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科技(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739

  没错,这些方程的本质是要解决物理问题,但用的却是最基本的数学方法。
  这特么是正儿八经的天才啊!
  是的,一向温文尔雅的陈旭阳此时已经在脑海中爆起了粗口。
  不这样不足以平息他心头的激动。
  虽然他现在还看不明白这些证明过程到底对不对,但能思考出这个问题,并能走到这一步,足以证明王宇飞的能力。
  很快,王宇飞已经把所有的证明过程书写在黑板上。
  然后王宇飞敲了敲黑板,随口问了句:“给位老师们,这就是目前我关于第三常数假想的研究思路。大家应该都能看懂的吧?”
  几个人面面相觑。
  潘文悦额头甚至渗出了一层冷汗。
  都能看懂吧?能看懂吧?看懂吧?懂吧?懂?
  这还真不好说啊,依稀似乎是有些懂了。
  但中间很多细节又觉得似是而非。
  是的,简单看着解题过程,是真不太懂,其中一些思路似乎太跳跃了。
  他们哪里知道,王宇飞在书写解题过程中,想着这些都是华夏的顶尖学者,很多他认为很简单的过程想当然的就直接跳过去了。
  偏偏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讲台下这些顶尖学者年纪最小的大概就是潘文悦也已经53岁了,虽然经验很丰富,但人的生理机能必然还是在走下坡路的,尤其是脑子反应肯定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快,有些看不懂自然是正常的。
  可王宇飞认为大家应该都懂了,已经开始准备收拾东西去实验室了。
  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第三常数研讨会嘛,他把自己知道的都已经无私的分享了出来,自然没什么事情了。说起来实验室里今天的任务还很重,他得去盯着点才能放心。
  “咳咳,王宇飞啊,你先等等,其实我有些地方还不太懂。”
  潘文悦硬着头皮说道。
  没办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其实潘文悦很明白,八成因为大家都还有些困惑需要王宇飞做更详细的解释,但没谁好意思开口。所以只能指望他了。
  到不全是因为他最年轻,资历也比较浅,关键在于他跟王宇飞最熟悉啊。
  其他人都没怎么跟这个年轻人打过交道不是。
  “啊?潘教授,哪里不太懂?我写的应该很明白了吧?”
  王宇飞诧异的看了眼黑板,又看了看潘教授,下意识的挠了挠脑袋,困惑的说道。
  潘文悦脸有些红,莫名的他想到了自己上学的时候,向导师提问时的场景。
  多久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了,偏偏讲台上的还不是导师,而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偏偏以潘文悦对王宇飞的了解,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还真不是故意在落他面子,只是很诚恳的问出问题,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但现在已经起头了,他还能怎么办?
  这脸总不能白丢了。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你从SI的表达式,得到下面Pn的递推关系?”
  “哦,这里啊,好吧,那不如我们先画一个三维曲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
  开了个好头之后,潘文悦的心态好了许多。
  画完图详细讲解之后,潘文悦感觉自己明白了很多,看其他人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让潘文悦颇感欣慰,然后顺势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又是画图,讲解,然而这次潘文悦感觉还是不太懂。
  但同样的问题真不好意思再问了,接下来第三个、第四个……
  有些懂了,有些没懂……
  “怎么样,现在都懂了吧?”
  潘文悦是真要哭了!
第500章
臣妾办不到的

  陈旭阳从没想过已经快七十的他,竟然还有重返课堂的一天,还是以这种方式重返课堂,给他讲课的并不是那些世界科学名宿,只是一个据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青年。
  而且根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个小青年今年才刚刚成年。
  更可怕的是,他大概率还不是班上最好的学生,毕竟老师讲的那些东西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陈旭阳只感觉狠狠的被后浪打击了一次。
  尤其是王宇飞开始画图详细讲解时,他似乎感觉到王宇飞的语气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看向他们这些学生的眼神满满都是嫌弃,就像是在无声的质问:“这么简单还弄不懂?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是的,陈旭阳很确定这一点,遥想当年他带博士生的时候,如果碰到这种需要他反复讲述才能听明白的学生,他就是这样无声质问的。甚至太愚钝的,他还会直接指出来,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
  然而现在听不懂的却是他,心情很复杂。
  既为华夏科研后继有人而高兴,也因为自己似乎真老了而悲哀。
  “大家差不多都懂了吗?”王宇飞确定道。
  潘文悦已经不再提问了。
  虽然还有目光落到他身上,但潘文悦决定不管了。
  想要把这些难题彻底弄明白本就很难,现在想不明白大家可以回去之后慢慢研究嘛,总让他问是几个意思。
  “咳咳。”陈旭阳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王宇飞的目光落到了这位老科学家身上。
  “嗯,我有一个问题,两个方程引入的常量并不相同,这是不是说明根本没有一个第三常数能够解释所有这一切。”陈旭阳开口问道。
  王宇飞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解释道:“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大胆假设只需要三个常数就能构建整个自然科学所有常量。现在我们确定光速跟普朗克常量能够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那么我们是否需要第三个固定常数来构建我们的宇宙?我认为的确需要,但是在找到这个常量之前,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我们引入不同的常量。基态氢原子的直径、单个电子的质量、万有引力常量等等这些都可以选择。虽然使用这些常量并不能达到完美,但是通过引入这些常量我们已经能推导出大部分需要的参数。”
  “这是目前我们的文明掌握的自然科学体系还不完整决定的。整个科学体系还需要继续研究,才能找到最契合的第三常量。光速属于电动力学,普朗克常量属于量子力学,完美第三常数目前未知,但可能存在于任何物理现象中。比如暗物质又或者反物质。”
  “但是现在我们不知道,只能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求解。但如果你们能注意到七个方程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现,当这七个方程全部被解开之后,会有一个最终解。就是……”
  说到这里,王宇飞回头找了黑板一个角落,写下了一个更复杂的方程式。
  更优美的方程式。
  “我个人认为最终解就蕴含在这个方程式里。如果我们能把这七个方程式都攻克了,就能解开这个最终方程,并得到最终的第三个完美常量!这么说大家能理解吗?”
  ……
  会议终于结束,又或者说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结束了。
  在约定了会随时跟几位科学家邮件沟通之后,王宇飞终于被允许回到了自家的实验室。
  王宇飞先是直接找到了路余馨。
  她跟施绪林都在实验室有各自专门的操作间,这样的设计不管是找人还是谈话都比较方便。
  当然设计的初衷并不只是如此。
  而是王宇飞认为,如果两个数据监测的人员在一个操作间干活,两人不可避免的会随时交流,而两个人共同得出的结论有时候不好验证。但是如果把两人分开,就有一个好处,当两人统计出数据时,可以进行对照,如果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说明这个结论大概率是对的,如果不一样谨慎验证就好了。
  所以方便谈心只是恰好而已。
  “会议开完了?”看到王宇飞走进门,路余馨回头瞟了眼,便将注意力再次放到了电脑屏幕上。
  如果说王宇飞跟路余馨有什么共同点,那一定是忙于工作时都会专心致志。
  “是啊,对了,问你个事。我现在的智商是不是真的跟正常人差距非常大?”王宇飞开口问了句。
  听到这个问题,路余馨停下了手里的活,回头深深的看了王宇飞一眼,用松了口气般的语气答道:“你终于意识到这一点了?我早就跟你说过,你是个大怪物。你是怎么体验到的?”
  王宇飞默然。
  怎么体验到的?总不好直接告诉路余馨,今天的会议上跟好多可以给他当爷爷的大科学家讲课,他觉得根本不需要多说,台下那些叔叔、伯伯、老师、教授们肯定能懂的内容,竟然还要他反复去说。
  这出乎了他的意料范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