保持留一分嚼头,变成了难得的美味,大把的香料和料酒中和了猪肉的腥膻,将醇厚的肉味全释放出来。
  粗糙坚韧的肉皮变得Q脆,牙齿咬上去,稍稍抵抗了一下,便完全被切断。
  如果野猪活的时候,它的皮是这种口感,恐怕小王警官一石头下去,这头猪大王当场就得跪,不然也不会Miss!Miss!Miss!掉血-1!Miss!满血!
  MMP!
  这个游戏根本没法儿玩,太欺负警察了。
  (╯-_-)╯┴—┴
  尽管在白天意外受到了不小的惊讶,但毕竟有惊无险,郭文凯安排的山村节目依然还是收到了所有人的赞不绝口。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几个青壮,牵着几条性情凶猛的土狗和乡里来的民兵,带着步枪进山,准备对村子周围扫荡一圈,以免再次出现野猪这类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
  因为野猪对农业的破坏极大,还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山区内的各个乡村每年都会有猎杀野猪的惯例,实行减丁政策。
  相对来说,华夏对于失控物种的泛滥还是很有控制力的。
  太多了怎么办,老办法,吃呗!
  老百姓们就问领导,要吃成几级保护动物?
  领导们开会商量商量,研究研究,探讨探讨,最后得出一致意见,还是红烧比较好吃。
  这个决定很华夏,很亲民,很接地气。
  近年来,山村里的猎人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枪支管制政策进一步收紧,另一方面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无关系。
  除非是本地创业,就地消化劳动力,在没有农家乐和民宿的村子里,除非逢年过节,村里只能看到老人和孩子,乱窜的鸡犬。
  由于没有足够的猎人,只好拿民兵充数,顺便替代了民兵训练科目,山地猎猪。
  通常情况下,公野猪都是独行侠,极具攻击性,只有在发情期,才会寻找母野猪合群。
  有了小野猪的顾忌,野猪群的攻击性反而远远不如独行猪,遇到人也会主动避让,只要不作死去撩拨,基本上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
  郭文凯等警察主动加入了猎猪队,好歹他们大部分人都摸过枪,还有部队出身的,要是遇到什么事情,总比那些民兵强。
  三十来人的队伍,四条八一杠,两把五四手狗,子弹若干,农具棍棒二十多支,多刺鱼叉两支,背着干粮,浩浩荡荡进入深山老林。
  李白扛着一把攻击0-8的精钢锄头,背着一只防御0-1的大竹篓混在队伍里面,锄头虽然比不上枪械,若是抡足了劲儿,也能够给野猪一记暴击。
  差点儿忘了,他身上还带着一头攻击99999-99999的妖王,不小心一个喷嚏,这三十几号人就得团灭。
第91节
狩猎
  春天是万物那啥的季节,性情凶猛的单身公野猪出现在村子附近,意味着母野猪可能也在这一带活动。
  在头前带路的人一边用竹杖撩拨前面的杂草灌木,一边用砍刀劈斩那些挡路的枝叶,以免被毒蛇毒虫偷袭。
  经验丰富的村民们不时停下脚步,仔细分辨山林中的兽道,从中判断出野猪活动的蛛丝马迹。
  茂密的草木深处不时惊起五彩斑斓的野鸡和斑鸠,远处还能听到扑腾扑腾飞快的声音,偶尔可以见到棕黄色的灵动身影,那是山区常见的赤麂。
  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鹿,擅长逃跑,还会学狗叫,红烧的味道超赞,做辣子麂块也不错,虽然在读音上和鸡差不多,肉质也很相近,却更加细嫩,足以把粗糙的野猪肉甩出八百里地,丝毫不逊色于嘤嘤怪(竹鼠)。
  赤麂是麂中体形最大的,也是最常见的,野生数量不少,人工养殖的更多,不属于保护动物,是野味加餐的最佳上品。
  这会儿看到的赤麂是村民们的老邻居,它们是坐地户,无论跑多远,要不了多久又会跑回来,时不时溜进村子里偷菜,不过天生胆子小,很容易就会被吓跑,倒是没什么危险,三岁小孩都可以KO掉它们。
  在没有遇到野猪前,猎猪队还担当着采摘的兼职,不少人和李白一样背着大竹篓子,见到新鲜的野菜,菌菇,直接摘了往竹篓里扔。
  还真别说,本地领导给老百姓们找到的产业发展方向十分符合天时地利,林间深处的各种菌菇种类繁多,甚至还找到了几株巴掌大小,表皮泛着深紫色油腊光泽的灵芝。
  《道藏》中记载的九大仙草在这片山区起码能够凑齐近半,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体经济完全契合了地方特色,既让百姓们有了收入,活跃了地方经济,也能够顺其自然的保护环境,同时发展旅游业,赚取额外的利润。
  翻过两座山头,人迹已经完全消失,路也变得越来越难走,甚至完全没有了路,只剩下茂密的植被。
  李白自打上路,手里就没有停过,除了一把锄头,背篓里还有柴刀,剪刀和麻绳等工具,就地取材,顺手给自己添了一把远程武器。
  在途径竹林时砍了一根毛竹,用柴刀反复劈削,以麻绳为弦,做了一把竹弓,两根竹条叠在一起,用麻绳细细缠紧,算是弹性加成的半复合弓,只要有合适的箭支,射出三十米没压力。
  剩下的材料则做了十几支竹箭,箭尖用打火机烤硬,尾端则用一头撞进队伍的山鸡翎和拆下来的细麻线,混合着路上采的树胶,把尾翎做的有模有样。
  竹制弓箭完工后,第一个开张的便是一只灰毛野兔,刚从草丛里窜出来就被试瞄的李白射了个正着,当场就歇菜了。
  这个意外收获为李白赢得了一片掌声,拿八一杠欺负小动物,根本都不好意思瞄准,会现场自制竹弓玩弓猎的才叫玩家。
  揪住兔子的长耳朵掂了掂,有四五斤的样子,都快抵得上一只鸡,把皮子一剥,在溪沟里洗剥掉内脏,随便撒点盐和野葱腌渍一下,就是山野烤肉的最好材料。
  把兔子处理好后,用大片的树叶包裹起来丢进背篓,等着中午野餐时烧烤,李白依然没闲着,在跨越溪沟时捡了几块圆滚滚,大小一致的鹅卵石。
  “李医生,你在做什么?”
  小王警官好奇的看着李白用麻绳绑着鹅卵石,这次麻绳带了很多,估计是打算猎到野猪后,全部扛回村里去。
  “飞石索,可以活捉猎物。”
  李白试了试串上三块鹅卵石的新玩意,三块石头飞快转了起来,随手掷出,很快缠住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树木,显然再次成功。
  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一趟,既然是打猎,就管他什么野猪不野猪,逮到的统统都是猎物。
  昨天的野猪肉吃的痛快,正好试试其他的口味。
  “你从哪儿学的?”
  小王警官目瞪口呆,他很难相信对方是一个医院坐诊的医生,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恐怕只要带上一把刀,一包盐和一只打火机就能够在山林里活得逍遥自在。
  “电视上,这类节目挺多,正好试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