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科技(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739

  好吧,虽然依然不太明白一个演戏技术不过关,唱歌水准一塌糊涂,在路余馨口中除了长得帅没半点有点的家伙是怎么成为大明星的,但王宇飞决定终止这个话题。
  人家红人家的,关他什么事?
  他很忙,还得考虑怎么研究他的脑机接口芯片呢。
  ……
  例行跟郭晓怡汇合之后一起去食堂吃饭,然后王宇飞便开始接受起精神轰炸。
  “什么?钱明明竟然这么不要脸?呸,亏得我之前还粉过他!”吃着吃着,两个女生本是低声细语的聊天,变成了郭晓怡同学义愤填膺的声讨。
  “嗯?你也粉过那个钱明明?”王宇飞诧异的看着郭晓怡问道。
  他还真没想到啊,路余馨口中如此不堪的一个家伙竟然曾经是郭晓怡的偶像?
  别人王宇飞管不着,但郭晓怡的偶像观,他必须得管。
  “咳咳。”
  郭晓怡尴尬的咳了两声,然后乖巧的说道:“那是以前的事情了,我现在不是没粉了吗?我现在只粉我哥哥!”
  “那个钱明明到底长得有多帅啊?能让年纪跨度这么大的女性都喜欢他?”王宇飞问了句。
  “你不是见过的吗?”郭晓怡嘟着嘴说道。
  “我见过?”王宇飞愣了愣,他实在不记得自己在哪见过这个明星。
  “我之前卧室里有一副画,不过他的签名在背面。就是你说长得跟瓷娃娃似的那个人。”
  郭晓怡随口说道。
  “就是那个瓷娃娃?你当时不是说那是你同学送你的,你觉得墙太空才挂上去的吗?“
  王宇飞反问道。
  郭晓怡愣了……
  当时她是这么说的吗?
  好像的确是……
  但那好像是寒假时候的事情了吧?都过了这么久了,当时自己随口一句托词早就忘光了,为什么这家伙还记得?
  这脑子,太坑人了吧?
  “哈哈,当时,当时,当时我跟哥开玩笑的!好吧,我承认了,当时就怕你念叨我的审美嘛!”女孩儿嘟起嘴委屈的说道。
  “哦!”王宇飞点了点头,接受了妹妹的解释,然后严肃的开口说道:“晓怡,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崇拜?想听一个故事吗?”
  “嗯?什么故事?”
  “不久之前的故事!”
第216章
偶像观跟莫名被激起的热血
(6/6)
  王宇飞口中的不久之前,得往前推二十多年。
  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你知道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国举办的汉语首届大专辩论赛吗?”王宇飞看着郭晓怡问道。
  郭晓怡茫然的摇了摇头,王宇飞报出的年代她还没出生,怎么可能知道。
  不对,不光是她没出生。
  “你怎么会知道?你那个时候也还没出生吧?”
  “因为道王村小学的放映室有段时间天天放这个故事啊!”王宇飞很自然的回答道。
  “好吧,听起来就是一场大专辩论赛而已,这故事能精彩吗?”
  “精彩或者不精彩,还是挺过之后再评价吧,我现在只能说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精彩。”
  “故事得从一副红色的宣传海报说起,还在华海大学上大二的姜玥打饭的时候看到了这则海报,海报上只有一行字,光荣与骄傲再次向华海人走来!”
  “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汉语首届大专辩论赛由当时的国家教委指定华海大学组织队伍,代表华夏参加!”
  “于是在宣传海报的激励下,当时的华海学子有108人报名参加了这次辩论赛,史称108好汉!”
  “初始的选拨在校内进行,直接引起整个学校的轰动!趁着这股子热度,学校决定直接进行演讲选拨,选手两两的对辩。”
  “要知道那个时候燥热的夏天教室里可都是没有空调的。但即便如此,所有人都热情如火,很难说当时夏天的温度跟华海学子们被激发的热情谁更高昂。”
  “每次对辩都吸引了成千上万学子的围观,甚至周边的兄弟学校的学子们都闻风而动,每次活动开始,都会把用来举办活动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就这样经过三轮对辩之后,108人只剩下16人!”
  “从视频资料上能够感受到当时所有人的热情。第四轮辩论开始,举办活动的教室提前两小时就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到最后就连窗台都挤满了人,只是一个人头的位置,都得争抢。即便抢不到位置,更多的人也会守在窗台前,竖着耳朵倾听。”
  “所以人虽然多,但是纪律却是非常的好。每当辩论赛开始,除了蟋蟀在不停鸣叫,根本听不到任何人为发出的声音。就算是不小心咳嗽一声,都会招来无数的白眼。”
  “这一次测试又淘汰了八个人。剩下八位精英中的精英,由全国挑选出的十二名各学科顶尖的教授面试,一次只面试一个人,十二名教授坐在凳子上,将参选者团团围住,从参选者走进考核用的教室开始,就得面对极大压力。”
  “随后一个接一个问题密集的抛过去,在这残酷的淘汰机制下,再次淘汰两人。”
  “到最后,一百零八人只剩六个人将代表华夏参加在新国举办的汉语首届辩论赛。”
  王宇飞用低沉的语音将故事娓娓道来。
  很快便吸引了郭晓怡全部的注意力,不止是郭晓怡,一直表现得心不在焉的路余馨神情也渐渐专注起来。
  毕竟这是一段她们不曾经历过的历史。
  但听起来却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你们以为选出六个人就万事大吉了?不,没有!接下来这六个人开始了如同在地狱般的封闭训练。学校专门在文科楼安排了一间训练室,这间位于十层的训练室依然是没有空调的,夏天里闷热得如同蒸笼一般,但没人有怨言。”
  “六个人每天的生活就是辩论跟学习,一辩五是每天的常驻项目,全国调集的四十多位学者,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上了五十多节课,每天都要读最少一本书籍,做几十页的读书笔记。”
  “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登上赛场上,这六个人成了整个赛事全程最耀眼的存在!”
  “可以说是运筹帷幄,字字珠玑。”
  “据说当时这个节目再华夏的影响力,肯定要比现在最火的综艺影响力更大!”
  “这六个普普通通的华海学生,在这次辩论上,跟世界其他名校都对阵了一遍。最后毫无悬念的拿到了冠军。”
  “因为夺冠,华海大学特批了这六位辩手可以在新国游览三天。不管他们去哪里,每天都会被新国当地热情的华人粉丝包围,甚至很多新国本土人都被他们的学识所折服。”
  “当他们深夜回国,接机大厅被迎接这些英雄的粉丝们占满,无数记者甚至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辩手们被邀请去各大高校演讲,往往千人的报告厅,能硬生生挤进数千人。甚至在某场演讲中,报告厅内突然意外停电,现场也不见丝毫混乱,无数观众即便在黑暗中,也鸦雀无声的听完他们的讲演。”
  “那个时候几乎全国都在为这些年轻而优秀的辩手们喝彩,当时他们在无数粉丝眼中的地位大概就相当于你们刚才说的钱明明吧?但我觉得应该比你们口中的钱明明要更有影响力。”
  “而且跟钱明明不同的是,他们的影响力更表现在许多其他方面。”
  “比如让当时一本名为《演讲与口才》的杂志在全国范围内连续数月卖到脱销,各大校园内无数的辩论队开始兴起,学者们也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开始为捍卫自己的观点,与持不同论点的学者展开思想上的碰撞跟交战,无数思想的火花被点燃。”
  “就这样一代人的思想在这些辩论中越辩越明。而提到思想,国外那些名校听到华海大学之后,都得翘起一根大拇指!”
  说到这里,王宇飞顿了顿。
  静静的看着对面的郭晓怡。
  女孩儿嘟着嘴,闷声道:“继续说啊,那些辩手最后怎么样了?呼,好想回到那个年代去看看,听你讲以前这种事情真的燃爆了。”
  “他们最后怎么样了其实并不重要,我只是想告诉你,把一个人当成偶像之前,先问问自己,你到底喜欢他什么?或者说你欣赏哪一点?”
  “接下来你再想想,你欣赏他的这些方面,他是不是已经做到了极致!当你把他的这些优点,安利给路人的时候,是否也能让路人因为他的努力跟付出以及所获得成就而动容!”
  “最后我希望你的目光能放的更宽广一点!”
  “比如你还需要想想,他所获得的成就能否放大到世界层面?是否会让你在外国人面前提到他的成就时,都能不自觉的挺起胸脯,感同身受的为他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这些成就甚至那些外国人都没办法反驳!不管是哪个领域!”
  “简而言之,我希望你崇拜的是真理跟智慧,而不是某个被处理过的标签化符号,你能懂吗?”
  ……
  王宇飞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要求。
  讲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自己这个哥哥的影响力,给自家小妹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但从记忆深处将这个故事翻出来后,王宇飞却感觉到竟然激起了自己浓烈的战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