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科技(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739

  按照名单跟脑机社一群人聊了一通,用钞能力拍出了六万月薪加包吃住的优厚待遇之后,脑机社的研究人员被拉走了大概三分之一,且大都是准博士。
  至于脑机社怎么办?
  要相信所长跟那些导师们招人的能力。
  拥有一所华夏最顶尖高校的资源,基本上不会陷入无人的窘境。
  而且在王宇飞看来,大半的研究人员现在都在功课下一阶段的脑机互动任务,这本就是浪费。
  等完成了量子智脑实验室的招人任务,王宇飞正准备跟曹师兄讨论一番人员分配问题,却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脑机社固态高能电池研发小组的组长蓝学峰打来的。
  一般而言,王宇飞跟脑机社成员的联系一般都是通过邮件联系。
  偶尔也通过微信聊上几句。
  他的电话号码也留给了几个项目研发组的组长或者说负责人。
  用于碰到紧急状况可以联系上。
  不过到目前为止,八个小组组长还没人给他打过电话。
  这还是第一次接到项目组组长的电话,王宇飞干脆到了研究室的二楼的拐角无人处接了电话。
  然后一个青涩而激动的声音从听筒传出:“社长,我们好像成功了!我们好像真的成功了!天啊,我们成功了!我们的固态电芯取得了重大突破!能量密度达到了3700Wh/kg!”
  王宇飞不自觉的挠了挠头发,脑海中则快速闪过这段时间固态高能电池研发小组发给他的那些实验项目跟资料,显然这些实验数据不足达成固态高能电池的目标。
  毕竟研发项目当时给这项技术定的目标还是比较高的,首先要让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0Wh/kg左右,而目前主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只在100-300Wh/kg左右。
  相当于除了要研究出固态电池之外,还要让其能量密度翻十倍。
  即便不跟普通的锂电池比,以目前特斯拉所使用的松下镍钴铝三元锂电芯大概700Wh/kg的能量密度想必也翻了四倍多。要知道即便是松下目前的技术突破,也不过是希望下一代电芯的能量密度有百分之十的增长。
  当然,除此之外电池还要兼顾安全。
  特斯拉电池自爆自燃并不是新鲜事,要兼顾能量密度飙升,又要保证安全,这才是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矛盾。
  但不管怎么说,只听电话中蓝学峰兴奋的语气足以说明研发小组起码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等等,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能量密度跟界面问题!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内制造出单位能量密度达到3300Wh/kg的电池电芯,而且解决了之前一直困扰我们的界面问题!”
  “好吧,你们现在在哪?”王宇飞问道。
  不管只是一个实验室的误会,还是真的获得了重大突破,都值得王宇飞去亲眼看看。
  “我们在新能源技术研究院T3号实验室。”
  “等着,我就来。”
  ……
  王宇飞第一时间赶到了实验室。
  不管是不是误报,他都得来看看,不然打击实验小组的积极性。
  虽然来的突兀,没有带证明,但是靠着他那张已经在华清出名的脸,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许可顺利进了研究院。
  等他进了实验室,整个小组的人都在,各个都表现得极为兴奋。
  不过实验室里没有辅导老师,显然小组组长只通知了他一个人,甚至没跟研究院的老师们提起这一成果。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万一有什么问题呢。
  “什么情况?”王宇飞直接问道。
  “社长,我们好像真的的确是成功了!刚刚又经历了一次放电跟充电的过程,测试的结果还是一样。”组长蓝学峰兴奋的再次说道。
  “是的,社长,您赶紧来看看这是不是真的!”小组成员也纷纷开口道。
  “等等,我先看看实验室操作数据,然后你们给我演示一遍。”王宇飞换上实验服,沉静的说道。
  王宇飞开始很认真的研究起今天的实验过程。
  这里的实验数据并不是单指的是各项结果,还报过整个实验过程。
  在配合实验室内的监控,可以还原实验人员在进行试验的每一步操作。
  很快,王宇飞就发现了这次本该是标准化试验中小组成员操作中的几个错误,不过他并没有指出,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他们制造出的固态电池上。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次是试验的目标是继续测试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空间电荷层效应,这次选择的介质是硫化亚铁,然后按照标准化试验步骤进行,这是我们的测试数据,您也可以试试……”
  王宇飞点了点头,然后照着试验步骤放电,充电,并计算电池容量以及单位能量密度。
  果不其然,实验室中的固态电池不完全体的单位能量密度达到了3678Wh/kg,远远超过了之前设定的目标。
  而且从实验室的各项指标来说这款实验室内的固态电池表现几乎完美,电池内阻仅有70毫欧姆。
  电池内阻越小也意味着发热量更小,带负载能力越强。
  但这让王宇飞感觉很纳闷。
  虽然这个项目上他提点了很多,包括现在选用的材料、结构都是他提出的,但是按照他的估算,要解决固态与固态间的界面问题,还需要很多次试验,怎么可能这么简简单单的就成功了?
  “这个样本先保留。用其他材料重复一遍试验!”
  “好!”
  ……
  试验没有立刻开始,因为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基本上实验室要用到的材料需要提前申请,所以刚才已经耗费了的材料没有办法又要再次申领。
  不过好在脑机社这块下的功夫比较足。
  比如项目组需要哪些实验室,作为副社长的卢嘉都会提前去打好招呼。因为是计划外使用实验室,脑机社便直接以社里的名义有偿租用,而且对于经常要用到的实验室,卢嘉还会在实验室里有偿聘请辅导老师。
  当然这些辅导老师大都会给那些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当成额外收入之一。
  卢嘉嘴又甜,每次拜访都不会空着手,更是很得老师们的欢心。
  再加上经过之前那些网络上的争议,社里在提高了项目研发资金标准之后,对这些小组研发的要求也更高,比如每次做完试验都要自觉将实验室恢复原状,每次试验,都要先做好详细的试验计划交给实验室老师进行报备,评估其危险性,等等。
  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这些举措加在一起,到是管理实验室的后勤部老师们对脑机社做试验不但放心,而且总是大开绿灯。很快便重新申请到了所需的材料。
  试验再次开始,王宇飞没有插手,只是看着小组成员一步步的进行试验。
  一个半小时后,试验再次完成,然而这一次,试验失败了。
  且跟上次的实验结果差不多。
  然而这在王宇飞看来才是正常的结果才对。
  也就是说成功才是一个意外。
  整个项目组一片哗然。
  “什么情况?”
  “比例问题?”
  “不存在的,比例绝对没错,就算比例有误,结果也不可能这么大差别。”
  “材料问题?”
  “但这是重复试验,怎么可能会是材料问题?”
  组内成员争成一团,当然,这的确是很奇怪的事情。
  毕竟两次试验都是照着试验步骤来的。
  “好了,先不要争论这些了,重新测试两组电池的不同。”
  王宇飞制止了争论,这次围绕着试验再次展开测试。
  结果还是一样,第一次试验的样品显示能量密度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次的样本依然以失败告终。
  “等等,两次使用的粉状晶体好像不太一样。但第一次的晶体偏黄,第二次使用的晶体偏黑。”负责晶体添加的组员突然说道。
  “嗯?”
  “什么意思?第一次材料领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